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特岗教师考试相关练习题及答案

栏目:精品范文发布:2025-01-10浏览:1收藏

第一篇:贵州特岗教师考试相关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贵州省情

一、填空题:

1、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3、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

4、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

5、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千米。在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

6、贵州的史前文化是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

7、为了扭转“大跃进”造成的被动局面,从1961年开始,贵州贯彻中央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8、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2003年12月31日共设了(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和(87)个县(市、自治县、区、特区)。

二、单项选择题

1、从面上看,全省最高处是(A)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黎平

2、贵州从面上看,全省最低处是:(B)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黎平

3、贵州从点上看,全省最低处是:(D)A、赫章韭菜坪

B、玉屏

C、威宁

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4、贵州最大的河流是:(B)

A、綦江

B、乌江

C、南盘江

D、清水江

5、贵州省内危害最大的灾害性气候是(A)

A、干旱

B、秋风

C、凌冻

D、冰雹

6、贵州的气候,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D)

A赫章

B 玉屏

C 威宁

D 铜仁

7、(B)是贵州自然条件的基本特点。

A、自然生态比较脆弱

B、喀斯特地貌发育

C、高原山地

D、盆地

8、贵州水资源丰富,居全国第(D)位

A、7

B、8

C、9

D、6

9、在贵州省总面积中耕地面积占(C)。

A、43、55%

B、9.38%

C、26.68%

D、3.6%

10、贵州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在:(C)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1、(C)文化能证明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A、北京周口店

B、山西西侯度

C、贵州黔西观音洞

D、旧石器文化

12、“一五”计划时期,贵州的建设主要以(D)为重点。A、工业

B、商业

C、服务业

D、农业

三、多项选择题

1、认识贵州省情的目的意义是(ABC)

A、是实行科学决策的需要

B、是培养各级干部和教育各簇人民的需要 C、是实行对内对外开放的需要 D、是行政区划的需要

2、贵州除了(ACD)以外,均为石灰岩等酸质岩石发育的喀斯特地貌。A、赤水

B、黄平

C、雷山

D、榕江

3、贵州省主要的气候灾害有(ABCD)

A、干旱

B、秋风

C、凌冻

D、冰雹

4、贵州流域面积10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ABD)A、赤水河

B、綦江

C、珠江

D、乌江

5、贵州自然的有利条件是:(ABC)

A、多种土地资源与多种气候资源相结合,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衍生长

B、受地形影响,沟壑纵横,河流较多,河床较陡,天然落差较大,水能资源比较丰富

C、在地质历史上,经历了活跃的地质构造运动,成矿条件优越 D、千资百态的岩溶奇观,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资源

6、贵州自然条件的不利因素是:(ABCD)A、自然生态比较脆弱

B、可耕地资源数量少,质量不高,水土资源不配套

C、灾害性气候较多,对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威胁较大

D、层峦叠嶂,河谷深切,极不利于交通运输和通信事业的发展

7、贵州是中国(BC)三大产区之一

A、重晶石

B、铝土矿

C、磷矿

B、时空上分布不均匀

C、岩溶水分布广、水量丰富

D、贵州地表天然水质良好

9、代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三种文化类型是:(ABD)

A、北京周口店

B、山西西候度

C、盘县的大洞遗址

D、贵州黔西观音洞

10、贵州土司制度的主要特征是:(BCD)

A、流官

B、世官

C、世土

D、土民 11、19世纪中叶,贵州人民掀起了一系列的“反洋教”斗争,主要有:(BCD)A、安庆教案

B、青岩教案

C、遵义教案

D、开州教案

12、邓小平视察中国南方时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BCD)A、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B、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C、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3、20世纪90年代,贵州开始制定和实施“三大战略”,具体是指:(ABD)A、科教兴黔战略

B、开放带动战略

C、计划生育战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问答题

1、贵州省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0-17页)

一、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山区自然条件

二、多民族团结合作的社会环境

三、发展潜力巨大的社会经济

2、简述贵州地貌的地域差异。(19-20页)

地貌是地球表面各种形态和形态组合的总称。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D、黄金

8、贵州水资源有以下特点(ABCD)

A、资源丰富

海拔1000米左右。贵州地势可分为三级阶梯: 西部大方、织金、普安等地以西,是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东部沿河、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及荔波、罗甸,是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800米以下;中间广大地区为第二级阶梯。

贵州最高地区是西部威宁,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玉屏,平均海拔541米;最高处是赫章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处是黎平水河口出省处,海拔148米。

地貌区域差异:

1、东部山地丘陵区。包括梵净山、雷公山以东,地势东高西低。沟岩发育、水网密集,地表分割破碎,山地和丘陵地貌显著。适宜发展农业,但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2、北部中山峡谷区。包括大娄山以北,地势南高北低。以中山峡谷地貌为主,丘陵、盆地、岩溶洼地有零星分布。适宜发展林业,但河水和地下水较难利用。

3、中部山原丘陵盆地区。包括黔西、织金以东,黄平以西,绥阳以南,镇宁、惠水以北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又从中部向南、北倾斜。以山原丘陵洼地和山原丘陵盆地为主。是贵州粮食和经济作物主产区。

4、南部山地河谷区。包括苗岭中段以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地貌以中、低山河谷为主。适宜发展亚热带作物和林木。

5、西南部山原丘陵地区。包括普安以南,望漠以西,南盘江以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貌以丘陵盆地和峰丛横谷为主,有部分中低山河谷和峰丛山地,岩溶湖分布较多。适宜农、林、牧业发展,南部河谷区适宜发展亚热带作物和经济作物。

6、西北部山原山地区。包括盘县、晴隆以北,黔西、织金以西地区。地势西高东低,是全省最高地,大部分地区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是典型的山原山地地貌。这里林牧业发展潜力较大,但水土流失严重。

3、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47-51页)

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一是在贵州建立了行省,使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二是在贵州大规模推行屯田,加快了贵州的开发,使贵州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一、行省的建立明代朱元璋统一中国后,加强了中央集权,设承宣布政使司掌管地方行政,都指挥司掌管军事,提刑按察司掌管刑法。为了加强对西南的统治和巩固边防,1382年朝廷在贵州设都指挥司,这是贵州第一次建立的省一级军事机构。1413年设贵州布政使司统辖8府4州,贵州正式成为全国的一个行省。1417年设提刑按察司,至此贵州“三司”具备,实行“军政分管、土流并治”。

二、大兴屯田,推动贵州经济发展明代在“移民就宽乡”原则下实行屯田制,使人口从稠密地区向地广人稀地区流动。屯田分为军屯(给卫所官兵发屯地、种子、耕牛、农具等“且耕且战”,以足军粮);民屯(是政府将稠密地区人口和罪徒大规模移向贵州组织开垦荒地);商屯(是商人招募流民在缺粮卫所附近屯种)。明代的屯田,推动了贵州的开发。大批移民进入贵州,开垦了大量土地,也带来

第二部分 教育理论与实践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反映试题区分不同水平受试者的程度,即考出学生生的不同水平,把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真正分别开的测验的质量指标是()。A.难度 B.区分度 C.效度 D.信度

2. 对学生的学习速度产生最稳定影响的因素是()。A.智力水平B.性格特征 C.学习态度 D.认知方式

3.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知,遗忘进程的规律是()。A.均衡的,先快后慢 B.不均衡的,先慢后快 C.均衡的,先慢后快 D.不均衡的,先快后慢

4. 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下列哪种素养?()。

A.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B.丰厚的科学文化知识 C.崇高的职业道德 D.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5.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A.杜威 B.怀特海 C.布鲁纳 D.费伯屈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分。)

6.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A.互访 B.民主评议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E.校外指导

7.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以下那几个睁征?()A.广泛性 B.法制性 C.普遍性 D.基础性 E.强制性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8. 学校工作应坚持以 为主,但是它必须与其他教育形式结合,必须与_______加强 联系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9.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等。10.教学任务的决定,要受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等因素制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分。)11.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主要有哪些? 12.试述创新教育及其在素质教育

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页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1.所谓(),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A.技术 B.技巧 C.技艺 D.技能

2.根据现代教学设计思想,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来源于()。A.教材内容 B.学生发展的需要 C.政府的政策 D.需要评估

3.对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可作多种分类。一般认为,动机因素是()。A.情感因素 B.外部因素 C.认知因素 D.非动力因素

4.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乌申斯基进一步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原则。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直观性 D.巩固性 5.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的是()。A.陶行知 B.蔡元培 C.杨贤江 D.徐特立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分。)

6.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可将知识学习分为()。A.词语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结论学习E.命题学习

7.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来实现。A.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B.教育促进社会变革

C.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 D.教育对文化的延续 E.教育可以提高人的修养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8.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四个阶段。

9.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0.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方面。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1.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主要有优缺点。

12.什么是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 D[解析]题干所述是技能的定义。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 B[解析]略 3. A[解析]略 4. C[解析]略

5. B[解析]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一生清廉正直,耿介拔俗,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理念对后世的中国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二、多项选择题

6. BCE [解析]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乏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7. AC[解析]略

三、填空题

8. 感知运动阶段 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解析]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而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与演变,他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四个阶段。9. 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 教科书

10.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 [解析]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个方面。

四、简答题

11.参考答案: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有:(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班级授课制的缺点有:

(1)强调系统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

(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12.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年龄特征;(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相关推荐: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去5分。)

1.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因此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 B.皮亚杰 C.杜威 D.根舍因

2.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称为()。A.教学测验 B.教学评价 C.教学测量 D.教学鉴定

3.衡量和评价教育质量和规格要求的根本标准是()。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教育制度 D.培养目标

4.我们常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是典型的()形式。A.创造性学习B.发现式学习C.学习动机 D.学习迁移

5.教师把实物、教具呈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A.参观法 B.实脸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分。)

6.学习策略的价值依赖于具体情况和使用。在进行学习的训练时,应遵循以下的原则()。A.主体性原则 B.内化性原则 C.特定性原则 D.生成性原则 E.个人自我效能感

7.教师专业化应符合的条件有()。A.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 B.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

C.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 D.具有充分的自治和自律性

E.有正式专业组织对行业服务、培训及资格认证进行管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8. 布鲁纳提出了“______”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是由______提出______来的。9.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0.系统论教学理论所遵循的教学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四、简答题(10分)

11.请说明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什么,并指出其优缺点。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 C[解析]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1952)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从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做法出发,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使得一切主要是为儿童的而不是为教师的。因为以儿童为中心是与儿童的本能和需要协调一致的,所以,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杜威强调说,“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自己的出发点。”

2. B[解析]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3. D[解析]略

4. D [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学习迁移具有普遍性,我们常说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是典型的学习迁移形式。各种经验内部及其不同经验之间相互影响,通过迁移,各种经验得以沟 通,经验结构得以整合。5. C[解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

6. ABCDE[解析]学习策略的价值依赖于具体情况和使用。在进行学习的训练时,不管教什么策略、怎么教这些策略,都应遵循一定的基本的原则。即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和个人自我效能感。7. ABCDE[解析]略

三、填空题

8. 发现布卢姆[解析]略

9. 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解析]略

10.整体性原则 及时反馈原则 教学民主原则 主体性原则 [解析]略

四、简答题

11.参考答案:(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果制,它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特征和学习程度编成班组,教师根据固定的授课时间和授课顺序(课程表),根据教学目的和任 务,对全班学生连续教学的一种形式。(2)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①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②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③有利于多快好省地培养人才。④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①不能充分照顾学生个性差异和创造力的培养,②不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领域,难以使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第二部分 数学专业基础知识

相关推荐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是“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的教育思想的是()。A.成人教育 B.终身教育 C.全民教育 D.职业教育

2.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中作用的实现,主要通过()。A.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 B.严格要求 C.潜移默化 D.学生的主动学习.学校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A.心理辅导 B.共青团活动 C.定期的班会 D.政治课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A.连续性 B.创造性 C.主体性 D.长期性

5.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系统加以阐述的是()。A.布卢姆 B.赫尔巴特 C.柏拉图 D.夸美纽斯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分。)

6.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A.选择功能 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E.集中功能

7.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三个中心”,即()。A.教师中心 B.活动中心 C.儿童中心 D.课堂中心 E.书本中心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8.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9. 教育思想具体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部分。

10.个体发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等四个方面。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与实践 二、一、单项选择题

1. B[解析]根据教育理论和常识,终身教育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是“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2. A[解析]略

3. D[解析]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4. D[解析]略

5.D[解析]夸美纽斯是捷克著名教育家,他一生从事教育实践和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所著的《大教学论》是人类教育史上第一本真正称得上“教育学”的理论著作,也是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教育学著作。该书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多项选择题 6. BCD[解析]略

7. ADE [解析]在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的教学论中,教师对学生实行严格管理,学生围绕着教师进行学习;学生的知识来源主要是教科书和教师的讲授;教学方式主 要是课堂教学。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传统教育三中心’;即教师中心、教科书中心和课堂中心。

三、填空题

8. 社会 知识 儿童 [解析]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因为: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能接受性。9. 教育指导思想 教育观念教育理论[解析]略

10.生理发展人格发展个体与他人关系的社会性发展认识的发展[解析]略

四、简答题

11.参考答案: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恨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12.参考答案:教科书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第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贴近社会生活,并适当渗透先进的科学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第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第四,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第五,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第二篇:特岗教师考试《职业道德》练习题

www.

最具权威的大学生服务网站

特岗教师考试《职业道德》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师德的灵魂是【A】

A、关爱学生

B、提高修养

C、加强反思

D、提高业务水平

2、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B】

A、对学生一视同仁,一样要求

B、辨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

C、在学生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学习

D、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考虑动机与原因就进行处理。

3、加强师德建设是具有社会意义的重要工程,是贯彻【B】的现实需要。

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以人为本

D、均衡发展

4、师德修养的时代性特点需要教师【C】

A、随时代变化,彻底变革师德内涵

B、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重新确立师德规范

C、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

D、以不变应万变,守护祖国的师德传统

www.

最具权威的大学生服务网站

5、男同学小陈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一天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曾某,我爱你”,被上课的王老师发现收缴,并将小陈的短信 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下课后小陈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王老师说: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德育处。校长指出,王老师①未 经学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学生的隐私权。②批评的话语侵犯学生的人格权。③收缴手机侵犯学生的财产权。④作为老师不能以违法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你认 为校长的说法正确的是【D】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多选题

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有【BCD】

A、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B、坚持知与行的统一

C、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D、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有【 ACDE】

A、虚心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

B、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C、加强理论学习,注意内省、慎独

D、勇于实践锻炼,增强情感体验

E 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3、教师在职业道德修养中要达到慎独,应着重从几个方面下功夫【ABCD】

A、要求教师注意把师德规范内化为内心信念,化作行为的品质

B、要在“隐”和“微”处着手,狠下功夫

www.

最具权威的大学生服务网站

C、要重视在无人监督下,自觉履行师德规范,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

D、即使在独处和无人监督之时,也依然按照师德规范行事

4、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存在哪些误区?【ABCD】

A、利用家长

B、排斥家长

C、教师一言谈

D、向家长推卸责任

5、教初三语文的邢老师与教数学的程老师应家长的要求,利用寒假组织所教班级的十余个学生补课一周,每人收取了600元补课费,他们的做法【BD】

A、符合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B、违反市教委禁止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规定

C、体现教师勤奋敬业认真负责精神

D、侵犯学生的休息权

三、填空题

1、规范中对教师的言谈举止作了明确规定,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2、规范要求教师要树立__________的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__________。(终身学习、知识结构)

3、新《规范》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________与________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爱、责任)

4、慎独指的是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时候,在________的情况下,更要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________符合道德要求。(闲居独处、言论行为)

5、中小学教师必须养成的职业道德习惯有八个:一是________;二是端庄大方;三是规范得体;四是________;五是沟通合作;六是________;七是关注细节;八是________。(热情主动、宽容公正、双赢思维、不断更新)

四、辨析题

www.

最具权威的大学生服务网站

1、教师对优生的偏爱是自然的,无可非议的。

【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中公专家解析:教师对学生的公正,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只有热爱每一个学生,才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尽可能的发 展。教师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必须走出的误区是对优生的偏爱和对差生的歧视。对优生的偏爱不但会造成其他学生感到受冷落进而产生自卑感,同时也不利于 优生的健康成长。对差生的歧视是完全没有理由的。事实证明,在某阶段学习上有困难或其他方面有缺点的学生同样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他们的歧视会造成其身 心的伤害。

2、语言是教师整体形象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这句话正确。中公专家解析:语言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使用的最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技巧是其魅力所在。教师的语言要规范纯洁,准确鲜明,生动幽默,要善于运用语言的力量启动学生求知的欲望,拨动学生上进的心弦把知识真理和美好的感情送进学生心田。教师的语言还要情理结合,让学生知晓做人的 道理,让学生在思想上认同以后再加以行为上的引导,使他们在思想、行为上不断积累加强自己的人格素质。

五、案例分析题

学校规定初三学生必须在6点钟到校参加早自修,作为任课教师第二天与学生一起参与早自修的我在班级中也强调了一下,可是第二天仍有许多学生迟 到,当时有关领导正好在场,看到这一情况,下令让迟到的学生在走廊罚站。到了第三天,再也没有一个学生迟到。还有一次,初三(2)班的一位男同学老是不肯 做一周一次的时政作业,每次问他为什么,总都有原因,上次他说忘了,这次又说要点评的报纸没买,下次他会说作业本没带。这样几个星期下来,我光火了,不仅 让他在办公室反思了一刻钟,写下保证书,还对他说,“下次再不交作业,甭来上课”,他这才有所收敛。

请从有关师德要求分析“我”的做法,并提出合理解决此类问题的建议。

【参考答案】

本案主要反映了“我”和学校有关领导以罚代教的教育方法,这明显违反了新时期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内容中关于“对待学生”的相应规定(即规则层面,如不准以任何借口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准因学生违反纪律而加罚与违反纪律无关的任务等)

这位教师的做法在我们的身边也常有出现。面对那些顽皮学生,教师们无计可施。只得用“罚站”、“威胁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贵州特岗教师考试相关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篇:贵州特岗教师考试相关练习题及答案第一部分 贵州省情一、填空题:1、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