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乡政府工作总结报告

栏目:精品范文发布:2025-01-10浏览:1收藏

第一篇:XX乡政府工作总结报告

政府工作总结报告

(2005年7月日在兴马乡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陈亮

各位代表:

我受乡人大主席团的委托,向大会报告乡第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以来的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过去一年的工作回顾

自乡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以来,乡人民政府在县委、政府和乡党委的领导下,在乡人大主席团的监督下,积极组织带领全乡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县的工作思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克服了频繁的自然灾害和乡镇改革中的诸多矛盾和困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回顾过去一年来的工作是兴马历史上困难最大,任务最重,债务最深,基层工作最艰苦的一年,是各级干部精诚团结,奋力拼搏,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是乡人民政府“勤政为民,廉洁增效”,真心诚意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切实为基层排扰解难,赢得干群信任、理解、支持的一年。可以说,一年多来的乡人民政府所做的各项工作无愧于党,无愧于组织,无愧于人民。

一、以“三大经济”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1、以银花、黄羊为重点的绿色经济基本实现了产业化

高标准完成也鲤鱼坝1000亩银花GAp试范工程和木罗坝银花重点村建设,高质量建成余家坪、齐家湾、唐家坪、红岩观、马驴寨、鸡公嘴银花GAp示范带3000亩,利用退耕还林新植银花2000亩。已有鲤鱼坝、木罗坝等7个村全面达到银花专业村标准。全乡银花种植面积达到亩,产量实现了公斤,户均种植银花3000株以上的大户335户,年均收入逾万元以上的户183户。建成银花种苗专业村3个,发展种苗大户户,年出售优质种苗万株。

黄羊存栏量达到只,饲养100只以上的养羊大户户,已规划建成川柏树、木罗坝黄羊专业村6个,发展黄羊小区6个,建圈平方米,种草亩。

生猪饲养量达到头,年出栏商品猪头,发展50头以上的生猪饲养大户户。畜牧业产值实现了万元。

2、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的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骨干,着力改善发展环境,2004年新发展民营经济大户63户,银花加工运销大户33户,种苗大户25户,其中利用招商引进专业大户15户,银花种苗大户1户,加工大户5户,民营企业1家,增加值实现了1933万元,实现税收万元,全乡累计招商引资项目14个,引进资金62万元,引进摩芋、银花等加工户33户,签订合同87万元,安置转移劳动力238人。

3、以开发资源为重点的旅游经济发展形势好。一是营造发展平台。以“红叶节”为契机,积极开展“红军故里文明新村连片创建”活动,努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民环境。二是产业延伸狠抓银花、黄羊、茶叶、核桃等绿色经济的发展,促使绿色食品的转化为旅游食品,增加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

二、以集镇、交通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

1、集镇建设与管理:全面完成了投资47万元的乡镇供水建设,完成了集镇人饮供水管网安装,入户率达100%,彻底改善185户居民、7个乡级单位835人日常生活用水。拟定了集镇发展规划,树立了先进的经济思想和经营理念,重点在集镇美化、绿化、净化、亮化上做文章,树立良好的集镇形象;完善了环卫、综合执法、文明规范三支队伍,杜绝了“三乱”现象;车辆、行商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彻底纠正了堆码占道、撑杆搭棚,乱倒乱摆不良现象。制定了污水集中处理规划,规范了集镇管理。

2、公路建设与管理。利用农闲季节,全乡上下扎实开展“以村道公路整治为主的交通大会战”活动,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共整治乡道路1条3公里,新修村道路1条4公里,新修社道路2条8公里,恢复水毁、整治村道公路10条178公里,社道路34条223公里。公路全面实现了村村通,通社率达到98%,通户率达85%,并对全乡村社道路实行了分段承包制,组建了专业管理队伍10支、73人,坚持经常化的养护,提高了公路的通过能力和等级形象。争取国家专项资金30万元,自筹资金21万元全面完成鲤鱼坝马尔滩漫水桥工程建设,切实解决了马驴寨相关村社1万余人民群众过河难、通车难,破除了瓶劲制约,加快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3、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坚持新修、整治、开发利用相结合,全乡累计投劳3万个,新建各类水利工程18处,新修自来水厂一座,新增蓄水量3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面780亩,恢复改善灌面1300亩,解决了278户、1230人、785头牲畜饮用水困难,治理了水土流失258亩,退耕还林累计3200亩,营造经济林530亩,渠道配套建设27公里,

第二篇:乡政府工作总结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总结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5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2005年是我乡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农村实施税费配套改革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紧紧围绕小康建设目标,以服务农民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认真履行政府职能,全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社会事业发展等重点工作,经过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2005年的各项工作任务。预计到年末,全乡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亿元,比上年提高12%。其中,种植业收入1.8亿元,比上年提高13%;企业总产值1.9亿元,比上年提高11%;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9亿元,比上年提高12%;实现财政总收入678万元,比上年增加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比上年增长10%,可以说,2005年是我乡经济健康发展,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年。具体是:

(一)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发展经济是乡村两级组织的第一要务。一年来,工作中,我们坚持把“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贯穿于工作始终,本着“因地制宜、面向市场、多元开发、全面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市场农业和效益农业,努力做好“种植经济、畜牧经济、劳务经济和民营经济”这四篇文章,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种植业结构调整有新进展。为优先抢占农业市场,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我们依据本乡土质资源的特点,积极挖掘增收潜力,以发展低耗高效农业为核心,淘汰落后品种,更新经营方式,坚决而又稳妥地进行了种植结构调整,做到了“一减、一稳、三增加”。一减即适当减少普通玉米面积,一稳即稳定优质大豆面积,三增加即增加绿色水稻面积,增加特色农业种植面积,增加经济作物面积。2005年我乡普通玉米面积减少到5000公顷,优质大豆面积稳定到4500公顷,增加发展绿色水稻面积3000公顷,增加黄烟、干椒等特色农业面积120公顷,增加红白豆、菇娘等经济作物500公顷。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机具的普及推广应用力度,努力提高科技贡献率,释放生产劳动力,达到了节本增效的目的。今年,尽管我乡遭受了几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但是由于我们结构合理,品种对路,科学投入,使农业生产有惊无险,农民人均仍可增加农业收入500元左右。

二是牧业发展水平有新提高。畜牧业是全乡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畜牧业发展中,紧紧围绕总量、质量、规模和效益环节,加大了对畜牧业的服务力度。2005年协调银信部门共投放全乡养殖贷款500万元,有500多个养殖户等到了扶持,全乡涌现出一批新的养殖大户。截止年末,全乡生猪、黄牛和羊存栏分别达到11.8万头,4.1万头和0.5万只。新建标准牧业小区6个。使牧业发展走上了基地化建设、规模化经营、群体化增值的发展轨道。

三是劳务输出人数有新增加。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把劳务经济做大做强,一年来,我们充分发挥乡、村、组三级干部的组织优势、信息优势和协调能力,在动员农民跳出农门进入非农领域创业增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他们的老乡、同学、同事和朋友等一切可以利用的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帮助农民跑信息、找门路、解难题,通过这些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极大的调动了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使外出务工人员与日俱增,同时也促进了劳务输出由数量型向智能型转变,由劳务型向服务型转变。据不完全统计,全乡全年共输出打工人员12,698人,其中长期6,530人,短期6,168人,跨省输出1,619人,跨国4人。输出人口占全乡总人口近三分之一。可实现劳务收入5,079万元,比上年增长5.8%。达到了在家种田增收,外出创业致富的目的。

四是民营经济发展有新突破。截止目前,全乡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7,800万元,比上年增长8%,个体工商户总数达560户,比上年增长7%,从业人员达1,600人,比上年增长8%,中小型建筑施工队发展到60多个,各类运输机车达1000多台(辆),群众自主创业能力明显提高。

五是招商引资工作迈上新台阶。为拉动经济发展,我们把招商引资工作做为经济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积极采取得力措施,盘活当地资源,激活民间资本,拓宽融资渠道。一年来,政府组织人员多次外出到北京、黑龙江滨县、洮南市等地去考察项目,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我乡招商引资工作形成了“投产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截止目前,全乡共完成引资项目10个,其中投产8项目个,开工1项目个,储备1项目个。在投产项目中,工业项目有4个,完成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个。现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60万元,占市政府下达给我乡引资任务的138%。

(二)社会事业明显进步

在教育工作上,狠抓了教学管理,全面提高了教育质量,初中毕业生升入重点高中20人,升学率达85%以上,巩固率达92%。加大了教育投入,在资金十分紧张

第三篇:乡政府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刘主任及各位领导:

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到我们大山乡检查指导工作,你们的到来对我们全乡广大干部职工是一种极大的鼓励,在此我代表全乡干部职工及人民群众对各位领导的到来再次表示感谢!下面我代表乡四班子把大山乡的基本情况和各位领导此次调研的内容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大山乡位于澜沧县城东北部,东北与澜沧江为界,与景谷县半坡乡隔江相望,东南接谦六乡,西南与东河乡接壤,西与上允镇交界,西北与富东乡相连,全乡总面积233平方公里,距县城158公里,是全县离县城最远的一个乡。全乡辖8个村民委员会,104个自然村,152个村民小组,聚居着汉、拉祜、佤、哈尼、彝、布朗、回、白、苗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65.3%。全乡总户数3979户,总人口16054人,其中农业人口3762户,15566人。全乡实有耕地面积40933亩,其中水田16150亩,旱地24783亩,人均占有耕地2.38亩,人均有水田1.04亩(这个数字以实有农业人口计算,按土地顺延农业人口计算人均有水田0.89亩)。全乡山区、半山区占全乡总面积的99%以上。最高海拔2489米,最低海拔750米,森林覆盖率42.6%。

2010年全乡粮食总产量826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417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20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3元。

1、粮食生产:全乡耕地面积基本上固定在40000亩左右,主要是在提高科技含量上下功夫,基本解决了全乡农民口粮问题。

2、畜牧业:2010年大牲畜存栏9446头,出栏1257头;生猪存栏12592头,出栏6113头;羊存栏2189只,出栏704只,畜牧业实现总收入351万元,畜牧业收入占农村经济收入的17%。

3、产业发展:我乡产业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缺少大产业支撑,茶产业形不成规模,全乡现有茶地面积5304亩,其中可采摘面积1887亩,2010年茶叶总产量62吨,实现产值75.7万元;有老油地3500亩,目前正在更新改造阶段,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花椒1126亩,多数还没有投产;蚕桑1289亩,共养蚕480亩,2010年产茧4143公斤,产值79841元;共开发橡胶2908亩,目前还未进入产胶期;共有咖啡952亩。缺少产业是制约我乡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

4、基础设施建设:全乡共有乡村公路82.5公里,8个村通达工程已全部启动,全乡目前还有17个自然村未通公路,26个自然村未通电,通电率为75%。

5、林业与生态建设:全乡有林地面积16.86万亩(二调数字),XX年以来共进行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13968亩,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500亩(其中:生态林1460.3亩、经济林39.7亩)。全乡共建设沼气池1040口,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6、财税金融:2010年实现财政收入52.53万元,完成财政支出793万元,财政自给率才达6.6%。2010年存款余额2159万元,贷款余额243万元,共累计发放小额信贷资金42.35万元。

7、扶贫开发工作:XX年以来全乡共改造茅草房1789户, 解决了1789户,8051人的住房难、差问题,农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完成重点扶持村项目建设10个,巩固温饱示范项目1个,安居温饱项目1个,市级巩固温饱奔小康示范项目1个,完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7个;完成160户民居安全工程,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8、教育工作:全乡有中学一所,小学共有9个校点,其中:完全小学2所(含乡中心小学),村小4所,校点1个,有3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02人,小学入学率99.3 %,巩固率99.47%;初中开设12个教学班,初中阶段在校532人,入学率98.3%。全乡有教职工128人,其中初中39人,小学89人。2010年我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得到省人民政府验收。

9、卫生工作:全乡现有乡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8个,8个村都实现了初级卫生保健。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16220人,参合率达102.4%,进一步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农村卫生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10、移民工作:糯扎渡库区共涉及我乡4个村、21个自然寨、37个村民小组。经核实糯扎渡水电站淹没区650-813实物指标我乡共涉及819户、4027人、水田1431.852亩、旱地2949.776亩;灌木林、杂树林、滩涂、荒草地涉及3149.742亩。目前已完成实物指标张榜公布工作。

二、当前开展抗旱救灾、森林防火工作情况

目前,全乡范围内均出现了严重的旱情,全乡有8个村委会152个村民小组受灾,受灾面积6730亩,成灾面积4270亩,受灾农户2650户,受灾人口7989人,1456人、7580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有些村小组已经出现自来水只能晚上供应、吃水靠挑的状况,乡机关、站所、中小学和附近3个村民小组严重缺水。蚕桑、核桃产业受灾较为严重。针对当前旱情,乡党委、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部署抗旱工作。乡党委、政府专题召开乡村干部会议,针对抗旱工作,划片包干,责任到人,落实抗旱措施,极力减少损失。开展抗旱工作以来,乡党委、政府积极抓好督促检查考核,保证工作扎实有效,在全乡形成全民总动员,齐心抗旱的良好局面。

二是积极快速行动,开展生产自救。全乡广大干部群众抓住农闲时节,积极行动,全面落实抗旱措施。共投入劳力7640人次,修复、清理大小沟渠158条,组织人工浇水核桃面积270亩,进一步缓解了旱情。

三是做好生产备耕,减少旱灾损失。为了确保全乡粮食在旱灾之年不减产,乡村组三级干部全面动员引导群众,提早动手,购买化肥、农膜、种子等农资,已充分做好了抗旱备耕工作。

近期天气晴朗、空气干燥,火警等级不断上升。为此,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做到早预防、快动员、严责任、重处罚。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召开乡、村、组三级会议,按乡党委、政府要求,我乡森林防火责任人分别到所在的责任村、组召开了村民大会,专门宣传森林防火工作,并且做到会前有村民签到,会中有会议记录,会后有贯彻落实。

二是责任到人。把责任全部划分到个人头上,书记、乡长为全乡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全乡直接责任人,并对干部进行了挂村责任分工,每个村由包村领导负总责,其它挂点干部分片负责的形式,力争防火工作万无一失。

三是严格值班制度。进入森林防火重点期以来,我们要求乡村干部都要坚守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发现和上报火情。

四是坚持执行巡山和野外用火保证金制度。

五是成立防火突击队。各村已在本村范围内抽出了20名年青能干的人员作为森林防火突击队,专门负责本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XX乡政府工作总结报告

第一篇:XX乡政府工作总结报告政府工作总结报告(2005年7月日在兴马乡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陈亮各位代表:我受乡人大主席团…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