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市2010年(新农村)村庄规划方案!
第一篇:麻城市2010年(新农村)村庄规划方案!
麻城市鼓楼街道办事处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013291598.aspx?ArticleID=13dbf709-aa05-4218-85d7-b757d5ce7ddc麻城市龙池街道办事处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16488056.aspx?ArticleID=a8fe6a55-375d-4c1b-aa61-c9512fa2800a麻城市南湖街道办事处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20498698.aspx?ArticleID=79ffa448-0704-4227-b30a-b165b70fbe22麻城市黄金桥开发区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24419033.aspx?ArticleID=9fad9db3-0b2b-41e3-a90c-002c0a4fc34c麻城市中馆驿镇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28538419.aspx?ArticleID=814d0911-183d-495d-bbd6-622f6dbff265麻城市宋埠镇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32521719.aspx?ArticleID=ee5ef14c-7e70-4914-ad46-9a6963e220cd麻城市歧亭镇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34295882.aspx?ArticleID=0a6adb38-5ea3-4b00-8ba2-e440e9d458ab麻城市铁门岗乡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35461932.aspx?ArticleID=c0c3c866-a9bc-4485-80b2-5c2f246e1ab3麻城市白果镇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37273280.aspx?ArticleID=5e52b0a9-581f-4c0b-a6de-b092d1f0ad71麻城市夫子河镇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38241997.aspx?ArticleID=de 378278-a1f6-4ec3-91b1-1407a0fb9e4a麻城市阎家河镇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39318520.aspx?ArticleID=cc0e09df-26b7-45fa-aa2d-9427179ad77d麻城市三河口镇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41140962.aspx?ArticleID=4a0c3938-bcca-416c-9c7a-470592239705麻城市龟山镇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46044232.aspx?ArticleID=e875aefd-d1e4-441b-adbe-544a84e7e184麻城市盐田河镇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49537069.aspx?ArticleID=03f8c515-0a0e-48b7-96df-e72b6ff65222麻城市木子店镇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51037028.aspx?ArticleID=c 190840b-62c1-40d7-bfa7-96c4a061c3c4麻城市张家畈镇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52008402.aspx?ArticleID=61ce862b-f7c6-4d72-ab0e-61b 650676972麻城市黄土岗镇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53065395.aspx?ArticleID=9432e081-312c-49bd-964c-cacc3bde0136麻城市福田河镇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54158324.aspx?ArticleID=27e82251-602f-4568-aed3-a63e1eaeabe9麻城市乘马岗镇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55186413.aspx?ArticleID=c976de7f-65d4-4c13-959f-8de33a 200626麻城市顺河镇辖区村庄规划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456058104.aspx?ArticleID=9aa2ca39-87ef-4672-a0e5-e097bc22b4ff麻城市2010年村庄规划建筑立面方案/Web/Article/2011/01/28/1607378132.aspx?ArticleID=f7a4b02f-25fa-435c-86da-df014f3cc7ee好像打不开哦!好像打不开哦!还是发连接吧.d-99d3-cbdfa6280b94一定要看连接.d-99d3-cbdfa6280b94我市规划项目引来海内外专家2009-6-30 0:00:00 6月29日,美国W&R国际设计集团-上海建筑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一行3人,在美籍专家托德先生的率领下,对我市公开向国内外进行概念性规划招标项目-西城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麻城市2010年(新农村)村庄规划方案!,规划方案《麻城市2010年(新农村)村庄规划方案!》。这家公司是我市向海内外公布项目招标方案后前来实地考察的又一家拟投标单位。西城新区规划东起闵五路,西至中馆驿镇,南起举水河,北至沪蓉快速铁路,面积约53平方公里。新区将建成我市加工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生态园林新区。上午,专家在市规划局负责人的陪同下前往西城新区项目所在地,查看地形地貌,周边村庄及建筑、设施分布等情况,在麻城北站,了解了金通湾规划情况。西城新区规划项目是市委市政府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结合麻城实际,为促进麻城跨越发展,率先崛起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具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强调设计思路的创造性、超前性、打造麻城市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平台,新名片。当天市规划局负责人向专家介绍了麻城的基本情况,提出要以开放的眼光和思路,以走向世界的胆识规划新区,并就规划设计理念与专家进行了交流。这是我市用开放的思维、超前的眼光来谋划城市建设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推动麻城科学发展和城市建设上水平、出精品、树形象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期待新农村!日本规划专家考察我市西城新区等项目建设2009-6-24 0:00:00昨天,日本株式会社I.N.A新建筑研究所--上海事务所规划设计专家一行4人,在日籍专家西林和文的率领下,对我市公开向国内外进行概念性规划招标--西城新区、孝感街和文化旅游中心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市规划局和规划设计院负责人全程陪同踏勘。市长李开寿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李红亲自接见了专家并参与了座谈。市长李开寿向专家们介绍了麻城市情和西城新区、孝感街和文化旅游中心规划设计的要求,并就规划设计理念与专家进行了交流。这是我市用开放的思维、世界的眼光来谋划城市建设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推动麻城科学发展和城市建设上水平、出精品、树形象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
鑫源乡鑫源村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
为有序推进村庄规划建设与环境整治,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进程,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佛发„2010‟6号)文件精神,现就我村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与建设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届三、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民意,规划先行、节约用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出、稳步推进,政府引导、民主管理”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村庄建设规划体系,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达到村庄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美化的目标。
二、目标任务
采取“突出重点,先行试点,分期实施,稳步推进”的办法,计划用1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鑫源村示范村的规划建设与环境整治任务。
(一)规划目标任务。按照“因村制宜,突出特色,改善环境,促进发展”的原则,高标准编制村镇规划,构建示范村规划体系。
(二)设施建设与环境整治目标任务
1、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即村庄主要道路硬化、绿化工程:村庄组级主要道路平整、硬化,道路两旁净化、绿化;建筑物整饰工程:村庄建筑物达到风格基本统一、色调基本协调、窗檐基本规整的标准;房前屋后平整绿化工程;农户庭院整洁,并种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人居环境;饮水清洁工程:保护水源地、保障人畜饮水质量,实施集中供水;农村节能推广工程:积极推广太阳能、沼气等绿色清洁能源;圈、厕、厨改建工程:开展猪圈鸡舍、厕所、厨房的改建,根治全乡污染源头,有效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垃圾及农肥集中堆放处理工程:垃圾和农肥集中堆放,进行简易的无害化处理;村庄污水有组织、成系统排放工程:污水集中汇集,避免污水横流的现象,从根本上杜绝蚊虫滋生。
2、电力电讯。加强供电设施与信息网络建设,大力实施农村通信、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供电实行“一户一表”,对供电线路进行整治,减少交叉、跨越,并与电信线路实行隔离。“十二五”期间,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0%以上,固定电话入户率达95%以上,移动通讯信号覆盖率达100%,100%农户用上安全电。
3、公共设施。积极配套和完善文化、娱乐、医疗等公共设施。文体活动场所可与打谷场统一设置,综合利用;村委会设立村务公开栏、科普宣传栏、阅报栏、旗杆等;中心
村设立卫生室;建连锁化“农家店”或便民商店。
4、住宅改建。按照“使用功能方便合理、日照充足、通风良好”的要求,对农民住宅采取抹灰粉刷、加檐、平改坡、外装饰、改建外立面等多种方式进行整治与改造。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住宅内设水冲式卫生间,逐步取消分散的户外厕所。大力推广建房新图集,新建住宅使用耕地的农户不超过120平方米,层数以2-3层为宜,体现单体建筑个性与整体风格和谐统一,形成地方特色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村庄风貌。
5、村容整治。农户建沼气池、改厕、改圈、改厨率达到90%以上;公共活动场所设置公厕,标准不低于30-50m2/千人,建筑面积不低于30m2;家庭散养家畜做到人畜分离,合理集中布置牛栏畜养用地;逐步取消分散的户外生活垃圾池,实行集中处理。拆除影响村庄规划和村容村貌、压占道路红线与地下管线、河道控制线、高压走廊、公共绿地、文物古迹等违章建筑物及其他设施;对废弃池塘、沟槽进行平整,优化村庄出入口环境面貌。
6、生态绿化。按照人均不低于1.5m2的标准布置中心绿地及公共活动场所绿化场地,充分利用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及宅间空地种植经济作物和乡土树种;推行农作物秸杆还田或用作禽畜饲料;对公用池塘进行定期清淤,保持水面洁净。
7、防灾减灾。地处洪涝、滑坡等自然灾害易发地区的村庄及时修建防洪堤、截洪沟、泄洪沟、护坡、挡土墙等防灾减灾设施。杜绝在山体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山洪冲沟等地质危险和隐患地段新建建筑,对此地段上的建筑要逐步迁移到安全地带。公共活动场所要设置灭火器等防火、灭火设备。2层以上住房应进行抗震设防设计。
8、文化保护。列入县级以上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的,要按已批准的规划实施保护;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民居建筑和公共建筑,有关专业部门要进行充分论证,确定保护、修复的原则和方法,不得随意整治;对古树名木进行登记,挂牌予以保护,不得砍伐、移植、出售,不得在古树名木树冠直投影外5米范围内进行影响其正常生长的各类活动。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支部书记组长,陈邦友、杨能娥担任副组长,张建军、罗明友、慧心骑为成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定期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检查和通报。
(二)因地制宜,彰显特色。根据各户的经济水平、自然条件、产业特色等,按照“不求其大,但求其美”的原则,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一批“传承历史文化、巧借山水景观、反映地方特色、体现田园风光、融合现代文明”的新村庄。
要以产业为支撑,突出发展旅游型的新型村镇,促进经济发展
(三)完善政策,构建平台。一是盘活土地,筹集建设资金。在节约用地的原则下,实行总量控制、占补平衡,边建设,边复垦;二是加快人口聚集。鼓励农民进集镇生活、居住,对条件恶劣地区的分散村民实施集中搬迁;三是完善机制,鼓励多方投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鼓励集体、个人及社会各方参与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经营。
(四)整合资源,项目带动。积极向上申报项目,重点争取国家扶持,加快通村公路建设步伐,推进组级公路硬化;加大对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的扶持力度,完善配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快以沼气池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并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切实改善村容村貌;以水毁农田的恢复、堤渠塘堰的维修、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快农村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步伐,逐步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办好村文化活动室、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加快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村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第三篇:东海县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规划方案
东海县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规划方案
(2007-2010年)
为了加快绿色生态东海建设进程,切实搞好社会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工作,根据《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造林绿化建设标准》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东海县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规划方案。
一、村庄绿化现状
近年来,我县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快农民奔小康步伐为目标,以绿色生态东海建设为主线,大力实施速生丰产林建设、绿色通道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丘陵岗地植被恢复建设等重点工程,在造林绿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县有林地面积达到58.8万亩,森林覆盖率17.1%。全县24个乡镇(场)、1个开发区,378个行政村、1038个自然村,村庄总户数25.2万户,总人口102.21万人。现有村庄总面积25.8万亩,绿化总面积10.6万亩,绿化覆盖率40.2%,其中东部湖荡村118个,平均绿化覆盖率50.2%;中部平原村133个,平均绿化覆盖率36.8%;西部岗岭村127个,平均绿化覆盖率33.6%,全县低于35%绿化率、不达标的村庄 1
共有117个。全县现有村庄公共绿地153.3万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公共绿地1.49平方米。
总体而言,我县村庄绿化率比以前有了显著提高,但是,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绿化的质量和档次不高,造林树种单一,树种搭配和布局不科学,常绿及花果类树种偏少等问题,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绿色生态东海的建设要求还不相适应。
二、村庄绿化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为准绳,深入贯彻县政府绿色东海林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生态与经济双赢和保护与建设并举的绿化方针,大力开展村庄道路、河道的绿色廊道建设,庭院和围庄林建设以及农民公园等公共绿地的建设,完善村庄绿地系统,推进村庄绿化美化进程,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提供生态保障。
(二)基本原则。
1、整体协调,统一规划
村庄绿化要根据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充分体现整体协调和统筹城乡一体化绿化的观念。要把村庄绿化规划纳入 2
县域的城镇体系规划、村庄布局规划、乡镇的村庄布局规划等各层次的规划,村庄绿化的布局、绿化用地安排等要与各部门的专项规划进行整体协调。在编制村庄规划时,要对道路、居住区等各种绿地类型进行总体布局,统一规划。
2、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要根据各地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对村庄划分类型,在规划时对绿化提出相应的要求。同时,道路、河道、庭院等也要根据其不同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规划。在规划时,要立足实际,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选择重点地段作为突破口先行绿化美化,再向一般地段推进。
3、生态优先,兼顾双赢
要以改善村庄的生态环境作为规划第一目标,优先考虑绿化的生态效益,树种选择要以乔木为主,营造村庄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生态目标的同时,合理配置树种,创造景观效益,把生态园林理念融入到村庄绿化规划中,发挥绿化的美化作用;要充分利用房前屋后隙地规划发展小果园、小花园、小药园、小竹园、小桑园等,发挥绿化的经济效益。
4、因地制宜,体现特色
规划要与当地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人文景观相协调,针对不同村庄的气候、地形、建筑特点,采用多样化的绿地布局,决不千村同面;对路旁、宅旁、水旁和高地、凹地、平地等采取灵活多样绿化形式,不千篇一律。规划要自觉保护、发掘、继承和发展各地村庄的特色,充分展示乡村风貌。
5、合理分布,节约用地
绿化在村庄内的生产、生活区要合理分布,布置于整个村庄,形成布局均衡、富有层次的绿地系统。我县人多地少,因此,绿化建设用地要统一规划,节约用地。一些不适宜建筑和道路交通的较复杂的、破碎的地段要尽量利用,见缝插绿。
6、保护为先,改建结合
在村庄绿化规划过程中,要严格保护好风景林、古树名木、围村林、村边森林等原有绿化,在规划中要将其融入村庄绿化规划中。在绿化实施过程中,要改造与新建结合,充分利用原有绿地。在基础设施建设时,要做到绿化与建筑施工同步,避免绿化滞后的被动局面。
(三)总体目标
到2010年,全县村庄平均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6%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平方米,村域主要路、堤、渠绿化率95%以上,农田林网控制率98%以上,宜林荒山、荒地绿化率95%以上,全县所有行政村绿化要全部达标(绿化覆盖率35%以上),20%的村庄依照村庄周边的高地、河流等自然地形兴建各具特色的农民公园,初步形成“点上绿化成园、线上绿化成荫、面上绿化成林、村周绿化成环”的景观效果。
1、村庄建成区(1)绿化覆盖率
西部丘陵区村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中东部平原区村庄中心村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包括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及其他绿地。
(2)公共绿地
村庄中心村建成区范围内至少有一处不小于300m供居民休闲的公共绿地,村庄中心村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
2、村域范围(1)沟渠路堤绿化 5
村域范围的主要路、河、渠、堤的绿化率达到95%以上。其中大型河堤绿化率100%,水库堤岸绿化率95%,一般沟渠绿化率90%以上。
(2)农田林网
村域范围的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8%以上,其中东部地区一、二级林网90%以上,中部平原地区80%以上,西部丘陵岗地70%以上。
(3)宜林地绿化
村域范围的宜林荒山荒地、荒滩造林绿化率达到95%以上,坡度大于6度、二级以上提水,生态区位特别重要,生态环境特别脆弱的丘陵岗地必须恢复森林植被,造林绿化率95%以上。
(四)目标:
2007年:全县新增村庄绿化面积0.26万亩,村庄绿化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新增农民公共绿地21.46万平方米,农村人均公共绿地提高到1.7平方米,全县新增绿化达标村25个,有15个村兴建农民公园。
2008年:全县新增村庄绿化面积0.39万亩,村庄绿化覆盖率提高1.5个百分点,新增农民公共绿地40.88万平方
米,农村人均公共绿地提高到2.1平方米,全县新增绿达标村35个,有 20个村兴建农民公园。
2009年:全县新增村庄绿化面积0.442万亩,村庄绿化覆盖率提高1.7个百分点,新增农民公共绿地51.1万平方米,农村人均公共绿地提高到2.6平方米,全县新增绿达标村32个,有25个村兴建农民公园。
2010年:全县新增村庄绿化面积0.416万亩,村庄绿化覆盖率提高1.6个百分点,新增农民公共绿地40.8万平方米,农村人均公共绿地提高到3平方米,全县新增绿达标村25个,有15个村兴建农民公园。
三、规划内容及要求
(一)类型划分。
1、村庄类型
根据村庄所在地形地势的不同,村庄类型分为西部丘陵区村庄、中部平原区村庄、东部湖荡洼地村庄三种。位于不同区域的村庄在规划绿地的比例上有不同的要求。
2、绿地与绿化类型
村庄绿化的绿地类型,一般参照城市绿地的分类方法。在中心村庄建成区范围内,根据绿地的主要功能分类,绿地类型有:
(1)公共绿地: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的绿地。在村庄绿化中,主要是指村庄建成区内为全村居民服务的小公园、小游园绿地、休闲绿地、广场绿地等。
(2)生产绿地:指村庄建成区内,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
(3)防护绿地:指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村庄绿化中主要指建成区范围的围村林、河渠堤绿地等。
(4)附属绿地:在村庄绿化中,主要指庭院绿地、工业绿地(工厂内的绿地)、道路绿地等。
(5)其他绿地:指除以上绿地类型外,在村庄建成区内对环境改善和居民生产生活有直接影响的其它绿地。包括风景林地、生产果品的经济林等。
在村庄的建成区外,村域范围内,还有下列绿化类型:(1)沟渠路堤绿化:指村域范围内,村庄建成区外的道路、河流、大型沟渠、海堤的绿化。
(2)农田林网:指村域范围内,村庄建成区外农田的绿化。
(3)宜林地绿化:村域范围内所有宜林地荒山、荒地、荒滩以及坡度大于6度二级以上提水的生态环境特别重要的宜林地。
(二)村庄绿化规划。
1、村庄绿化设计(1)丘陵区绿化
丘陵区村要充分利用地形起伏的条件,依山就势布置造绿,形成多层次的绿化空间,力求自然。村庄周围原有的自然景观林要严
麻城市2010年(新农村)村庄规划方案!
本文2025-01-10 01:31:33发表“精品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72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