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年度工作报告专题

栏目:精品范文发布:2025-01-10浏览:1收藏

第一篇:保险公司年度工作报告专题

总公司领导:

2005年是天津市分公司卧薪尝胆,艰难爬坡,负重前行,再创辉煌的一年。全系统员工肩负使命,扎实工作,努力拼搏,力争早日走出困境,扭转业务发展的不利局面。下面我就天津市分公司今年以来的工作向总公司领导做如下汇报:

一、今年以来的主要工作情况

天津分公司是在去年基础上艰难起步的。2004年,天津公司经营陷入困境,出现了自分业以来的最低谷:

一是多项重要指标未完成总公司考核:2004年,我公司实现寿险首年保费12.93亿元,仅完成总公司考核指标17.8亿元的72.63%;实现首年标准保费6.37亿元,仅完成总公司考核指标8.67亿元的73.46%;实现寿险期交首年保费1.80亿元,仅完成总公司考核指标2.21亿元的81.63%。

二是大多数基层公司经营困难,费用超支,严重削弱了发展后劲。2004年,在市公司下达的11项重要指标中,只有两家公司全部完成任务,其余21家支公司中,有20家未完成指标在3项以上。并且多家支公司的费用指标超支,最多的一家超支603.89万元,费用超支在100万元以上的有15家,一共超支3794.72万元,有些公司甚至连职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天津分公司系统士气低落,队伍涣散,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处于停顿状态。

鉴于此,去年年底新的领导班子成立后,天津市分公司全面实施了人力资源制度改革,重组了机构和人员,2005年公司重点围绕“抓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的工作思路安排部署全年的工作。

1、抓好班子建设。去年底,天津分公司系统进行了人力资源制度改革,重组了机构和人员,因此,抓好各级班子建设成为分公司党委的首要任务。

——市分公司班子建设方面,我们特别注重统一思想,坚定发展信心,党委、总经理室成员用一个声音说话,同心同德,科学决策,率先垂范,共赴时艰,成为凝聚人心、带领全系统拼搏奋进的坚强的战斗集体。

——各基层公司和业务服务部班子建设方面,强调领导干部实现角色转换,由发号施令的“指导型”转换为具有管理能力、能够带领队伍冲锋陷阵的“指挥型”团队领导,调整、充实了基层领导班子,选用了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精通业务的同志担任领导职务,把基层班子打造成为具有执行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团队领导核心。

2、确立了“六个最”的发展战略。新班子组建后,天津市分公司确立了明确的发展战略,即在天津保险市场上实现6个最:最好的品牌、最大的市场份额、最强的管理能力、最优的服务能力、最佳的效益和最具竞争力的员工薪酬。

业务发展、客户服务、公司运营等各个重要环节的工作着重围绕实现“六个最”来开展工作,通过制定战略、理顺关系、强化管理、扎实推进来确保公司奋斗目标的达成。

3、带好三支队伍。今年乃至今后,我们的重要工作就

是要带好三支队伍:一支是具有相当规模、高素质、依法合规展业的销售队伍;一支是具备管理能力、精通业务、德才

兼备的管理队伍;一支是训练有素、水平高、能力强的专业

技术人才队伍。

为此,我公司坚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继续按照总公司的要求,加大业务发展力度,做好

规模的扩张,占领市场主导地位,维护中国人寿的市场优势。

——各业务渠道坚持结构调整,提高经营效益,稳步有

效增长,做到规模、速度并重,一手抓效率,一手抓效益,坚决打好翻身仗,赢得天津国寿应有的的市场地位。

——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理顺各个工作环节,严格内控制度,增强风险管控能力,提高后台支持和保障力度,确保公司业务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二、今年以来业务发展和结构调整进展情况

1、保费收入情况:

截至5月底,共实现保费收入6.7亿元,较上年同期9.02亿元减少25.7%,其中:寿险首年业务保费收入4.06亿元;寿险期交业务保费收入0.73亿元;寿险首年标准保费完成2.35亿元;风险型保费及投资型管理费完成3.12亿元。

其中,个险业务总保费完成2.87亿元,较上年同期4.26亿元减少32.6%,其中:期交业务完成7272万元,期交率81.34%;趸交业务完成1669万元;续期业务完成19793万元。业务总保费完成1.29亿元,较上年同期0.82亿元增加57.8%,其中:长险业务完成8994万元,较上年同期3322万元增加171%;短险业务完成4524万元,较上年同期4867万元减少7%。中介业务总保费完成2.48亿元,较上年同期3.94亿元减少37%,其中:首年业务完成2.27

亿元,续期业务完成2067万元。

市场份额方面,截止4月份,天津市分公司市场份额27.85%,落后平安1.4个百分点,位居第二。

2、费用情况:

根据5月底保费收入完成情况,计算费用可用额为5109万元,综合费用率7.63%,去年同期可提费用5442万元,综合费用率5.48%,综合费用率较上年同期提高2.15个百分点,加上年费用结余754万元,全部可用费用5863万元。

截止5月底,费用支出合计为5541万元,较上年同期5518万元增加23万元,综合费用实支率8.27%,在消化去年费用超支的基础上实现了费用节余321万元。

3、利润情况:

截至5月底短险利润完成215万元(未考虑准备金提转差因素),完成下达计划的47%,其中:短险业务实际综合赔付率为61%,较上年同期145%下降84个百分点。

4、业务结构调整方面:

个险业务:

重点围绕科学发展、依法合规展业的主题,注重发展期交业务,特别是十年期以上的期交业务,经过5个月的艰苦努力,个险业务结构趋向良好。一是期交保费占比提高。截至5月31日全系统个人业务完成总保费28734.36万元,新单保费收入8940.38万元,新单期交保费收入7271.67万元,其中二季度4、5月份完成新单期交保费3695.94万元,与去年同期新单期交3173万元相比增长了16.5%。新单保费期交占比为81.3%,比去年年末期交占比43.6%提高了38个百分点。

二是主推险种、分红险种销售态势良好。在新单保费中,主推的鸿鑫险保费收入占比42%;其中,二季度4、5月份鸿鑫保费占二季度完成新单保费的65.2%。截止今年4月份,分红险保费占新单总销售额的61.3%,位居第一,其中鸿鑫险占43.6%,鸿裕险占24%,列居前二位。

三是风险型险种占比提高。截止4月份,全系统新单风险型保费为4567万元,占新单总保费6714万元的68%。

四是城区业务回升。经过人力资源制度改革,今年我们确立了中心城区突破策略,城区实现了营销业务的专营,截至5月31日,城区期交2556.55万元,比去年同期2117.31万元同比增长20.7。

团险业务:

通过人力资源制度改革,对团险销售架构进行调整,组

建了城区团险销售公司,实现了城区专业化经营,其他销售公司调整了团险销售人员,团险销售力量得到加强。今年以来,团险业务注重规模与效益的统一,调整短期险业务结构,加大意外险的拓展力度,1-5月份业务发展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5月团险业务保费收入1.35亿元,同增长65.06%,其中:除短期健康险外,团体寿险及长期健康险新单保费收入8978万元,同比增长172.47%;意外险保费收入2961万元,同比增长16.29%;

中介业务:

人力资源制度改革后,形成了城区专业化集中经营,城区以外地区由综合公司实行业务拓展,发挥机构网络优势,确立了在保证和巩固业务规模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风险型期交和意外险卡折业务,努力改善保费结构,提高创费能力的的工作思路。截至5月底,中介代理业务收入23088万元,同比下降37.9%。其中4、5月份与去年同期下降的比例分别为30%和15%,日均保费收入水平由年初的100万元,提升至196万元,说明进入二季度以来,业务发展缓慢的状况有所缓解,业务发展正逐渐步入正常发展轨道。

根据当前的市场情况和分公司确立的阶段性目标,近期中介业务的重点将首先放在发展业务规模上,在保证业务规模的同时,将积极开展期交业务,使险种结构得到有效改善。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今年以来,天津分公司出现了一些大事、难事,客观地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业务的正常发展。

一是由于去年公司在经营与管理方面出现了业务结构不合理,费用亏损,员工收入降低等现象,致使员工工作积极性受到了挫伤,影响了士气。

二是去年年底,我们实行了人力资源制度改革,在人员和组织架构方面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这次改革过程仅两个月,时间短,力度大,在全国系统也是少有的。事实表明,全系统基本实现了平稳过渡,各项工作能够正常运转,没有出现大的问题,改革是成功的。但是,在新的体制下,人员之间、岗位之间、部门之间都需要有一个适应和磨合的时期,需要在工作方式和工作效率上有一个摸索的过程,改革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三是由于新的竞争主体增多,特别是生命人寿的成立,致使我系统部分中高级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发生流动,部分员工在思想上出现波动,影响了业务的发展与市场的开拓。

四是在业务发展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在个险业务方面,亟待解决团队建设问题,贯彻落实基本法,优化险种结构,提高市场份额,确保个险业务队伍生产力的持续提高。

团险业务方面,克服市场不规范、销售费用不足等不利因素,提高团队队伍的销售能力,积极探索新的销售模式,提高团险业务的盈利能力。

中介业务方面,克服分红偏低的客观因素,强化与代理渠道的合作关系,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尽快把业务规模恢复起来,奠定天津分公司的市场地位。

四、6月底保费收入预计完成情况

预计6月底实现保费收入10.1亿元,较上年同期10.7亿元减少5.6%,其中:寿险首年业务保费收入6.76亿元,较上年同期8.07亿元减少16%;寿险期缴业务保费收入1.1亿元,与上年同期1.09亿元持平;寿险首年标准保费完成3.51亿元;风险型保费及投资型管理费完成4.28亿元。

预计个险业务总保费完成3.77亿元,较上年同期4.98亿元减少24.3%,其中:期缴业务完成1.1亿元,与上年同期1.09亿元持平;趸缴业务完成0.17亿元,较上年同期2.16亿元减少92%;续期业务完成2.5亿元,较上年同期1.73亿万元增加44%。

预计团险业务总保费完成2.11亿元,较上年同期1.04亿元增加103%,其中:长险业务完成1.49亿元,较上年同期0.36亿元增加220%;短险业务完成0.61亿元,较上年同期0.68元减少10%。

预计中介业务总保费完成4.22亿元,较上年同期4.69亿元减少10%,其中:首年业务完成4亿元,较上年同期4.47亿元减少10.5%;续期业务完成0.21亿元,与上年同期0.22亿元基本持平。

预计6月底当年可提费用7400万元,综合费用率7.34%。

预计6月底实现利润280万(未考虑准备金提转差因素),完成下达计划61%,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超半。

五、对总公司的建议

一是继续加强对市场的战略性研究,使全国系统的各项

工作持续性、系统性地整体推进,充分发挥中国人寿系统的整体作战能力,提高全国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

二是抓好队伍建设,着力提高销售队伍和管理队伍的素质,从提高人力资源队伍质量入手,为业务的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和支持。

三是为各基层公司业务发展提供有力的后台支持。

产品开发方面,加强市场调研,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及

时出台一批市场定位准确、贴合客户需求、费率厘定合理的险种,提高险种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客户的认同感。

技术支持方面,特别加强信息技术的对业务发展的支持与保障,提高数据处理、数据统计等方面的工作进程,为基层公司提供有力的后台支持。

在销售工具支持方面,加快推广先进的销售工具的步伐,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尽快推广如团险“现场销售”等先进的销售模式,明确中介业务客户经理队伍的管理模式等针对性强、基层公司急盼解决的问题

第二篇:保险公司工作报告

一、加大确保力度,巩固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成果

全面推进养老保险费全收全支,是推进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进程,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全市在全面实现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基础上,把着力点放在规范发放上来。做到“四个规范”,即:规范数据库资料,规范业务流程,规范稽核办法,规范发放职责。进一步夯实了社会化发放基础。上半年,全市继续巩固社保机构直接发放、银行代发和邮寄等多种社会化发放方式,实行全市银行“通存通兑”、统一结算的办法,极大地方便了离退休人员就近领取养老金。为了确保发放的准确性,4月初,市局筹措资金,购买了指纹鉴别系统,目前己完成对享受待遇的3543名离退休人员的指纹采集。市局规定离退休人员持本人身份证、退休证和养老金存折到指定地点按压指纹。工作人员还对行动不便、居住外地的离退休人员实行上门服务,派专人前去登记按模和确认,然后建档,进入识别系统,从而有效地遏制了虚报冒领养老金行为。全市还及时落实增资政策,按照鄂劳社办[2002]18号、48号文件精神,各地周密安排,精心准备,认真细致做好这次增资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专班人员加班加点,多方筹措资金,及时为离退休人员办理正常增资,仅5月份一个月时间,全市己为34015名符合条件增资的离退休人员人平月增资40元(其中:市直3788人,月增资15.15万元)增资额达100%,做到了不漏一人、不错一分,确保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提标、增资工作按时发放到位,保证了国家政策落实到每个离退休职工身上。

二、维护职工权益,狠抓扩面续保不放松

全市劳动保险机构积极主动参与、支持和配合企业改革顺利进行。对那些己参保的企业,主动介入做工作,确认参保职工个人帐户的记录和个人缴费年限。首先做好离退休人员测算剥离工作,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从根本上解决离退休人员的老有所养问题。同时,做好内退、下岗、买断职工的续保工作,解决好因企业改制而导致参保职工中断养老保险缴费、养老保险关系接续不上的问题。年初,市局下发了《做好社会保险费申报和开展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登记的通知》,召开企业劳资人员会议,成立专班突击抓,做好了企业社会保险费的登记、申报工作,完善了社会保险数据库。同时落实了“告知”制度,下发了《职工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千方百计做好下岗、失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的接续、转移工作,通过政策引导,增强职工参保的自觉性,保持职工参保的连续性,保证下岗分流人员不断保,做到“不论职工到哪干,养老保险接着算”。上半年,全市续保人数达5375人(其中市直1977人)。

三、开展专项稽核,防止虚报冒领

根据省厅的统一安排和布署,全市从4月中旬开始,开展了对养老保险费专项稽核工作。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专班,各地把专项稽核工作作为上半年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抽调一批具有一定业务知识和政策水平的人员,不辞辛劳,深入厂矿企业开展实地稽核工作。针对这次稽核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工作量大的实际情况,工作人员严把企业自查质量关。一是向所有参保企业下发了通知,对企业自查提出了具体要求;二是狠抓实地稽核,严格实行“三对照”。组织审计、财务、会计和核定人员,对重点企业进行实地稽核,实行“三对照”,即将企业职工工资花名册与参保职工个人缴费核定表进行核对,查企业所有职工是否参加养老保险,有无漏保或隐瞒职工人数的现象;查看企业职工工资发放表和工资年报表,将企业工资总额及职工个人实际收入与申报缴费工资进行核对,查是否有少、漏报和隐瞒上报缴费工资总额的行为;将企业离退休人数与社保机构离退休人员花名册进行核对,查有无虚报冒领养老金的行为。市局把稽核与扩面、续保登记、年检、印发个人帐户有机地结合起来,借这次稽核的机会,己对82%的离退休人员和享受待遇的遗属人员进行了指纹采集,为建立规范的指纹识别系统奠定了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已对35%的参保企业进行了实地稽核。

第三篇:保险公司工作报告

保险公司工作报告

分公司深入研究,进一步明确“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现将山东分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报告如下:

一、发展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深化模式创新,围绕集团公司“促发展、增效益、防风险”的主基调,按照总公司的战略部署,充分认识“两轮”驱动和“双翼”支撑的战略意义,着力促-1-使健康保险业务和健康管理业务成为公司发展的“双驱动”引擎。做大“双翼”、巩固“两轮”。在初期,以做好做大“一轮”为主,使健康保险业务“轮”为公司资本市场投资“翼”提供支撑,快速形成“两轮”“双翼”并举的发展态势。在“提高经营效益、打造专业特色、提升发展能力”三个方面上很下功夫,全面实施工程,即围绕一个中心,紧盯两个目标,实现三个均衡,提升四个能力,抓好五个关键环节。一个中心,就是发展这个中心。以积极进取的心态谋发展。切实提高发展的可持续性,增强发展的均衡性,实现发展的创新性。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两个目标,就是发展与效益。认真分析在当地的市场份额和经济发展状况,切实跟上乃至超过当地保险市场增速,跟上总公司、同级兄弟公司的保费增速。以积极进取的目标引领发展,通过有效益的发展,实现为公司创费、为员工谋利。三个均衡。一是三条业务线间的均衡发展;二是公司间的均衡发展;三是业务结构的均衡发展,解决公司业务发展的短板问题。四个能力。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利润创造能力;风险防范能力;专业服务能力。五个环节。坚定发展的信心;狠抓执行的力度;强化管理的思想;建立学习型的组织;着力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二、发展目标-2-年年年年年保费目标亿亿亿亿亿赔付率低于低于低于低于低于费用支出低于低于低于低于低于利润目标减亏万减亏万盈利万盈利万盈利万个地市机个地市机个地市机个地市机个地市机机构建设构、个区构、个区县构、个区县构、个区县构、个区县县机构机构机构机构机构内勤人力销售人力个险代理人

三、重点举措

(一)力戒浮躁,理性经营,强化责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山东公司的发展经历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发展是公司的第一要务,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只有死路一条。山东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更是全国机构最多的省份,但我们却不是保费大省、保费强省。公司上下要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激发不懈进取的精神和乘势而上的斗志。要正确认识********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发展环境,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分析并正确把握当前内外部形势,做到不松劲,不懈怠,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坚定发展的信心,尤其是要着力提升管理者的发展信心,为公司发展提供精神保障。号召各级管理者要时刻关注经济、关心政治、紧盯市场,要时常进行横向、纵向的分析比-3-较,查原因、找差距、谋措施。放大思维空间,在思想上要立意高远,不等、不靠、谋发展,要有计划而不惟计划,一切跟着市场走。为生存树立发展观念,为成长创新发展方式。抢占制高点,形成竞争力,筑牢生命力。

(二)紧盯效益目标,把握发展节奏,统筹协调发展。效益是企业的生命。分公司要指导各三级机构认真分析市场,研究经营方式,围绕创费与效益这个主题开展工作。改变过去粗放式的经营模式,避免盲目扩大人力,盲目增加展业成本,依靠集约化经营和合理的资源分配来搭建业务基础。以精细化管理作为公司发展的重点,紧紧把握效益这个主题,充分利用费用政策和企划方案,增效创费。把握业务节奏,在大力发展业务规模的同时关注业务质量、关注发展效益。紧紧围绕公司的发展战略、各项考核办法和企划方案,科学统筹,积极谋划,加大发展力度和发展速度,用智慧经营,用经营换产出,用产出赚费用,用费用留人才。在承保上,坚决杜绝病从口入,解决入口的问题;在理赔上,要坚决避免跑冒滴漏,严堵利益漏损,倡导公司利益高于一切的理赔精神。在财务预算执行上,严格预算的严肃性,精打细算,向管理要效益。

(三)实现三个均衡,夯实发展基础。一是机构间的均衡发展。借助公司对地市服务部翻牌的契机重点解决营销服务部的发展问题。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办-4-法,一方面通过先进单位的引领作用,用典型事迹影响和带动。另一方面加大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实施真正意义上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做到能者上、庸者下。通过营销服务部的翻牌,引进优秀的人才,充实到领导岗位上。对责任心不强、执行力不高、进取心缺失的必须进行调整。二是三条业务线的均衡发展。以银保发展上规模,团险经营创特色,个险业务夯基础为主线,加大业务的发展。银保业务。以转变经营方式为重点,积极实施业务发展由费用推动型向技能推动型转变,渠道合作由松散型向密集型转变,经营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做大、做强、做出特色”。一是,强化考核,加强队伍建设。按照巩固、调整、充实的原则,努力建设一支高品质、高绩效的专业化、学习型银保队伍。根据总公司银保基本法,结合分公司银保人员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建立健全银保系统考核管理机制,以科学的考核机制提升队伍销售能力。二是,加大银邮渠道开拓和维护力度,巩固老关系,开拓新合作伙伴。积极开拓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渠道,积极尝试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渠道的开拓。努力形成省公司层面“六行一邮”全面开通,地市公司有“三位一体”重点合作渠道的局面。三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初步建立银保教育培训体系,逐步建立银保专、兼职讲师队伍,使培训经常化、体系化、有效化,-5-有力支持队伍成长和成熟,逐步培养一支懂专业、善经营的银保管理销售队伍,从而推动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团险业务。围绕“促进长项发展,改进短板缺憾;夯实发展基础,确保扎实落地;优化外拓环境,内部管扶并进”的工作思路。加大团险业务的发展,要紧紧围绕以效益为中心的原则,改善业务结构,改善服务质量,以“效益、特色、影响”为中心开展工作。一是,高度重视团险业务的发展。特别是关注政府委托业务的发展机遇和紧迫性,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积极开拓,争取实现突破。要加大社保补充业务的发展力度,实现所有三级机构全覆盖的目标。要强力扩展城镇居民社保补充业务,积极开拓补充工伤医疗救助等新型业务,争取取得实质性突破。二是,探索和创新发展模式,打造专业特色,提高核心竞争力,扩大影响,提升服务。将原有的关系业务向特色和技能业务迈进。通过健康管理,体现服务特色。充分利用现有社保资源,开展有效的二次开发,切实改变资源不能有效利用的问题。三是,创新销售模式,拓展销售渠道。走出“人海战术”的误区,从引进人才开始,着眼渠道建设,尤其是对中介渠道开拓要动脑筋,想办法,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进行有效的建设,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使业务有一个大的提升。加快小额信贷意外险的银保通业务的上线工作,为今年的意外险业务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6-个险业务。创新是个险发展的基础,激情是个险发展的元素,要保持山东个险的霸主地位,就必须夯实我们的发展基础。一是,狠抓三支队伍建设。通过三支队伍的建设,壮大师资力量,拉动指标的提升,传导公司的文化理念。二是,狠抓基本法的落实。三是,狠抓标准营销服务部、标准互动团队建设。通过标准团队的建设,拉动业绩的提升。四是,狠抓续保续收工作,保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四)增强四种能力,应对变化的市场竞争一是增强市场开拓能力。首先改变用人的观念,坚持引进高效率的能人。第二加大激励政策,敢于让能担大任的人多劳多得,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第三有针对性研究市场、研究保险对象,对症下药。团个银各自均有不同的特点,要加以研发。二是增强利润创造的能力,保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首先研究公司的产品政策、分析创费点,用智慧经营。其次,要加大理赔的管控,减少理赔中的跑冒滴漏,加大现场查勘的力度,坚决杜绝假赔案的发生。第三要加大成本的管控,尤其是要减少人力成本的支出,实施满负荷工作法,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三是增强风险防范能力。首先要抓发展方式的转变,解决粗放式经营,走精细化之路。其次要做好转授权工作,知道自己的权利,不越位。第三寻找风险的管控点,把好业务进口与出口关。建立健全核保制度流程,提高核保过程的严肃性,提高业务质量。探索和推行医院代表巡查和医疗资料评审制度,加强和医疗机构-7-的沟通和协调,转变医疗机构的认识,加强客户就医行为的跟踪,提升核赔水平、加大核赔力度,杜绝理赔漏洞。注意重点关注社保补充业务,加强社补业务合署办公的管理,从虚设到实实在在的参与理赔的全过程,解决挂床、异地就诊、用药等环节的风险防范,增加责任感与使命感。在理赔工作上就是以管理的集约化建设实现经营的精细化,以服务的标准化实现经营的差异化,以操作的流程化实现管理的规范化。第四,强化经营风险管理责任制,要求各级管理者时刻绷紧“合规经营”这根弦,时刻提高认识,为公司负责、为个人职业生涯负责。全面执行公司及监管部门的各项管理规定,强化制度执行力,形成合规风险快速反应机制。四是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加快服务角色的转变,将健康管理尽快落地,通过绿色通道、慢性管理、健康讲座、健康网络、健康短信等有效使用,传导健康的思想,服务客户,通过健康管理意识的培养,树立公司的企业形象。

(五)抓好五个环节关键环节。一是坚定发展的信心。加强思想建设,明确发展目标,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发展步伐,战胜发展困难,确立市场地位。通过发展建立信心,通过信心加强发展的动力。二是狠抓执行力。在公司推行“不议论、不评论、不等靠”“听话、照做”的执行文化。对违反公司纪律,目标执行不力的要采取果断的组织措施,保障公司政令畅通。通过制度的执行使-8-全体员工自觉形成由“他控”变为“自控”,由“外控”变为“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保险公司年度工作报告专题

第一篇:保险公司年度工作报告专题总公司领导:2005年是天津市分公司卧薪尝胆,艰难爬坡,负重前行,再创辉煌的一年。全系统员工肩负使命,…
点击下载
分享:
上一篇:周恩来传76下一篇:讽刺双簧101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