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病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评估与控制对策(5篇模版)
第一篇:神经内科病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评估与控制对策
神经内科病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评估与控制对策
强神经内科病区医院感染的控制,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对病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对病区的空气、医疗和非医疗用品、医务人员的手、医疗废物等加强消毒管理,同时做好职业防护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结论:医院感染伴随医疗护理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我们对每一个环节都要引起重视,人人有预防医院感染意识,做好基础预防工作。
一、神经内科病区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
1、病房内空气的污染
由于患者怕着凉,门窗密闭,病房内空气不流通,冬季尤为明显,空气质量严重超标,易受人流或治疗车来回运动的影响;未进行空气消毒;陪护、探视人员多,带来更多的细菌污染空气;特别是病区内的监护病房,由于其医护人员多、各种操作多、人员走动多、患者的治疗管道也多等特点,再加上通风不良,造成人多菌株杂的严重空气污染。
2、医院感染意识淡薄
医护人员对控制医院感染认识不足,无菌观念不强,少数医务人员在进行无菌操作时不戴帽子、口罩和手套,忽视了无菌操作,或在进行无菌操作时污染了用于患者的药品及器械,造成感染。如临床上常见的泌尿系感染、输液反应都与护理操作不当有关。护理操作所用的一些器械被污染,也可引起伤口及穿刺部位的感染。
3、护理操作用品消毒不严格
浸泡用消毒液有的是临床护士自己配制,浓度达不到稳定标准;或在进行消毒时,消毒的物品未完全浸泡在消毒液中,未达到消毒效果,就使用于临床;护理用品消毒后没有按规定进行检测,反复使用造成的污染机会也多,如床单元的床单、被子、褥子、枕头芯等在临床上反复使用,又做不到一用一消毒,很容易造成医院感染。
4、医务人员的手污染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以接触传播最为常见,其中手是最容易被污染,也是最容易被忽视,是医院感染最重要的传播媒介。由于医护人员没有重视手也是污染的重要环节,故在做各种治疗及护理中,清洗、消毒不彻底,特别是在大查房时不进行手的消毒,手上的致病微生物也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一个方面。
5、医疗废物的污染
对医疗废物的危害性意识差,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放置、有效的初步消毒,防止污染物的扩散以及安全防护等知识的掌握不够,管理不到位。
6、医护人员的针刺伤
多数情况下是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差。
7、滥用广谱抗生素
抗生素用量大、疗程长、种类繁多,抗生素联用时多以二联为主,甚至达到三联。使用抗菌药物起点高,一开始就选用抗菌谱较广的第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等。
二、神经内科医院感染防控对策
1、科室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利用网络规范作用,保证各项操作与规范标准同步及时落实。加强学习,健全各项制度,并及时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使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更加得力,持续处于良好的惯性运行状态,控制和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2、提高思想认识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各种侵入性诊疗手段的增多,使医院感染明显增加。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必须时刻提高护士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长期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抓好医院感染基本知识的普及教育,做到有组织,有计划安排各类人员培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开展医疗安全警示教育,认真组织各项常规、规章制度的学习,提高专(兼)职感染监控人员素质;加强诊疗护理行为中法律知识的应用,各项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常规化、管理科学化。同时,对非医护人员如病房内的清洁员、护工也要进行教育,都要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具体措施,真正把医院感染管理纳入法制轨道。
3、病房的空气消毒
做好病房空气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临床监护室、抢救室一般用三氧消毒机定时消毒,而普通病房应不定时的进行消毒;在夏、冬季要注意开窗通风,2次/d,0.5 h/次;物体表面、桌椅、门窗、墙壁及地面用0.5%有效氯消毒液擦试,1次/周;平时每日用清水擦试;病区拖布实行分区使用,有分区标记;减少或控制陪侍、陪护人员。另外,病室内禁止吸烟以改善空气污浊的状况,防止病区环境的污染。
4、严格掌握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技术,做到凡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医疗器械一用一消毒。在上班时间不准戴戒指、手链,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
5、非医疗用品的消毒
其主要是床单元的消毒。病床单位晨间护理采取湿式清扫,一人一巾,定期更换床单,出现污染的时候要及时更换,更换下来的床上用物如床单、被罩、枕套等用0.5%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 min,床头桌、床、地面等用0.5%有效氯溶液擦试,彻底清除感染源,通风换气使空气新鲜,然后进行空气消毒。
6、保证物品的灭菌效果
对消毒液进行严格检测,坚持更换前,配置后均检测有效浓度,如所有的含氯消毒液做到每天更换1次,并保持容器的清洁,消毒液浓度配置准确,碘酒、乙醇消毒瓶保持密闭,每周更换灭菌2次;坚持无菌物品能高压消毒的尽量高压消毒灭菌。还有一些医疗护理用具也必须严格消毒,如氧气湿化瓶、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等的消毒要落实到位。湿化瓶用0.5%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 min,1次/d,清洗凉干备用。血压计、听诊器在每个患者使用后用乙醇擦试;体温表应每人专用,用0.5%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 min,清洗后擦干备用。
7、医务人员手的消毒
手消毒的目的是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避免污染无菌物品或清洁物品。医护人员进行各项操作前后都要彻底洗手,用流动水清洗,双手充分浸湿,将消毒肥皂液或洗手消毒液均匀涂抹手掌、手背、手指、指缝,按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安装感应水龙头,并配备干手机避免或减少再次污染的情况发生,每月对医务人员的手进行采样监测,从而避免因洗手不彻底而造成的医源性感染。
8、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
一次性医疗用品由供应室统一管理发放,护士长和总务领取保管;在使用时严格检查包装、生产日期及有效日,如有包装破损、受潮、不配套、字迹模糊不清及过期的一律不准使用;分类处理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如注射器,应将针头取下放人防刺、防漏的容器中,其余均分别装入黄色垃圾带内,由专职人员收集后进行处理;使用后的污物分类收集、集中消毒和焚烧处理,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分开处置,防止污染扩大。
9、加强职业防护,防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
护士在护理患者过程中和在处理患者用后物品器械的清洁、消毒过程中极容易遭受感染。据统计,护理人员医院感染发生率占医务人员医院感染发生率的1/2以上。被锐器刺伤发生频率较高,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加强个人职业防护,发生锐器刺伤时应紧急处理,预防发生医院感染,减少医务人员医院感染发生率。
10、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中抗生素占首位,使用不当与滥用广谱抗生素,可造成正常菌群失调,破坏人体生态平衡,还可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所以护士在使用抗生素前,如必须做到及时采样送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合理用药,正确并及时执行医嘱,根据患者病情提醒医生及时停用抗菌药物,向患者及家属宣传过量使用抗菌素的危害,只有医生、护士、患者同时意识到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工作中密切配合,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降低医院感染率。
第二篇: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
【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科门诊 医院 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
神经内科病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评估与控制对策(5篇模版)
本文2025-01-10 01:18:02发表“精品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71172.html
- 《Grandma's Birthday Party》Family and Home PPT
- 《A Birthday Card》Family and Home PPT免费课件
- 《A Birthday Card》Family and Home PPT课件下载
- 《A Birthday Card》Family and Home PPT下载
- 《A Birthday Card》Family and Home PPT课件
- 《A Birthday Card》Family and Home PPT
- 《A Family Picnic》Family and Home PPT免费课件
- 《A Family Picnic》Family and Home PPT 课件下载
- 《A Family Picnic》Family and Home PPT教学课件
- 《A Family Picnic》Family and Home PP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