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的危害及整治(共五则)

栏目:精品范文发布:2025-01-10浏览:1收藏

第一篇:公众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的危害及整治

公众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的危害及整治

摘要:随着近年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部分公众聚集场所经营者和管理者重经济效益,轻消防安全的现象仍然普遍的存在,加上一些客观存在的因素,导致我国的公众聚集场所中存在着大量的致火因素,分析公众聚集场电气火灾隐患存在的现实和原因,找出一些可行的消除公众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的措施和办法,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和研究的目的。

关键词:公众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整治 1近年发生的公众聚集场所火灾案例分析 1.12006年温州温福大厦火灾

2006年12月12日8时24分,浙江省温州市人民路28层的温富大厦裙房一楼“朵朵鲜”花店发生火灾。滚滚浓烟冲上花店一楼外墙,从二楼窗户直接涌入新艺苑舞厅。舞厅内当时有约200人,人们迅速向两个通道奔逃,绝大部分人逃过一劫,21人被大火和浓烟吞噬了生命。经查,火灾原因是花店吊顶内照明线路短路。

1.22005年辽源市中心医院火灾

2005年12月15日16时30分,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住院楼发生火灾,大火造成40人死亡。当日16时10分许,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突然停电,电工在一次电源跳闸、备用电源未自动启动的情况下,强行推闸送电。16时30分许,配电箱发出“砰砰”声,并产生电弧和烟雾,导致配电室发生火灾,在自救无效的情况下,于16时57分才打电话报警,前后历时近30分钟,造成了火势的迅速发展蔓延,最终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

2公众聚集场所电气火灾的特点

2.1发生火灾后,可能发生较大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公众聚集场所一般都集中在城市的繁华路段和商业集中区域,各类商业经营场所鳞次栉比,同一区域内各类场所密度较大。这使得公众聚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如果火势不能及时得到控制,极易可能蔓延到临近建筑,使得火势不断扩大。同时,公众聚集场所内聚集的人员密度大、人员构成复杂、人员往来频繁,这些因素决定了公众聚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有可能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2.2火灾发生后,人员疏散难度大公众聚集场所内因场所内聚集的人员比较集中,人员构成复杂,加

上部分经营者和管理者消防安全意识淡漠,堵塞、占用、封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在门窗上安装防护栏等现象普遍存在,使得人员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安全疏散。

2.3火灾蔓延快

部分公众聚集场所在装修时,为了追求豪华、高档的装修及良好的音响效果,违反规定大量使用可燃易燃材料进行装修、隔断,加之场所内休息沙发,按摩床等本身就是易燃物,一旦火灾,这些都将成为助长火势蔓延的原因。

3常见的公众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及其原因

3.1电气设备安装不规范及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引发的火灾隐患3.1.1电源线接头外露引发的火灾隐患。最常见的是照明灯、开关插座、配电室,柜式空调、等电源线接头外露现象。吊顶、电缆井、装饰墙面、商品柜台、尤其橱柜内暗装的插座电源线凌乱的现象也可能形成火灾隐患。3.1.2电气线路的敷设不规范引发的火灾隐患。最普遍也是最严重的是吊顶部位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的问题,如吊顶内电源护

套线、塑料绝缘导线明敷,未采取保护措施;木质吊顶内灯具配线未穿不燃保护管;其次是电源线或电缆线穿墙、穿过金属构件、可燃构件未采取保护措施。要想消除公众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在建筑设计和投入使用前就进行介入是最有效的措施。一是在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时,严格进行电气设计方面的防火审核,公众聚集场所设计必须符合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二是在消防验收时,对公众聚集场所电器产品和线路进行严格的验收,对公众聚集场所内部装修的电气线路图进行严格的审核,经同意后方可施工。电气设备的安装和维修,必须严格按国家现行的有关电气设计和施工安装验收标准的规定,由正式电工操作。

4.2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气产品

电气产品的质量好环直接关系到防火安全,必须选择质量好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气产品。电气线路作为电力传输的基本设备,必须采用符合标准的线路,电气线路应采用阻燃铜芯导线,因为导线担负着传递能量的作用,所以它是带着一定的温度工作的。导线在长期负载运行的情况下,线芯本身的热量会使导线的绝缘层产生局部老化,在过载的情况下将加快其局部老化速度,老化的结果将导致击穿引起相间短路。因此,公众聚集场所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应当选用合格的电气产品,并按照使用寿命定期更换损坏和老化的电气线路和产品。

4.3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规程安装施工

电气线路的配线、电气设备的安装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规程进行。例如,在吊顶内敷设线路时,应采用金属管或阻燃硬塑料管保护。高温灯具和功率较大的电气设备线路应单独敷设,并采取隔热材料加以保护。

凡有金属外壳的电气设备或金属电线管,均应做好保护接地。导线之间的连接以及导线与设备端子的连接应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规程进行,防止接触不良造成连接处局部过热,产生危险。

4.4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和消防监督

各级消防部队应加强对公众聚集场所经营者、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定期举办各类消防安全培训班,培养他们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意识,提高他们扑救初期火灾和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

第二篇:公众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之我见(推荐)

公众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之我见

摘 要 由于公众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多分布在吊顶、地沟、井道、装饰夹层等部位,隐蔽性强,对电气火灾隐患的检查、检测需要专门检测设备,技术性强。我国目前尚无认定电气火灾隐患的判定标准等原因,对电气火灾隐患的认识和防控措施一直是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和公安消防机构监督检查的薄弱环节。笔者从多年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实践出发,对公众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关工作建议。

关键词 公众聚集场所

电气火灾隐患 问题分析 建议

商场、市场、宾馆、饭店、体育场馆、会堂以及影剧院、录像厅、礼堂、舞厅、卡拉OK厅、保龄球馆、旱冰场、网吧、桑拿浴室、具有娱乐功能的夜总会、音乐厅等公众聚集场所,在利用大量电气设备、设施为人们提供舒适的购物、住宿、休闲、娱乐、消费环境的同时,也增大了电气火灾发生的危险性。从黑龙江省1997~2002年的火灾统计情况看,公众聚集场所电

气火灾起数占火灾总起数近1/4,占火灾总损失近1/2。电气火灾对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导致了多起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1990年以来,黑龙江省共发生电气类特大火灾11起。其中,佳木斯市华联商厦“1998.1.31”特大火灾就是由于商厦一楼储蓄所木质地板上放置的电热器长时间通电引燃可燃物造成的,这起特大火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638.5万元。七台河市秋林有限责任公司“1998.7.13”特大火灾,也是商场首层一柜台处的日光灯违章安装在木板上,日光灯镇流器过热引燃木质柜台而造成的,火灾造成直接财产损失1300多万元。

公众聚集场所电气火灾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电气火灾隐患的大量存在。然而,电气火灾隐患的普遍存在并没有引起一些公众聚集场所,甚至是有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对电气火灾隐患的熟视无睹和疏于防范,为火灾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可乘之机。本文将具体分析公众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现状,希望引起有关单位和部门的足够认识,并能够将整改电气火灾隐患的措施落实在火灾事故发生之前,而不是等事故发生后再亡羊补牢。

1 常见电气火灾隐患

1.1温度过热,可能滋生火源,造成严重火灾隐患

公众聚集场所最严重的电气火灾隐患就是电气设备、线路的温度过热。在消防监督检查和电气设备检测过程中,供助红外热像仪等检测设备能够寻找到过热部位及热源,利用超声波探测仪查找电气线路、设备的虚接、打火现象,并采用红外点温仪等设备可以测量具体部位的温度,经常会发现空气开关整体或接线端子温度过热等火灾隐患,如图1所示。另外,变压器地线接点、照明开关互感器、配电室母排桥架、电缆线、保险丝等温度过热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1.2 安装不全乎规范易导致电气设备故障,存在潜在火灾危险性

1.2.1 电源线接头外露现象最为普遍

最常见的是照明灯、移动插座、配电室柜式空调、广告射灯等电源线接头外露现象。吊顶、电缆井、装饰墙面、商品柜台、橱柜内暗装的插座电源线接头外露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1.2.2 电气线路敷设保护措施不到位

(1)吊顶部位电气线路敷设问题最严重,如木质吊顶内灯具配线未穿保护管;吊顶内电源护套线、塑料绝缘导线明敷,未采取保护措施;灯具电源线穿过吊顶处,未采取保护措施;吊顶内灯具导线穿管保护不全,导线有裸露部分,灯具配线穿保护管未引入器具内等现象;

(2)电源线或电缆线穿墙、穿过金属构件、可燃构件未采取保护措施。电源线未穿金属管暗敷在可燃装饰夹层内;电源线穿过木隔墙、楼梯间隔墙未采取保护措施;电源护套线沿门框或穿过木门框明敷;配电箱电源线穿铁管管口处无保护措施;电缆线进入配电箱易受损伤处未采取保护措施,电缆井内电源线穿金属构件未采取保护措施等现象;

(3)电气线路敷设位置不当。如电气线路敷设位置过低,电缆线直接敷设在地面上,易受损伤;电气线路敷设的位置与热源距离过近(例如:碘钨灯电源线贴暖气管敷设);电源护套线贴近散热器、金属管道敷设或缠绕在金属管上等现象。

1.2.3 移动插座问题突出

(1)移动插座未使用护套线的问题比较普遍,饮水机等电气设备插座电源线位置过低,未采取保护措施;

(2)移动插座串接使用、电源线过长,插座安装、使用随意性大;

(3)应采取防水措施的部位,例如餐厅花坛处、商场出售洗衣机、鱼缸处的移动插座均未使用防水插座。

1.2.4 接线端子导线压接不规范

空气开关端子处、零线汇流排端子、漏电断路器等接线端子压接多根导线或多股导线无端子压接,以及接线端子压接不牢的现象时有发生。

1.2.5 电气设备保护装置不全

配电柜刀型转换开关、隔离开关无灭弧罩;屋顶广告射灯配电箱无盖板,无防雨措

第三篇:公共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及其防控措施

公共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及其防控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人们在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比例不断提高,公共聚集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这些公共聚集场所由原来简单的电影院、饭店、学校、百货公司等向 现代 装饰豪华的夜总会、宾馆、酒店、歌舞厅、酒吧、桑拿浴室、游艺厅、放映场所、茶艺馆、商场、大型集贸市场等立体复杂的局势发展。

这些公共聚集场所普遍存在的特点是:具有人员密集、流动量大、人员层次复杂、可燃装修和装饰材料多、用电设备多、功率大以及电气线路复杂等等。一旦起火,会对消防疏散、火灾初期的扑救造成困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下面,笔者对公众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关防控措施。常见电气火灾隐患

(1)温度过热,可能滋生火源,造成严重火灾隐患。

(2)电气设备安装不规范,导致电气设备故障。

(3)电气设备与可燃物未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加大火灾危险性。

(4)电气线路及设备施工不同程度存在火灾隐患,最突出的问题是应急照明灯电源线穿过吊顶处以及穿过可燃装饰夹层未采取保护措施。公共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的防控措施

2.1防火设计方面

充分按照各类防火设计规范要求进行建筑设计,防患于未然。公共聚集场所装修材料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应妥善处理好装修效果和使用安全之间的矛盾,在满足规范对选材要求的基础上,在考虑美观装饰的前提下,积极采用不燃性材料和难燃性材料,尽量避免采用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浓烟或有毒气体的材料,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倡导公共娱乐场所的装修大量采用无烟、不延燃的新型装修装饰材料。

2.2 安全管理方面

如何加强公共聚集场所电气设备的消防安全管理,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把好源头关、严格进行建筑设计防火审核

(2)对电气设备加强管理。

(3)加强宣传 教育 ,实行全员防火安全责任制。

(4)加强消防监督,强化依法管理。结语

电气设备是公共聚集场所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主要动力能源,也是美化装饰、应急疏散乃至灭火救灾要发挥的主力军,理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可以说公共聚集场所只要设计规范、建筑和装饰工程合格,做好电气设备火灾预防工作是遏制群死群伤特大恶性火灾事故的重要手段。

第四篇:公共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及其防控措施(本站推荐)

公共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及其防控措施

论文编辑:王彦

公共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及其防控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比例不断提高,公共聚集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这些公共聚集场所由原来简单的电影院、饭店、学校、百货公司等向现代装饰豪华的夜总会、宾馆、酒店、歌舞厅、酒吧、桑拿浴室、游艺厅、放映场所、茶艺馆、商场、大型集贸市场等立体复杂的局势发展。

这些公共聚集场所普遍存在的特点是:具有人员密集、流动量大、人员层次复杂、可燃装修和装饰材料多、用电设备多、功率大以及电气线路复杂等等。一旦起火,会对消防疏散、火灾初期的扑救造成困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下面,笔者对公众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公众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的危害及整治(共五则)

第一篇:公众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的危害及整治公众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的危害及整治摘要:随着近年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部分公众…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