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栏目:精品范文发布:2025-01-10浏览:1收藏

第一篇:我看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我看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检疫0912班 2009253046 王亚芸

摘要:弹指一瞬间,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体会也许并不深刻,然而在祖辈父辈的谈论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改革开放30年间的巨大变化。比如:家乡的房子,家人的观念(思想),家乡的交通工具(经济),人与人之间的生活......都在变化。

关键字:家乡变化 生活变化 衣食住行

家乡变化

盼小康,祖祖辈辈盼了多少代,奔小康,风风雨雨奔了多少年,今天,小康生活就在我们身边。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感受变化,人们见证变迁。

我家在上海这个大城市,对很多人来说,“上海人都应该是很富裕的”,而我认为这是一种偏信,因为不管哪里总是有穷人,也有富人的,否则也不会出现“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一说。我家曾在上海郊区的一个小农村中,家家以务农为生,家后有一大片的菜地,是家人的生活的来源。或许,很多人以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只有那些老一辈的人才看得真切,其实不然,我亦也可以见证这一系列的变化。从我在这个家庭中出生,居住在一个小小的院落中,从自家的窗口大吼一声就可以叫出很多一起玩乐的小伙伴,爬树,掏鸟蛋,抓鱼抓虾,在菜园中嬉戏,跳橡皮筋„„童年的回忆是何其的珍贵。渐渐的,那属于我们的院子不见了,代替它的是那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每天回家只能呆在家里看电视,不知道自己的邻居是谁;不知道可以找谁玩;不知道自己除了电脑可以玩什么,感觉那是一种痛苦,一种渐渐盛入骨髓的痛苦,有了手机又怎么样,有了电脑又怎样,小时候的那种感觉已经失去了,那种属于真正朋友之间的淡淡的温馨。在这一幢幢的高楼中,你知道自家的左右住的是谁吗?你知道自家的楼上楼下住的是谁吗?你会与他们交流吗?

于是,在这个暑假中,我来了我们镇上的一个旧区改造办公室中了解这几年来高境镇的变迁和改造,在这里我知道了高境变迁的原因和人们在搬迁过程存在的许多问题。有时候在傍晚吃完晚饭的时候,我会跟着我爷爷奶奶来到小区花园中,听着老一辈的诉说着他们的故事,他们的话语中总是充斥着一种莫名的情感,听着听着就了解了许多老人当年生活的艰辛与痛哭。例如:当时物资紧张,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应,肉票,鱼票,蛋票等等充斥着他们整个的生活,每天总是为了生活而忧愁,忙碌;而如今悠闲的生活有时总让他们感到无事可做,对以往虽然愁苦,但是又充实的生活感到了怀念。当时,“万元户”几乎成了家庭拥有巨额财富的代名词;而如今,“万元户”已经成为一个过时的历史名词。以前,与亲人的交流方式是写家信,奢侈一点,到邮电部门打个长途电话;今天,家里的电话可以随时拨打,还可以掏出手机发个短信息,打开电脑发封电子邮件,信息沟通变得如此容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迅速缩短。

„„ 生活变化

虽然改革开放后,没有了布票,做衣服已经不是很普遍,更多人是去百货大楼买衣服穿。但是店铺很少。一个城镇只有一两家百货大楼。可是现在的商店到处都是,还分出了品牌店,老年店,裤子专卖店等等80年代初,棉布衣已经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化纤面料:的确良(一种化纤面料),二合一,三合一。而如今,各种面料的衣服应有尽有,退了休的棉织衣料也成为最舒适的面料。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人们的衣服样式多了,挑选起来更自主了。当时,虽然是不愁吃不愁穿,但没有更多的钱花在衣服上,衣服的质量也不高,常常是开了线,撕裂了布,洗一洗,鲜艳的颜色也掉了下来。然而,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在衣服方面也就更不用愁了,甚至出现了衣服泛滥的情况,看看现在的孩子,哪一个不是一橱子衣服?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记得在一个小品里,一位老爷爷向他的孙子讲述粮票的故事。可见粮票是当时解决温饱的重要物品。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一直到八十年代,粮票还在使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当然,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温饱品,渐渐变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

改革开放初期,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的破旧民居。一片片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但住房仍是一个大问题。9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这种房屋有独立厨房、厕所,有上下水道的,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也方便。如今,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出行,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买东西,走亲戚,上学,上班等等,时常需要使用一种代步工具。从最早到的步行,到马车,牛车,再到汽车,火车,无不体现一种时代的进步。改革开放前,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中国也被称为是自行车王国。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大都是泥土地,凹凸不平,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于是,国家开始兴修铁路。1996年9月1日,建国以来兴建的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京九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随着社会的进步,汽车越来越多,于是开始修建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高速公路的拥有量,也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我国第一条全线通车的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从此掀开了我国公路建设史上新的一页。现在我们看到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火车中也加入了新伙伴:D字头列车,磁悬浮列车也研制出来了,正在普及中;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不仅如此,车多了起来,道路也更平坦更宽阔了。出行的方便快捷,旅游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了。在不久的将来,地球在我们眼中会越来越小,周游列国再也不是梦。

小感慨:三十年前我们的祖辈经过了多少风险,经过了多少艰苦历程,使我们的祖国强盛兴旺,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学习,用心去体会现在的惬意生活,将来我们也要用我们的头脑和双手来强大我们的祖国,来建设我们的家乡!再说一句,活在这个社会真好!!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等,《聚焦 : 大学生关注德思想理论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陈宝祥,《三大转变 四个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30卷第6期

第二篇:改革开放以来,我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家乡的变化

在这个暑假,我对我的家乡——黄冈进行了社会调查,采取了网络查询加亲身深入社会实践的两强结合法,对三十年来家乡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探究,深深地感受了我家乡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那茁壮、快速地成长的过程。那里人民朴素,笑容和蔼,是一个在改革开放后,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的城市。城市不大,但也是今时不同往日,与以前有了很大变化,这是我亲身体会到的。

在这次调查过程中,我拜访了村中的一些老一辈人和有关领导,从他们的口中了解到我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前,我的家乡是一个贫瘠的村庄,村里人住的是土房土屋,而且是很多人住在一起。由于房子的空间本就不大,很多人住在一起更是让人觉得很不方便,很多时候一家人都是睡在同一个房间,根本没有个人的房间。但现在就不同了,我们村里,楼房基本随处可见,一家人不用挤在一间房间里睡觉,而是有自己个人的房间,这样有利于个人的隐私,也让人觉得方便。毕竟在现在的我们看来,全家挤在一间房间里睡觉是满别扭的。这样的变化让老一辈的人感到欣慰,在他们看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才算是真正落户生根。

在穿的方面,虽然改革开放后,没有了布票,做衣服已经不是很普遍,更多人是去百货大楼买衣服穿。但是店铺很少。一个城镇只有一两家百货大楼。可是现在的商店到处都是,还分出了品牌店,老年店,裤子专卖店等等80年代初,棉布衣已经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化纤面料:的确良(一种化纤面料),二合一,三合一。而如今,各种面料的衣服应有尽有,退了休的棉织衣料也成为最舒适的面料。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年轻人的时尚。喇叭裤也因此流行一时。当然,那时候最普通的还是类似于中山装的的褂子。现在人们的衣服样式多了,挑选起来更自主了。当时,虽然是不愁吃不愁穿,但没有更多的钱花在衣服上,衣服的质量也不高,常常是开了线,撕裂了布,洗一洗,鲜艳的颜色也掉了下来。人们的生活好了,在衣服方面也就更不用愁了,甚至出现了衣服泛滥的情况,看看现在的孩子,哪一个不是一橱子衣服?

在吃的方面,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记得在一个小品里,一位老爷爷向他的孙子讲述粮票的故事。可见粮票是当时解决温饱的重要物品。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一直到八十年代,粮票还在使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当然,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在住的方面,改革开放初期,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的破旧民居。一片片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但住房仍是一个大问题。9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这种房屋有独立厨房、厕所,有上下水道的,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也方便。如今,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住,也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

出行,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买东西,走亲戚,上学,上班等等,时常需要使用一种代步工具。从最早到的步行,到马车,牛车,再到汽车,火车,无不体现一种时代的进步。改革开放前,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中国也被称为是自行车王国。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大都是泥土地,凹凸不平,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到了80年代末,中国人口众多,坐火车出现了“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并且,速度也非常慢,妈妈在上大学的时候,从济宁坐车到青岛,过了十几个小时才到。而现在,仅仅需要4至5个小时。于是,国家开始兴修铁路。1996年9月1日,建国以来兴建的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京九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随着社会的进步,汽车越来越多,于是开始修建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从此掀开了我国公路建设史上新的一页。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的拥有量,也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我国第一条全线通车的高速公网。现在我们看到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火车中也加入了新伙伴:D字头列车,磁悬浮列车也研制出来了,正在普及中;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不仅如此,车多了起来,道路也更平坦更宽阔了。出行的方便快捷,只是旅游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了。

在教育方面,现在真正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国家经济不发达,教育自然也就不能跟上,学校不仅规模很小而且师资水平也差。一个班有四十多个人,教室里只有4盏日光灯,一块木头黑板,剩下只有课桌椅了。操场都是用土铺成的,跑道是用煤渣儿铺成的。跑步时,不小心摔倒后,两个膝盖准会摔破。操场晴天还可以用,要是下了雨,操场就变成了水塘,一两个星期都没法用。现在,我们的校园里不仅有明亮的教室,还有宽阔平坦的塑胶操场和植物园。教室里除了桌椅、黑板外还有16盏日光灯,一台空调,四台电扇,新安装的多媒体电脑。为教师的教课带来极大的方便。

在精神方面,随着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进步,他们也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了。这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是不敢想象的。固然目前农村里的人们并不能都像城里人那样以出国旅游来作为自己的休闲方式,但是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休闲方式:踩高跷、扭秧歌等,这些娱乐方式丰富了农村人民的娱乐生活。自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带领全市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改革开放整体突破,经济实力增长迅速,城乡面貌变化巨大,民生改善步伐加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开创了全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我们作为祖国的骨干力量,应当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奋力拼搏,努力开创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要毫不动摇地坚持解放思想,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构建和谐社会,最大限度的增加全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通过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通过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民生,通过多办实事惠及民生,努力使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我们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们生活将更加美好。虽然这次调查的时间不长,但是让我了解到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家乡的变化新颜取得了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变化和辉煌的成就。我们坚信未来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带领下,瑶琼村将会越来越繁荣昌盛。

第三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变化考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变化考察

学院1

班级1

1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变化考察

1.社会实践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1社会实践选题的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在我的家乡湖北省安陆市到底具体发生了那些变化呢?这次我的社会实践的目的便是了解改革开放以家乡的变化,加深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的了解,以及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深层感悟和理解。

1.2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这次社会实践首先丰富了我的暑期生活,提高了我的社会实践能力,加深了我对社会的认知,促进了我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其次,让我对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有了更加真实的了解,家乡这么些年来有了很大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社会的发展也面临了很多的问题,此外,这次社会实践也让我从一个侧面了解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国家发展的现状,增强对国情和社会的认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2.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2.1社会实践的具体安排

从2012年7月24号到7月26日这三天我做了调查活动的准备,包括拟定计划、罗列提纲、设计和打印调查问卷,确定采访人及时间等。从7月27日开始正式在1市开展采走访调查,采访因天气、人为因素等是断断续续进行的,一直持续到8月5日。从8月8号起我开始整理并撰写调查报告,并于8月15日完成。

2.2社会实践的内容

我家乡所在地为1(县级市)。本市有国土面积1平方公里,人口1万,辖9镇4乡2个办事处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农业发展为基础。1不仅有丰厚的旅游资源,而且人杰地灵。不仅是全国著名的1。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我分别以发放调查问卷、访问座谈等形式随机走访了全市中的20户人家,采访了30人。在调查采访过程中发放调查问卷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100%。这次调查活动主要是为了了解家乡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

变化,国家对农村实施的政策在本市中的实行情况,市2中农村的建设,村容村貌,村中经济发展总体态势等;了解家乡村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变化;了解当前村民的现实生活状态,生产生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将来家庭发展的想法、期望。由于交通、经费上的限制,此次只调查了本市的很少一部分市民,但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反映家乡的发展现状,或多或少可以反映一下本市的一些实质问题。

从本次实践地统计结果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看,我总结出市民在物质和文化等各个方面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有目共睹、不容置疑的,让人不自觉的感叹家乡三十年来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

1.衣食住行全改变

曾经的当年的土坯房子、小木门已不复存在,现在基本上全是楼房,房内宽敞明亮,值得庆贺的是市中心已建成了25层的高楼,人民的住宿条件有了质的飞跃。早些年的脚走肩扛的运输方式早已不复存在。现在因“村村通公路”政策,柏油马路已修到了家门口。村里人出门摩托车、电动车,不到一会功夫就到达了目的地。部分富裕的村名已购置了面包车、小轿车,出门更是舒适、方便。以前,家中妇女紧衣缩食,省出钱来给孩子购买过年的新衣,小孩子也为要过年的新衣而哭鼻子。如今的人民可以说天天穿新衣,什么时髦穿什么。各个花枝招展,告别黑白年代,迎来精彩生活。就连那发型,也是年年新变化,年年新内容。改革开放30年来,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有45%的被采访村民认为30年来家中最大变化表现在生活质量上。村民餐桌上的内容不断升级换代,往前几年,年年过节吃上鸡鸭鱼肉,那叫富裕。这几年村民的大鱼大肉已经吃腻,如今餐桌上的青菜渐多,村民们也开始讲求吃得健康绿色了。

2.各种电器全都有

现如今90%的家中安有彩电,大部分的家中也安装有电冰箱、洗衣机、电锅、音响等。回想前几十年前,冬天洗衣服妇女手冻得通红,洗的衣服好几天晒不干;夏天的肉、菜总因温度高不便储存;妇女整天围着锅台转,没有空闲,这些家用电器的安装,减轻了妇女的劳动强度,空闲出很多时间休闲、娱乐。另外,30%的家中还安装了电脑,人民生活逐步进入网络时代。

3.国家政策全保障

这些年,国家实施的各种福利政策也让市民很高兴,100%的人都对最近实施的,医疗保险,减免农业税,家电下乡,九年义务教育等政策中获利很多,并对这些政策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特别是农村医保政策,让很多农民都看得起病了,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国家的保障。

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但这是否表明当前的农村就十全十美,没有任何问题了呢?也不尽然,在调查访问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许多的问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针对这些问题,我也有自己的不太成熟的一点建议:

1.文化生活很单调,赌博之风日盛

根据统计100%的家中都有麻将,几乎所有的成年人都会打麻将,并承认主要的娱乐方式就是打麻将。另外,根据我的所知,家乡的打麻将之风太盛行了,人们聚一起就是打麻将,各个街道社区基本上都有一到两个麻将馆,有的甚至更多。我明显感受到现在农村文化生活的单调、乏味。因此,我希望,政府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街道和乡村办事处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多开设一些满足农民需求文化站,和一些娱乐设施,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2.社会发展结构单一,其他旅途及文化资源浪费

1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历史上曾吸引了不少骚人墨客涉足1,流连忘返。李白、韩愈、杜牧、刘长卿、欧阳修、曾巩、秦观等这些在中国文学史上享负盛名的文坛巨匠都来此览胜题咏。特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1,此外,1见,而且树形各异,有夫妻树、情侣树、子孙树、母子树,极具观赏价值和情趣。但是在我所生活的十几年里却罕见外地游客,很多的市民也反应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因此,我希望政府能够以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吸引资金,共同开发旅游资源,多宣传,多建设,多发展,使1变成一个新型的旅游城市。

3.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缺乏其它副业的发展

1是一个以农业为发展主业的县城,农业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然而几十年来,本市村民在农业生产上一直没有任何突破、创新。种植作物单一,无怪乎水稻,花生,蔬菜等。村中没有什么农特产品,更谈不上农特产品的加工。在蔬菜种植上、林果业发展、畜牧业等方面的发展落后,国家出台的农村政策中鼓励提倡的农村要发展多种经营模式的要求至今未在本村实现。村中有些村民表示:不是不想发展农特产品的生产,只是因为生产规模较少,这种单户单干的规模易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我看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第一篇:我看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看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检疫0912班 2009253046 王亚芸摘要:弹指一瞬间,改…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