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家长类型
第一篇:常见家长类型
家长类型及应对技巧
电话中常遇见的家长类型 我们按家长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把家长分为四种类型,并分别用这四种动物来表示。⑴老鹰型
他们在电话中往往讲话很快,音量也会比较大,讲话时音调变化不大,可能面无表情。他们可能急不可待地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我们机构教育可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给他们。所以,这样的家长可能会严肃或者冷淡地在电话中刁难你,以显示他们的权威。如果你与他们建立起信任关系,他们喜欢讲而不是听。但由于他们讨厌浪费时间,所以,在电话中同这一类型的客户长时间交谈有一定难度,他们会对教育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
老鹰型的人属于做事爽快,决策果断,以事实和任务为中心,有些人对他们的印象会是他们不善于与人打交道。他们常常会被认为是强权派人物,喜欢支配人和下命令。他们的时间观念很强,讲求高效率,喜欢直入主题,不愿意花时间同你闲聊,讨厌自己的时间被浪费。这类家长往往是从事较高级别的管理工作。
咨询建议:碰到这样的家长对咨询师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必须非常的专业。谈单的时候要求简洁,具体,高度自信。多用案例和数据说话,多用咨询道具。切忌交谈时漫无目的,浪费家长的时间。不可太关注细节,太感情化。你也不可以以命令的语气来同他们沟通。在大部分情况下,你可以提供两套辅导方案给家长,让家长自己做决定如何选择。由于老鹰型的客户做决策会比较快,所以,你要随时做好签约的准备,不要理会他们是如何做决策的,跟上他们的节奏,尽快签单吧。咨询师也可以和这样的家长对着干,强硬的反驳他们的观点。对于较温和的咨询师不建议这样做。这样的家长一旦签约,后期维护非常容易,高度配合我们的工作。
⑵孔雀型
他们在电话中往往讲话很快;音量也会比较大;讲话时音调富有变化,抑扬顿挫;你当然也可以想象到他们在电话那端的丰富表情;同时,他们在也会表现得很热情,对你很友好,你可能在沟通中经常会听到对方爽朗的笑声。
孔雀型的人基本上也属于做事爽快,决策果断。但与老鹰型的人不同的是,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特别强,通常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任务为中心。如果一群人坐在一起,孔雀型的人很容易成为交谈的核心,他们很健谈,通常具有丰富的面部表情。他们喜欢在一种友好的环境 下与人交流,社会关系对他们来讲很重要。你对他的印象可能会觉得他平易近人,朴实,容易交往。这样的家长多为女性。做决策时往往不关注细节,凭感觉做决策,做决策也很快。
咨询建议:你与孔雀型的家长可以闲聊一会儿,这对建立融洽关系是有帮助的。由于孔雀型的人乐于帮人,也很健谈,所以,通过有效的提问,你可以从他们那里获取很多关于学生的信息。咨询师要将注意力完全放在他们身上,并让他们注意到这一点,从而可以显示你很看重他们。咨询师要充分引导家长宣泄他们的情绪,善于利用感性的力量来促成签约。⑶鸽子型
他们在电话中往往讲话不快,音量也不大,音调会有些变化,但不象孔雀型的人那么明显。他们从容面对你所提出来的问题,反应不是很快,你可以想象到,他们在讲电话时的神态是安静地坐在那里,在倾听你的讲话,他们是很好的倾听者。在回答你的问题的时候,也是不慌不忙。虽说他们对你的介绍不会象孔雀型那样主动提出看法,但基本来讲,他们会配合你的销售工作,只要你能更好地引导他。鸽子型的家长友好、镇静,属于特别好的人。他们做起事情来显得不急不燥,属于肯支持人的那种人。
咨询建议:咨询师对待这样的家长要显得镇静,不可急。讲话速度要慢,音量不要太高,相对要控制你的声音,并尽可能地显示你的友好和平易近人,表现得要有礼貌。你要柔声细语地与对方沟通,即使你想发火,语气也要温柔得象个鸽子。由于他们平时行事速度较慢,建立关系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不可以显得太过于热情,以免引起对方怀疑。你要尽可能地找到与对方共同的兴趣、爱好,并通过这些与家长建立起一定的关系。因为鸽子型的家长难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信任关系,并怀有一定的疑心。与这样的家长交流时要温和,真诚。咨询师的心态要平和,不要着急逼单。当信任关系建立起来后,签约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⑷猫头鹰型
猫头鹰型的家长在往往讲话不快,音量也不大,音调变化也不大。他们往往在交往中并不太配合。不管咨询师说什么,可能经常会“嗯,嗯”,让你显得无从下手。他们讲起话来,一般毫无面部表情。如果你表现得很热情的话,他们往往会觉得不适应。猫头鹰型的家长很难 看得懂,他们不太容易向对方表示友好,平时也不太爱讲话,做事动作也缓慢。对很多人来讲,猫头鹰型的人显得有些孤僻。
咨询建议:咨询师要有详细的准备,让家长感到你是一个非常有条理的人,建立个人的吸引力。注意一些平时不太注意的细节。不可与他们谈论太多与咨询无关的东西,不要显得太过热情,要直入主题。你要提供更多的事实和数据,以供他们做判断。而且,提供的资料越细越好。和与孔雀型的人打交道不同,你不可以让对方感到有什么意外(孔雀型的人喜欢变化和刺激)。举例来讲,如果你原先与他商讨好的计划出现问题,你要改变计划,一定要与他先商量,以让他有所准备。对于猫头鹰型的家长,你经常要用的词汇是:准确、绝对正确、不会出现意外、认真对待、细节、详细计划、让数据和事实说话等等。
我们在咨询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家长,其实这些家长也可以做一个分类,这样在我们的咨询当中我们更容易找到应对家长的方式和技巧。就象和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一样,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技巧和他相处,这样才能使我们和家长的关系始终是在一个融洽的状态里面。可以让家长更容易的接受我们,以及接受我们所传达的理念以及我们所销售的产品。在我们咨询过程当中,当然遇到的家长各种各样,类型也千奇百怪,我们不能光咨询,应该要时刻总结。总结我们的经验和教训,这样我们才能在不同的家长面前游刃有余。
第二篇:常见诗歌类型整理
常见诗歌类型整理
(一)咏史怀古诗
标志 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常用技法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
(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5)抑扬结合。情感
(1)讽刺当政者荒淫,劝谏统治者吸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2)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3)感慨历史沧桑变迁、朝代兴替、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抒发禾黍之悲。(4)悲哀年华消逝,感慨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5)忧国伤时,揭露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6)称颂、仰慕英雄,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例题
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4分)答: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二)咏物言志诗
标志
(1)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咏。(2)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形式。常用技法
(1)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声绘色)与侧面烘托。(2)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象征、拟人和对比。(3)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情感
(1)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2)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运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3)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例题
(2010年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素蝶诗 刘孝绰(南朝)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答: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2分)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1分)(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答: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3分)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2分)
(三)羁旅思乡诗
标志
(1)诗歌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忆”“寄”“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
(2)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梧桐叶落、西楼、高楼、危楼、危栏等。常用技法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乐景衬哀情,哀景写哀情。
(3)侧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4)因梦寄情,虚实结合。情感
(1)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3)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例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1)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答: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因;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表达作者客居他乡的孤寂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答: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句句写景,景景关情。
(四)送别怀人诗
标志
(1)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2)常见意象:“柳”“酒”“月”“水”“长亭”“短亭”“阳关”“灞桥”“南浦”等。
常用技法
(1)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
(3)乐景衬哀情(反衬),哀景写哀情。(4)想象(虚实结合),表达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情感
(1)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2)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3)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4)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5)抒发对人生的感慨。例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第8-9题。(6分)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8、第二句中的“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凉”不仅写出了秋风秋雨中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更写出了此时因朋友分离而倍感凄凉的内心感受。
9、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虚实结合,请对这种艺术手法及其作用作简要分析。答: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香气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这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字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潇湘之上,一轮孤月高照,恐难成眠,即使诗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无法摆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五)边塞征战诗
标志
(1)标题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2)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常用技法
(1)修辞手法: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
(2)人物形象的塑造: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3)意境的营造: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情感
(1)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2)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勇气概。(3)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4)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5)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6)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向往。例题
(2015年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②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5分)
答:《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所写景物是作者亲眼所见,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所写景物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答:尾联表达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的之情,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情。尽力王事征战边关,怎么敢在路途中迟慢,思念家乡只能私下梦里面回到家乡看看。尾联对全诗情感的抒发有升华的作用。虽然远离家乡,思念家乡之情不至于感伤,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六)山水田园诗
标志
(1)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园诗指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
(2)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常用技法
(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写景的表现手法有:①白描与工笔;②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③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④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⑤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②乐景写哀情,乐景写乐情,哀情写乐情,哀景写哀情。情感
(1)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2)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3)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雅静的隐逸之乐。
(4)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5)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例题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答:用“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的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答: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立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七)爱情闺怨诗
标志
(1)标题中多含“怨”“怀”“思”“别”“忆”“望夫”“妇叹”“闺怨”“幽恨”或直接用无题等字眼。(2)常见意象:“眉锁”“翠楼”“碧纱”“白发”“寒衣”“残梦”“泪如雨”“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对镜”“雨燕双飞”“鹧鸪”“临笺泪长”等。常用技法
(1)比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物或情感,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2)衬托(正衬和反衬)。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凄风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青青杨柳、斜燕双飞、春风骀荡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闺中思妇的悲伤与幽怨。(3)抑扬结合(先扬后抑和欲扬先抑)。情感
(1)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
(2)宫女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表达宫女寂寞凄凉,对自己自由被禁锢、遭到冷落的处境的怨恨,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3)思妇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4)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忧愁伤感。(5)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情。(6)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例题
(2014年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②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③迟。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解析】词的上阕主要在写景,描写的是凄凉的景象场面:丝丝细雨被和暖的春风吹送着,飘洒在繁花落尽的树枝上。满地落花被雨水浇湿,再也飞舞不起来了。池塘里碧绿的水面上随风荡起微微的波纹。雨晴了,一轮斜阳依旧出现在西方的天空上。在“哀”的暮春景色中,抒发的是一种“哀”情,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试题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试题解析】下阕写当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卷起珠帘,恰恰看到燕子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这更加勾起了女主人公的一怀愁绪。这种愁绪实在难以排遣,满心想加以掩饰,无奈却在紧蹙的双眉中显露出来。于是只好强打精神,翻身起来,继续下那盘没有下完的棋。岂料应劫之际,她竟然举棋不定,沉吟半晌,难以落子。最后两句借续下残棋的动作来表达自己难以排遣的愁情。【试题考点】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诗歌赏析】“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两句为全篇奠定了哀婉的基调。
三、四句写雨霁天晴,按理色调应该转为明朗,情绪应该转为欢快。可是不然,词的感情旋律仍旧脱离不了低调。盖风雨虽停,而红日却已西沉。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暮色。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情,仍从景物引起。“帘半卷,燕双归”,开帘待燕,亦闺中常事,而引起下句如许之愁,无他,“双燕”的“双”字作怪耳。其中燕归又与前面的花落相互映衬。花落已引起红颜易老的悲哀;燕归来,则又勾起不见所欢的惆怅。燕双人独。怎能不令人触景生愁,于是迸出“讳愁无奈眉”。一个警句。所谓“讳愁”,并不是说明她想控制自己的感情,掩抑内心的愁绪,而是言“愁”的一种巧妙的写法。“讳愁无奈眉”,就是对双眉奈何不得,双眉紧锁,竟也不能自主地露出愁容,语似无理,却比直接说“愁上眉尖”艺术性高多了。结尾二句,紧承“讳愁”句来。因为愁词无法排遣,所以她转过身来,整顿局上残棋,又从而着之,借以移情,可是着棋以后,又因心事重重,落子迟缓,难以应敌。这个结尾通过词中人物自身的动作,生动而又准确地反映了纷乱的愁绪。
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答题时需全面细致地分析。
第三篇:常见病句类型归纳
常 见 病 句 类 型 归 纳
一、搭配不当
(一)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①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解析:“发电量”和“输送”搭配不当。因为“输送”的是“电”,而不是“发电量”,所以“的发电量”应该改为“发的电”。②三年当中,这个县的粮食总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解析:“总产量”不能说“发展”,可以说“提高”,因为“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的变化,而“总产量”的递增不能说由小到大,只能说由少变多,应该说“提高”。应该把“大踏步地向前发展”改为“大幅地提高”。③今年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合理密植、加强管理,一般长势良好。
解析:主语中心“生产”和谓语搭配不当。因为“合理密植”、“长势良好”的是“水稻”,不是“生产”,所以“生产”应删去。
(二)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①小米含蛋白质、铁及维生素B1、B2丰富。
解析:“含”要求带名词性的宾语,可“蛋白质、铁及维生素B1、B2丰富”是谓词性的短语。“含”后面可以改为“丰富的蛋白质、铁及维生素B1、B2”。
②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
解析:“塑造”与“人格力量”不能搭配。可将“巨大的人格力量”改为“伟大的人格”。
(三)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①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解析:“打下”和“基础知识”不搭配,可将“知识”去掉。
②我们要注意团结跟自己合不来、看不惯的同志。
解析:状语“跟自己”同中心语“合不来”能搭配,同“看不惯”不能搭配,应改为“注意团结跟自己合不来、自己看不惯的同志”。
③老师问清了原因,沉思了少许,慢慢地踱到我身边。
解析:补语“少许”表示数量,与中心语“沉思”不能搭配,可改为“片刻”。
(四)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
①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
解析:“收成是一年”说法不合情理,可以改为“今年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②他每天很早到校打扫教室是他一心为集体的好思想。
解析:主语是个主谓短语,说的是行动,宾语中心是名词“思想”,不搭配。可以把“是”改为“表现了”。
有些动词作宾语中心的句子,宾语在意义上也有和主语是否搭配的问题。
③五月份在困难很多的情况下,棉布计划仍有较大增产,节约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解析:“棉布”可以说“增产”,“计划”不能说“增产”。可以改为“棉布比原计划仍有较大的增产”。
(五)联合词组不能和某成分同时搭配
①从牡蛎和某些棘皮动物可以提取抗癌物质,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逐步被发现和推广,前途不可估量。解析:谓语中心“发现和推广”是个联合短语,但是“推广”同主语里的“药用价值”不能搭配。可以改为“……被发现,用海洋生物制成的药物正在被推广。”
②他积极支持这一建议,并召开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参观人员,以及会议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解析:“会议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与“安排”不搭配,可以改为“……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参观人员,并且提出了会议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六)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①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解析:“提高”是一面性的,“是否”是两面性的,二者不相一致,搭配不当。
②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解析:“白眼”与“青睐”属于两面,而“温情”属于一面,两者不相应。
二、残缺和多余
(一)成分残缺
1.主语残缺
(1)由于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的格式造成主语残缺。
①由于游泳技术的提高,为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游泳活动提供了条件。解析:句子的主语应该是“游泳技术的提高”,应删去“由于”。
②在建设事业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对建筑材料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析:句子的主语应该是“建设事业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应删去“在”和“下”。
③从大量观测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要进行观测。解析:应删去“从”和“中”,并在“事实”前加一个“的”,让“大量观测的事实”作主语。(2)暗换主语
他是位犯过错误的好同志,错误改正后,安排他担任县银行办公室主任。
解析:“安排”前不是承前省略“他”,是暗中更换了主语(上级领导),但缺少了。应把更换的主语补出来,或在“安排”前加“被”,并删掉“他”。
2、谓语残缺
(1)一句话说了主语,还没有说谓语,却另外起了个头,因此造成谓语残缺。
南堡人们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4米高、20米宽、700米长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溪边。
解析:这个句子的结构是:主语1+状语,主语2+谓语2。前一部分没有出现与主语1搭配的谓语1,可把“经过”提到句首,用“经过南堡人们一个冬天的苦战”作状语,让“一道……的大坝”作句子的主语。(2)由于缺少谓语中心造成谓语残缺
伟大的思想家鲁迅在《祝福》中的祥林嫂是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千百万妇女中的一个。
解析:主语的定语应该是个主谓短语,可是这个主谓短语缺少谓语中心。应在介词短语“在《祝福》中”之后加上“塑造”二字。
3、宾语残缺
①目前,无论是国内建筑界,还是一般的知识阶层和社会大众,人们对建筑批评似乎还是保持着一种漠然,建筑艺术远未如其他艺术那样,形成活跃而健康的批评氛围。解析:“保持”没有和它搭配的宾语,在“漠然”后加“的态度”。
②省委、省政府认真地总结了造成这种落后状态的经验教训,从指导思想上,明确树立起依靠科学技术,加快解决这一突出矛盾。
解析:“树立”应该带名词性的宾语,不能带非名词性的宾语,应该把宾语中心“的思想”补出来。
4、附加成分残缺
①球赛中,张强和李丽夺得了男女冠军。解析:“夺得”前缺少必要的状语“分别”。
②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时间内,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量很大,安排城镇青壮年劳动力就业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
解析:“相当”作定语,不完整,必须加一个“长”。
(二)成分多余(1)主语多余
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解析:后一个“我们”是多余的主语。(2)谓语有多余的成分
①回到家乡已经四个多月过去了。
解析:“过去”多余。
②读完这篇文章,读者就会被主题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解析:“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承前省略主语“读者”,如果把主语补出来,则是“读者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应删去“使读者”。(3)宾语有多余成分
全国人民决心以实际行动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国庆节的到来。
解析:“的到来”多余。因为“庆祝……国庆节”意思已经完整。(4)定语的中心语有时多余
①翻开科学史的记录可以看到,从天体的运动规律的总结中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解析:“科学史的记录”就是“科学史”,“的记录”应该删去。②解放区文艺同民间文艺的传统保持着密切联系的血肉关系。解析:应删去“密切联系的”或删去“的血肉关系”。(5)状语多余
目前财政困难,有些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很快解决。
解析:“短期内不可能解决”和“不可能很快解决”意思一样,因此“短期内”和“很快”共同修饰“解决”,就造成了重复。
(6)补语多余
从此,原来这个平静的家庭里,就不时发生出使人不安的怪事来。
解析:“发生”就是出现,补语“出”、“来”都多余。
三、语序不当
(一)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①里屋北院上房,我们老两口住。
解析:“北院”最大,包括不止一栋房子,“上房”次之,是北院中的房子,“里屋”是 “上房”里的一个房间。“里屋北院上房”应改为“北院上房里屋”。
②由于纺织工人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我国棉布的出口深受各国顾客的欢迎。
解析:受欢迎的是“出口的棉布”,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应把“棉布的出口”改为“出口的棉布”。
(二)把定语错放到状语的位置上
①丰富的实践,使他广阔地接触了社会生活。解析:应将“广阔”放到“社会生活”之前。
②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解析:“一连串”应该移到“事情”之前,作它的定语。
(三)把状语错放到定语的位置上
①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充分的作用。
解析:“充分”可作定语,但不能用来修饰“作用”。“充分”还有“尽量”的意思,可以作状语,所以“充分”应该放到“发挥”前作状语。
②飞快的18次特快列车向北京奔驰。
解析:“飞快”是表示动作状态的,因此应移到“奔驰”之前作状语。
(四)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解析:“有效”是形容词,应该移到“方法”的前面,并去掉“有效”后面的“的”。多项定语次序
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
a、表领属性的词语;(谁的)
b、表时间、处所的词语;(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c、指示代词或量词短语;(多少)
d、动词或动词短语;(怎样)
e、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什么样的)
f、表性质、类别、范围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什么)例: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女教练 例:有三十年教龄的我们学校的优秀的两位语文教师也当上了代表。正确次序:我们学校的两位有三十年教龄的优秀语文教师也当上了代表。
(五)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①为了争取提高速度,我们必须狠抓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国民经济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搞上去。
解析:表示对象的状语“把国民经济”应放在表示工具、方式的状语“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后头。
②这期研究班是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于今年5月底举办的。解析:表示时间的介词短语“于今年5月底”应放到表示情态的状语“联合”前面边。多项状语次序
复杂状语排列大致为:
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词结构;(指明原因)
b、表示时间的名词或介词结构;(指明何时)
c、表示处所的名词或介词结构;(指明何地)
c、副词;(指明范围或频率)
d、表示情态的形容词或动词;(指明怎样)
常见家长类型
本文2025-01-10 01:38:09发表“精品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72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