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
第一篇:学风
学风建设
一、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学风是高等学校办学思想、人才培养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思想品质、学习态度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及高校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学风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学风建设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学校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我校履行大学职能,实现大学使命,塑造大学精神的迫切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
二、学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本着“创先争优看行动,学风建设我先行”的工作理念,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以班级建设和宿舍文化建设为抓手,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全面加强和改进人才培养教育管理工作,着力构建学风建设长效
机制,努力培养“尚德、尚学、尚行,爱国、爱校、爱人”,体现科大特色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学风建设的目标:总体目标:建立优良的校园学习氛围,帮助广大学生树立起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形成坚持真理、大胆创新的治学精神,严谨求实、刻苦钻研的治学态度,知行合一,科学规范的治学方法,逐步使我校学风建设由规范要求向习惯养成转变,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力争出工作新特色,出学生新典型,出育人新经验,出工作新成果。
具体目标:根据不同年级,确定不同的学风建设目标:大学一年 级重在打基础,抓上课出勤率,督促学生认真自修,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养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大学二年级抓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培养学生形成明确的考研目标或其它方面的努力方向;大学三年级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考研或其它方向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四年级要求毕业生认真完成毕业论文,提高学生报考研究生的录取率,积极投身到就业工作中,提高学院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四、学风建设的基本原则:1.教育引导与规范管理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同时,建立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提高日常管理水平。2.分工负责与齐抓共管相结合。各职能部门、各学院按照学校的 统一部署,区分层次,把握重点,突出特色,认真履行各自职责,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同时,全校各个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和机制,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3.过程控制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各学部要坚持和完善促进学风建 设的相关制度,在学风建设的硬性指标上有突破,探索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同时,注重学风建设的过程积累,进行跟踪评估,加大对过程的考核。
4.学校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 文化素质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弘扬努力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同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约束中形成自主、自信、自强的良好品质。
五、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1.制定和完善学风建设的工作机制。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是保证工作顺利开
展的重要条件。要强化组织领导体系建设。成立校院两级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学风建设研讨会,为学风建设工作有效开展提供组织保障;要制定若干个配套文件和中长期规划,使学风建设活动贴近我校学生培养工作的实际,做到有章可循;要制订必要的检查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整合组织实施工作的指导和检查;要建立信息反馈、约束机制,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要完善创新机制,不断创新学风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创新学生科研品牌,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良好学风。
2.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要始终坚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的原则,齐抓共管,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机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机制、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机制、助学工作机制,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切实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完善和落实学生管理制度。针对目前一些学生学习自觉性差、自制能力弱的情况,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校园文明行为,并抓好贯彻落实工作。要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宣传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制力,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搭建推动学风建设的有效
平台。各学院要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建立“三个平台”:一是学习方法交流平台。只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摆脱学习过程中的困惑,提升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兴趣;二是学术研究创新的平台。当学生的创新意识转变为创新成果并得到肯定,这种实现自我价值的喜悦随即成为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最大动力;三是思想教育实践平台。用德育实践引领学生思想意识的提升。三大平台建设将会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主动参与到知识获取过程中,最终成为提高学习效果的原动力。
六、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1.加强辅导员学业指导力度。辅导员要深入教学课堂,每学期对每门课应随机听课两次以上,每学期与每门课任课教师至少联系三次。结合专业和班级情况,进行分类别的成绩分析,帮助学业困难的同学掌握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借助学校的专业教师为同学在课程学习方面提供更专业化的指导。调研学风建设中难点、重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制定计划,落实措施。2.加强与家长联系制度。通过书信、电话或者与辅导员面对面的交流等形式,及时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学习状况和表现,征求他们对学校相关政策措施的意见,让家长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发展状况,让
家长成为学风建设的高参,做学风建设的后盾,以协助和全面促进学风建设工作。
3.加强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开展优良学风集体和先进个人评比,树立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和表彰学风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事例,整合这些优秀教师、优秀学生的资源,定期举办学业指导交流会,分析探讨案例,以沙龙、座谈、讲座等形式展开一对多的学业指导,为同学提供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应用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并就学业辅导工作中所遇到的情况进行讨论和交流。
第二篇:学风
学风
摘 要: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它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对高校学风建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做了简要的阐释,并针对这些问题从学校的领导监督机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师德建设、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对高校学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思考
所谓学风狭义上讲是指一所学校学生的学习风气,包括学习目的与动机、态度与方法的综合表现,它具有一定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精神倾向和心理特征;从广义上讲学风也是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方法、治学原则的综合表现,涵盖学学风、教风、校风三大因素,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优良的学风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会让同学产生紧迫感和压力,促使他们奋发进取,刻苦专研;它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与信念,对学生思想境界、道德情操、个人修养、价值理念等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目前高校学风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高校育人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为学生成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大多数同学都能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思想开阔活跃,志向远大,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了解与掌握异常迅速,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活力与蓬勃朝气。但正是这群思想独立活跃的年轻人,除了存在诸如学习目标缺失、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纪律涣散等固有问题外,当代大学生在学风方面还表现出一些新的问题:①范围广,一些成绩优秀的同学也出现不遵守纪律,迟到早退,考前突击甚至作弊现象;②学业失败现象较普遍,学习成绩普遍下降,特别是公选课不及格率提高,很多入学分数很高的学生也会出现留级甚至退学;③以往学业失败多发生在恋爱、兼职打工等同学身上,现在留学退学的原因大多是热衷网络游戏,沉迷网吧;④师生双方不满,以往多是老师不满同学的学习态度,现在一方面老师抱怨学生学习不努力,另一方面学生也埋怨老师教学不尽心。以上这些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形势下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善办学环境,特别是加强学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二、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原因
当前高校学风建设不尽人意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学生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学校管理、教学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等客观原因的影响。
1.进入大学后面临的学习困境
从高度紧张的高中进入相对宽松自由的大学校园,很多同学失去了学习的目标与方向,曾经的天子娇子到相互间的平等地位的变化、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都造成很多学生心理落差。而高校教育的专业性强、内容深入、考察知识方法多样,这就要求学生除了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之外,还需要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创新意识。而老师灵活的授课方式,课堂知识涵盖面广,也使得同学们对大学的学习产生陌生感,无法找到适合的学习方式,进而对专业学习失去兴趣,对学习能力和信心产生动摇,进而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此外进入大学后面临的学习、就业压力等,贫困生承受的经济压力都使得目前大学生承受的心理负荷较重,思想易波动,这些因素都对高校的学风建设产生了不良影响。
2.高校对学风建设的重视度不够,机制与措施不够完善得力
目前,一些高校对学风建设重视不够,认为它仅是某一单位、部门的事,没有把它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中来;有的流于形式缺少长效系统的机制作保障;很多高校实施多校区办学,导致不同校区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分配不均,既使总体资源匮乏,也无法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的优势与潜力;教学上内容、方式、设备的相对落后,还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灌输轻指导,教学互动不足,难以满足学生求知要求,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缺乏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从严执教精神等现象,这些也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动机缺乏。
3.社会不良风气和市场经济发展对高校学风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
随着知识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的凸显,教育也成为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手段之一,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与思想开始####着淳朴的大学校园,学校在经费来源、办学规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招生就业等方面直接与经济接轨,于是扩招、合并、设立分校、联合办学提上了高校的工作日程,成为高校追求经济利益的运行方式,这些都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学风建设。
此外社会上各种腐败现象和不良风气(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权力至上等)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体、网络侵蚀着纯洁的校园生活,这些消极思想和观念使尚未成熟的大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上容易产生肤浅、错误认识。就业问题上并非完全公平合理的不正之风也挫伤了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
三、学风建设的着力点
1.统一认识,建立学风建设的领导、监督机制
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长效的工程,涉及到高校教育的各层面、各阶段,因此学风建设需要纳入高校教育的整体规划,领导层首先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学思路和办学理念上应体现对学风建设的重视,各部门共同配合,齐抓共管;其次要整合学现有资源,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此外还应积极主动开展学风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分析新时期学风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学风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方案,同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将学风建设细化为各种可操作的具体指标(上课出勤率、过级率、考研情况、学习成绩等),定期进行检查、督促、指导,以保证学风建设的顺利开展。
2.以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为先导,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理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学风建设的前提和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纪律与法制教育等,高校应充分发挥两课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党校、团校、学生党支部活动等形式,培养一批思想觉悟高、能力强的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发挥他们在同学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此外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应加强专业教育力度,通过向学生介绍课程设置、专业特色、专业前景、人才培养方案以及邀请专家做学术报告,使学生了解专业、认识专业,培养专业兴趣、树立牢固的专业意识。
3.加强师德建设力度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风建设的成败和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首先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师德规范,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动准则,其次要完善师德的评价和监督体系,使师德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具体化,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引导教师树立现代、科学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以良好的师德和教风为学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4.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
按照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各种相应的规定,包括课堂考勤、请销假、考试纪律、寝室管理、评优评奖等制度,以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行为进行规范,使学生的日常行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为学生建设提供长效的保障机制。
5.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为学风建设提供良好的氛围
学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团结奋进、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将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类文体活动、人文素质教育、科技创新等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锻炼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勤奋、严谨、求实的作风。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为学风建设搭建平台,学生在实践中既认识、了解了社会,又引导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又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将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资源有效结合起来为学生成才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总之,高校学风建设是一个长效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师生上下齐心,共同努力。只要我们扎实工作,把握时机,积极探索学生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高校学风建设肯定能上一个新台阶,为国家输送大批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张 娟
(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
[摘要] 学风建设是高校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 加强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工程。本文就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的意义、现状、影响因素及方法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新形势 高校 学风建设
学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风,是指学校的学术界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狭义的学风,是指学习主体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等内在人格作用于主体本身而产生的外部反映,即学生的学习风气。本文所探讨的正是这种狭义的学风。
一、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的意义
1、对学风建设的认识
学风建设是高校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就培养人才而言,它应渗透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之中,其实质是教育、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帮助学生形成“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学风建设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主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端正学习的目的与动机,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学风建设的意义
加强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工程。高校是拉动社会进步的源头,高校学风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的进步。学风的优劣是衡量和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品味、育人环境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标志。培养优良学风既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学风建设不仅仅是一个教学问题,它对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弘扬刻苦钻研、顽强拚搏的学习精神;求真务实、明理诚信的道德风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学知识、做学问的同时,学会做人、做事都有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二、高校学风之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一日千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对知识的需求、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从未象现在这样迫切。当前,高校自身的管理体制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逐步完善,大学生的学风总体上是好的。大多数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端正、爱好广泛、身心健康。他们注重本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其它知识的吸取;在学理论的同时,也重视实践。积极投身社会、注意综合能力的养成,以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为将来成为一个适应时代、能溶入社会的国家有用之才作准备。
不能回避的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体制的不完善、多元文化的影响,高校中新“读书无用论”抬头,致使学风出现涣散现象。具体表现为:
1、理想缺失、信念迷茫。这部分学生高中阶段在家长、学校的高压下,使出浑身解数,一门心思考大学,考上大学后却失去了努力方向。
(1)落差型。没考上理想的学校,心情沮丧。好学生会继续奋发,及时调整心态,而心理承受力差的学生则会出现颓废、懈怠现象。没日没夜上网的有之、逃课逃学的有之、上课睡觉的有之„„退学不甘心、上学不用心、老师操碎心。
(2)“解放”型。终于考上大学了、离开父母的“管教”了,一下子“解放”了,用发泄的心理去“玩”:上网、交友、闲逛,直至“大红灯笼高高挂”,退学回家。
(3)糊涂型。反正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为什么考大学、大学毕业后干什么都不去思考,人在课堂、心在上网,糊里糊涂,“混”字当头。
2、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一部分学生学习时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热衷于当“官”、或将此作为入党的阶梯,一旦达不到目的,就会抱怨、沮丧,进而会影响学习;有的学生仅为了混一纸文凭,学习毫无主动性,完全机械应付以图“过关”。上课精力分散、平时吃、喝、玩、乐,考试时使出“十八般武艺”,奉行“多一分浪费、60分万岁”的信条;还有部分同学好高鹜远,学习时急功近利,缺乏脚踏实地地刻苦精神,忽视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制定与自己能力不相符合的人生目标,更有甚者结交一些社会上的不良人员,有的受骗上当,极少数人走上犯罪的道路。
3、纪律松懈,作风疲沓。目前,高校虽然在大力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但学生组织纪律松弛,违纪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学生上课迟到、早退,自习缺席。有的学生在正常的教学时间内侃大山,逃课逛大街、上网、谈情说爱;有的学生上课睡大觉、看小说杂志,或发短信、听音乐;有的学生作业抄袭,实验报告雷同、毕业设计“拷贝”,考试时抱有侥幸心理,作弊现象时有发生。
4、专业思想不稳定,存在厌学情绪。许多同学进入大学后,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过分强调自我意识和个人爱好,学习不安心,成绩不理想,甚而出现厌学、逃学现象。
三、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因素
1、定位不准、重视不够。目前,许多学校普遍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短线工作、轻长线工作;重与各项指标密切相关的工作,轻与指标关联不大的工作;重教学、学科、科研,轻学生口工作的现象。在上基建、上规模、增设备;
四、六级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学检查、硕博点申报、各种文章的发表、项目的申报等方面抓得很紧,而对学风建设等方面抓得较松。认为学风建设只是某一单位、某一部门的事,不把它纳人学校建设的重点,这显然是不合适的。高校的各个部门应该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共同搞好学风建设。
2、规划不系统、措施不到位。近几年,许多学校已明显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在学风建设怎样抓、抓什么,缺乏必要和系统的规划和措施,很多方面都流于形式。如:许多学校在学生一入学就喊着“抓学风、促校风”,但是往往是开学时“入学教育”、毕业时“毕业典礼”、中途搞几场活动、听几次讲座而已,这样显然远远不够。学风建设涉及的面很广,需要我们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整体规划,系统安排,措施到位,绝不能搞形式、走过场,敷衍了事。
3、社会与家庭因素的影响。高校中新“读书无用论”的抬头,与社会、家庭因素有着密切关联。当前社会上对“金钱”的崇拜、对权势的追逐,使得高等学府早就不是一块净土。同一个班的学生,因为家庭背景不同,就业层次可能存在很大差别。体制的不健全和社会腐败现象,为校园学风建设增设了晦涩的注解。
4、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高校的学生大都18岁以上,应当具有独立的人格。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学生,应当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积极的学习态度,他会带动和影响周围的同学,给校园学风建设注入清新之气;而一个人格不健全的学生,其学习的目的和动机也会存在偏差,这些“问题”学生同样会影响周围的同学,使学风建设产生负效应。
5、多元文化的冲击。这个时代充满机遇、挑战和诱惑,大学生正处在青春萌动的年龄:传统的国学与西方后现代主义;“超女”的PK狂潮与导师“板凳要做十年冷”的教诲;家乡的贞洁牌坊与校园“同居”„„光怪陆离、眼花缭乱,给高校学风建设提出了新课题。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的影响是空前的。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这片虚拟的世界对一部分大学生的诱惑是巨大的甚至是灾难性的:网恋、网骗;《梦幻西游》、《帝国时代》„„“网络上瘾症”象新型的毒品让他们欲罢不能,让这部分学生不能正常地学习、生活,这是影响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的一个不能回避的重要因素。
四、对策与建议
1、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全方位、立体化搞好学风建设。一是学校重视,使学风建设真正认识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到位。二是社会关注,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全社会都应当营造帮助其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以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和影响高校学风建设。三是家庭配合。学校应当畅通与家长之间的联系,让家长清楚在学风建设中的责任和重要性,齐抓共管,营造良好学风。
2、端正教风是学风建设的突破口。教风与学风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优良学风是优良教风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广大教师要为人师表、以德育人,以自己的道德追求、道德情感、道德形象去引导教育学生。学校必须针对学风建设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改善教风:一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师德建设;二要严格管理,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和考核制度;三要加强教师的岗位培训,让教师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四要切实解决教师在职称、住房、工资待遇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以此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推动学风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
3、深化教学改革,建立起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和环境。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深化教育改革,要着眼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学习能力、自学习惯。在教学改革上,要建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机制,将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途径,使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管理制度上,改变过去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分制,增加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给学生更大的对专业、课程、教师、学习时间的选择权。并通过大量开设选修课程、开放实验室,加强以人文修养和科技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能动的环境和条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4、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抓班风促学风。学风建设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材。(1)发挥学生党员先进模范作用。要求学生党员与少数“问题”学生结对子,主动关心他们的思想、生活和学习状况,让他们共同努力、共同提高。(2)培养一支得力的班级干部队伍。必须培养出一支成绩优良、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值得同学们信赖的班级干部队伍。班级的许多具体工作都要靠学生干部去付诸实施。要不断教导学生干部以身作则,在学风建设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以突出的综合素质和优良的学习成绩影响和感染周围同学。
5、建立由辅导员、班主任、科研指导教师组成的多元导师队伍,培养高素质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各种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对学习成绩优、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的需求,给学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应当建立由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科研指导教师组成的多元导师队伍,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和引导。
6、宽严结合、张弛有度。搞好学风建设,一方面对学生要纪律严明,狠抓上课出勤率、整治迟到、早退、旷课现象,严肃考风考纪,另一方面也要人性化管理,不搞“保姆式”、“家长制”模式。过于刻板、教条的管理,不仅使得这个年龄和文化层次的学生思维僵化、行为钝化、能力退化,而且会使一部分学生对教师逆反、对学校反感、对学习失去兴趣。我们应当在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同时,适时地开展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科研创新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身心健康、适应社会的需要的有用之才。
高校既是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类合格人才的主要基地,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而学风建设是高校育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新时期高校应以“三个代表”为指导,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在加快自身改革与发展的同时,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学风建设。要在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增强大学生主人翁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从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入手,完成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上一条:电气学院学生寝室计算机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下一条:高校学风建设刍议
第三篇:浅析学风
浅析高等院校学风、教风、考风建设
摘要:学风、教风、考风是一个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行为模式、教育教学和管理理念,是一个学校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风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教风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考风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为基础,互相体现,应齐抓共管,确保为提
学风
本文2025-01-10 00:46:43发表“精品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69420.html
- 专题13 大作文-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解析版).docx
- 专题13 大作文-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原卷版).docx
- 专题12 微写作-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解析版).docx
- 专题12 微写作-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原卷版).docx
- 专题11 名著阅读-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解析版).docx
- 专题11 名著阅读-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原卷版).docx
- 专题10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解析版).docx
- 专题10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原卷版).docx
- 专题09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简答题)-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解析版).docx
- 专题09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简答题)-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原卷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