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莲”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托物言志

栏目:精品范文发布:2025-01-10浏览:1收藏

第一篇:以“莲”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托物言志

以“莲”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托物言志

一、导入新课

1.用于谦的《石灰吟》导入

这首诗的写作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目的?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也因此获罪于一些朝中大臣。他看不起那些懦弱无能的大臣、勋臣、皇亲国戚,因此憎恨他的人更多。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2.出示今天的写作内容。

二、知招 1.出示训练目标:

训练目标: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教师指导、范文分析、师生交流,学会托物言志的写法,提升文章的立意;感受莲的魅力,从莲身上感悟人生哲理。2.解释招数

定义: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使这个“物”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这样的写作方法称为托物言志法。3.优势:

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能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用于谦的示例感知)示例:

石灰:借以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蜡烛:借以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腊梅:借以歌颂坚忍不拔,不屈不饶,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黄牛:借以歌颂任劳任怨,坚忍不拔,默默奉献的人。

三、授招

1.托物言志法的运用要点:

(1)大千世界,千类万汇;化草木虫、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雨雪雷电、用品什物、家具器皿,都可以成为我们所托之物,我们既可以写别人常写之“物”,也可以写别人未写或少写之“物”。关键是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能够捕捉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独到感受。(用以上示例加以印证)(2)托同一“物”可以言不同的“志”。举翠竹和雪的例子加以说明:

翠竹:千磨万击还坚劲(风吹雨打依然坚挺)——托此言“百折不挠”之志。

竹解虚心是我师(竹节空心)——托此言“虚心有节”之志。雪:托“雪”的“洁白”——歌颂纯洁的心灵。

托“雪”的“覆盖一切”——批判掩藏缺点,虚伪为人。

(3)学生练习:你认为借莲可以言什么志?(学生讨论后出示幻灯片)出淤泥而不染(自洁功能)——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濯清涟而不妖(天然去雕饰)——纯朴自然,纯洁美丽。池塘效应(接天莲叶无穷碧)——蓬勃的生命力 中通外直——豁达正直

荷叶雨天倾侧保护红莲——无私的母爱 颜色淡雅,气味清香——不张扬。

(4)写作时要掌握好“物”与“志”的内在联系,写出两者的相似点。根据所言之志来确定描写的重点,两者不能割裂游离。

(5)就散文式的文章而言,对“物”的描述是重点,描写时一定要具体、生动、细腻,“志”的抒发,所占篇幅不宜过长,要言简意赅。(后两点结合例文分析)

(6)如何使描写生动形象?

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用其它事物对比衬托;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描写物的时候融入人事活动,能使文章更生动、更充实、更丰满。

范文:《小草的精神》,《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愧》《蒲公英》日 壶井荣

2.小结:做生活的有心人,能够捕捉“物”的特点;托同一“物”可以言不同的“志”;物与志有内在联系,两者不能割裂游离;“物”的描写时一定要具体、生动、细腻,“志”的抒发,要言简意赅。

生活是一部无字书,万物皆有灵性。做生活的有心人,接受心灵的洗礼,培养高洁的志趣,抒写华美的篇章。

四、练招

题目:以莲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中心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参考题目:《荷韵》《莲花赋》《赏荷》《圣洁的莲花》《我愿为莲》 温馨提示:可不能忘了根据所言之志来确定描写的重点。

第二篇:以莲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托物言志

以莲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托物言志

乘上一叶小舟,荡过碧水湖泊,推开层层涟漪,欣赏莲花万朵。

莲花,你那孤傲高洁的花,宽大平和的叶,一脉相承的茎,深扎淤泥的根,点、线、面巧妙组合的画,博得了世人的青睐。

莲花,你那窈窕淑女般的丰盈线条,纯洁清秀的美丽色彩,内质外形的完美统一,一往情深的丰富内涵,赢得了人们的赞赏。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对你廉洁无暇、清丽纯真之魂的赞誉。

“杨柳枝头甘露洒,莲花池畔慧风生”——是对你怜爱平和、吉祥美好之意的褒奖。

莲花,你有彻底无私的奉献精神。你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全盘托出,从花到叶、到籽、到根,可入菜肴,可作良药,通身是宝,整体奉献。

莲花,你有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你扎根污泥,珍爱自洁,保持天生丽质的本色。虽然环境冷酷哀凉,但你不叹世态炎凉,不怨时乖命蹇,不屈从环境,不沾污纳垢,照样安身立命,随遇而安,处之泰然,追求完美。污者管自污,莲花竟自洁。

莲花,你有独立不迁的鲜活个性。你不倚高枝,花开独朵;你端庄典雅,含蓄深沉;你豁然大度,光明磊落;你清新隽永,雅趣怡然;你璞玉浑金,自洁自爱;你亭亭玉立,别具一格。

莲花,你有友善宽厚的温柔情怀。你善良温厚,谦逊益群,携众而生,择善而从,欣然共处。你那藕断丝连的天然资质,象征着忠贞不渝的高尚情操;你那清丽纯真的天然美质,代表着一往情深的丰富内涵。

莲花,你以奉献美的精髓,个性美的筋骨,自洁美的肌肤,仁爱美的内涵,描绘了一幅真善美的画卷。

莲花,你以求真慕美之意,怜爱济世之情,超然物外之神,优雅风情之态,谱写了一曲真善美的颂歌。

我歌颂你,赞美你,莲花!

我欣赏你,挚爱你,莲花!

喜欢荷,喜欢她的淡淡清香,喜欢它的淡淡粉红,喜欢她的亭亭玉立,喜欢它的濯清莲而不妖,喜欢它的柔情似水……眼里,除了怜爱还是怜爱。就像雨巷里的那位带着丁香般幽怨的少女,在梦里,挥也不去散也不去。除了她的身影还是它的身影,除了她的俏丽还是她的俏丽。牡丹?玫瑰?百合?菊花?面对这些后宫佳丽,我却像一位挑剔的美食家,一位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总觉得它们少了点什么,不能给我完全喜悦的感觉。也许这正是偏爱莲的原因吧!情人眼里出西施。莲,让我觉得它就是花中之王,无人可比。朋友说我过于喜爱它,忽略了其它花的美丽,也许是吧!暮春三月,白花争努,牡丹芍药,妍丽妩媚,使人为只震惊;夏季炎炎,紫罗兰、玉兰散发淡淡幽香,祛除夏意,让人心旷神怡;秋高气爽,菊独傲枝头,正直傲洁油然而生;隆隆寒冬,梅独自争妍,不畏严寒,吐放清香,赞美之词不可胜数。但是,我仍固执地认为莲才是完美。对莲的喜爱,使我成为百花不公正的裁判。在生活中,对事物的是非曲直,我们仍是不公正的裁判吗?夜深了,我静静地躺在床上,被这个问题烦扰着。回忆的匣子被偷偷地打开,往事如水流过,重现眼前。因对个别的崇拜,我成为他的守护者,旁人稍有异议,便拳脚相加,小伙伴们对之敬畏,便缄口不语,使我内心稍稍喜悦;因和亲密伙伴要好,便不理事情对错,不分青红皂白,硬着脸皮要站在朋友一边;因对个人稍有偏见,一出现可疑之处,聚焦点便投向他;因为自己的喜好盲目顺从,人云亦云,都不知道在干些什么。猛然发现,曾经,自己是如此没有主见。成了失根的兰花,追逐的浮萍,飞舞的秋莲因风四散的蒲公英,我又当了生活不公正的裁判。世界甚大,要认清每一事物,更应抛开我的个人感情,透过现象看本质,让我们的生活更有主见,更能感觉自己的存在。就像一棵巨松,扎根在山崖之间,不随山水、飓风而改变自己的位置;就像一棵独自开在山谷里的野百合,不管有没有人路过,仍开得那么鲜艳那么快乐。爱莲,却不溺爱莲。爱生活,应该是个公正的裁判。

第三篇:托物言志文档

白杨

一。阅读第二段做题。

1.解词

(1)垠

(2)砥

(3)视野

2.“黄与绿主宰着”中的“黄”指________,“绿”指________________。

3.“你会忘记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高原景色的目的是什么?

5“扑”与哪一个词呼应?体会其表达作用。

6找出文段中运用夸张,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并仿照此句写一句话:

二.阅读第5、6自然段。1.解词

(1)旁逸斜出

(2)不折不挠

2.找出文段的中心句。

3.“一律”的含义是___________;与它相照应的词语是_____。

4.文中说和白杨树是“极普通的一种树”,又说它“决不是平凡的树”,矛盾吗?为什么?

5.文段中的白杨树象征着什么?

6.能高度概括白杨外形特点和内在气质的一个词是_________。

8.找出错别字并改正

黄绿措综

坦荡如抵

妙手偶得

潜孳暗长

倔强挺立

旁遗斜出

艰强不屈

不折不扰

三.阅读第7段做题.1.试用一句话概括本段内容:

2将“难道你就只觉得它是树?”改为陈述句。

3.文中表明白杨树品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4.本段开头运用的写法是_______________

6.本段四个反问句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7.段中并未揭示的白杨的象征意义是()

A.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

B.坚强不屈的守卫家乡的哨兵

C.争先恐后,不甘落后的精神

D.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晋陶渊明独爱菊(3)。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5),濯清涟而不妖(6),中通外直,不蔓不枝(7),香远益清(8),亭亭(9)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10)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11)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12);莲,花之君子(13)者也。噫(14)!菊之爱(15),陶后鲜有闻(16);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17)众矣!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物言志,是间接表现主观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

托物言志属于作文的整体手法,是以物写人,通过赋予意象某种人格化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托物言志(广义的托物言志应该包括象征,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托物言志)是作者通过对物象描写和刻画(托物)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言志)。如李忱的《瀑布联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作者以不贪恋溪涧而冲奔大海的瀑布表达自己“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 的豪情壮怀。

请阅读下面诗歌,看看诗歌描写了什么形象?有什么象征含义? 

1、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

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3、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4、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

5、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

6、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7、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8、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阅读下面文章片段,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爬山虎的脚 在房屋的墙面上、房顶上;在花园的栅栏上、篱笆上,爬着一种绿色的植物,这就是“爬山虎”。

它偎依在洁白的粉墙上,绿白相间,犹如一大块翡翠镶嵌在白玉中,格外美丽。

“爬山虎”不如它的名字那样威武。它没有有牢固的根基,它的干和枝差不多粗细;但是,它奋发有力,坚强不屈,无数只“脚”攀住墙壁,在你没注意的时候,又迈出了一步,努力向上攀登。它柔软而强劲的身体里,显露的坚强毅力和无限生机,使人望之油然而生敬意。

“爬山虎”没有五颜六色的鲜花那种娇艳的姿态,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但它却给人以力量,使使们努力奋进。每当我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困难,正想偷懒时,一想到“爬山虎”那种奋发向上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就感到羞愧。这时,这会立刻振奋起来,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爬山虎”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实在是令人敬佩的。你看它,不管刮风下雨,墙面多滑,它总是一步一步向上长,直到墙顶,俯瞰大地。它生长速度慢,不如雨后春笋,可是,过不了几天,你会突然发现,它又长高了,纤细的身影努力向上,漫成一片。

石榴

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丽,那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烈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剪刀也都剪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刺变为中国式的金盅,殷、周时代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盅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得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有朋友从昆明回来,说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有酸甜两种,酸者味更美。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

习作:以自己熟悉的“物”为对象,想想“物”和“志”的相同点,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

选择:橡皮

铅笔

四季

粉笔

答案:

一.1.(1)边界(2)磨刀石(3)视力所及的范围

2.黄土高原

田野麦浪

3.高原既广阔又平坦

4.(1)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白杨的不平凡

(2)暗写陕北宁边区这个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5.宛若

好像

宛如

6.……行驶/这时……

一层:描述黄土高原的景色

二层:写高原给人的感觉

7.“涌”(1)与“奔驰’呼应;

(2)形象而准确地写出迎面而来的情景和汽车速度之快

8.(1)汽车……是毡子

(2)站在青石壁顶,放眼望去映入你的眼帘的是宛延如一根细长白练的清水河,还有一张张巨大的青绿相间的棋盘。

二.1.(1)逃、斜、伸(2)屈服

2.那是……枝

3.步调一致

绝不

4.答:不矛盾,因为“普通”是指白杨的极常见,极易生长;“不平凡”是指白杨树的外形美和内在气质的不平凡。

5.答:白杨象征着根据地的抗日军民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6.力争上游

7.B

8.措—错

抵—砥

孳—滋

遗—逸

艰—坚

扰—挠

9.枝枝争上游

三.1.白杨礼赞

茅盾 沈德鸿

雁冰

2.由赞美白杨树的内在气质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你不会觉得它只是树

4.它伟大岸……夫

5.欲扬先抑

6.C

7.答:松和鹤都是长寿、吉祥和象征,表明店家希望每一位患者都健康长寿。

8.农民好比蜜蜂,虽耗尽了体力,却创造了甜蜜的生活,清洁工好比城市和美容师,虽然弄脏了洁净了大街小巷。

橡皮是我们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用具。它小小的,很精致,冰棍形,蛋糕形,饭碗形。。各式各样,有的还稍带香味。

橡皮在我们需要时,帮助我们把错误的地方擦去。擦了又擦,它在慢慢地变小再变小。。它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换来了我们作业的干净!

翻看每个人的铅笔袋,你总会看到有几块橡皮静静地躺在铅笔袋中。是橡皮让我们的一本本作业,一张张纸整洁起来!它是那么默默无闻,那么勤勤恳恳地为我们服务。当你需要橡皮的帮助时,它总会乖乖地走出铅笔袋,跳到纸上,认真地在纸上蹭来蹭去。它就像脱了一件件衣服一样,一会儿,又跳着回到了铅笔袋中。然而,橡皮在一天天地变小变小,最后在我们不经意间消失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人像橡皮一样,默默地辛勤地工作着。

学校的清洁工阿姨,上课了,脚步声从楼道里传来,原来是清洁工阿姨在

楼道里擦地,她是那么认真。下课了,同学们在厕所里洗手时,不小心把水撒在了地上,清洁工阿姨见了急忙拿起拖布在水上擦来擦去,直到擦干净为止。她是那样无私地为我们服务着。还有路边捡垃圾的叔叔阿姨,他们在维护我们城市的环境。尽管在这种很卑微的岗位上,但她们还是坚持工作。

黑板前的讲桌上整齐地摆放着一盒盒粉笔,这些粉笔五颜六色,有着纤细的身躯,披着色彩斑斓的衣裳,更像是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

你用自己瘦小的身躯书写着知识,一点点缩短,一点点缩短,越来越微不足道,直到写出最后一个字,便悄悄地消失了。小小一支粉笔,身上却蕴含着一种无形的品质——奉献。

奉献是种无私的美,它无声无息,却又无处不在。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事情随处可见:

看!只要有汽车的笛鸣,就有交警叔叔的身影,不管夏日炎炎,不管寒风习习,他们笔直地站在繁华的十字街头,吸进的是汽车排出的尾气,听见的是喇叭长鸣的噪声,换来的却是城市交通的顺畅和有序。他们无怨无悔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这难道不是奉献吗?

我还想起了环卫工人,哪里出现脏、乱、差,哪里有臭气熏天的垃圾,哪里就有“城市美容师”的身影。他们起早摸黑,披星戴月,不管酷暑盛夏,不管寒冬腊月,总是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吸进的是到处飞扬的尘土,听见的是不堪入耳的骂声,换来的却是城市生活的整洁与舒适。他们默默无闻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这难道不是奉献吗?

还有呕心沥血的老师、英勇无畏的战士、甘愿奉献的志愿者、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粉笔,你的美是无私的,牺牲自己,帮助他人,泰戈尔说:“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儿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奉献的阴影里作叶的事业吧!”这难道不是对你的真实写照吗?

我赞美你,粉笔!(来源:省心)[详细地址]:http://

第四篇:托物言志

我最喜欢的花儿就是那梅花,我尤其喜欢它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在那天寒地冻的冬天里,百花凋谢,惟有梅花是那么的生机勃勃,开得那么鲜艳美丽,古今中外有多少文人大家都以梅花为题赞美她,如宋朝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咏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花身姿优美,香气袭人,花儿更是惹人喜爱,有的白里透红,犹如刚摘下来的苹果;有的白似瑞雪,就象少女的脸庞;有的红似火,热情奔放。它们香气沁人心肺。在同一棵梅树上,可以看到各种梅花的姿态,给人一种清新自然有的才含苞欲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梅花已盛开许久,粉红可爱。

在北风呼啸的时候,梅花却傲然挺立在寒风中;在大雪纷飞的时候,梅花不屈不挠傲雪而放。

梅花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神为世人所尊重。梅花以它的坚强,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向上的精神。

啊!梅花我赞美你!

这么高洁的梅,当然!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个无人知道的小草。”每当唱起这首歌,我的思绪便飞向远方……在我生活的周围,在广阔无垠的大地上、田野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平凡而又朴实的小草。

春天,小草从田野中探出嫩芽,唤醒沉睡的大地、催化冻结的江河,静静地观看着春意盎然的世界,它生命带来绿色,给大地带来春天的气息;秋天,小草给大地穿上金色的外衣,与田野里金黄色玉米穗,披着红缨、涨红脸的高粱,沉甸甸的大豆等庄稼相互辉映,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以“莲”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托物言志

第一篇:以“莲”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托物言志以“莲”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托物言志一、导入新课1.用于谦的《石灰吟》导入这首诗的写作对…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