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77
第一篇:第一书记观后感
做一名真的共产党员
《第一书记》观后感
这么多年因忙于工作而很少有时间真正的看一部影片,这个第一书记我却看了两次,于浩的事迹让我一次一次落泪,他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的同时,也使他的名字在我们心中永远不会离去,第一书记—沈浩。
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派驻小岗村的选派干部。他可以选择,他可以听从别人的“建议”,但他没有,他全心全意、任劳任怨、没日没夜、无私无畏地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带领小岗村的村民进行第二次改革。在他的带领下,小岗村终于初步的改变了“一夜越过温饱线,二十年过不了富裕坎”的窘困,走上了富裕之路。
沈浩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他全心全意践行党的宗旨、尽心尽力为群众谋福利,他深入群众,埋头苦干,在广阔天地中锻炼成长,在艰苦磨炼中增长才干。他的感人事迹凝结成一座丰碑,不仅立在小岗村,立在广袤农村,更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心里。他胸怀大志,有着共产党员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主动积极要求组织选派去最穷最恶劣的小岗村。在那里他践行了一个真共产党员的理想,判断真假的标准是什么?第一,做事先为人,第一有好
心,这是第一真真心。第二,办好事,办成事,干实事。这是真干。所以,我理解的真共产党就是好心办事。沈浩也正是这样的人,大写的人。
沈浩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我用我最黄金的岁月为小岗作出了 1
应有的贡献。今天发生的一切,让我感到交困难耐,但我仍愿担当!也许我的举动,能换来小岗村真正的发展和繁荣,我无怨无悔!”从这一段话中,我们知道沈浩的工作开展也不是很顺利,在小岗村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的困难,但是无论多么交困难耐,他仍愿意担当。在责任、压力、困难面前,他选择的不是逃避,而是面对。其实,从沈浩的背景来看,他已经是省财政厅的副处级干部,在小岗村取得成绩的时候,他如果选择回财政厅,那可谓功成身退,渡了一层明晃晃的金子,升职、加薪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他没有,他放弃了那条金光大道,选择继续留在小岗。原因是很多工作做了一半,他不能甩下不管。质朴的话语反映出沈浩是一个勇于担当的硬汉子,强烈的责任感驱使他无怨无悔的把黄金岁月奉献给小岗人民。
普通的人物,平凡的故事,很生活,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没有惊天壮举,没有枪林弹雨,也不是高大全。虽是一件件小事、一件件家长里短的琐事,但都是老百姓需要、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也都是不容易解决的难事。沈浩同志始终秉承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宗旨和信念,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全体村民的理解和拥护,称得上是一个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开拓进取的领头人,我们都要真正的向沈浩同志学习,学习他的不求个人得失,一心扑在工作上,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习他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实干精神!
沈浩对小岗村村民的真诚让我一直在流着泪。修路、盖房、架
桥,事事关注百姓,件件贴近民心,与农民面对面,肩并肩。沈浩在日记中写道:“我用我最黄金的岁月为小岗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天发生的一切,让我感到交困难耐,但我仍愿担当!也许我的举动,能换来小岗村真正的发展和繁荣,我无怨无悔!”沈浩同志扎根小岗六年,为小岗的发展鞠躬尽瘁,把汗水和真情留在了小岗村,把爱和希望留在了小岗村,把自己最宝贵的生命也奉献给了小岗村。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用自己的生命履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
沈浩敢于担负起“中国改革第一村”的历史重任,当别人把到农村挂职锻炼当作镀金的跳板时,他却勇于超越传统价值观,把小岗村做为自己的人生平台,深入群众,带领村一班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精神,积极探索科学发展道路,促进了小岗又好又快发展。他演绎的是奋斗的感动,官不大,责任却很大,对人民群众有感情,扑下身子和小岗村民一道吃苦,把几千号人的吃穿住行当作责无旁贷的责任和奋斗的动力,用一片真心换来小岗村民的一片真情;他展现的是奋斗的光辉,上有老母,家有贤妻和挚女,常年不能和家人团聚,爱家却不能顾家。“我们离不开沈书记”……能够让人民群众感到离不开,这是何等的境界,这是生命何等的光辉!他将有限的生命化为对人民、对事业无尽的奋斗,他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的同时,也使他的名字在我们心中永远不会离去。
第二篇:“第一书记”观后感
观“第一书记”有感
作为人民的公仆,我从沈浩书记的身上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责任,什么叫奉献,沈浩书记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也是精彩与辉煌的,人活着最美好的就是能幸福地活在每个人心中,留下有意义的人生,沈浩书记他做到了,而且也为世人留下了完美的句号。
幸福是什么滋味?真让人寻味,从沈浩书记身上,我寻觅到幸福是深入基层贫困人民生活里去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幸福也是沈浩书记在艰难困苦中帮小岗村搭建第一条公路时嘴角露出的那一抹微笑;幸福还是沈浩书记弃下家庭不顾,告别喧闹的城市,积极献身于祖国伟大的建设事业中去。
都说人有自私之心,可我在沈浩书记身上完全发觉不到。能看到的是,他日日夜夜都在为小岗村的繁荣建设而奔波劳碌,时时刻刻都想着如何才能使小岗村的村民能脱贫致富,尽管作为书记的他只能住在一间昏暗的农村小陋房里;尽管妻子怎样劝说与担心;尽管不法分子怎样威吓他秉公处法时,可他,依旧任劳任怨,依旧不畏艰难。他用宽容包容了这一切;他用结实的肩膀担当起共产党赋给它的光荣使命;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小岗村的繁荣富强。
最后在沈浩书记的日记里,我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党员,就必须时刻要为人民服务,敢于承担责任,不以权谋私,不畏艰难险阻,奋身投入祖国伟大的建设事业中去,为祖国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沈浩书记是全国人民的行动楷模,是全体党员学习的榜样。他的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前进。
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像沈浩书记一样,当自己献身于祖国伟大的建设事业中去时,也能在日记的最后一页写道:我已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去,今生已没有遗憾了。
电气一班学生党员:陈嘉朗2012.02.23
第三篇:《第一书记》观后感
《第一书记》观后感
很早以前就已经听闻沈浩的优秀事迹,5月4日下午,怀着对沈浩深深的敬意,我们计算机学院组织观看了《第一书记》这部触人心灵的电影。电影虽然结束了,但沈浩平凡而又光辉的形象却深深留在了我们的心中,学院也因此发起了学习沈浩精神的号召。
《第一书记》的原型就是优秀共产党员沈浩书记,2004年2月,沈浩积极响应省委号召,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直到2009年11月6日去世,沈浩同志在广大人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震撼情节。沈浩无疑是优秀的党员,他“要为小岗村实实在在做点事”的思想处处体现,刚到小岗村报到时,沈浩就被村里的糟糕的路况所困。随后6年摆在他前面的困难就如同脚下的路一样不平坦,但是他没有气馁,没有放弃,而是沉下心来积极地展开工作。刚到小岗村工作的前期,说风凉话的、挑毛病的、出难题的、拆台的,天天都有。但是,沈浩用他自己对小岗村群众的真心真情践行着自己的选择。上任没多久,他就全面调查走访了小岗村的108户人家,每家每户的细心调查小岗村的现状,开展自己的建设工作。他真心地把自己交给了小岗村的建设与发展,交给了自己当初的选择。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就在小岗村的美好蓝图一天天变成现实的关键时刻,沈浩却累倒了,倒在那他住了6年的小屋里,倒在了他无限热爱的那片土地上,离开了他无法割舍的小岗村和父老乡亲。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在为小岗村的发展“奋斗”着,多么好的一位书记啊!
影片中有几幕让我很感动,一是他的妻子从城里赶来看他,发现他在这里的生活很不如意,妻子担心他在农村工作时身体吃不消,在回去的时候就特意给他买了一只奶羊,让人家给他挤奶喝。但他并没有留下给自己,而是把奶羊送给了村里的特困户吴奶奶。这种举动不是作秀,更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出于对小岗人民的一种真感情。另一件事是为了GLG集团征地建厂需要迁坟时,村里吴奶奶丈夫的坟被强行挖迁,当她在雨中伤心苦守空坟痛哭时,沈浩连夜从家赶回了小岗村,用真情去温暖吴奶奶心中的孤冷,而那时正好是他90岁老母的生日,他是抛下全家赶来的,当了解到吴奶奶丈夫为了淮海战役牺牲时,他带头要披麻戴孝重新为吴奶奶丈夫安葬,这是何等的气魄与胸怀,如果没有对人民的真实感情,是断然做不出这种壮举的!最后当他突发心脏病去世的时候,女儿在礼堂为他奏响钢琴曲,多么深情,多么感人,那是她对父亲最深切的爱与怀念,听着她对父亲的深情表白,全场的人无不动容,沈浩为了小岗失去了太多关心女儿的机会,可是女儿依然为他感到无比的骄傲。
在认真观看了沈浩书记的事迹之后,我不禁深思,为什么他会坚定不移的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小岗村呢?沈浩曾说过小岗就像他一样,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萎顿,他要让小岗和他一起腾飞,他做到了,看到小岗村后来繁荣的面貌以及强劲的发展势头,我懂得,这是一种热爱,是一种信念,更是人生的一种价值体现!
在小岗村的历史上,一共有过四次红手印的光荣记载,500多个红手印里,蕴含着小岗人民对沈浩书记的浓情厚谊,折射出一个共产党员为了践行入党誓词,为了人生理想,为了人民大众,甘愿奉献,勇担责任的高尚品格。小岗村村民对沈浩书记连续4次按手印的挽留信,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他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正如沈浩在日记中写道:“我用我最黄金的岁月为小岗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天发生的一切,让我感到交困难耐,但我仍愿担当!也许我的举动,能换来小岗村真正的发展和繁荣,我无怨无悔!”这是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信念,是共产员
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的真实写照。
“热血铸就英雄魂,浩气长存天地间。”斯人已去,风范犹存。沈浩书记虽然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第一书记77
本文2025-01-10 01:18:10发表“精品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71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