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申报书》
第一篇:《2012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申报书》
附:
《2012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申报书》
填 写 要 求
一、总体要求
1.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表中要求及本填写说明,认真、仔细填写各项内容,表述准确,简明扼要。
2.申报单位名称、申报单位的人员姓名,除本表规定栏目及附件中允许填写和出现外,其他栏目中不允许填写和出现,如必须使用,请用“×××”代替,然后以备注形式另页说明附在本表附件的后面。
3.表中出现的所有病名均按《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15657-1995,以下简称TCD)中的病名填写,并填写相应的代码,同时在括弧内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以下简称ICD-10)填写西医病名及其代码(原则上应标至4位码)。民族医专科项目的病种名称可按本民族医的病名填写,但也应按前述原则填写相应的西医病名及其代码。
4.填写内容需打印。
二、封面部分
1.编号——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填写。
2.申报单位名称——在纸质文本上必须按要求加盖申报单位公章。3.医院类别、医院性质——在相应的类别后打“√”。4.申报专科名称——按照规范填写申报专科名称。5.申报日期——填写具体申报日期。
三、基本信息
1.医院第一名称——应填写医院合法注册名称。
2.医院等级——填写通过医院分级管理评审所确定的等级,如三级甲等、二级甲等,等等;如未进行分级管理评审的,填写未评审。
3.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传真电话——按照相关信息填写。4.医院业务用房建筑面积、医院在编人员人数——填写2011年底的数据。
5.法定代表人、联系电话——应填写申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及联系电话。
6.专科负责人、电子邮箱、联系电话——应填写申报项目所在科室的主要负责人。专科医院的重点专科项目,如骨伤科医院的骨伤科重点专科项目、眼科医院的眼科重点专科项目等,项目负责人应是收治重点病种的主要科室或学科带头人所在科室的主要负责人。电子邮箱、联系电话按照相关信息填写。
四、医院综合情况
1.按照表格各项数据填写2011年底的数据。
2.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各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钟的住院人数)的总和。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床在内。病人入院后于当晚12点钟以前死亡或因故出院的病人,亦应作为“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一天进行统计,同时亦应统计“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一天,入院及出院人数各一人。
3.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本年内各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开放病床数之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病人占用,都应计算在内。包括因故(如消毒、小修理等)暂时停用的病床,不包括因医院病房扩建、大修理或粉刷而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的病床。
4.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出院者(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 18 —
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节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住院日数的总和。
5.出院者住院总费用——出院病人住院医疗费用包括:住院费、药费、手术费、检查治疗费等住院收入。
五、专科综合情况
1.按照表格各项数据填写2011年底的数据。
2.近三年专科发展情况简介——简练概括专科业务发展方向、具体措施、成效及获政府奖励、医院专业立项等情况。
3.相关科室整体实力的说明——简练概括与本专科相关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实验室、制剂室等人员、设备、业务开展及获奖等情况。
4.近3年医院对专科经费投入情况——按年度分别填写投入金额及其用途。
5.专科设备、中医诊疗设备、相关科室配套设备——分别按照表格内容填写。
六、专科中医药服务能力
1.优势病种——分别填写专科收治的优势病种名称,并分别填写2009年、2010年、2011年平均出院人数、门诊人次。
2.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写出3个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要体现中医临床思维且规范、可行:(1)中、西医诊断标准明确;(2)理法方药完整;(3)治疗方法具有中医特色。诊疗方案中纳入中医特色疗法、中医诊疗设备、适宜技术、中成药、现代技术、科研成果、名老中医治疗经验等内容作为附件1。
3.优势病种中医疗效分析——对3个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主要包括临床主症、体征、理化指标的改善等作为附件2。
4.开展的中医药/民族医药主要特色疗法——填写种类数,并简要说明各疗法的名称、主要适应症及效果等作为附件3。
5.专科中药/民族药医院制剂——填写品种数,并列出经省级药监部门批准,目前正在使用的制剂品种名称、批准文号、主要功效等,作为附件4。
6.中医护理常规——写出代表本专科水平的3个病种的中医护理常规,作为附件5。
7.学术创新——填写建设周期内专科围绕优势病种在中医药理论、技术、药物及设备、器械等方面的创新情况作为附件6。
8.疑难病症诊疗能力——写出3个疑难病种的治疗方法和疗效评估作为附件7。
9.急危重症诊疗能力——写出专科解决主要危急重症患者的情况作为附件8。
10.专科辐射能力——写出专科对口支援、技术推广的情况作为附件9。
七、专科中医医疗质量
1.按照年度分别填写2009-2011年相关统计数据。
2.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该专科每日夜晚12点钟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钟的住院人数)的总和。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床在内。病人入院后于当晚12点钟以前死亡或因故出院的病人,亦应作为“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一天进行统计,同时亦应统计“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一天,入院及出院人数各一人。
3.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本年内该专科每日夜晚12点钟开放病床数之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病人占用,都应计算在内。包括因故(如消毒、小修理等)暂时停用的病床,不包括因医院病房扩建、大— 20 —
修理或粉刷而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的病床。
4.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该专科出院者(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节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住院日数的总和。
5.出院者住院总费用——该专科出院病人住院医疗费用包括:住院费、药费、手术费、检查治疗费等住院收入。
6.区域外病人数比例——“区域”的确定原则为:机构位于直辖市的,其“区域”为机构所在直辖市行政区划范围;机构位于直辖市以外地区的,其“区域”为机构所在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划范围。
八、专科人才队伍
1.人员总数——填写申报项目所在科室的全部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及其他工作人员。
2.平均年龄—学士各栏——填写申报项目所在科室全部工作人员的情况。
3.专科学术带头人——必须是在申报项目单位执业注册的执业医师,可以与专科负责人为同一人。
4.在相关专业社会团体任职情况——填写地市级以上与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专业有关的社会团体中的任职情况。
5.在相关专业期刊编委会任职情况——填写地市级以上机构举办的、与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专业相关的正式期刊编委会中的任职情况。
6.专业类别——分别填写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其他。
九、专科科研与教学
1.中医临床研究基本情况——请写出本专科临床应用研究的主
要方向、研究内容、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情况,作为附件10。
2.科研课题情况——填写2009—2011年三年期间作为牵头或主要完成单位所承担的地市级以上课题。并详细列出课题名称、课题来源、起止年限、承担单位、完成情况等,其中“课题来源”,需具体填写,如国家“863”、“973”行业专项、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等,作为附件11。
3.科研成果情况——填写2009—2011年三年期间作为牵头或主要完成单位所取得的地市级以上成果。并详细列出成果名称、授予单位与时间、奖励名称、等级及第几完成单位等,其中“奖励名称、等级”,需具体填写,如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作为附件12。
4.学术论文情况——填写2009—2011年三年期间本专科的人员作为主要作者(包括通讯作者、第一、第二、第三位作者)在国际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和在国内医学类核心期刊所发表的论文。并详细列出论文名称、发表期刊名称、刊登时间、第几作者等情况,分别在国际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发表的和在国内医学类核心期刊所发表的两类,按发表时间排列,作为附件13。
5.教学与培训——填写2009—2011年期间本专科的情况。
5.1 接收进修人员情况——填写接收进修人员的总数、区域分布(区分本省/区/市与外省/区/市)及职称分布情况、平均每人次进修时间等。
5.2举办专题学习培训班情况——填写各专题学习培训班的名称、课时数、学员人数及区域分布(区分本省/区/市与外省/区/市)、职称分布情况等;若为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请注明。
5.3培养研究生情况——填写毕业和招收研究生人数、各学历层— 22 —
次人数、专业和研究方向等。
5.4岗位培训情况——应包括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人数,除住院医师以外的其他医疗专业技术人员接受岗位培训(包括参加院内外的专题学习培训、进修等)的人数,赴院外进修的人次、进修人员的人均进修时间、进修专业等。
十、专科建设计划
1.建设内容——填写建设工作的具体内容,如研究制定中医诊疗方案、中医特色疗法、中医治疗难点和解决措施、人员培训、学术网络建设、适宜技术推广、信息收集整理、完善科室基础管理、扩大科室规模、改善基本设施条件等。
2.具体指标——根据建设工作的具体内容,填写各方面的建设工作指标,如具体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的梳理、优化,中医治疗难点研究和解决措施的制定等;人员培训方面,明确每年派出的进修人员数、专业等;中医特色疗法方面,明确推广的技术项目、方式方法及达到的目的等。
十一、真实性声明
务必实事求是填写,并签字签名并加盖公章。
十二、初审意见
1.说明所填写内容的可靠性。
2.对申报项目的特点、创新性、先进性及建设计划的可行性等进行审核,并提出具体的意见。
3.对申报项目所在科室近两年内是否发生二级以上医疗事故、是否发生严重的医德医风问题以及自2011年4月以来科室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存在商业贿赂行为予以明示。
4.在纸质文本上必须按要求由负责初审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
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管)医院上级主管单位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
抄送:卫生部。
第二篇:医学影像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书
编号:□□□□□□□□□
医学影像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申报书
申报单位(盖章):
申报专科名称: 主管部门:
申报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1
第一部分专2
科整体实力情况
一、基本信息 医院第一名称 医院类别 医院等级 地 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传真电话 2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 医院业务用房建筑面积 m 医院在岗人数 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数 人,占总人数的 %; 法定代表人 联系电话(办):(手机): 申报专科负责人 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办):(手机):
二、专科基础条件
(一)专科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简介(500字左右):(专科业务发展方向、具体措施、目标及近3年科室获政府、医院专业立项及资金投入情况等)3
专科实际开放床位数
2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
m(指介入病房)
(二)相关科室整体实力的说明(500字左右)(与本科室相关的科室人员、设备、业务开展及科室获奖情况)(三)近3年医院对专科经费投入情况 投入金额(万元)主要用途 合计---------4
(四)放射科专用设备(可另附页)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生产厂家 购买日期 金额(万元)运行状况
(五)超声科、核医学科专用设备(可另附页)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生产厂家 购买日期 金额(万元)使用情况
(六)本专业临床疑难杂症诊断情况(2011年数据)病种名称 病例数 诊断符合率(%)是否外请专家会诊 临床疑难杂症诊断情况说明:(需包括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年主持的科室次数,每次需会诊的病例数,有无完善的会诊记录;科室间会诊次数与记录;被三级医院邀请外出会诊的次数等)6
(七)本专业护理开展工作情况描述(需包括护理队伍人员数目,学历水平及比例,年龄结构,工作模式等)7
三、医疗技术队伍
(一)技术团队整体实力的说明(技术人员总数、年龄构成、学历构成、职称构成情况、人员专业技术获奖情况;专业技术工程师如计算机人员、理化师状况等): 8
(二)学科带头人(放射科)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毕业学校 毕业时间 学历学位 职称 导师 所学专业 从事本专业年限 专 长 外语语种 熟练程度(手机): 省级以上学术团体及国家级专业杂志任职情况: 医疗工作情况(掌握先进医疗技术、解决疑难重症的能力、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情况、专科查房次数以及参加三级医院间重大会诊次数): 科研教学情况(近五年所承担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发表论著、指导研究生毕业等)9
电子邮件 第二外语 熟练程度 语种 联系电话(办):
学科带头人(超声科)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毕业学校 毕业时间 学历学位 职称 导师 所学专业 从事本专业年限 专 长 外语语种 熟练程度 电子邮件(手机): 省级以上学术团体及国家级专业杂志任职情况: 医疗工作情况(掌握先进医疗技术、解决疑难重症的能力、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情况、专科查房次数以及参加三级医院间重大会诊次数): 科研教学情况(近五年所承担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第二外语
熟练程度
语种 联系电话(办): 利、发表论著、指导研究生毕业等)10
学科带头人(核医学科)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毕业学校 毕业时间 学历学位 职称 导师 所学专业 从事本专业年限 专 长 外语语种 熟练程度 电子邮件(手机): 省级以上学术团体及国家级专业杂志任职情况: 医疗工作情况(掌握先进医疗技术、解决疑难重症的能力、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情况、专科查房次数以及参加三级医院间重大会诊次数): 科研教学情况(近五年所承担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发表论著、指导研究生毕业等)11
第二外语
熟练程度
语种 联系电话(办):
(三)学科骨干一览表 亚专科 从事本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学位 职称 方向 专业年限
(四)(学科骨干姓名)工作情况(可附页,不超过10名)省级以上学术团体及国家级专业杂志任职情况: 12
医疗工作情况(掌握先进医疗技术、解决疑难重症的能力、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情况、专科查房次数以及参加三级医院间重大会诊次数): 科研教学情况(近五年所承担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发表论著、指导研究生毕业等)(学科骨干姓名)工作情况 省级以上学术团体及国家级专业杂志任职情况: 医疗工作情况(掌握先进医疗技术、解决疑难重症的能力、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情况、专科查房次数以及参加三级医院间重大会诊次数): 科研教学情况(近五年所承担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发表论著、指导研究生毕业等)(学科骨干姓名)工作情况 13
省级以上学术团体及国家级专业杂志任职情况: 医疗工作情况(掌握先进医疗技术、解决疑难重症的能力、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情况、专科查房次数以及参加三级医院间重大会诊次数): 科研教学情况(近五年所承担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发表论著、指导研究生毕业等)
(五)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总 计 人员类别 人 数 30岁以下 30-50岁 50-60岁 60岁以上 医 师 护 士 技 师 工程师
(六)职称结构 职称结构(%)总
计 人员类别 人
数 正高级 副高级 中
级 初
级 医 师 护 士 技 师 工程师 14
(七)学历学位结构 学历学位分类 总 计 人员类别
博士 硕士 本科 大专以下人 数 研究生 研究生 学士 学历 医 师 护 士 技 师 工程师
(八)护理专科业务培训情况 培训名称 主要内容 举办时间 参加人员数量
(九)护士长及技师长情况 护士长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毕业学校 毕业时间 学历学位 职称 导师 所学专业 从事本专业年限 专 长 外语语种 熟练程度 电子邮件 第二(手机): 15
外语
熟练程度
语种 联系电话(办): 省级以上学术团体及国家级专业杂志任职情况: 护理工作情况(掌握先进护理技术、解决疑难重症护理的能力、护理查房次数等): 科研教学情况(近五年所承担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发表论著、指导研究生毕业等)技师长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毕业学校 毕业时间 学历学位 职称 导师 所学专业 从事本专业年限 专 长 外语语种 熟练程度(手机): 16
电子邮件 第二外语 熟练程度 语种 联系电话(办): 省级以上学术团体及国家级专业杂志任职情况: 护理工作情况(掌握先进护理技术、解决疑难重症护理的能力、护理查房次数等): 科研教学情况(近五年所承担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发表论著、指导研究生毕业等)17
(十)本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说明(人才培养规划、培养方向及落实情况):
人员姓名 培训内容 培训时间 主要方向 18
四、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总体水平近3年开展例数 技术先进性 临床技术名称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国际先进 国内领先 相关指标数据 指标名称 2008年 2009年 2010年平均值 年出院人数 年门诊人次平均住院日 年均手术量近3年疑难危重病例比例情况 疾病名称 2008年 2009年 2010年平均值 合计 19
(二)亚专科建设及亚专科技术应用近3年医疗工作情况 亚专科/业名称 急危重症疑难症治愈平均 患各亚专科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说明(包括技术应用和疑难病种诊治等)20
(三)特色技术(提供5项技术)
近3年开展例数 特色技术名称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特色技术先进性 □国内最早 □国际最早 □国内领先 □国际领先 特色技术应用情况说明:近3年开展例数 特色技术名称 年 年 年 特色技术先进性 □国内最早 □国际最早 □国内领先
□国际领先 特色技术应用情况说明:
注:特色技术项目较多,可另附页。21
者例数 比例 比例 好转率 住院日
(四)介入病房诊治能力 1.近3年专科病房主要病种情况 病种数 2009年专科主要病种(排名前5)患者平均 疾病名称 治愈率 人均费用 总例数 住院日 病种数 2010年专科主要病种(排名前5)患者平均 疾病名称 治愈率 人均费用 总例数 住院日 病种数 2011年专科主要病种(排名前5)患者 2.近3年专科疑难病种诊断情况 专科疑难病种(按照放射科、超声科、核医学科的顺序介绍)22
平均 人均费用 疾病名称 治愈率 总例数 住院日
每年按疾病名称,患者总例数,诊断符合率列举10提供3-5例疑难病种病历摘要 24 种 23
(五)创新能力
开展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名称 新技术新业务先进性 例数 □国内最早 □国际最早 □国内领先 □国际领先 □国内最早 □国际最早 □国内领先 □国际领先 □国内最早 □国际最早 □国内领先 □国际领先 □国内最早 □国际最早 □国内领先 □国际领先 □国内最早 □国际最早 □国内领先 □国际领先 □国内最早 □国际最早 □国内领先 □国际领先 创新项目简介(包括先进性、临床应用前景及临床转化情况等)25
(六)辐射能力 1.近3年的相关数据 进修医生、护士来自三级医院 项目内容 省外患者比例 覆盖省市数 数量 进修人员数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近3年技术推广情况 举办及培训班受训人数 项目名称 次数 3.近3年对口支援情况 支援人员数量及工作时间受援医院名称 支援(人天)4.近3年受邀在国外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 报告名称 学术会议名称及 报告人
五、医疗质量状况 26
(一)质量概况 1.近3年临床检查量 同位素扫描及 普放 CT MR 超声 PET-CT ECT 2009 2010 2011 2.近3年较高水平检查量 功能磁共 乳腺摄影 冠脉CT 超声造影 小儿影像 胎儿MR 振
2009 2010 2011 3.近3年病人满意度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4.近3年医疗事故发生例数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医疗事故相关情况说明: 27
(二)门诊质量 放射科、超声科、核医学科亚专科完
成检
查
例
数情况说明(包括各亚专科人员,带头人学历职称,年
六、科研与教学 1.学术影响 姓
名 职称 学术团体(杂志)名称 学术任职 任职期限 28)
2.近3年主办学术会议情况 会议名称 会议地点 会议时间 参会人员数量
专科的临床研究方向的文字说明(研究的主要方向、(二)近3年立项的科研项目 项目批准 立项时间 研究内容及与临床的关系)30
参加研究单位主要科研课题项目名称 级
别 单位(年)(人)排位
(三)近3年临床方向的科技奖励情况 获奖名称获奖时间 获奖项目单位 主要科研成果名称 与等级(年)(人)排序近3年论文发表情况 发表期刊及 期刊 作者(序号)主要发表论文题目 年、卷、期、页 类别近3年专利发表情况 专利批准年发明人姓名 专利名称 专利类别 专利证书号 度 31
(四)学生教育 本科 硕士 博士 进修生
近3年承办省级以上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情况 继续教育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举办 参加人员数量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情况说明: 32
近三年参加卫生部、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规划教材真实性声明: 本人承诺所提供的资料真实、有效,愿意承担全部法律责任。科室负责人(签字):
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签字):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编写 人员姓名 教材名称 出版社名称 人员类别
第二部分专科发34
展目标
专科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包括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医疗质量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临床技术发展、辐射作用的发挥等)3
《2012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申报书》
本文2025-01-10 01:30:18发表“精品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72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