七年级思想品德优质课68
第一篇:七年级思想品德优质课教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优质课教案
说 课 稿
说课时间:2011年12月1日 说课教师:杨德荣
说课课题:第三单元 第九课 地球的叹息 第一节 第一声叹息
一、说目标:通过对地球的第一声叹息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地球的第一声叹息的原因。
二、说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怎样保护地球上的植被。
三、说方法:采用讲授法、观察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说过程:
1、这节课主要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一是地球上存在自然美丽的画面;一是地球环境遭受污染的画面)的对比,导入地球的第一声叹息是植被遭受破坏。
2、分析地球植被遭受破坏的原因。
3、让同学们讨论地球植被遭受破坏带来的后果。
4、最后让同学讲讲地球植被遭受破坏后人类的感受和补救的办法
五、布置作业:预习第二节,地球的第二声叹息。
六、总 结: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图片的观察和问题的分析,在图片观察的同时夹杂着声音,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兴趣,达到教学的主要目的。
第二篇:思想品德优质课教案(本站推荐)
第二单元
第一课 不一样的你我他
一、教学目标:
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
能够通过具体事物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观察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而骄傲。
二、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意识到每个人各有特点。学会与人和睦相处。
三、教学难点:学会与人和睦相处
四、教学准备: 彩笔、画纸 一些可以分类的东西。
2、活动中:
(1)、老师进行自画像陈列。(2)学生猜猜画的是谁?(3)、用笔写出名字。(4)、谜底揭晓 活动后:
讨论:(1)、从同学们的自画像中来辨认其他同学,是简单还是容易?(2)、哪些同学比较容易辨认,为什么?(3)、你对自己和同学有什么新发现?
(4)、能否在每位同学的自画像上,找出他们的特征?
思考:(1)、自己和其他同学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还有哪些不一样?(2)、班里的同学有没有完全一样的和完全不一样?
小结:教师展示手中的小物品,总结说,花有别样红,人有形形色色,物品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地方,也有闪光点,在一起学习应互相帮助。
第二课时
活动二
我们一起享用
一、导入:果子大家吃才香甜,有福大家共享才快乐。今天老师分给每一组同学一个橘子。
二、活动开始:
发橘子,橘子上写了某一个同学的名字,老师观察这些得了橘子的同学的反应。如果有同学把橘子分给其他同学吃了:
(1)、老师就请这位同学说说为什么要分给其他同学吃?(2)、问一问吃了橘子的同学的感受?(3)、二、活动二
我们的想法一样吗?
一、导入:我们同学都喜欢动手做实验,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好吗?
二、请同学们看图
(1)、图上画有一个圆,请你想象图画的圆圈可能是什么?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发挥自己的想象,把画儿画完。
(2)、学生画完后,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并向大家讲述自己的想法。你的画与别人的画一样吗?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3)、思考:“大家同时在圆上作画,为什么画的不一样?(4)、学生说一说
(5)、小结:人有千千万万,每个人的想法各有不同。即使有时看起来有一点相同,那时也只是有点相似。
三、我们继续来做个实验、我们分得丰富一样吗?
(1)、请同学将一批东西拿出来进行分类。愿意怎么分就怎么分?
如:按用途分
钢笔
方形
毛笔
圆形
笔
圆珠笔
形状
正方形
签字笔
梯形
铅笔
椭圆形
(2)、思考:为什么同学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四、讨论:在实际的生活中,你有没有和大家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说来大家听一听。
五、小结:
同学们,我们心中应有他人,在我们孩子的世界里,大家都是同龄人,都处在同一个位置,因此,大家在一起相处就要听一听别人的一件和想法,这样,才有利于我们的进步。第三课时
活动三
我们共同来作画
一、导入:画画是大家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它不但能陶冶我们的情趣,锻炼我们的能力,而且还能激发我们对美的追求。我们这一节课一起来作画。
二、绘画活动
(1)、老师请每一位同学在花瓣和花叶涂上色彩。(2)、画出一束色彩斑斓的花,进行评展。
三、同学们进行交流,说说自己最喜欢给花儿涂上什么颜色。
四、想象说话
假如:大家都只喜欢一种色彩,画出的花束会怎样?
五、思考:为什么世界上会有如此丰富多彩的花儿? 小结:因为不同,世界才会如此美丽。假如世界上只有一种色彩,世界会美丽吗?因此,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不同,发现了美丽。在人们的生活中,我们发现了差异,差异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呢?带来了美。请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去观察。活动四
我们是班里的骄傲
一、引入:在我们班上有许多同学各有特点,在班上的活动中表现突出,才使我们班上的各种活动丰富多彩。填树叶地活动
老师出示一棵没有树叶的大树,老师请每位同学在发给的一片纸树叶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和优点,进行贴树叶的游戏。
学生介绍自己的优点。听得同学要求认真,做文明观众。
二、思考:为什么光秃秃的大树变得如此茂盛?
三、同学们发言,谈自己的想法
四、小结:同学们的共同努力,用自己的言行,为集体争光,才将大树装扮得如此美丽。正是由于每个人的独特性,才有了丰富的班级生活,并由此加深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理解。
第三篇: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课题:第4课 人格不可辱 我们的姓名和名誉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尊重他人的优良品格,在社会交往中自觉尊重他人的姓名、名誉,学会平等地对待他人。
2、珍惜自己的名誉,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提高公民素养,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展现人格的力量。【知识与能力】
知道姓名权、名誉权是一个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知道法律对姓名权和名誉权的有关规定。教学重点与难点:法律对姓名权和名誉权的有关规定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方法:课堂自学、合作交流、讨论质疑、探究总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学情检查:
(一)复习提问:为什么立身需要自尊?自尊与虚荣、自傲有什么不同?
(二)导入新课:生活在线——“喊绰号”。有人认为喊绰号表明彼此关系亲近。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二、合作交流:
(一)出示自学思考题,明确自学的时间和要求:
1、我国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姓名权?
2、故意给人取不雅的绰号,不分场合随意喊别人的绰号,其实质是什么?
3、如何珍惜名誉?(基本要求)
附上述问题的答案:
1、(1)姓名权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重要内容。(2)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3)婚姻法规定„„P32
2、实质是取笑别人,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
3、基本要求是:(1)首先自己要爱惜和尊重自己的名誉;(2)还要学会尊重他人的名誉。
(二)自学检查:(要求学生先在课本中找出答案,并强化记忆)
1、(1)姓名权、名誉权是公民______的重要内容。(2)__________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__________________,禁止他人____________。
2、故意给人取不雅的绰号,不分场合随意喊别人的绰号,其实质是______,是一种_______的表现,侵犯了别人的______。
3、珍惜名誉的基本要求是:(1)首先____________;(2)还要_____________。
(三)师生研讨:
1、活动一:姓名权
一对农村夫妇,生了个胖儿子,夫妇俩开心之余,却为儿子取姓名发了愁,思来想去,朴实的夫妇终于给儿子取名“寿生”,祝他一生平安,长命百岁。
寿生渐渐的长大,18岁的他来到了省城读高中,他很懂事,在校非常关心集体,热心助人,成绩优异。可最近他却不想去上学,并且向父亲提出改名换姓。因为他父亲姓秦,所以同学嘲笑他,叫“禽兽生”,但是遭到父亲的拒绝,说他忘恩负义。
提问:寿生可以更改自己的姓名吗?他爸爸有权阻止吗? 在寿生的强烈要求下,终于改名为秦哲凯。19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生化专业。大四时,他以秦天的网名申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继续深造。可他的同学马雷得知秦已被该大学录取后,抢先从信箱里窃取了秦的邀请信,同时以秦哲凯的网名拒绝接受邀请,并推荐了他自己。
提问:马雷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为什么? 总结:“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四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第二十二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
2、活动二:青天公断
讨论:下列属于侵犯公民姓名权的有(多选)(通过独立训练考察学生本节课对姓名权的理解)
3、活动三:辩一辩
播放视频《女明星们的绰号》引出讨论:取绰号是好?是坏?(通过P33阅读,小组讨论,有针对性的启发学生回答问题)辩论总结:绰号并非都具有侮辱性,但故意给人取不雅的绰号,并不分场合随意喊,其实是取笑别人,是不尊重人的表现,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活动四:讨论:CD**。思考回答问题:(1)你对小吴和小白的言行有什么看法?
(他们的言行都是错误的,小白借别人的东西故意不还,有损自己的名誉,而小吴在小白故意不还自己的东西的情况下,没有采取正确的方法要回自己的物品,反而在网上侮辱小白,损害了他人的名誉。)(2)如果你是小吴,会选择什么样的方法要回自己的CD机?(请求老师或家长帮助要回自己的物品)
(3)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名誉?(首先自己要爱惜和尊重自己的名誉;还要学会尊重他人的名誉)
讨论:P34案例,虞孚为什么会沦为乞丐?列举现实生活中有类似的例子,通过“心灵导航”使学生明确“誉从信中来”的道理,懂得“诚信”的重要性。
三、巩固训练: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要求整理知识点,既要准确,又要全面。书写规范认真)
1、我国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姓名权?
2、如何珍惜名誉?(基本要求)教学反思
第四篇: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课题:第4课 人格不可辱
维护人格尊严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公民素养,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展现人格的力量,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2、不断增强公民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用自己的行动为社会的文明进步贡献力量。【知识与能力】
1、知道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正确方法。
2、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3、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增强权利和义务向同一的观念,尊重他人人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法律对人格尊严权有关规定及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教学方法:课堂自学、合作交流、讨论质疑、探究总结 教学过程:
一、学情检查:
(一)复习提问:
1、我国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姓名权?
2、如何珍惜名誉?(基本要求)
(二)导入新课:名言赏析“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陶行知);“正当生活的人应该持有人类特有的尊严”(歌德)思考:上述名言对我们有何启示?
二、合作交流:
(一)出示自学思考题,明确自学的时间和要求:
1、什么是人格尊严权?(含义)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内容?
2、为什么要维护人格尊严权?
3、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什么?
4、我国法律是如何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权的?
5、当人格尊严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二)自学检查:(要求学生先在课本中找出答案,并强化记忆)
1、人格尊严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与人在____上是平等的。____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_____不受侵犯。禁止________。
3、对于公民来说,_____是统一的。不做________,才能真正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_____既是公民良好素质的表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4、(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________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_____ ________ 和
__________。(2)依照有关法律规定,侵犯人格尊严权的,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或请求人民法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师生研讨:
1、活动一:劳动者的尊严
阅读P35——P36之间材料,探究:
(1)该公交公司《员工守则》中的规定合理吗?请说说自己的看法。总结:不合理。因为这一做法违反劳动法,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权。
(2)海鲜店老板的做法合适吗?律师会怎样回答员工的咨询?总结:不合适。饭店老板可
以用其他管理方法来解决食品卫生问题,剃光头的做法不仅侵犯人格尊严权,也违反了劳动法。对饭店老板的做法,员工应理直气壮地向老板说明并加以拒绝。如果老板有强迫行为,员工可以诉诸法律解决。
讨论: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内容(信息点击)和法律的有关规定。
2、活动二:分组讨论
历史上有哪些关于维护人格尊严的故事?《晏子使楚》、《胯下之辱》
3、活动三:消费者的人格。分析漫画或看书上P36材料:“商场购物的烦恼” 讨论(1)该商场的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
总结:这种做法是十分不妥的,侵犯了消费者的人身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是违法行为(先判断,再说明理由)
(2)如果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结:应理直气壮地与当事人进行交涉,要求澄清事实、赔礼道歉,或找商场负责人要求恢复名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生活感悟P37《顾客是上帝的经营理念》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顾客是上帝”这一经营理念,树立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观念。作为消费者也要遵纪守法,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才能真正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三、巩固训练:
2012年9月2日,夏萨沙在其微博上透露,张馨予曾在杭州一家夜总会坐台,“出台起码三千元”,微博被大量网民转载评论,对张馨予的名誉造成严重伤害。2013年2月25日,张馨予现身北京朝阳区法院起诉侵权者。
(1)夏萨沙做法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法律依据是什么?
(人格尊严权。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 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作为一名网友,你会如何评析这件事情? 即使是在网络上也并不是言论完全自由,不可以捏造虚假事情去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权,这样的人应该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四、课堂总结:
第五篇: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复习题
1.“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 B.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必然发生矛盾
C.以集体利益为重,不考虑个人利益 D.提倡集体主义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 2.下列现象能使人产生对集体归属
七年级思想品德优质课68
本文2025-01-10 01:41:21发表“精品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72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