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科版18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1.2滑轮课时作业1

栏目:精品范文发布:2025-01-10浏览:1收藏

[第十一章 二、滑 轮 第1课时 定滑轮及动滑轮的特点]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

图2-K-1

2.关于滑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也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②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

③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能省力

④动滑轮实质是一个省力杠杆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3.如图2-K-2所示,在拉力F的作用下,总重60

N的物体被匀速提升了10

cm,若不计滑轮、绳的重和摩擦,则拉力F及其向上移动的距离s分别为()

A.F=60

N,s=0.2

mB.F=30

N,s=0.2

m

C.F=60

N,s=0.1

mD.F=30

N,s=0.1

m

图2-K-2

4.如图2-K-3所示,动滑轮重为2

N,拉力F为8

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重物G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图2-K-3

A.G=6

N,弹簧测力计示数为8

N

B.G=14

N,弹簧测力计示数为8

N

C.G=16

N,弹簧测力计示数为8

N

D.G=14

N,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6

N

5.如图2-K-4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

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50

N的物体,不计摩擦,则该同学所用拉力F的值可能是()

图2-K-4

A.20

NB.25

N

C.30

ND.35

N

6.如图2-K-5所示,分别用F1、F2、F3、F4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力及摩擦,则()

图2-K-5

A.F1<F2<F3<F4B.F1>F2>F3>F4

C.F1=F2=F3<F4D.F1=F2=F3>F4

7.如图2-K-6所示甲、乙两个装置中,已知A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40

N(不考虑动滑轮和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要使A向右匀速滑动,拉力F甲与F乙的大小分别为()

图2-K-6

A.40

N和20

NB.20

N和40

N

C.40

N和40

ND.20

N和20

N

8.某同学用如图2-K-7所示的装置探究动滑轮的特点,进行了正确操作后,将得到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

实验次数

物重G/N

拉力F/N

1.0

0.65

1.5

0.90

2.0

1.15

图2-K-7

A.与同学分析可能的原因

B.实验失败,停止实验

C.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

D.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

二、填空题

9.如图2-K-8所示为工人师傅往高处运送货物的两种方法.若要改变施力的方向应选用图______所示的方法,若要省力应选用图______所示的方法.如果甲、乙两图中物重相等,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将货物匀速提起时,图甲中工人所用的拉力为200

N,则图乙中工人所用的拉力应为________N.图2-K-8

10.如图2-K-9所示,物体甲和乙的重力都是200

N,若滑轮重均为20

N(不计摩擦和绳重),当用力分别匀速提升物体甲和乙时,力F甲=_______N,F乙=______N.若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为1

m,则力F甲移动的距离为______m,力F乙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m.若用图乙装置提升另外一个物体丙,人对绳子的拉力F丙为260

N,则物体丙重为________N.图2-K-9

11.如图2-K-10所示,在拉力F的作用下,滑轮和物体A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的滑轮是________(选填“动”或“定”)滑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

N,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f=________N.不计滑轮的重力和滑轮与绳间的摩擦,拉力F=________N.若物体A移动的距离为0.4

m,则拉力F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m.图2-K-10

12.如图2-K-11所示,用三种方法拉动同一物体在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使物体以相同速度移动相同的距离.所用拉力分别是F1、F2、F3,这三个力的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分别是s1、s2、s3,移动的速度分别为v1、v2、v3,不计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F1∶F2∶F3=__________,s1∶s2∶s3=____________,v1∶v2∶v3=____________.

图2-K-11

三、作图题

13.将图2-K-12甲、乙中的滑轮抽象成杠杆,请在图中标出支点O,并画出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图2-K-12

四、实验探究题

14.小亮同学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相同的钩码,研究过程如图2-K-13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根据要求填写相关内容.

(1)由图的研究过程可知:小亮正在研究使用定滑轮时,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的关系.

(2)由研究过程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K-13

15.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小雯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完成了如图2-K-14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下表所列的数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新苏科版18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1.2滑轮课时作业1

[第十一章 二、滑 轮 第1课时 定滑轮及动滑轮的特点]一、选择题1.下列各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图2-K-12.关于滑轮,以下说法正确的…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