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征文正稿
第一篇:师德征文正稿
师德征文
我坚决在农村干上一百年
磁县讲武城学区北白道学校教师 王勇
我的执教生涯是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已近三十八年。
回顾这一路走过的几十年,我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和对广大教师的关怀。这是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甘心奉献农村教育的不竭动力。
1980年高考一结束,我就怀着一颗投身农村教育的红心参加了乡教委组织的民办教师招聘考试。我以测试成绩第一名的优势成功应聘,来到北白道村学校任教,从此开始了我的执教生涯。
刚刚进入学校那会儿,校长安排我教小学三年级英语课。每当我看到课堂上孩子们一双双好奇的眼睛和一张张求知若渴小脸时;每当课间时刻孩子们热情地围着我问这问那时,我就想,这些刚刚学习英语的孩子们思想纯洁得如同一张张没有写字的白纸,多么需要我们教师去描画,需要我们教师来渲染,教师的责任是多么重大啊!八十年代初,正是我国各行各业拨乱反正,各项事业开步入正轨的新时期。国办教师尤其是农村学校国办教师匮乏。学校教学工作很大一部分是由民办教师来完成。民办教师就是挣村集体工分的农民工。其素质不高且不说,还得有耐得住清贫、任劳任怨,爱岗敬业的定力啊。
那时,无论放秋假还是放年假,只要上面安排教师培训,我就一定参加。通过参加几次教育局安排的教师培训,我不仅丰富了自己的文化知识,而且也提升了自己的业务能力,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年后,校长安排我到初中班级上课了。一次,在乡教委组织的统期末考中,我教的初一班英语平均成绩达九十多分。这充分检验了我的工作能力,展现了我的实力。这次统考,曾引起了学区领导和同科教师们的极大反响。后来,在乡教委组织教师听课时,专门安排了几位老教师听我的课。当老教师纪秀听完我的讲课后,忍不住连连点头,感叹地竖起了大拇指。
1986年8月,我从磁县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时村营乡中任教。当时的交通条件、通讯条件、住宿条件都很差,可我在那里一呆就是九年,为时村营乡的教育奉献了我人生当中最珍贵的年华。那几年,我几乎每年接手毕业班。一茬一茬的学生毕业离开了学校,一茬一茬的新生又跨入校门,周而复始,年年如是。每当我接上一个班,我都会去想如何引导、教育好我的这一班学生。
有一年的端午节,一个学生下午来校时给我带来了一包东西,说是她妈妈要她带给我的。我打开一看,里面是她家中午油炸的菜角、糖糕和油条。还有一次是春节放假,两个毕业的学生从时村营骑着自行车找到了我家,非要把他们书包里带的东西留下。尽管我再三谢绝,他们还硬是把从他们家里带来的大米留了下来。他们说:老师,您在学校时对我们的教育和关心我们永远忘不了啊!
每当遇到种情况时,我感受到的是学生们、家长们对教师的尊重和敬佩。这也更加鞭策我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每一个努力工作的人。1986年和1987年,我被中共磁县县委、磁县人民政府授予了“先进工作者”称号,1992年又被中共磁县县委、磁县人民政府授予“模范教师”和“先进工作者”称号。
党和人民的关怀使我更加忠诚于我们的教育事业,更加坚定了我在农村这个教育天地里干上一百年的决心。我必须要继续提升自己,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因此,我利用1987年8月至1990年7月这三年的寒暑假时间,参加了邯郸地区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卫电班的函授学习,取得了大学专科学历,提高了自己的文化水平。1995年8月,我从时村营乡中学调回了磁县讲武城镇北白道学校,回到了我的故乡,我的家。时至今日,已逾二十年。这些年,有的人下海了,有的人转了岗,而我依然痴心未改,一心扑在农村教育的岗位上。爱岗、敬业是一个做教师的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在北白道学校的第一个十年里,我主要担任初中二、三年级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课堂上,我给学生们讲社会发展简史、讲我国的国情、讲我们国家“三步走”战略部署、讲我们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趋势,提高他们的知法、守法和护法意识,帮助他们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激励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当他们一个个高高兴兴地步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时,当他们一个个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踏踏实实工作时,我的心才是最踏实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1996年,我班一个叫李俊平的学生。她在初中即将毕业的前两个月突然不来学校上课了。我问了其班主任郭红旗老师。他说他去过她家里做过几次家访,家人说不想上学就甭让她上了。我听后并不甘心这样,因为我了解这个学生:聪明、脑子快,将来一定能行。于是,我又亲自到她家给她父母做工作。她终于返校继续学习了。毕业后,她考入了磁县职教中心的师范班。如今,她和我一样,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踏踏实实地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她上职教中心后的一天,她来到了学校,在我的办公桌上留下一封信。信里面写了满满一张纸感恩的话语。
十年里,我与学校教师团结协作,和睦相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得我北白道中学教学成绩名扬全县。
十年里,党和人民的关怀也时时温暖着我的心,激励着我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奋勇拼搏。1996年、1997年、1999年,我获得中共磁县县委、磁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嘉奖”证书;2000年获得镇模范教师;2002年获得县级“模范教师”称号。这期间,我又完成了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的本科自考学习。做一个教师真的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近十年,北白道学校顺应教育改革发展和学校布局调整的要求,由中学转型为了全日制完全小学。我又重新捡起了撂下多年的小学英语和语文教学。教材变了,学生也变了,时代变了。一切都迫使我们也要转变思想观念,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手段,以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之要求。我们必需对自己提高、提高、再提高。2010年,由于我的良好表现和突出成绩,中共磁县县委、磁县人民政府再次授予我“县模范教师”和“嘉奖”的殊荣;2011年获又得“镇模范教师”的光荣称号。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的这一诗句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成为我现在工作的写照。
2017年11月,我在讲武城镇学区组织的第八届教师“风采杯”教学标兵展示赛中,踊跃报名,成为年纪最大的参赛者。我荣获了“一等奖”;12月在县教育局组织的教师书画大赛中,我的书法作品《滚滚长江东逝水》被学区推送为参赛作品(170号),到磁县崇文学校参展。
2018年3月,新学期开学了。学生中出现乱吃零食的现象。我对三年级一个班做了一个调查,了解到有百分之九十多的学生吃过零食,百分之十的学生因吃零食闹过肠胃病。出于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做了一节《零食与健康》的专题教育课,在我们学校三年级至六年级学生中进行宣讲。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认识到坏零食对健康的危害,能够自觉抵制垃圾食品的诱惑。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教育的发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教师的责任与担当永远在路上。我愿在农村教育这块责任田里干上一百年,用奋斗创造更美好的人生幸福!
2018年4月
附:
作者简介
作
者:王勇,出生于1961.02,现年57岁,中小学一级教师; 工作简历:
1980年8月至1984年7月,在磁县讲武城镇北白道村学校当民办教师;
1984年8月 至1986年7月在磁县师范学校学习; 1986年8月至1995年7月在磁县时村营乡中任教; 1995年8月至今在磁县讲武城镇学区北白道学校任教。通讯地址:河北省磁县讲武城镇学区北白道学校
征文字数:2779 联系电话:***
邮编:056500
2018年4月
第二篇:正师德
正师德·抓常规·促和谐
----杨家村小学师德建设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从提高教师入手,培养一支具有优秀的师德风范、高尚的师爱形象、精湛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根本。基于以上认识,我校充分落实望都县教育局《2014年工作要点》,把常规管理纳入师德方方面面,强化监督与管理,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学校本着“关爱为本、和合为魂、亲情为桥”的精神,全新打造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学校文化——“家文化”,并围绕“家文化”,积极组织开展和参与各种师德教育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提升师德师能,力求把学校创建成为“让学生开心,让教师安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倾心的”令人向往的好学校。
一、弘扬正能量,营造良好师德氛围
学校充分利用例会时间,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使教师真正明白自己的神圣职责及权利;利用媒体、报刊学习有关教育模范人物的先进感人事迹;这学期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保定学院支教群体的先进事迹,一起学习了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和《幸福人生座》,使老师们受益匪浅。并组织教师谈感想,体会正能量。学校领导特别善于发现身边教师的典型事例,以身边的感人事迹感染带动身边的教师,并认真记录每位教师的先进事迹,给予表扬,以优促优,营造了良好师德氛围。为确保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深入实施,学校高度重视,成立了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学校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协作互助,具体负责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日常工作。
二、以学习促教师师德素养
学校有师德师风学习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保障学习的时间、纪律和效果。如多次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校领导为每位教师印发优秀文章,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有力地促进了教师对师德的理性思考,减少了工作的盲目性,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
三、以评教促自省,加强师德修养
学校每学期有计划地组织召开教职工座谈会,讨论学校及教师曾经出现的个别不良现象。并严格组织教师互评、学生评教、家长评教活动,及时把握每位教师遵守师德规范和教书育人的工作情况,测评结果在例会上进行总结反馈,让各位教师了解学生、家长、同事的意见和建议,做到防微杜渐,倡导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评教活动是一项非常有效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该项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自省、自悟,自觉改进提高,也时刻提醒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学生、家长及所有人心中“学高方为师,德高方有望”。
学校曾组织开展了“我的遗憾”师德小故事讲述活动,每位教师在轻松地氛围中说出了自己身上曾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并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让教师真正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学校每学期总结师德亮点及问题,及时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学习、考核、激励、监督等机制。
四、以活动促师德提升
1、以表彰促师德
学校大力倡导向身边的人和事学习,树立身边师德典型,在每学年初开学典礼上表彰一批“优秀教师”,他们的名誉是别具一格的:如“特殊贡献奖、乐于奉献奖、课改创新奖、读书之星、教学之星”等等。校长亲自为他们撰写颁奖词并颁奖,例如:为“乐于奉献奖”撰写的颁奖词是:他们不仅勤勤恳恳于教育教学,诲人不倦于学生,更乐于为学校诸多事宜出智慧,流汗水,态度积极,任劳任怨,但求奉献,不问回报。为“优秀班主任”撰写的颁奖词是:他们是最小的官,却管着最多的事,他们是最小的官,却操着最多的心,他们是最小的官,却有忙不完的“政务”;忙碌是他们最好的写照,充实是他们最大的收获,为学校,为班级,为每个学生踏踏实实、尽心尽责,以一腔爱心和耐心,用自身的卓越造就卓越的班级。„„每年的此时此刻,全体教师都陶醉于自己因曾经的努力和高尚师德而获得荣誉的幸福之中。
2、关注教师健康,温暖教师心灵。
“我让教师在‘家’的环境中生活,在‘家’的亲情中陶冶,在‘家’的关怀中成长,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真正让教师喜欢、信任的和谐‘大家庭’,让教师在‘大家庭’中安心工作!”这是校长常说的一句话。
每一个学生、老师、领导都希望他所在的学校越来越好,因为它是我们的第二个“家”。校长让老师在这里获得幸福感、成就感、归属感、“家”感。
学校聘请了李梅老师为就“教师饮食与健康”的方方面面进行指导。培训会上李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了饮食与健康的问题,让老师真正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
4、提升教师幸福指数,提高教师凝聚力。
为进一步加强师德文化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校园和谐氛围,我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 “敬老孝亲”、“常回家看看”
师德征文正稿
本文2025-01-10 01:13:24发表“精品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70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