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方案

栏目:精品范文发布:2025-01-10浏览:1收藏

第一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方案

小学高段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策略研究

(研究方案)

省府路小学周芸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过去,我们过分强调语文作为工具的作用、作为思想和信息载体的功能,造成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设计过于注重系统的学科知识,忽视综合课程和自主实践活动,把学生定格在书本世界里,隔绝了和生活世界的关系。教学强调理论性,忽视实践性;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主体实践、主体体验、主体探究、主体感悟。而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综合性学习”这一理念的原因所在。这一理念的提出旨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语文学科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发展的直接原因。语文学科是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式的综合性学科,不仅是听说读写的综合,在内容上,还整合了语言、文字、逻辑、修辞、文学等多种内容;体现在语文课本上,其内容更是包罗万象,涵盖了文、史、哲、数、理、化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方面的知识。在功能上,语文学科不但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和理解的纽带,是人们用来认识和记录世界的重要工具,而且承载着大量的信息和文化内涵,担负着传承人类科学和文化的重任。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在综合性学习中,它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自主权,更能发挥个人和群体的聪明才智,运用多种语文实践的形式,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综合性学习的教育理念是在不断吸取不同的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和完善的。

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潮,就开始重视个性发展和个体的智慧,尊重儿童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自然主义教育家主张让儿童自己在实践中锻炼观察力、求知欲、创造力并积累学习经验。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更加关注儿童,把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提出“儿童中心论”、实验“活动课程”。以瑞士皮亚杰 和美国布鲁纳为代表的教育观真正地从学“学”的角度研究教育的问题,为综合性学习奠定了心理学基础。他们认为学生的主体认知结构和建构过程不能简单的靠教师教,而要通过 学生的主动作用才能获得,因此提出了“发现学习”。20世纪中期兴起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把个体的主体意识推到极致,认为教育是为学生个人自由的发展提供服务的。提倡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奋斗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奠定了“综合性学习”倡导创造性能力的理论基础。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探究,一起探索其 所不知道的过程,从而实现认识领域的拓展和延伸,而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师所知道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出的“终生学习”、“全人发展”等思路,教育的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加强教育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把教育从学校延

伸到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和人的一生。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各国纷纷出台各种措施,在注重教 育理念的突破的同时,都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并试图以此作为突破口来体现新的教 育理念。美国强调以“探究”为特征的学习策略,采用“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这两种 模式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具有相同的理念、方向,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个性的 健全发展为主,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另外,一些国家开设综合学习课,旨在使学生能把各科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在实践中综合运用,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各个国家的课程结构来看,综合课程或实践课程是力图实现所有课程的整合。其目标是培养个性健全的人,把学生视为“完整的人”,把“探究性”、“创造性”、“发现”等视为人的本性。概括起来,综合性学习体现这样的一些理念。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看,学生的创造潜力、探究意识和求知欲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更容易被激发。综合性学习特别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策略,更注重学生学习创造性与主体性人格的培养。

三、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综合性是语文的基本特征之一,“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提倡跨领域学习,注重学科间、课内外、以及学校与社会的紧密结合,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发展最直接的动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传统语文学习不同,它不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是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成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个学段都有要求。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不但要自始至终贯穿于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而且要渗透语文学习的全部。阅读中强调综合性学习,写作中强调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中也强调综合性学习,同时,还要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在具体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探索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规律、途径、方式和方法.1、师生共同合作确定学习主题,激发学习兴趣。教与学是互动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经验、条件、能力等选定所要学习的主题,这个主题可以是课内的内容,也可以是课外的。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可以自主展开学习。从这个角度来讲,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自 身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兴趣、爱好被调动起来后,就能倾注全部热情,兴 致勃勃,认真地进行学习。同样,学生如果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就会积极开展研究,取 得较好的效果。

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等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既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但同时也要注意到所选择问题的价值。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与督促。指导的目的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一个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

在强调学生自主选择主题的同时,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只有同时强调二者,他们的作用才可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师生也才会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互动。、重视学生调查、实践、访问、查阅和收集资料等活动的过程与策略,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呈现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和

资料,使学生初步掌握通过互连网、图书馆、人际交往等获取资料的方法与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呈现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块展板,也可以是一场主题演讲、一 次口头报告、一本研究笔记,还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只要能够呈现学生的过程和结 果,教师可以灵活把握,不必拘泥于单

一、固定的形式。3、注重总结、交流、分享,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每次主题学习的过程或结束,不能将成果放置一边或束之高阁,还要总结、交流、分享体会和成果。每个学生都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正确地认 识到自己的收获或存在的问题。同学之间可以交流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大家将学习成果以各种形式共同展示出来以互相分享。学生通过交流、合作与同学们分享成果,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辨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勇于申辩。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对于学生在学习上的成长尤其重要。通过这种反思和自省,一方面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重要契机,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习惯。

预期目标: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课程创新的一个方面,也是教育创新的一个方面。我们要创造性地研究和实践语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开发学习课题;鼓励学生运用尝试——发现的学习方法,亲身体验、合作探究、自主解决问题;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成果;通过自评、互评,人人有提高,个个有发展,不断完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使其在全面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实验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4年9月

1、制定方案:倡导创造性地研究和实践语文综合性学习,认真学习新课程的理

念,改变教学观认念与教学行为,促进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与互动,实现教学信息的多向交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2、把课堂作为实验的主阵地,用新理念带动新课堂,使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教

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实现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阶段:2004年9月——2005年5月

1、实施实验阶段.2、总结第一阶段的实验成果,修订完善的实验方案。

3、建立完备的评价体系,使实验更具有实效性,科学性。

第三阶段:2005年5——7月

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并修订成文。

课题成员及分工:

周芸负责研究课题的实施。

五、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课题研究教师从事一线高段语文教学,有大量的实践时间和研究机会。

2、所带班级有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基础,活动能力和实践能力都较强。开展这一研究能起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方案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我国新课程改革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核心任务。提出“改变原有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个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将“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结构体系之中,同“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相并列,在语文课程建设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为体现课程标准精神、引导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

然而,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积极合作,乐于探究,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由于这项活动内容的新颖开放及活动方式的灵活多样,对于教师而言,这种学习方式却比较难把握与操作,教学中曾出现过种种误区:如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完全等同于课堂教学,虽然注重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体推进,注重了知识、能力的整合,注重了学习方式的整合,但教学仍然未能引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以自然、社会为内容的大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体验;将语文综合性学习等同于以往的语文兴趣小组学习,让其成为语文特长生的专利或部分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而非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其中,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将语文综合性学习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过于强调了与其它学科的沟通与“整合”,而忽视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自身属性,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究竟怎样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这是摆在我们广大语文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觉得进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研究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

1、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化、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新课程五大教育内容之一,它是一种既能体现小学生身心特点,又相对独立存在的课程组织形态,它超越了传统单一的学科界限,有机地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外等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发展。

2、策略:指根据形式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研究,就是为了探究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方法与基本规律,以便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三、研究目的1、探索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虽是多领域的,但它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本课题研究将探索其规律性,按照语文综合性学习原则,找到更多的途径和方法,以案例、论文等形式展示出来,创立小

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模式。

2、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与旧大纲之间的显著区别,要求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是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本课题研究就是要把新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落到实处,让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我校实实在在地开展起来。同时,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学习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积累,发展思维,形成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品质,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培养科研型教师。

通过本课题研究,让教师进一步深化理解语文新课程标准,能熟练指导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结合研究,学习运用新课程理论,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研究水平,培养一批科研型教师。

四、研究内容

1、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资源应不唯文本、不唯课堂,要突破领域界限,在其它学习领域的目标多元化中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寻找课堂教学资源与课外教学资源的结合点,要开辟多元化教学空间,充分利用母语社会背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所以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相当重要。

2、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的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有诸多模式可以借鉴,有常规的步骤、过程可以遵循,有教案设计可以参考。但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新事物,没有系统的章法可循。本课题是以服务语文课程实施为宗旨,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好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并运用教育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与探究,以便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关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所以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的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3、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的研究。

小学生的学习活动离不开老师的组织指导,比如要求学生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或社会活动,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就不能提个笼统要求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会因为不知如何下手而兴味索然。教师必须设计一个周密的组织指导方案,让学生乐于这项活动,学会这项活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可以分为课内指导和课外指导,课内指导又可分为课前指导、课中

指导、课后指导等等。以课内指导课外,以课外促进课内,补充课内,坚持走“开放式”的语文教育道路。因此,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的研究也是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4、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的研究。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决定着对其应有不同于常规的评价方式,如何评价学生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如何评价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这不是单一的量化评价能实现的,它应采取能够更清晰、更准确地描述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手段,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形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个性品质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五、研究方法

采取“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的内容,课题组成员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有行动,有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使行动过程成为研究过程。

六、研究原则

在实验中我们坚持科学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总结经验、逐步扩展,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教师教育科研意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

七、研究对象

全校1— 6年级,其中三、四、五年级为研究重点。

八、研究周期、步骤及预期成果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即2008年4月——2011年4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4~2008.7)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做好分工。

(2)制定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的研究方案。

(3)学习相关理论,搜集相关的参考资料。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8.9~2011.1)

(1)全面开展实验研究,开展观摩交流活动、总结交流活动。

(2)邀请专家讲学,抓好教师培训。

(3)各成员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计划,总结、改进,提出并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

(4)积累资料:方案、计划、教案、案例、专题总结、论文、阶段总结、培训资料等。

第三阶段:总结鉴定阶段(2011.1~2011.4)

(1)抓好薄弱环节的完善,研究、收集、整理过程资料并分析提炼。

(2)撰写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

(3)召开课题结题评审会,对成果的确认、评价和奖励。

九、课题研究组织

(一)专家指导组: 杨世碧王小毅贾渝钱珊黄兰王华

(二)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马佳

副组长:王丹、包忠容

成员:廖伟、刘光建、姚淑君、周立顺、何效霞、胡文谦、张城娅、李建新、文静

(三)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李莉

成员:蒋玲莉何娟张传平李勐宇谭蕾胡静陈艳

执笔人:李莉

第三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探讨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探讨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语文教师不应该仅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要让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内容为例,分析如何在现阶段开展小学语文的综合性教学,力求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教学;人教版

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主要是基于现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其主要目的是让小学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锻炼小学学生的综合能力。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按照课文的内容分成了不同的单元,每个单元形成一个单独的专题,将小学语文的口语能力、写作能力和展示能力进行整合。希望达到培养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四年级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上册的第三单元主要讲述了一些有趣的童话,以下针对这部分内容,简单讨论了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的综合性教学活动。

一、教学教材内容分析

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当中,所有课文都是和童话故事有关的。《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和《小木偶的故事》都用有趣的童话讲述了一些道理。其中,《巨人的花园》和《去年的树》是精读课文,而剩下两篇则是简读课文。

在这些童话故事当中,《巨人的花园》主要从一个巨人花园的变化当中阐述了快乐要与人共享的道理,而《去年的树》则是一则表演性质的童话故事,在表演学习当中,小学生能够领会其中的真挚感情。剩下两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用讲故事的手法完成教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童话故事和动画片一样具有吸引力。在这单元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更要抓住这次机会,将这部分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全面充分的解析,让学生领会其中的道理。

二、小学语文综合性写作教学开展的策略

1.利用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由于所有的课文都是童话故事。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故事来激发小学生的写作热情。小学学生本身还处在容易被有趣的故事吸引的年龄,童话故事作为教学课文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体会其中表达的真挚情感,还能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写作热情。

小学语文教师要学习充分利用这一单元的课文内容,通过讲述童话故事课文当中有趣的内容让学生学习童话写作的技巧。使得小学学生学习将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拟化成人的手法,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小学生的写作热情,在自己的习作作品当中,多多写出有趣的童话故事内容

2.让学生学习编写童话故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还能促使小学学生编写童话故事。由于童话故事本身结构较简单,语言也相当活泼有趣。小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利用这一内容开展小学学生的写作教学活动也必然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单元的内容,让小学学生自己来编写童话故事。将小学学生自己在生活中体会到的一些思想感情蕴含在其中,让学生通过一些小动物的活动和交际来表现这一主题。童话故事的编写能够有效提高小学学生的写作水平,从知识、语言和情感体验中全面升华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童话故事的编写要依托于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其中拟人、拟物、比喻、排比等写作手法,充分提高小学学生的写作能力。

3.评价学生所写的童话故事作品

在小学学生的童话写作教学活动完成之后,小学语文教师要和小学学生开展对童话故事的讲评活动。首先要将小学学生所写的童话故事收集起来,然后分别分发给不同的学生进行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阅读的感觉来写上对别人的评价。教师再将其收起进行统一的汇总分析。

小学教师在对学生的童话故事进行讲评的过程中要注意,要从多方面、多角度的方式评价小学学生自己编写的童话故事,充分采纳其他学生的阅读意见。将大家的看法结合起来。对编写童话故事较好的学生要进行鼓励和奖励,让这些学生来讲台上讲述自己所写的童话故事和表达的内在含义,以期提高其他学生的写作水平。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其中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解决在写作这类童话故事当中遇到的问题,避免下次再犯。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当中,为了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要以单元课文为基础,开展综合性教学活动。小学生还处于思维活跃发展的年龄阶段,小学语文教师要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地位,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在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当中,小学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想法,使小学生体会到课文内容当中深厚的情感,让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进步和发展。在这种综合性的教学中,小学生的道德观念、自身的审美意识和思考能力都能得到良好的熏陶。

参考文献:

孟锋.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1(28):55.编辑 孙玲娟

第四篇: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一、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解

我们认识到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处于一种“闭关自守”的状态,课堂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学生缺乏生活体验,远离社会实践。《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阶段目标中将“综合性学习”单列,是这次语文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和一大亮点。从制度的目标中可以看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旨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以及生活的关系,促进学生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学习具有很强的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如果把课堂比作是“一掬水”,课外学习就是“江河湖海”,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走进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方案

第一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方案小学高段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策略研究(研究方案)省府路小学周芸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过去,我们…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