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小学抗震防灾先进集体材料
第一篇:####市中小学抗震防灾先进集体材料
科学规划 精心实施
扎实推进学校抗震防灾工程建设
——####市学校抗震防灾工程先进集体材料
####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地处天山支脉博格达峰南麓,####盆地中部,是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市辖区总面积为1.36万平方公里,辖七乡、两镇、两场、三个办事处,56个行政村,238个村民小组,25个社区。聚居着维吾尔、汉、回等27个民族,全市总人口27.45万人,其中:维吾尔族19.71万人,占总人口的71.8%。
全市共有中小学校42所,其中高中1所,完全中学1所,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1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25所(其中村级小学18所)。全市教职工编制数为3315名,实有人员3235名,其中幼儿教师180人,小学教师1708人,初中教师1060人,高中教师287人。全市中小学校共有教学班955个,其中小学班645个,初中班253个,高中班57个。在校学生34718人,其中小学生22356人,初中生9937人,高中生2425人。汉族学生6592名,少数民族学生28126名。
根据党中央和自治区关于进一步提高学校建筑物抗震防灾能力的要求和相关文件精神,####市教育局高度重视,自2009年以来,对学校建筑物进行全面检测鉴定设防能力的基础上,逐年分批次实施抗震加固、改造(更新)建设项目以来,大大地提高了学校建筑抗震能力的同时,改善了师生学习、生活条件。
一、实施抗震防灾工程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抗震防灾工作有序落实。高度重视城乡重要建(构)筑物抗震防灾工程建设工作,多次组织学校学习自治区、地区抗震防灾会议精神,要求各学校把城乡抗震防灾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抓好、抓实。并及时在市委、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全市学校抗震防灾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项目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学校抗震防灾工程建设的规划、管理和质量监督等工作。按照抗震加固改造(更新)建设项目要求,积极配合地、市有关部门,做好服务,安排专人负责施工现场协调、联络、监督和资料收集等工作,定期以信息形式向项目上级汇报工程进展情况。在制度建设上,建立了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的监督和审计制度,加强了专项资金管理,设定了专项资金账户,实行专户管理,专户使用,杜绝了挪用、截留或偿还欠债等违规使用资金现象的发生,确保了抗震加固改造工程项目专项资金依规合法使用。同时还实行抗震防灾工程问责制,建立健全工作考核制度,把领导重视程度、组织管理情况、工作进展情况、质量安全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均纳入年度考核范围。教育局还制定了科级干部联系项目学校包点负责制,每个教育局班子成员包点负责1-2所学校的工程建设工作,确保了学校抗震加固(改造)更新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是认真排查调研,制定合理规划,确保抗震防灾工程建设目标明确科学规范。按照自治区、地区的有关要求,草 拟了《####市城乡重要建(构)筑物抗震防灾工程实施方案》,未支付决策提供了依据。牵头召开专项会议,对相关工作向市领导进行了汇报。同时市教育局还在2008年校舍抗震排查基础上,再一次聘请了权威鉴定机构会同城建、等部门对2010年、2011年拟加固改造的教学楼、食堂、宿舍以及教辅用房进行了重新排查核实,严格按照抗震设防的有关标准和要求,进行了检测鉴定,对部分没有抗震加固价值的项目按规定上报有关部门批准后进行了调整的同时,结合全市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经过反复论证后,科学合理的制定了《####市中小学抗震防灾工程建设总体实施计划》。要求各相关部门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建设局质检站,每年组织学校抗震防灾工程管理人员召开培训班,统一思想,提高了业务水平和档案资料收集归档能力。积极组织部分监理人员到自治区建设厅参加业务培训。先后培训基建办工作人员及学校抗震防灾工程联络员20人次;组织监理、审计人员参加自治区级培训13人次。
三是加强监管,严格标准,确保抗震防灾工程质量。与施工监理、施工单位签订了《学校基建工程施工安全责任书》、《学校基建工程质量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各自职责,要求监理企业制定抗震加固工程监理措施,根据不同项目分别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并选派专业水准高、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强的监理人员担任抗震加固改造(更新)工程监理。切实履行旁站监理制度,强化施工过程质量 控制。对于改造和新建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先规划、后设计、再施工的程序进行。严把工程质量关,所有工程施工都实行“七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勘察设计、统一招标、统一组织工程质量监理,统一申请项目资金拨付、统一组织项目竣工验收、统一审计项目资金;严格管理施工材料的使用,要求抗震加固工程、改造(更新)工程材料进场必须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字、见证取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再生钢筋和非标准钢材,要求施工单位实行进场材料登记管理制度。
四是强化督查,及时指导,确保抗震防灾工程进展顺利。为推进工程进度和保证工程质量,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召开了工程建设成员单位、监理、施工单位等有关人员协调会,通报工程建设情况,明确要求,督促工作落实。邀请市领导不定期深入各项目现场,进行现场办公,了解工程进度,协调城建、规划、国土等部门,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确保了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如市四中教学楼施工期间,邀请市领导到施工场巡查,解决工地旁边的高压线距塔吊太近,极容易造成触电事故问题。
全面实施城乡抗震防灾工程,是自治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事业和谐发展的重要决策,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是坚持民生工程优先发展、扩内需保增长的重大举措,市教育局将进一步加大争取资金投入力度,对城乡抗震防灾项目建设资金,做到优先预算、足额配套、及 时拨付,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应急救援保障水平。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使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暖民心、顺民意,努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抗震防灾建设工作格局。
第二篇:抗震防灾工作总结
抗震防灾工作总结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抗震防灾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2009,我校进一步总结和汲取汶川地震经验教训,推进学校抗震防灾规划修编和实施,加强学校校舍抗震设防检查监督,强化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监督管理,加强抗震加固和加层改造管理,大力推进学校校舍防震安全工程建设,建立健全了抗震工作管理机构,落实县防震减灾有关文件,积极开展抗震防灾研究,加强抗震防灾宣传和技术培训,推动全省抗震防灾工作深入开展
(一)科学编制和实施抗震防灾规划
我校按照省、市、县抗震防灾规划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学校总体规划中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工作。深化抗震防灾规划内容,合理安排抗震救灾疏散通道、避震疏散场地(如绿地、操场等),明确消防、医疗等重要设施,认真修编抗震防灾规划。
(二)认真开展学校建筑抗震性能普查和抗震加固工作 我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建立了学校抗震防灾数据库,编制了抗震防灾规划,制定了抗震防灾应急预案。拍摄了学校建筑物影像资料,摸清底细,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计划,并逐级上报,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积极请求上级部门对抗震性能不好的学校建筑物进行抗震鉴定和加固,确保房屋建筑抗震安全。
(三)积极开展抗震防灾宣传教育,增强全体师生抗震防灾意识。我校利用广播、宣传栏、报告会、班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抗震防灾方针政策和技术措施,尤其注重宣传汶川地震经验教训和改进抗震防灾工作政策措施。把抗震防灾科普知识和好的经验做法传播到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及时收集和传达抗震防灾信息,增强全体师生抗震防灾意识。
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加大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加强抗震防灾工作管理力度,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切实增强做好抗震设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学校建筑抗震设防质量安全。
长庄小学 2010年1月
抗震防灾工作总结
华 山 镇 长 庄 小 学
2010年1月
第三篇:抗震防灾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学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2、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演练遇到地震这种突发事件时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让学生掌握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伤害的本领。活动准备:有关地震防震图片和VCD,防震科普片和防震科普宣传画。活动过程:
一、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学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1、讲解(地震预兆)
2、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3、动物反常情形的谚语: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二、教师讲解有关地震时应注意的问题: 调地震来时注意的问题:
1、家庭应准备好食物、水、手电筒、毛巾、简便衣物、塑料布和简易帐篷、收音机、呼叫机等,对煤气、电闸等做好关闭的应急准备。易燃易爆、剧毒物品不宜放在室内,要妥善安置。较高家俱上不堆放笨重物品。房屋正门、楼道、走廊内不堆放杂物,以利人员疏散。发布临震预报后,家庭成员都要听从当地政府的指挥,按指定路线和地点疏散。
2、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a.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
b.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c.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
d 如果你在百货商场,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
e.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
f.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如果正在使用明火,应迅速把明火灭掉。
三、进行简单的防震演练.四、本课小结;
本堂课我们通过图片,儿歌,实际演练等方式使大家基本掌握了地震这种突发事件时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让大家掌握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伤害的本领。达到我们预期目的。大家都是好样的。
防震减灾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有关避震知识,掌握在地震发生过程中怎样预防,怎样逃生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学生勇敢坚强的性格和保护自己保护家人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地震的预报
地震和刮风下雨一样,都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它来临之前是有前兆的,特别是强烈地震,在孕育过程中总会引起地下和地上各种物理及化学变化,给人们提供信息,只要人们认真观测并掌握地震前兆的规律,地震预报总有一天会实现。在震前的一段时间内,震区附近总会出现一些异常变化。如地下水的变化,突然升、降或变味、发浑、发响、冒泡。气象的变化,如天气骤冷、骤热,出现大旱、大涝,电磁场的变化、临震前动物、植物的异常反应等等。根据这些反应进行综合研究,再加上专业部门从地震机制,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生物变化、天体影响及气象异常等方面利用仪器观测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可以对发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进行预报。如海城1975年的7.3级地震的成功预报,就是一例。但是,由于地震成因的复杂性和发震的突然性,以及人们现时的科学水平有限,直到目前地震预报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世界上尚无一个可靠途径和手段能准确的预报所有破坏性地震。为此各国地震工作者和专家都在努力探索。但是,地震预报是当代科学难题之一,地震预报远没有过关,还停留在半经验半理论阶段,全球每年在陆地上发生的几次七级以上地震及我国近些年发生的一些中强地震、特别是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都未能作短临预报。这些地震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因此,地震预报需要全世界科学家的共同合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需要地震工作者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才有可能最终在理论上攻克。
二、避震要点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三、避震大全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对策。学校人员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地震时,在街上行走避震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车间工人避震
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地震发生时行驶的车辆应急避震(1)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
(2)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应急避震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
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在商店遇震应急避震
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四、震后自救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五、震后互救
震后,外界救灾队伍不可能立即赶到救灾现场,在这种情况下,为使更多被埋压在废墟下的人员,获得宝贵的生命,灾区群众积极投入互救,是减轻人员伤亡最及时、最有效的办法,也体现了“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崇高美德。
抢救时间及时,获救的希望就越大。据有关资料显示,震后20分钟获救的救活率达98%以上,震后一小时获救的救活率下降到63%,震后2小时还无法获救的人员中,窒息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的58%。他们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筑物垮塌砸死,而是窒息死亡,如能及时救助,是完全可以获得生命的。唐山大地震中有几十万
灾区群众通过自救、互救使大部分被埋压人员重新获得生命。由灾区群众参与的互救行动,在整个抗震救灾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震后救人时间要快
震后救人,力求时间要快、目标准确、方法恰当,互救队伍不断壮大的原则。具体做法是:先救近处的,不论是家人、邻居,还是陌生人,不要舍近求远;先救容易救的人,这样,可迅速壮大互救队伍;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可使他们在救灾中充分发挥作用;先救“生”,后救“人”。唐山地震中一农村妇女,每救一个人,只把其头部露出,避免窒息,接着再去救另一个人,在很短时间内使几十人获救。救人的方法
应根据震后环境和条件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目的就是将被埋压人员,安全地从废墟中救出来。
通过了解、搜寻,确定废墟中有人员埋压后,判断其埋压位置,向废墟中喊话或敲击等方法传递营救信号。
营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埋压人员的安全。一是使用的工具(如铁棒、锄头、棍棒等)不要伤及埋压人员;二是不要破坏了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压人员再次遇险;三是应尽快与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沟通,使新鲜空气流人,挖扒中如尘土太大应喷水降尘,以免埋压者窒息;四是埋压时间较长,一时又难以救出,可设法向埋压者输送饮用水、食品和药品,以维持其生命。
在进行营救行动之前,要有计划、有步骤,哪里该挖,哪里不该挖,哪里该用锄头,哪里该用棍棒,都要有所考虑。
过去曾发生过救援人员盲目行动,踩塌被埋压者头上的房盖,砸死被埋人员,因此在营救过程中要有科学的分析和行动,才能收到好的营救效果,盲目行动,往往会给营救对象造成新的伤害。施救和护理
先将被埋压人员的头部,从废墟中暴露出来,清除口鼻内的尘土,以保证其呼吸畅通,对于伤害严重,不能自行离开埋压处的人员,应该设法小心地清除其身上和周围的埋压物,再将被埋压人员抬出废虚,切忌强拉硬拖。
对饥渴、受伤、窒息较严重,埋压时间又较长的人员,被救出后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强光刺激,对伤者,根据受伤轻重,采取包扎或送医疗点抢救治疗。
六、地震谣言如何甄别
1、正确认识国内外当前地震预报的实际水平,人类目前作出的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
2、要明确,在我国,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政府,任何其他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消息。对待地震谣传,要做到不相信、不传播、及时报告。
3、学习地震常识,消除恐震心理。
4、不要轻信谣言,盲目抢购。
防震减灾教案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初步知道地震的原因,以及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2.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
二、教学重点:地震的成因.三、教学难点:地震时的求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吗?
(二)新授
1、了解地震成因初步了解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
2.地震既然对人类和大自然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那我们遇见地震时候该如何自救呢?。
3.交流。
六、总结
1.地震的形成: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也叫弹性回跳说)。
2.地震的求生方法:
⑴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的时间,此时要保持冷静,12秒钟内要因地、因时地作出瞬间避险抉择;
⑵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
⑶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
⑷不要盲目破窗跳楼;
⑸不要在高楼、烟囱、高压电线、狭窄巷道、桥梁等处停留;
⑹避震时
####市中小学抗震防灾先进集体材料
本文2025-01-10 01:19:56发表“精品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71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