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北大 再创辉煌(五篇范文)

栏目:精品范文发布:2025-01-10浏览:1收藏

第一篇:百年北大 再创辉煌

百年北大 再创辉煌

许智宏校长在校友工作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各位来宾,各位学长、校友,上午好!非常高兴能够来参加此次校友工作研讨会,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所有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不远万里前来与会的海外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自百年校庆以来,北大校友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海内外各地的校友会逐步建立起来。今年4月中旬,我率领北大教育基金会代表团赴美举行北美 教育基金会成立仪式,得到了当地校友的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各地校友会纷纷举办大型筹款宴会,校友们积极支持,热心参与,慷慨解囊,踊跃募捐,气氛非常热 烈、感人。今年10月初,原计划再次率团参加耶鲁大学300周年校庆,以及哈佛大学新任校长的就职仪式,其间会见各地校友,后因9.11事件而取消。据不 完全统计在美国我们有2万多位校友,他们是北大一支重要的海外兵团,是我校一个巨大的人才库、智囊团和后援团。今年5月4日,学校举行庆祝建校103周年 大会,大概有千余名“一字级”的校友返校,来感受母校发展的气息。

我们今年的招生工作,得到了各地校友会的大力支持。去年由于两校合并,我们对新的形势估计不足,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我们及时总结了经 验教训。今年在迟惠生常务副校长和吕兆丰副校长的领导下,在全国各地校友会的支持下,经过教务部各位同志的努力,圆满完成今年的招生任务。这些年来,在学 校招生工作中,校友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校友在当地各部门、各领域担任要职,他们致力于促进母校与当地的联络和合作,使社会更好地了解北大,也使 北大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付出辛勤努力的各位校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下面,我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北大近两年以来发展情况。

自98年以来的三年是北大历史上的大发展时期。在1998年5月4日北大百年华诞庆典大会上,江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中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 大学的宏伟目标。在这个基础上,教育部制定了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明确提出把北大、清华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即“985计划”,因为是江总书记在98年 5月4日提出的,故也简称为“985计划”。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规划,北大准备用17年的时间,分两个阶段来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第一个阶段是用7年的时间为全面建设奠定基础,前3年北大与清华各自都到了国家18亿的资助,来改善办学条件,吸引优秀人才,改善人事分配制度,进行 基本建设。这18个亿是这么分配的,1999年3个亿,2000年6个亿,今年9个亿。考虑到明年国家财政上的困难,部里要求今年的9个亿不能全用完,要 预留3个亿到明年。为此,我们已与清华校长书记沟通,正在争取国家第二期的资助,我们在这方面必须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应该说,“985计划”使北大全面 的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大大改善了我们办学和科研的环境。

去年10月,北大与北医合并,总体上讲,合并后的北大发展是平稳的。李岚清副总理在北大与北医大合并的会议上讲,纵观世界现代科学的发 展,大多数一流的大学都有医学院,而世界很多一流的医学院都设在综合性大学里。今天的医学教育与科研,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支持。李岚清副总理在中南海接见当 时两校的领导时,谈到他最关心的是未来医学教学的模式,即能否使医科的同学拥有更广博的学科背景,以适应未来人类健康和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应该讲,两校 合并使北大在学科方面有了更全面的基础。过去北大强调文理并重,现在已拥有人文、社会、理学、工程学和医学等5个学部。

现在全校的教职工有1万7千人,在校各类学生3万7千人,其中本科生与研究生2万7千人,成人教育1万人左右。我们有155个博士点,177个硕士点,86个本科专业,覆盖130个专业的29个博士后流动站,综合实力大大加强。百年校庆后,我们吸引了一批海内外的优秀人材包括院士等高级 专家学者,到北大任教和从事管理工作。目前我校的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在 人数上均居全国高校首位,这充分显示了我校人材队伍和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者已经成长起来。我认为,学校最重要的任务在为社会源源不断 地培养高质量的优秀人材。最近教育部领导在不少场合也一直强调大学培养人才的功能。如果大学不把培养人才作为首要的任务,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

北大自211工程和985计划启动以来,将教育和科研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院系结构的调整,取得了较大成绩。今年 教育部正在重新评定全国的重点学科。在重点学科的重新预审中,我校的成绩是非常优秀的。我们北京大学本部和医学部总共申报了103个重点学科,其中17个 学科被所有评审专家认为非常好,80%以上专家通过的有30多个学科。我们将努力使北大拥有的重点学科数量仍是全国高校之首。另外,为了适应科技发展和国 家的需要,我们对学科进行了调整。一方面要保证北大有优势的传统学科(如文史哲数理化)继续得到发展,同时也要发展前沿科学、交叉学科。这几年,我们加强 了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医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建设。陈佳洱校长在任期间,我校即开始进行院系调整,即推行三级建制,两级管理。目前已成立外国 语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院等13个学院。今年我们加大力度推动学院建设。根据国家和社会需要,我们又成立了新闻传播学院。社会上很 多人向我们建议,北大应该培养新闻方面最好的人材,如今新闻人材的培养实际上是文理交叉型,需要了解科学技术的进展,需要使用新的传媒技术。因此我们整合 文科的部分专业,以及理科的,特别是与传媒技术有关的专业,形成新闻传播学院。大家都知道,物理系是北大的老系,物理系派生出技术物理系、天文系、地球物 理系的一部分,现在已重新整合为物理学院。昨天上午,我们举行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成立大会,邀请了三十多位院士参加会议。他们开玩笑说,现在的规模完全可 以在北大举行科学院地学部院士会议了。空间科学不只是一个学科,它在国防建设中也将发挥很大的作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包括地质系、遥感所、地球物理系的 一部分,聘请了北大校友、地震学家陈运泰院士来校担任院长,同时又聘请了4位院士兼职。今年我们还准备推动环境科学方面的建设。现在全球都面临着很大的环 境生态问题,我们正在考虑在北大成立一个环境科学方面的学院。北大信息科学和技术方面的研究实力很强,但分散在几个系、研究所,我们计划组建信息科学学 院,同时与北京市政府、青鸟集团组建北大软件学院。软件技术需要快出人材,完全靠大学目前的体制不行,需要采用另一种机制。据悉,国家未来几年中需要几十 万的软件方面的人材,国家倡议有条件的大学成立软件学院,但机制必须跟地方、与产业结合。所以现在,杨芙清院士与北京市政府商量,在北大以外征地来筹建北 大软件学院。学科调整是为了使我们的学科更好地适应国家的需要和科学发展的趋向,也为北大未来的发展,能够开拓更广阔的舞台。

北大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合作交流。北大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最近举办研讨会,纪念严复翻译《国富论》一百年。其实,北大在开始阶段就是由一批 海外学子建设起来的。这些年来,北大对外合作交流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与70多个国家20多所学校签署了正式合作协议。我们每年要接待外宾2万多人次,其中 不乏各国元首、大学校长及社会各界名流。三年来,我们共接待了来自19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广泛活跃的国际交流对我校学科建设和学生培养起了非常重要 的作用。我一直认为,今天的学生不管将来在哪里工作,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都必须了解世界,具有国际的视野。而北大活跃的国际交流,为我们培养最 优秀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环境。如自1999年以来,我校成功举办的外国大使系列讲座,介绍所在国的政治、经济、外交情况,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欢 迎。此外,我们与很多外国大公司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如摩托罗拉,IBM都在北大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或者提供奖学金。目前郝平副校长专门分管国际合作交 流。

在林钧敬副校长的领导下,我校在基本建设方面也取得巨大进展。大家去北大看看,面貌焕然一新。百年讲堂、理科楼群已先后投入使用,大大改 善了教学科研环境。今年暑假,北大校史馆竣工,这是日本丰田、理光等60多家大企业资助兴建的,明年校庆可以对校友开放。图书馆新馆已经投入使用几年了,大大便利了同学们的学习。现在北大图书馆是亚洲最大的大学图书馆,而且引入了世界最先进的管理系统,并将其全面汉化,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今年年 初,我在英国参加世界大学校长会议期间,参观了剑桥大学图书馆。他们有几位学者过去曾在北大留学,最近来北大,对北大图书馆的硬件配置和管理水平惊讶不 已。老师和学生可以查阅上万种国外学术杂志,基本保证了他们阅读资料的需求。在北大教育基金会同志的努力下,我们也争取到了海内外各界人士和校友的不少资 助,除了已建的理科楼群、百年讲堂、图书馆新馆等等外,学校已计划启动部分新的大楼的兴建,如国际关系学院大楼,考古文博院大楼等。考古系与国家文物局共 建成立的考古文博院,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方正的科技大楼已经启动了,医学部也要兴建一座教学大楼。理科楼群对面还有一块空地,将建立理科4号楼,即生 命科学大楼。迄今为止,生命科学学院分散在学校的9个地方,没有独立的科研教学楼。北大的未名湖周围是古园林建筑群,已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区,这是北大 的文化所在。因此,未名湖周边任何地区的基建工程,都必须经严格的审批。学校计划在未名湖东北区筹建文科楼群,因为这里不能建高楼,建设两三层的小楼群,可以用来满足我们文科的需求。我们新近完成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扩建工程,大家下次回去看看,我想是国际一流的环境。最近,诺贝尔经济奖得主Robert Mundell参观后赞叹不已。我非常理解

经济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所讲的,希望以后的诺贝尔经济奖得主能在北大产生。我们有这么传统的,良好的环境,有一 批海外回来的思想非常活跃的经济学家,他们研究的又是对未来全球经济会有重大影响的中国经济,北大有这样的环境条件。近几年,同学们对校领导的意见很大,体育活动的场所太有限了。所以,最近我们跟闵维方副校长商量,一定要借奥运的东风,想方设法为筹建北大综合体育馆筹集经费。

北大是个百年老校,不可否认还存在很多问题。在一些传统学科方面,需要利用现代高科技和新的教育理念来改进。昨天下午,我听取了教育部的 一批专家对北大文科人材基地的评审意见,总的说评价不错,北大的文史哲在全国占领先地位。但是他们认为,现在对北大的衡量,不能只满足于中国第一,国家给 了你那么多钱,应当以国际标准来衡量北大,对北大应提出更高的要求。我觉得是应该的。我们在这些有优势的学科,文史哲、数理化,与国际名校相比还存在很大 差距。过去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可以关门自己研究,随着中国走向世界,对文科教师的交流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他们也必须参与国际合作交流,来不断提高自己。

在人材方面,我校历史上曾产生出一大批学术大师,现在我们的中青年教师若要达到这种水准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前天上午,我参加了在北大 举行的美国地理学会向侯仁之先生颁发美国地理学会奖的仪式,表彰侯老先生在历史地理学方面的杰出贡献。为什么侯老能够在北大成为这个领域的大师?侯老是研 究历史的,他在国外学的是地理,回国从事历史地理研究,所以他的领域横跨文理两个领域,在北大这样文理并重的良好氛围中,成长为中国地理学的一位大师。所 以,作为北大的年轻学者,应当学习老一辈的精神,开拓自己的视野,打好坚实的基础。

当然,经费仍然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这也是前几年刚成立的教育基金会的重要任务。计划每年为学校筹集近1亿的经费。应该讲,他们的工作非 常辛苦。在北大,教育部的211工程和985计划的经费都是专款专用。北大一年的运营经费大概要4亿7千万,其中约三分之二的经费需要我们自己筹措。其 中,研究经费全部靠我们的教授自己到外面申请。我们的产业每年也向学校回报了4000万~5000万。

北大的产业在全国高校中走在前头,现已形成以北大方正、青鸟、未名、资源四大集团公司为支柱的产业群,大大促进了北大科技成果的转化。据 我了解,产业的销售总额在全国高校中位居首位。去年是120个亿,今年大概是150亿。我认为北大的产业之所以具有自身的优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一批 人文社科的毕业生活跃其中,如法律和经济类的毕业生。另外,我们拥有自己的知识产业。方正的激光照排系统技术占了国内的约80%的市场,现在逐步在计算机 产业方面有很大进展,计算机的产量仅次于联想,居国内第二位。我们的四大集团中的三个(方正、青鸟、未名)直接与高科技有关。资源集团是以开发北大周边的 房地产起家的,经营国有资产,现在转向科技园建设。目前,我们的产业正在改制。根据李岚清副总理和教育部的精神,需要在校方与产业之间建立一个防火墙,学 校不能承担无限风险。但总的来讲,我觉得我们的产业至少这四大公

司是非常好的,因为他们都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当然出问题时北大会有一些连带关系,但是至少 不会非常复杂,但我们还是要明确产权问题。现在陈章良副校长负责、姜玉祥主任主管我校产业。我们正在研究如何将学校与公司的产权分开,这样产业才具有更大 的自主权。最近报刊上很多大学校长也在讨论,大学是否应当办产业,科学院的研究所要不要办产业。中国目前处于过渡时期,我认为我们还是应当肯定我们已走的 产学研道路,但是这必须规范化,从长远来讲,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机制。不管怎样,北大产业的发展,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回报也是全国高校中比较多 的。

总之,北大要创建一流大学,任重道远。但我相信,在国家的支持下,在全校教职工的努力下,在广大校友们的支持下,北大终将以崭新的面貌出 现。北大不仅要继承好的传统,同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要有新的信念。这几年我收到一些家长的来信,他们担心北大的学生思想太活跃,政府也担心北大不稳定。我想,关键还是我们要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好。北大要在发展中求稳定,如不发展才是最大的不稳定;北大发展了,各方面条件改善了,教师和同学才能集中精力于工 作和学习。我相信,今天北大的学生更加理性,更加成熟,这点请校友们放心。我们一定尽最大的努力使我们的百年老校,在新世纪中再创辉煌。谢谢大家。

第二篇:百年延长 再创辉煌

百年延长 再创辉煌

延长百年,源远流长

中国的石油,根在哪里?亦或者中国油田从何时、何地、因何而起?作为即将成为石油人的我们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没有过去,哪来现在,更无需谈将来了,只有深刻了解了过去,知道了从前发生的种种烙有历史铭文的事件,和无数先进个人的伟大事迹,感受到其中所弘扬的伟大气魄,才能深刻学习到浓厚延长石油的精神。

东汉班固(公元32—92年)著《汉书•地理志》云:“高奴,有洧水,可戁”。高奴系秦置县名,即今陕西延安东北一带,洧水即今延河。北魏郦道元(公元466—527年)所著《水经注》中记载:“高奴县有洧水,肥可燃。水上有肥,可接取用之”。唐代段成式(公元806—863年)《酉阳杂俎》中曰:“高奴有石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北宋时期,沈括(公元1031—1095年)《梦溪笔谈》中记载:“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颇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烟甚浓”,第一次将其命名为“石油”,并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这里的高奴县指的就是现在的陕西省延安市一带,也就是延长油田的所在地。而这一记录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元一统志》(1286—1303年)记载: “延长县南迎河有凿开石油一井,其油可燃,兼治六畜疥癣,岁纳壹百壹拾斤”。《延长县志》(1762年乾隆本)描述古代延长八景,其中一景“油井波涵”,即指延长城西河边有一石井,油浮水面,晴天丽日下波光粼粼,故成一景。可见,延长石油辉煌的种子早早的已埋进了土壤之中,等待着发芽,等待着成长。

1904年陕抚曹鸿勋奏请准试办延长石厂。1905年清政拨官银8.1万两筹建“延长石油1907年4月,在县西门外确定并安装钻井机月5日正式开月6日见油,每产原油150-200

西巡并获油府动正式长”。延长井位器。6钻,9日可公斤,9月10日完井,日产量可达1-1.5吨。这就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延一井”,它开创了中国大陆石油开采的先河,迈出了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步,成为中华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同时,也开启了延长石油事业的百年创业、百年发展和百年辉煌。

埋头苦干,艰苦奋斗

经历了动荡的政局,贫乏的自然灾害,延长油田生产长期在低谷中徘徊。解放后的延长油田迎来了它的第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延长油田的工人们克服种种困难,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生产了大量的煤油、汽油、柴油、蜡烛、油墨、擦枪油和凡士林等产品,保证了战争的需要,实现了“增加煤油生产,保障煤油自给,并争取部分出口”(毛泽东《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目标。延长石油厂被誉为“功臣油矿”。1943年原油产量达到1279吨,时任石油厂厂长的陈振夏先后两次被边区政府授予“特等劳动模范”的称号。1944年5月毛泽东为其亲笔题写了“埋头苦干”四个大字。从那时起,“埋头苦干”便成为延长石油人永志不忘的矿训,成为一代又一代石油儿女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之魂。1945年1月,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毛泽东为陈振夏题写“生产战线上的英雄”的奖状。

1949年进行中国最早的油层酸化增产试验;1951年进行中国最早的油层清水压裂试验;1954年完钻的“延深探一井”,井深2846.63m,是全国第一口超过2000m的地质参数探井;1954年试验成功干井电测,并推广到全国电测系统;1958年成立中国石油工业史上第一支女子钻井队;首创了产能较低油田运用汽车罐装的集输油模式。开发过程中,对低渗透、低压力、低产量的“三低”采用简易的钻井技术、开采方式、集输模式,用“三简”克“三低”,因地制宜,积累了一套适合特低渗油藏开发、开采及增产工艺,成功实现低品位油田的持续开发。

胸怀全局的延长石油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一大批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走出油田,开发建设新的石油基地。1938年,玉门油矿开发初期。延长石油厂将2台完整的顿钻支援玉门。同时派去18名技术熟练的钻井工人。在玉门老君庙钻成1号发现井,揭开了玉门油田开发建设的序幕。1952—1956年,向甘肃、新疆、四川、广东、山东、河北、内蒙、江苏等地的油田输送各类专业人员1282名。克拉玛依、大庆、胜利、中原和长庆等油田的科技骨干和管理人才也都出自延长油田,为新中国石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以后,延长石油在国家和省市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迈入了崭新的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百年北大 再创辉煌(五篇范文)

第一篇:百年北大 再创辉煌百年北大 再创辉煌许智宏校长在校友工作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各位来宾,各位学长、校友,上午好!非常高兴能够…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