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和〈68

栏目:精品范文发布:2025-01-10浏览:1收藏

第一篇:认识=、〉和〈教案

《=、>和<的认识》教案 实验小学 汤燕娟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20页例5和“想想做做”第1~3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比较物体个数的具体过程,认识符号=、>和<,理解其含义,能用符号或词语描述所认识的数的大小。

2.使学生在比较物体多少的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体验和理解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初步建立“同样多”“多”“少”等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判断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两个文具盒,里面各有5支铅笔;学生每人准备小棒、圆片、三角形学具若干。

一、创设情境 比高矮大小

1.出示两个文具盒,说明里面装的都是铅笔。

提问:你知道哪个文具盒里面的铅笔支数多吗?为什么不能知道?

指出:要知道哪个文具盒里的铅笔支数多,就要数一数每个文具盒里各有几支,比一比哪个盒里多一些,哪个盒里少一些,这就要用到比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

2、有一天,森林里热闹了起来,原来呀——“森林运动会”开幕了。(出示主题图)

3、提问:瞧,有哪些队的小动物参加了比赛?你们想从这里知道些什么?(主要启发提出哪种动物只数多,哪种少)

二、引导比较,认识新知。

(一)理解“同样多”,1、如果要举行拔河比赛,派哪两队上场最合适?(小兔和小猴)为什么?(因为同样多),让我们一起来摆一摆,看看是不是这样。

摆一摆,在小兔和小猴的头像之间连线,并引导学生注意看老师在做什么。提问: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吗?引导学生说:把1只小兔对着1只小猴,能一眼看出谁多、谁少。

提问:谁来说说小兔与小猴比较的结果?

指出:1只小兔正好对着1只小猴,谁也没有多余,它们的只数一样多。我们就说,小兔和小猴的只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

提问:小兔有几只?小猴呢?

指出:小兔和小猴都有4只,它们只数同样多,我们可以写成4=4。(板书:4=4)说明“=”是“等号”,大家一起把4=4这个等式读一读。提问:现在你知道4=4表示什么意思吗?

“=”叫做等号,表示两边的数同样多,读作“等于”。学生读并观察“=”的样子。学生汇报: 两横一样长,粗细一样。指导学生写“=”。

2、比较铅笔的多少。

比一比两个文具盒里的铅笔支数,看看结果怎样。教师数铅笔,小朋友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先数一个盒里的铅笔,边数边让学生用小棒摆在第一排,共5支,摆5根。再数另一个盒里的铅笔,边数边让学生用小棒摆在第二排,摆5根。现在自己比一比,两个文具盒里的铅笔支数可以怎样说?

3、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教师摆6个○,让学生对着○摆△,要求△和○同样多,4、练习。

说说还有哪些数字也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

(二)认识“多”“少”和“>”“<”。

1、认识“多”和“>”。

讨论:要知道松鼠和小熊谁的只数多,谁的只数少,可以怎样比?

你能用三角形代替松鼠,圆片代替小熊,一个对一个比一比,看看谁的只数多吗?

注意指导学生按要求摆学具。随后教师出示5只松鼠头像和3只小熊头像,并按教材上的样子在黑板上贴好,然后连一连。

提问:松鼠只数比小熊怎样?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指出:1只小熊对1只松鼠,小熊没有了,松鼠还有多余。我们就说松鼠比小熊多。(板书:多)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松鼠有几只?小熊呢?

指出:松鼠有5只,小熊有3只,松鼠比小熊多,我们可以写成5>3。(板书:5>3)“>”是“大于号”。

让学生读一读5>3,说一说5>3表示的意思。

记忆大于号:开口在左,开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指导学生在教科书上写大于号。

2、哪些数字也可以用大于号连接呢?

3、认识“少”和“<”。

如果把小熊的只数和松鼠比,你认为可以怎样说?请看着图想一想,同桌小朋友先试着说一说。学生交流自己的说法,得出“小熊比松鼠少”。(板书:少)

指出:小熊有3只松鼠有5只,小熊比松鼠少,可以写成3<5。板书:3<5“<”是“小于号”。让学生读一读3<5,说一说3<5表示的意思。记忆小于号,指导在教科书上写小于号。(3)学生选择比较。

刚才小朋友还提了其他几个比一比的问题。现在同桌一组,找两种没有比过的小动物,用圆片和三角形各代替一种小动物,先摆一摆,再说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指导学生操作、比较,与学生交流。

3.小结:这节课通过数的大小比较,我们认识了等号、大于号和小于号。(板书课题:认识=、>和<)

三、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照样子摆一摆、填一填,再组织交流。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是怎样比的。提醒学生: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除了可以想它们所表示的物体个数,也可以想它们在排列顺序中的位置。例如,从小往大排,1在3的前面,3在1的后面,所以3>l。

四、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位新朋友?

讲述:>和<长得很像,老师经常会把它们给认错了,哪一位小朋友有办法能帮我很快记住哪个是大于号,哪个是小于号呢?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大口朝前是大于号,尖头朝前是小于号。大口对大数,尖头对小数。教唱歌曲。学生边唱歌曲边做手势表演。

五、课内作业

1、课后观察学校和家里的东西,每次挑选两样,运用学过的方法比一比它们的多少。

2、做“想想做做”第3题。板书设计:

同样多多 5少 3 =4 >3 <5 4

第二篇:《认识左右》教案

《认识左右》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2、联系生活实际,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根据画面找出有关上下前后的关系的物体。

同桌互相说一说。

2、谈话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种新的位置关系。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背对学生出示右手,问:“这是哪只手?”请学生跟着举起自己的右手。然后,用同样方法教学左手。

2.观察自己的左右手,说一说我们的左右手有什么不同点,认清自己的左右手方位。

3.小游戏:同桌喊口令,按同桌的口令出示自己的左右手。再进行反口令训练,如:同桌口令为左手时游戏者出示右手。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左右手在生活中的作用。5.小结:我们的左右手是好朋友,生活中的许多事情离不开它们。左右这两种位置关系也是相互依存的。6.练习,完成“做一做”。(1)摸摸你的左耳,摸模你的右耳。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

(2)自己为中心,说说自己左右前后同学的名字,再说说自己从前往后、从左往右是第几人。

7.同桌面对面伸出右手,互相握一握。然后,面对面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左右边各有什么。

8.小结:我们的左右手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当我们改变方向的时候,左右两边的位置是发生变化的。我们应该根据方向的变化认清左右两边。

三、巩固练习:

1.写一写,把4写在8的左边,把2写在8的右边。2.说一说你的相邻同学都有谁。

3.教科书练习二第4题。先由教师指定一组学生进行示范练习,加强学生的综合方位感。然后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巩固练习。4.教科书练习二第5、6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左右

第三篇:认识左右教案

“认识左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2.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3.能用左、右描述物体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教学难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谈话:听说小朋友的歌唱得可好听了,给老师们唱一首歌吧。学生唱《左手和右手》。

提问: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左手和右手》)小朋友,哪只手是你的左手,哪只手是你的右手?

二、认识左右

1.强调左右手的作用,加深对左右的认识

提问:咱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它们可是一对好朋友,左手和右手可以做些什么呢?

2.找找身体上的左右

提问: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有着很多像左手和右手一样的好朋友,看一看自己的身体,你能找出像这样的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吗?(能)请你一边找一边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学生活动,寻找身体上的左右。

提问:“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你身体上的一左一右的好朋友?老师建议,他说到哪儿,咱们也就指到哪儿行吗?”

生汇报寻找结果,边说边指,其余的同学也跟着指一指。讲述: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找到了这么多一左一右的好朋友,连老师都佩服你们了。现在我要看看你们身体上的这些伙伴配合如何,咱们做个“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认识=、〉和〈68

第一篇:认识=、〉和〈教案《=、>和<的认识》教案 实验小学 汤燕娟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20页例5和“想想做做”第1~3题…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