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艺术概论命题预测试卷及答案一
第一篇:成考艺术概论命题预测试卷及答案一
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艺术概论命题预测试卷
(一)(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 朝画家荆浩有著名的山水画《匡庐图》传世 A.汉B.东晋C.唐D.五代后梁「」
2.《最后的晚餐》是 的绘画代表作品。A.米开朗基罗B.达o芬奇C.梵高D.接斐尔「」
3.《月光奏鸣曲》是 的钢琴奏呜曲作品。A.巴赫B.贝多芬C.舒曼D.海顿「」
4.相传古琴曲《阳春》、《白雪》是 所作。A.师旷B.李延年C.李龟年D.朱载育「」
5.赵飞燕是 朝著名舞蹈家。A.汉B.唐C.宋D.元「」
6.提出了“间离效果”的演出方法。A.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B.布莱希特 C.欧文 D.奥尼尔「」
7.影片《大独裁者》、《摩登年代》是 的代表作品。A.爱森斯坦 B.让o加本 C.卓别林 D.嘉宝「」
8.影片《黄土地》是由 导演的。A.谢晋 B.孙道临 C.张艺谋 D.陈凯歌「」
9.《羊脂球》是法国作家 的作品。A.司汤达 B.巴尔扎克 C.罗曼o罗兰 D.莫泊桑「」
10.《人间词话》明确提出了 说。A.境界 B.格律 C.神韵 D.格调「」
11.在我国 提出了“以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A.鲁迅 B.胡适 C.毛泽东 D.蔡元培「」
12.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了“游戏说”。A.席勒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歌德
13.达o芬奇的美学理论著作是.A.《论俗语》 B.《论绘画》 C.《论美》 D.《美的科学》「」
14.雨果的剧作《欧那尼》的成功标志着 在法国的全面胜利。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D.现实主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22个空,每空1分,共2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5.我国三大石窟分别为、、.16.江南小型私家园林的代表有苏州的、,上海的.17.总体上,汉字书法可分为五种书体,即:、、、和草书。
18.未来主义的创始人是意大利诗人,他在1909年发表的 标志着该流派的诞生。
19.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在维也纳形成的以古典风格为创作标志的音乐流派,以、和 三人为重要标志。
20.20世纪初以美国著名舞蹈家 为先驱的现代舞,以自然的舞蹈动作打破了古典芭蕾的程式束缚。
21.俄国早斯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在 一书中提出了艺术起源的“劳动说”。
22.文学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和.23.典型包括、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4.什么是艺术风格?简述其特性。
25.简述艺术批评在形态上的分类。
26.简述艺术构思的内涵。
27.简述形象思维的特性。
28.简述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9.试结合某一文艺流派的产生、发展,分析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30.联系实际文艺作品,谈一下艺术作品是如何实现再现与表现统一的?
参考答案艺术概论命题预测试卷
(一)一、选择题 1.D 2.B 3.B 4.A 56A 6.B 7.C 8.D 9.D 10.A 11.D 12.C 13.B 14.D
二、填空题
15.敦煌 云冈 龙门
16.拙政园 留园 豫园
17.篆书 隶书 行书 楷书
18.马里内蒂《未来主义宣言》
19.海顿 贝多芬 莫扎特
20.邓肯
21.《没有地址的信》(或《艺术论》)
22.间接性 广阔性 情感性
23.典型人物 典型环境
三、简答题
24.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的创造个性与艺术作品的语言、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和整体艺术特色。风格具有以下特性:(1)独创性;(2)稳定性;(3)多样性。
25.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文化活动。根据艺术批评的着重点不同,艺术批评的形态可以分为:(1)社会批评;(2)传记批评;(3)心理批评;(4)文化批评;(5)读者批评。
26.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提炼和组合,形成艺术意象,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情境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的思维方式。具有以下特性:(1)具象性:形象思维始终以具体可感的事物或物象作为思维的材料;(2)情感性:形象思维过程中渗透着强烈的审美感情色彩;(3)创造性:形象思维具有突出的审美创造功能。
28.(1)艺术语言,是创造主体的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2)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艺术形象既包括鲜明生动的人物,也包括其他富有审美特征的情境、画面和意境。(3)艺术意蕴,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它是艺术主体对于艺术典型或意境深刻领悟和创造的结果。艺术意蕴具有多义生和模糊性。艺术意蕴是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
四、论述题
29.答案要点:结合具体的文艺流派,须得出以下观点。(1)在艺术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继承和创新是一对重要的范畴和基本的规律。(2)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3)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收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艺术的历史继承性,在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4)艺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5)在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6)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为了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造出新鲜的艺术品,以适应新时代的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要求。
30.答案要点:结合具体的文艺作品:(1)再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地呈现于作品之中。(2)表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重在表达主体的情感和理想,以及对客体世界的思考和评判。(3)在艺术作品中,再现和表现从来都是紧密联系的,在侧重再现的艺术作品中,不可能没有表现的因素,其间只是存在比重的差别。(4)再现性艺术作品同样需要融入主体的情感和理想,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趣;表现性作品也要注重对客体世界及其规律的遵循,只不过它所表达的主要是心理和情感的真实。
第二篇:成考艺术概论命题预测试卷及答案三
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艺术概论命题预测试卷
(三)(考试时间15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扬州八怪”是指 朝活跃在扬州的8位风格相近的革新派画家。A.宋 B.元 C.明 D.清「」
2.《自由女神引导人民》是法国 绘画垢代表作品。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印象主义「」
3.《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 的代表。A.贝多芬 B.巴赫 C.约翰o施特劳斯 D.李斯特「」
4.汉末魏晋时期出现的 名曲《广陵散》、《梅花三弄》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A.古琴 B.古筝 C.扬琴 D.二胡「」
5.由些可夫斯基作曲的古典芭蕾舞剧 达到了古典浪漫主义舞剧的光辉顶点。A.《天鹅湖》 B.《天鹅之死》 C.《罗密欧与朱丽叶》 D.《浮士德》「」
6.梅特林克的《青鸟》、《不速之客》等作品是 戏剧的典型之作。A.荒诞派 B.象征派 C.写实派 D.印象派「」
7.影片《偷自行车的人》是20世纪50年代 影片。A.法国 B.意大利 C.英国 D.日本「」
8.影片《城南旧事》由 导演,曾获金鸡奖。A.谢添 B.谢晋 C.吴贻弓 D.滕文骥「」
9.《红字》是美国作家 的代表作。A.奥尼尔 B.霍桑 C.爱默生 D.福克纳「」
10.席勒在 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A.《美育书简》 B.《诗艺》 C.《艺术哲学》 D.《美学》「」
11.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的“米派”以 最为著名。A.山水画 B.花鸟画 C.人物画 D.墨竹画「」
12.提出“风格即人格”的法国文学理论家是.A.莫里哀 B.布封 C.福楼拜 D.丹纳「」
13.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要驱除.A.诗人 B.政治家 C.工匠 D.军人「」
14.康德最著名的学论著是.A.《美学》 B.《判断力批判》 C.《汉堡剧评》 D.《拉奥在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22个空,每空1分,共2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5.魏晋六朝时期的、、三位画家被称为“六朝三杰”。
16.20世纪20年代,萧友梅在蔡元培的支持下筹建了我国第一所音乐学校.17.最早的舞蹈是、、三位一体的。
18.我国戏曲种类繁多,其中起源于江苏昆山的 是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而京剧是在 多年前 进京演出后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19.工艺艺术的基本特征有、和 三点。
20.艺术创造的过程为、和 三步。
21.与艺术风格体现艺术家的创造个性特征相比较,艺术流派则体现了风格相似、相近的艺术家们的.22.审美效应包括、和 三种情形。
23.艺术语言除了自身的 价值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功能即.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4.简述三种以上关于艺术起源的重要学说。
25.简述审美想像的特征。
26.简述艺术作品中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27.简述一下艺术鉴赏中的主体性。
28.简述摄影艺术的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9.请结合某一门具体艺术,谈谈你对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创作过程的理解。
30.什么是典型?试结合某一具体作品阐述一下你对艺术典型的个性与共性特征的认识。
艺术概论命题预测试卷
(三)一、选择题 1.D 2.B 3.C 4.A 5.A 6.B 7.B 8.C 9.B 10.A 11.A 12.B 13.A 14.B
二、填空题
15.顾恺之 陆探微 张僧繇
16.国立音乐院
17.诗 乐 舞
18.昆曲 200 四大徽班
19.实用与审美 物质与精神 技能与创造
20.艺术体验 艺术构思 艺术传达
21.艺术派别
22.共鸣 净化 领悟
23.审美 塑造艺术形象
三、简答题
24.(选择三种即可)(1)摹仿说。这是一种最古老的艺术起源理论,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摹仿,柏拉图、苏格拉底均持此说。(2)游戏说。德国的席勒、英国学者斯宾塞等人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具有的游戏本能,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可以运用于没功利性的活动中,体现为自由的游戏。(3)表现说。克罗齐、柯林伍德等人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情现和交流的需要。(4)劳动说。俄国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人类实践活动,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中。
25.审美想像是在记忆表象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和情境的过程,它是艺术家从事创造活动及获得审美经验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特征有:(1)审美想像离不开表象记忆;(2)审美想像是积极能动和创造性的(审美想象要符合生活逻辑和情感逻辑)。
26.(1)在艺术作品中,感性更多的是指蕴含于作品之中的情感因素,以及寄寓在形式之中的感性特色。(2)在艺术作品中,理性是指通过作品的形象情境及意境所凸现出的理性内涵。(3)在艺术作品中,感性与理性统一于文化。一方面艺术作品表现为感性形式和理性内容的统一;另一方面艺术作品还表现为情感因素和理性精神的统一。
27.艺术鉴赏的主体性体现为:(1)对艺术作品审美娱乐属性的享用。(2)对艺术作品审美认知属性的认知。(3)对艺术作品文化价值的阐释。(4)对艺术作品形象或意境的再创造。
28.摄影艺术的基本特征:(1)高度的纪实性;(2)主题的创造性;(3)光与影的结合。
四、论述题
29.答案要点:郑板桥的这三个词非常形象、恰当地描述了艺术创造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回答时须用具体艺术实践对此加以描述。(1)“眼中之竹”——艺术体验。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审视、体味和理解。(2)“胸中之竹”——艺术构思。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造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得艺术意象得以创造和成熟。通过艺术整合、变形、移情从而凝结艺术意蕴,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审美物象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言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主体观念中的艺术意象。(3)“手中之竹”——艺术表现。艺术家将自己的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化形态使之得以显现,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情境或形象体系。然后在艺术意象物化与表现之后,将艺术内涵进一步深化,主体在物化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审美倾向,不断进行艺术语言的锻炼,提升艺术意蕴,最后形象、意境、典型建成,形成于文本。
30.答案要点:(1)艺术典型是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社会本质概括性的具性化的艺术形象或形象体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它既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又反映了社会生活本质规律;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2)艺术典型的具性是指形象的独一无
二、不可重复性。艺术典型的个性问题就是个性鲜明和独特性问题。以阿Q而论,其形象的鲜明性是他的爱看热闹、赌钱,而主导性性格则是“精神胜利法”。阿Q这个典型所以能够令人难忘,就在于鲁迅先生集中笔墨描绘了阿Q性格中“精神胜利法”的种种鲜明表现。这一点无疑具有一种活生生的、不可重复的特征。他具有独特的外表、行为、生活习惯和性格、情感和独特的内心世界。(3)与艺术典型个性鲜明性联系的是其真实性的概括性,即共性。共性使得艺术典型具有了深刻的认识功能和有益的教育作用。阿Q是一个连姓都被剥夺的雇农形象,精神胜利法成为他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自欺欺人、欺软怕硬的性格特征既具辛亥革命前后这些流浪雇农的表现,又体现出了中国农民身上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劣根性。这种特征既是一个时代人物的特征,又是不同时代、阶层人物性格的典型,表现出了艺术概括性即典型的共性。(4)艺术典型在个性中体现出了共性,在特殊性中体现出了普遍性,在偶然性中体现出了必然性。在偶然性中体现出了必然性。在偶然性中体现出了必然性。在偶然性中体现出了必然性。在偶然性中体现出了必然性。在偶然性中体现出了必然性。在偶然性中体现出了必然性。在偶然性中体现出了必然性。
第三篇:成考艺术概论命题预测试卷及答案六
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艺术概论命题预测试卷
(六)(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艺术概论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的.A.精神活动B.审美活动 C.艺术活动D.情感活动「」
2.在我国,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这一思想的是.A.鲁迅B.胡适 C.蔡元培D.王国维「」
3.哲学主要通过 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影响。A.美学B.宗教 C.政治D.伦理学「」
4.诗剧《浮士德》是 的代表作。A.雨果B.歌德 C.狄德罗D.席勒「」
5.《蜀道难》是我国唐代诗人 的名篇。A.杜甫B.李白 C.白居易D.高适「」
6.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是 的代表作品之一。A.荒诞派B.魔幻现实主义 C.黑色幽默D.意识流「」
7.我国京剧史上的“四大名旦”是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和 A.白玉霜B.张君秋 C.梅葆玖D.尚小云「」
8.何占豪、陈钢创作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部 A.大提琴独奏曲B.小提琴协奏曲 C.二胡独奏曲D.交响曲「」
9.电影艺术诞生于 A.1921年B.1895年 C.1905年D.1915年「」
10.《西斯延圣母》是画家 的代表作之一。A.达o芬奇B.拉斐尔 C.米开朗基罗D.欧里庇多斯「」
11.《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 的代表作“。A.马赫B.李斯特 C.约翰o施特劳斯D.贝多芬「」
12.电视剧《四世同堂》是根据 的长篇小说改编的。A.马金B.老舍 C.茅盾D.鲁迅「」
13.《霓裳羽衣舞》是 代的宫延乐舞。A.汉B.唐 C.宋D.元「」
14.“三一律”是欧洲 戏剧的创作法则。A.文芯复兴B.古典主义 C.浪漫主义D.现实主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22侦察,每空1分,共2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5.法国18世纪评论家布封曾在他的《风格论》一书中提出 的著名观点。
16.艺术传播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 方式、方式和 方式。
17.艺术鉴赏的审美效,突出地表现为、、三个方面。
18.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 艺术、艺术和 艺术。
19.艺术典型主要包括、.20.广义戏剧包括话剧、戏曲、、等,狭义的戏剧主要指.21.园林艺术的类型,从世界范围看,主要有三种,即、和.22.王羲之是我国 时期的大书法家。
23.文学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和.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4.简述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
25.简述艺术思潮和艺术流派之间含义的不同。
26.简述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27.简述艺术批评的内涵和功能。
28.简述审美理解的内涵。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9.以具体作品为例,试论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
30.结合艺术实践,谈谈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艺术概论命题预测试卷
(六)一、选择题 1.C 2.C 3.A 4.B 5.B 6.C 7.D 8.B 9.B 10.B 11.C 12.B 13.B 14.B
二、填空题
15.风格即人
16.现场演出传播 展览性传播 大众传播
17.共鸣 净化 领悟
18.时间 空间 时空
19.典型人物 典型环境
20.歌剧 舞剧 话剧
21.欧洲园林 阿拉伯园林 东方园林
22.东晋
23.间接性 广阔性 想像性
三、简答题
24.主要有三个基本特征:(1)形式的变幻。绘画是一种具有直观性的视觉艺术形式。在绘画中,一切精神性的内涵都需要通过变幻的形式来表现。(2)瞬间的凝固。绘画艺术的语言是线条、色彩和形体块面,由它们构成的画面是凝固的静物形态。(3)丰富的意味。绘画突出形象的蕴含,注重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
25.二者具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有极大的不同。(1)艺术思潮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由于受到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艺术领域所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2)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
26.(1)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传播手段,并促使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更广阔的天地;艺术与科技、美学与科学的相互结合和相互渗透,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促进了艺术观念、美学观念的变化。(2)艺术对科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的实体,都在不违前科学规律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设计和造型,科学与艺术和谐、互补。
27.艺术批评是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文化活动。艺术批评主要有四种功能:①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②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其创作给予帮助;③通过批评的展开,对艺术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④通过艺术批评,协调艺术与意识形态其他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28.(1)审美理解是人在审美过程中对主体与审美对象的相互联系、内容与形式的审美特性及其规律的认识、领悟或把握;(2)审美理解是和感知、情感、想像等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的、领悟式的理解;体现出积淀在感生中的理性,是审美判断和逻辑推理的结果;(3)审美理解是美感深化的表现和必要环节,能够推动想像和联想的展开,并促成艺术意蕴的升华。
四、论述题
29.答案要点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可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展开三个层次:(1)艺术语言。它是创造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艺术语言是各门类艺术创造的媒介和形式的总称。艺术语言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并在艺术发展中不断变化和革新。艺术语言是渗透了艺术家独特个性的特殊语言。艺术家应该在创造活动中不断锤炼语言,追求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的创新。(2)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艺术形象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思想与情感的统一。(3)艺术意蕴。它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蕴涵的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和精神内涵,它是艺术主体对于艺术典型或意境的深刻领悟和创造的结果。艺术意蕴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
30.答案要点在艺术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继承和创新是一对重要的范畴和基本规律。(1)艺术在它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的审美观念的连续性。每一时代的基础上得以发展。(2)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取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艺术的历史继承性,在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均
成考艺术概论命题预测试卷及答案一
本文2025-01-10 01:25:22发表“精品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71781.html
- 《Do you like candy》PPT精品课件
- 《Do you like candy》PPT课件下载
- 《Do you like candy》PPT教学课件
- 《This is my father》PPT优秀课件
- 《This is my father》PPT精品课件
- 《This is my father》PPT课件下载
- 《This is my father》PPT教学课件
- 《I'm in Class One,Grade Three》PPT课件(第6课时)
- 《I'm in Class One,Grade Three》PPT课件(第5课时)
- 《I'm in Class One,Grade Three》PPT课件(第4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