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香港及美国上市公司条件汇总
第一篇:国内、香港及美国上市公司条件汇总
中国上市公司条件
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谓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没有上市和没有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这种公司到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须经过批准外,还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才能最终上市。
我国《公司法》与《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股票的上市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1)向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时应当报送有关文件:申请报告书,公司登记文件,所具备上市条件的文件。
(2)接受国务院或其授权的有关部门审查。对申请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所报的文件。国务院或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要审查。条件不符合者不予批准。
(3)向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提出申请。股票上市必须在国务院或其授权的管理部门批准的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向证券交易所委员会提出申请须报送下列文件:申请书,公司登记注册文件,股票公开发行的批准文件,经会计事务所审计的公司近3年的或者成立以来的财务报告和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事务所签字、盖章的审计报告;证券交易会会员推荐书;最近一次招股说明书;证券交易所要求的其他文件。
(4)与证券交易所订立上市契约。股份有限公司被批准股票上市后,就成为上市公司。在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前,还要与证券交易所订立上市契约,确定上市的具体日期,并向证交所缴纳上市费。
(5)证券交易所批准后的上市公告。股票上市交易申请经批准后,被批准上市的公司必须公告其股票上市报告,并将其审批文件供公众阅读。
公司上市的条件,以下条件必须全部满足,缺一不可:
1、其股票经过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已经向社会公开发行;
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五千万元;
3、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原国有企业依法改建而设立的,或者公司法实施后新组建成立,其主要发起人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可以连续计算;
4、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一千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一千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的比例为百分之十五以上;
5、公司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6、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创业板上市条件
创业板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申请在深交所上市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股票已公开发行;
(二)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
(三)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
(四)公司股东人数不少于200人;(五)公司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六)深交所要求的其他条件。
拟上创业板公司应该具备的条件:
1、公司基本状况要求:
(1)拟上创业板公司应当是依法设立且持续经营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注:有限责任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续经营时间可以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
(2)拟上创业板公司的注册资本已足额缴纳,发起人或者股东用作出资的资产的财产权转移手续已办理完毕。拟上创业板公司的主要资产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
(3)拟上创业板公司应当主要经营一种业务,其生产经营活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环境保护政策。
(4)拟上创业板公司最近两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均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
2、公司内部财务状况要求:
(1)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一千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五百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百分之三十。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发行前净资产不少于两千万元;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发行后股本总额不少于三千万元。(2)拟上创业板公司应当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经营模式、产品或服务的品种结构稳定;商标、专利、专有技术不存在风险;最近一年的净利润不存在客户依赖。)
(3)依法纳税,各项税收优惠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拟上创业板公司的经营成果对税收优惠不存在严重依赖。
(4)不存在重大偿债风险,不存在影响持续经营的担保、诉讼以及仲裁等重大或有事项。
3、公司治理结构要求:
(1)拟上创业板公司具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依法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独立董事、董事会秘书、审计委员会制度,相关机构和人员能够依法履行职责。(2)拟上创业板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了解股票发行上市相关法律法规,知悉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法定义务和责任。
(3)拟上创业板公司的股权清晰,控股股东和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所持拟上创业板公司的股份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
4、公司内部管理要求:(1)拟上创业板公司资产完整,业务及人员、财务、机构独立,具有完整的业务体系和直接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能力。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间不存在同业竞争,以及严重影响公司独立性或者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
(2)拟上创业板公司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务报表的编制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拟上创业板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由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3)拟上创业板公司具有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不存在资金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以借款、代偿债务、代垫款项或者其他方式占用的情形。
(4)拟上创业板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且被有效执行,能够合理保证公司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生产经营的合法性、营运的效率与效果,并由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结论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5)拟上创业板公司的公司章程已明确对外担保的 审批权限和审议程序,不存在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进行违规担保的情形。
(6)拟上创业板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符合法 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的任职资格,且不存在下列情形:
① 被中国证监会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尚在禁入期的;
② 最近三年内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或者最近一年内受到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的;
③ 因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者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尚未有明确结论意见的。
(7)拟上创业板公司最近三年内不存在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违法行为。拟上创业板公司及其股东最近三年内不存在未经法定机关核准,擅自公开或者变相公开发行证券,或者有关违法行为虽然发生在三年前,但目前仍处于持续状态的情形。
(8)拟上创业板公司募集资金应当具有明确的用途,应当用于主营业务。募集资金数额和投资项目应当与拟上创业板公司现有生产经营规模、财务状况、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等相适应。
(9)拟上创业板公司应建立募集资金专项存储制度,募集资金应当存放于董事会决定的专项账户。
香港上市公司条件
一、主板上市的要求 主场的目的:目的众多,包括为较大型、基础较佳以及具有盈利纪录的公司筹集资金。· 主线业务:并无有关具体规定,但实际上,主线业务的盈利必须符合最低盈利的要求。· 业务纪录及盈利要求:上市前三年合计溢利5,000万港元(最近一年须达2,000万港元,再之前两年合计)。业务目标声明:并无有关规定,但申请人须列出一项有关未来计划及展望的概括说明。· 最低市值:上市时市值须达1亿港元。最低公众持股量:25%(如发行人市场超过40亿港元,则最低可降低为10%)。· 管理层、公司拥有权:三年业务纪录期须在基本相同的管理层及拥有权下营运。· 主要股东的售股限制:受到限制。· 信息披露:一年两度的财务报告。包销安排:公开发售以供认购必须全面包销。股东人数:于上市时最少须有100名股东,而每1百万港元的发行额须由不少于三名股东持有。
发行H股上市:
中国注册的企业,可通过资产重组,经所属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只适用于国有企业)及中国证监会审批,组建在中国注册的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发行H股在香港上市。·优点:A 企业对国内公司法和申报制度比较熟悉
B 中国证监会对H股上市,政策上较为支持,所需的时间较短,手续较直接。·缺点: 未来公司股份转让或其他企业行为方面,受国内法规的牵制较多。随着近年多家H股公司上市,香港市场对H股的接受能力已大为提高。买壳上市:
买壳上市是指向一家拟上市公司收购上市公司的控股权,然后将资产注入,达到“反向收购、借壳上市”的目的。
香港联交所及证监会都会对买壳上市有几个主要限制:
全面收购: 收购者如购入上市公司超过30%的股份,须向其余股东提出全面收购。· 重新上市申请: 买壳后的资产收购行为,有可能被联交所视作新上市申请。· 公司持股量: 上市公司须维护足够的公众持股量,否则可能被停牌。买壳上市初期未必能达至集资的目的,但可利用收购后的上市公司进行配股、供股集资; 根据《红筹指引》规定,凡是中资控股公司在海外买壳,都受严格限制。买壳上市在已有收购对象的情况下,筹备时间较短,工作较精简。然而,需更多时间及规划去回避各监管的条例。买壳上市手续有时比申请新上市更加繁琐。同时,很多国内及香港的审批手续并不一定可以省却。创业板上市要求: 主场的目的:目的众多,包括为较大型、基础较佳以及具有盈利纪录的公司筹集资金。· 主线业务:必须从事单一业务,但允许有围绕该单一业务的周边业务活动
业务纪录及盈利要求:不设最低溢利要求。但公司须有24个月从事“活跃业务纪录”(如营业额、总资产或上市时市值超过5亿港元,发行人可以申请将“活跃业务纪录”减至12个月)
业务目标声明:须申请人的整体业务目标,并解释公司如何计划于上市那一个财政年度的余下时间及其后两个财政年度内达致该等目标
最低市值:无具体规定,但实际上在上市时不能少于4,600万港元
最低公众持股量:3,000万港元或已发行股本的25%(如市值超过40亿港元,最低公众持股量可减至20%)管理层、公司拥有权:在“活跃业务纪录”期间,须在基本相同的管理层及拥有权下营运 · 主要股东的售股限制:受到限制
信息披露:一按季披露,中期报和年报中必须列示实际经营业绩与经营目标的比较。· 包销安排:无硬性包销规定,但如发行人要筹集新资金,新股只可以在招股章程所列的最低认购额达到时方可上市 发行红筹股上市:
红筹上市公司指在海外注册成立的控股公司(包括香港、百慕达或开曼群岛),作为上市个体,申请发行红筹股上市。优点:A 红筹公司在海外注册,控股股东的股权在上市后6个月已可流通 B 上市后的融资如配股、供股等股票市场运作茧自缚灵活性最高
国务院在1996年6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在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管理的通知》(即《红筹指引》)严格限制国有企业以红筹方式上市。
美国上市公司条件
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分为两个市场,一个叫做全国市场,一个叫做小型资本市场。全国市场又分两类企业,一类是有盈利的企业,一类是无盈利企业。
对于我国公司而言,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途径有两个:IPO和反向收购(借壳上市)。而在IPO中,一般是采取曲线IPO的形式。也就是说,境内企业在海外设立离岸公司或购买壳公司,然后通过资本安排和契约设计将境内资产或权益注入壳公司,然后以壳公司的名义在海外证券市场上市筹资的方式。通常,离岸公司注册在英属维京岛、巴哈马、开曼群岛、百慕大群岛、巴拿马等世界著名的避税岛上,这样能够享受税收优惠,同时能够规避我国政府对于企业海外上市的严格规制。纳斯达克市场上的新浪、网易、搜狐等就是采用这种方式上市的。
除了IPO上市之外,我国的企业还可以通过反向收购(借壳上市)在纳斯达克上市。所谓反向收购上市,就是指国内企业在海外购买一家上市公司作为“壳”,然后由上市
公司反向兼并中国大陆或大陆之外的企业法人,然后由壳公司实现再融资功能。反向收购上市尽管规避了国内审批程序,但资产业务注入难度、风险较大,而且在短期内很难实现再融资目标。如我国西安的生物技术公司杨凌博迪森就是采用这种方式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并于2005年8月25日成功升板全美证券交易所(American Stock Exchange)
这样,一旦一家“中国概念”公司根据自身实力确定了纳斯达克上市方式,它就可以按部就班实现上市计划。一般而言,如果一家中国公司想要实现纳斯达克上市,需要经历如下步骤:提出申请、等待答复、取得法律认可、招股书的Redherring(红鲱鱼)阶段、路演与定价,然后就是招股与上市阶段。只要公司符合纳斯达克上市要求,并且能够吸引到国际投资者的关注,那么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难度不大。因为纳斯达克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只要投资者预期上市公司能够给他们带来回报,他们必然会热烈地追捧这家公司的股票。只要获得投资者热烈认购,上市公司也就能够在纳斯达克以很高的市盈率融得资金。
纽约证交所对美国国外公司上市的条件要求: 作为世界性的证券交易场所,纽约证交所也接受外国公司挂牌上市,上市条件较美国国内公司更为严格,主要包括:(1)社会公众持有的股票数目不少于250万股;(2)有100股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5000名;(3)公司的股票市值不少于1亿美元;(4)公司必须在最近3个财政年度里连续盈利,且在最后一年不少于250万美元、前两年每年不少于200万美元或在最后一年不少于450万美元,3年累计不少于650万美元;(5)公司的有形资产净值不少于1亿美元;(6)对公司的管理和操作方面的多项要求;
(7)其他有关因素,如公司所属行业的相对稳定性,公司在该行业中的地位,公司产品的市场情况,公司的前景,公众对公司股票的兴趣等。
美国证交所上市条件 若有公司想要到美国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需具备以下几项条件:(1)最少要有500,000股的股数在市面上为大众所拥有;(2)市值最少要在美金3,000,000元以上;(3)最少要有800名的股东(每名股东需拥有100股以上);(4)上个会计年度需有最低750,000美元的税前所得。NASDAQ上市条件(1)超过4百万美元的净资产额。(2)股票总市值最少要有美金100万元以上。(3)需有300名以上的股东。(4)上个会计年度最低为75万美元的税前所得。(5)每年的年度财务报表必需提交给证管会与公司股东们参考。(6)最少须有三位“市场撮合者”(Market Maker)的参与此案(每位登 记有案的Market Maker须在正常的买价与卖价之下有能力买或卖100股以上的股票,并且必须在每笔成交后的90秒内将所有的成交价及交易量回报给美国证券商同业公会(NASD)。
第二篇:国内香港美国就业和生活的对比
国内香港美国就业和生活的对比(转)来源: 石世宁的日志
根据个人经验,写一篇关于国内、美国与香港的对比文章,希望对国内想出国的、国外想回国的新人朋友有点帮助。文中的美国指美国的城市区,而国内专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
工作及收入
美国本科生起薪在4万美元左右,硕士为5万,博士为6万。如果是名校毕业,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加1到2万。顶级名校的博士可以拿到10万,超过10万的毫无疑问就属于高薪阶层了。
美国是工程师的天堂,搞工科的人在美国的起薪基本与金融界持平,差别只是分红少,升级慢。由于起薪是一个人挑选工作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无论是香港还是国内,工程界的起薪都无法达到美国哪怕一半的水平,所以搞工科的人很少回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工科升职较慢,前几年都是在打杂,即使非常顺利,几年之后步入高职,也往往已娶妻生子,基本上在美国定居了。这种生活模式,是中国留学生最典型的模式。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市场,但美国金融界的起薪并不明显高于工程界。不过,由于美国市场太大,钱太好赚,金融界的分红是其他行业无法相比的。在好的年景,即使刚刚加入公司的新员工也可以得到与年薪几乎相等的分红,而老员工的分红更是呈几何级数增长。对于美国非常普遍的hedge fund,proprietary trading,private equity等等小公司,模式更加灵活,还常有按照挣的钱提成百分比的模式,高可至50%。对这一行非常有天赋的人,第一年就可以拿到几百万的分红,这样的造富之梦是其他行业不可想象的。当然,必须指出,美国金融界并不好进,即使进去90%也只是打打杂,按部就班。所以,造福之梦对于绝大多数人也只是个梦而已。另一条非常普遍的路是教职。博士毕业后当教授,相得益彰,正体现博士的价值。但是,美国的教职并不好找,一般某个学校的博士只能找次一个档次的学校的教职,而超一流名校的教职,非超级牛人就不必想了。当教授的收入不高,但学校的生活相对简单,日常支出较少,自由度高,并且在社会上很受尊重,所以适合喜欢搞科研的人。
美国的个人所得税虽然在发达国家里不算高,可也相当可观。20%以上的联邦税是每个人都要交的,另外还有州税、城市税。在纽约、芝加哥之类的金融大都,总税率可以到40%以上。
美国是个注重生活质量的地方,公共假期10天左右,一般还有15到20天的调休假。大多数工程公司过的是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金融公司相对累一些,但是除了少数比较变态的,一般工作时间不超过每天10小时。
香港的起薪分布非常不均匀。作为一个纯粹的金融都市,香港可以说是世界上贫富分化最严重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之一。国际化的投行或者hedge fund之类的小公司,起薪基本与美国持平,在50到90万港元之间;而工程类的工作,起薪一般只有10到20万港元强。所以,香港不是个适合搞实业的地方,除非你有超牛的关系。
由此看来,在香港搞金融似乎很好,很有家的感觉又很有优越感。但是,亚洲的金融市场比美国小的太多,所以金融公司在亚洲的盈利能力普遍无法与美国相提并论。因此,在亚洲,通常无法拿到与美国类似的分红,对于hedge fund,proprietary trading之类的纯以绩效说话小公司更是如此。当然,如果你没有成为亿万富翁的野心,老老实实的混下去也足够了。在香港从事教职也是个很好的选择。为了吸引人才,香港的大学开出的工资很有吸引力,正教授能够到200万每年。但是,香港的科研环境无法与美国相提并论,而且香港的大学更喜欢从美国的名校招已经拿到终身教职的教授,所以,这条路并不好走。香港是著名的避税天堂,个人所得税最高不超过15%。
香港的公共假期很多,既有中国的春节、国庆节,也有西方的复活节、圣诞节。香港的公司一般也有每年15到20天的年假。但是金融类公司一般上班时间很长,每天12个小时以上并不鲜见。
国内
国内的起薪差别很大,极少数“牛人”可以拿到50万以上的年薪,但大多数人的起薪在4万到10万元之间。除了国际化投行和中金等少数几个大鳄,大多数金融公司的起薪也很难超过15万,即使有海外留学的背景,也一般不会为你开出更高的价码。国内金融公司的分红比较慷慨,好一些的第一年就能够达到一年工资的水平。国内的金融市场远远大于香港,机会也远远多于香港,如果能混出头,前途将不可限量。不过,在美国与香港市场上的流行做法在国内不见得能行的通,选准一个合适的回国时机很重要。国内教职起薪很低,官僚气氛重。虽然近些年都在加大对高校的扶植,“千人计划”等等也搞得如火如荼,但这些基本针对已经在美国混出名堂而想实现更大的个人价值的人,不适合初出茅庐的新人。
国内税负并不轻,虽然对于一般收入者,税率低于美国,但考虑到美国有相当的退税空间,实际税负反而比美国略重。
国内的假期相对较少,新人的调休假一般少于10天。由于竞争过于激烈,很多金融类公司的员工通常在周末也需要加班,并不适合享受生活的朋友。
物价及房价的肉类食品很便宜,蔬菜却很贵,一斤(美国论磅,方便起见,换算为斤。1磅大概0.9斤)西红柿可以买到两三美元。想了解美国的肉菜价格,可以逛逛国内的沃尔玛、家乐福之类,价格与美国相仿。的肉菜类介于美国与内地之间,有类似于美国的超市,也有国内很常见的菜市场。
三地的服装、电器等等价格类似,名牌产品国内通常更贵些。但是在国内和香港可以买到的“地摊货”在美国基本买不到。的服务业成本很高,出租车、理发等等的价格通常是国内的近10倍,餐馆的价格也通常是国内的四五倍。的服务业成本基本在美国的一半左右。综合来看,不考虑房价因素,三地的物价水平可以近似为美国:香港:国内 = 3:2:1。
除了纽约、芝加哥等少数几个大城市的市中心区,的房价并不高。如果要购买,基本上20万美元就可以在美国绝大多数城市买到不错的别墅。但纽约、波士顿、芝加哥等城市中心的房价很贵,90平米左右的公寓也要50万美元以上。在美国租房的价格因城市而异,差
别很大。以90平米的公寓月租为例,一般的二线城市只要1000美元以内,在华盛顿、波士顿、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等大城市的市区则要2000美元,纽约市区要到3000美元以上。的城市布局非常集中,造成了与中环靠近的区域房间很小,房价很高。在香港,90平米以上的房子就属于豪宅了,一般人是不敢想的。普通人家多是住50多平米的房子,甚至30平米的房子。以60平以下的房子为例,均价多在6、7万港元每平米。而香港租房的成本也很高,一般5、60平米的房子月租在15000上下,超过100平米的房子月租一般高于30000。但是,香港的小区配套设施很完善,近几年新建的小区,都带有不错的会所,里面常有运动场、健身房、棋牌室、游戏厅、K歌房等等设施,供住户免费或以很低廉的价格使用。
经过几年的疯长,国内大城市的房价已基本赶上了美国的二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的房价,以距离市中心半小时车程为例,均已达到或超过2万元每平米。而国内的租房价格相对低廉,一套90平米,位置一般的房子,一般3000多元每月。但是,国内小区的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除了个别的价格不低于纽约、香港房价的高级小区,一般都只是一个住的地方而已。
生活及其他
美国的人际关系简单,公众的普遍素质较高,而且不排外,很容易融入美国社会。美国出游方便,机票、住宿、租车都很便宜,很适合喜欢旅游,并且喜欢大自然的朋友。如果愿意,周末带着家人开个把小时,都能够到达充满清新野趣、远离人烟的处所。而且,周围通常有很人性化的设施,可以供你取水、加油、用餐、休息。美国的空气质量普遍很好,绝大多数的城市都很干净。美国还是一个现代文化很丰富的国家,电影、音乐、游戏等等都引领潮流。美国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没有“家”的感觉。华人在美国的人际圈子普遍比较小,呆的时间长了会觉得无聊。还有一点,美国的食物以快餐为主,喜欢美食的朋友会大失所望。
香港的大陆人很多,可以很容易的找到很多有共同语言的朋友。香港与大陆一水之隔,联系起来也非常方便。香港的食物属于粤菜系,有一些川菜馆,但很难找到北方的菜系。香港有很大的自留绿地,居住的人很少,也没有除旅游业外的任何产业,很适合周末出游——爬山、冲浪、吃海鲜,应有尽有。香港的交通非常方便,公共交通系统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对于多数人的居住区域,一般上班地点在半小时以内可达。在香港居住7年以上可以申请成为香港永久居民,享受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双免签政策,很适合喜欢旅游的朋友。香港的缺点同样明显,居住环境过于拥挤,文化基本属于快餐文化,而且处于落伍的边缘。社会上主要以粤语为主,北方人会有一定程度的不适应。
国内
国内是最有家的感觉的,而且对于在国内接受过本科教育的人,朋友圈子也基本集中在国内。朋友多、发展空间大,优势明显。国内的缺点已为很多人诟病,比如居住环境拥挤、空气质量差、食品不安全、网络不自由等等。不再多说。
其他比较的角度比较初级,比如入职收入,假期等等,并不适合senior的看问题角度
重新写个(假设同样可以出国的人)中国
拿到10年工作经验的年龄 37岁左右33-35岁左右10年
平均结婚年龄 岁左右 25-28岁左右平均
可选择对象范围 差不多,比米国多100倍
身份 35岁10w人/年京沪应届生马上拿集体户口?
住房 租房便宜,买房离谱
开车 车价油价都偏高,国产便宜
吃饭 蔬菜水果便宜
恩格尔系数(吃饭/月消费)10~20%25~50%
x生活 租房同居,租房结婚两极,不买房选择多,买房苦
衣服 花样多,外牌贵
体力劳动外包服务业(厨师保洁等)工人均4w$/yr(基本自己作)工人均4k$/yr(自己不用作)
要娃 1.5个,平均35岁要平均1个,平均30岁要
社会 华人社会亲朋多,语言方便
自我实现 适合高智,能成功道路较少适合高情,发展道路多
兴趣发展 主流文化是西文,需要融入中文兴趣主流西文不稀罕
政治权利 华二代才有,1代没戏有戏但很难,人多
预期未来30年平均家庭收入30年后收入6w$->4w$ 预期30年后家庭入10w->20w
可见综合上述特点,中美各适合不同的生活方式
适合高智商低情商,1个人工作养lp+2娃,生活比较平淡,向上机会较少
适合吃肉,不适合吃菜,适合买房,适合买名车,适合稳定的家庭生活,女生容易成家 中国适合高情商,智商影响不大,2个人工作养1娃,生活较丰富,向上机会多但需特别努力
中国适合吃菜吃水果,适合租房不适合买房(租售比=2%的情况下),适合买国产车,适合男生感情折腾,女生不如国外好成家
特别适合的人:俩IT民工,高智商低情商,没有向上企图,喜欢西方式生活方式的,美女
特别适合中国的人:非工程教育行业,高情商,有向上企图,喜欢中国式生活,不苛求买房
比较而言,中国最突出的问题是,攒钱买房的话,生活质量低下(恩格尔系数多~50%)其次突出的问题,是社会剧烈变革,贫富分化情况下,仇富严重,尊重和平常心不足好在中国的两个突出问题,都是心理层面的,客观的物质生活,并没有突出的劣势
作这个比较,我觉得对平衡的人生来说,选择国家,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选择身份,是选择文化和民主制度(注意民主首先是争取自己利益的民主,而不是全民民主)选择工作,也是选择家庭结构(lp是否工作,几个娃)和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吃饭/月消费)选择行业,是选择自己的天赋,热情,和行业的需求,发展的结合。也就是自己在行业位置 所以仅仅从数字角度来比较,可能比较浅显,但未必能全面反映出真实的生活体验
第三篇:国内LED封装上市公司
国内LED封装上市公司
机构热捧国星光电(002449),雷曼光电(300162)业绩看涨
近年来,尽管LED照明市场并未启动,但是进入该行业的企业量数却呈现直线增长,关于LED的故事在各个公司中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在二级市场上,由LED概念带动的股价上涨,在新年伊始便已经展开序幕。
就在今年元旦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三安光电(600703)、士兰微(600460)(600460)纷纷宣布了新的投资扩产计划,两公司受到市场追捧。而在去年年底,同样属于LED概念的国星光电(002449)、歌尔声学(002241)等多家上市公司股价出现强势拉升。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LED行业在2011年有望启动,行业投资时点即将到来,从具体投资分类来看,LED行业分为上游的外延片和衬底、中游的芯片和封装以及下游的照明和背光源,其中业内人士更看重中游的封装,称其为中国LED产业的咽喉。
LED的核心技术是高亮度LED的外延片和芯片制造技术,也就是LED的上游产业,该产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该领域一直是业内公司竞相攀登的行业高地。但就技术层面而言,目前国内企业依然无法与日本等国外企业相比。而处于中游的封装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却有着相对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同时被业内普遍看好。
国信证券分析师陈健分析认为,从产业结构上看,中国的封装产值仍在LED行业中占据最大比重。2009年,封装行业产值占到LED产业产值的87.6%。LED封装具有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特点,由于中国大陆具有成本优势和迅速扩大的LED应用市场,国际及中国台湾封装厂商纷纷到大陆投资建厂,以取得就近配套与终端市场优势,使得中国大陆的LED封装产业得以持续快速增长,也使得中国大陆成为全球重要的LED封装基地,这
国内、香港及美国上市公司条件汇总
本文2025-01-10 01:19:32发表“精品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71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