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基金爱心包”发放活动心得

栏目:精品范文发布:2025-01-10浏览:1收藏

第一篇:“壹基金爱心包”发放活动心得

“壹基金爱心包”发放活动心得今天我参加了我人生的第一次志愿活动,早上虽然很冷。但是大家都到的很齐,因为大家对此次活动都有很高的热情。

志愿活动是一种具有爱心和耐心的活动,今天去的同学在爱心上都要比别人都那么一点点。当我们到达目的地以后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神,真的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不得不让我想起我们的童年,也是这样度过的。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天,我们都深有体会,我们都这样冷更何况他们还只是还子呢。到达后我们的工作便开始了,每人都在干自己的活,而且非常认真,为什么在这样冷的天他们还如此有热情呢,因为我们都是志愿者!

这次活动在爱心和热心中圆满结束,虽然大家又累又饿又冷,但从大家的笑声中我们都知道此次活动的意义,因为付出我们感到快乐,因为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们更加开心!最大的感触是当孩子们拿到温暖包时那脸上的笑容,我感觉此刻的我们的所作所为才更加有意义,才对得起“志愿者”这三个字。当孩子们抱着自己的衣物离开时,我们知道这个冬天他们不再寒冷!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我们都深有感触。也觉得很有意义。我们知道以后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我们一定会做好我们的志愿活动,把我们的爱心和热情发扬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CWNU志愿服务中心志愿者:王亚明

第二篇:壹基金

慈善官办,壹基金连老贰都难当

近日,“大侠”李连杰接受媒体访谈时无奈地称,壹基金计划可能面临中断。他坦言,壹基金是一个已经生了的孩子,但是没有“身份证”,法律地位模糊。壹基金的困境,在于其“黑孩子”的尴尬身份,而这也正是民间慈善组织发展的障碍:找不到“娘家”——业务主管部门,只能变成“非法”„„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宣布9月底来华,与中国富豪共话慈善,立即引发全球媒体无限遐想——此前不久,两人宣布他们刚刚成功游说美国40位亿万富豪捐出一半家产用于慈善。

无论“巴比”慈善晚宴最终以何种方式曲终人散,这一事件都已引起社会各界对中国慈善事业的广泛思考,引发了诸多对中国式慈善的追问。

壹基金的困境来自慈善官办的病态

李连杰无论在银幕上,还是现实中,均可以算武功盖世,更令人赞叹的是,他有一颗仁慈的心。李连杰建立了私募基金壹基金,无论在汶川地震,还是在之后的灾难面前,壹基金都有杰出的表现。正当人们为私人慈善基金的空间而额手相庆时,壹基金的掌门人忽然告诉大家一个真相:壹基金随时都会夭折。似乎面对现实困境,再厉害的武功都抵不上一纸荒唐的法律。

原来2007年成立的壹基金,其实只是挂靠在中国红十字会底下,借中国红十字会的名义、账户进行公共募捐,双方的挂靠协议只签了三年,如今三年快到期,而从报道的口气开来,这续约前景不乐观。李连杰坦言,“壹基金是一个已经生了的孩子,但是没有身份证,身份和法律结构模糊,这在和他人的合作中会带来很多问题,“这孩子虽然还健健康康的,但它没有身份证,没上学,在月子里没事,可目前它就会被希望中国公益慈善事业更加专业化透明化发展的人质疑了。壹基金存在中断的可能”。

为什么中国红十字会可能不会选择续约,也有理由,如有专家所说,“壹基金一直在打擦边球,在很多场合,它的一些做法是违反现行规定的。他曾在出租车背后的宣传广告上看到,壹基金计划的公益广告上并没有标注中国红十字会。严格说来,它在没有打出中国红十字会的前提下,是没有权利做这种公益广告的”。这就回答了,为什么壹基金要挂靠一个公家的慈善组织,而不是自己独立成长。按照挂靠的行规,对外出名只能是中国红十字会,而干活的,可以是壹基金。做慈善需要如此忍辱负重,笔者就是纳闷,到底是壹基金病了,还是法律病了?

区分公私本身就是法律的“模糊”产物

我国没有慈善法,对于慈善基金,层级较高的规定是《基金会管理条例》,该条例于2004年由温总理签发,系国务院令。令人费解的是,该条例第三条规定:“基金会分为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以下简称公募基金会)和不得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以下简称非公募基金会)”。私募基金从一开始,只能是关起门来做慈善,而只有公募基金才能向公众募捐。当然,对境外基金的限制更严,条例规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不得在中国境内组织募捐、接受捐赠”。因此,要做大慈善基金的华山一条路,就是做公的,然而,公募基金的数量和质量都令人堪忧,而民间做慈善的人数随着致富人群增加而增加,私募基金的困境从一出生就凸显,关起门来的慈善,是做不大,也没有影响力。因此,出身不好的基金会,只能挂靠公家基金。而挂靠,必定是要受制于人。

笔者需要质疑的是,为什么慈善基金要分公私?这个国务院令是以何为依据来限制国民成立私募基金不得进行全国性募捐的?应该说,该条例明显没有上位法依据,条例本身就是个法律“模糊”的产物。

歧视私募基金属于因噎废食

其次,笔者质疑这种限制的合理性,慈善,俗话就是做好事,为什么做好事,只能公家基金向公众募捐做,而不能让私募基金做。如果说,私募基金可能滥用善款,那么,公募基金滥用善款的案例还少吗?即使要防止这种滥用,只能是从事后的管理中入手,严格所有基金的募款用途,用审计、核查、公开、透明来制约,对违法乱用的,刑法伺候,而不是一开始歧视私募基金,俨然是因噎废食。

建立私募基金为什么这么难

第三,私募基金,其实也不是随便可以成立的,条例第九条规定,申请设立基金会,申请人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五)业务主管单位同意设立的文件。不要小看了这个业务主管部门,这个部门是很难找到,而且,即使找到成立了,只要它说,我不同意你继续搞下去了,这个基金估计也难以再合法经营下去。国务院拿这个来限制、羁绊私募基金,实际上是最有效不过了,只不过,这种限制,有什么合理性?法律依据何在?

限制私募基金=限制慈善发展

第四,对私募基金的这种限制,实际上限制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中国慈善事业落后不是因为中国人缺乏爱心,而是没有出路,因为,要做慈善,只能捐给公办基金。可以说,慈善一定要官办,国人不买账,结果就是中国的慈善事业和经济发展不符,中国人也看似缺乏爱心,而真正的源头是,法律限制了爱心只能献给公募基金。难得有一二个民间挂靠的壹基金,也是举步维艰,可以说,挂靠从一开始就不合法,就是李连杰所说的,没有身份证,是个黑孩子。

公慈善私慈善,做好事不该分家

主政者真的该反思一下,邓小平南巡前后,曾关于公私的讨论,左派执着于一大二公,公是好的,私是坏的,恨不得回到计划经济。小平同志认为实践是硬道理,现在几十年的经济迅速发展,正是消融了公私争论的意识形态,走市场经济道路的结果,然而,在慈善基金管理上的僵化状态,很难说有什么进步可言。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笔者认为,对私募基金设立、发展的限制,无非是一条担心。万一私募基金做的非常成功,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政府担心难以控制,然而,一个做善事成功的基金,必定是良善的,那种防范的担心岂不是杞人忧天?

可以说,如果不改变这种慈善官办的僵化思维和病态法律,壹基金们永远只不过是一个官办慈善机构的使唤丫头而已,要让你失业,分分钟的事情,至于慈善能否搞好,不是主要的,关键是要控制社会的一切,然而,到如今,还可能吗?结果只能是害了慈善,苦了穷人!这是2011年1月11日下午1时多,深圳市市民中心。一些公众熟悉的面孔团聚在“壹基金”大字的周围——李连杰、周其仁、王石、许勤、陈改户、刘润华——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来做一个“义工”。

这样的场面,作为壹基金的创始人,四年前的李连杰不敢想;即便在民间基金会活力萌动的一年前,也不敢想。

2007年4月,李连杰以影星的身份,独自带着“壹基金,壹家人”的慈善理念,与中国红十字会合作,挂靠其门下,启动了“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下称“壹基金计划”)。每人每月1块钱的倡议,至今已募得善款近1.9亿元。

那时的“壹基金计划”,由于政策限制,不能获得独立公募基金的资格,也难按独立意志来运作。为此,李连杰等人于2008年10月,在上海成立了非公募“上海李连杰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下称“上海壹基金”),并与中国红十字会签署协议,将“上海壹基金”作为“壹基金计划”的项目执行机构。

然而,以私募身份运作公募基金,并非绕开政策瓶颈的完美设计。治理模式、资金运用规则互不兼容,游走于法律模糊地带饱受质疑,并不是长久之计。

2009年底,李连杰及其团队走上了谋求独立公募基金身份的道路,但道阻且长,且行且停,前景一度迷茫(参见本刊2010年第39期“壹基金‘中断’**”)。

与此同时,在第一个“壹基金计划”成立以来的四年中,民间慈善力量和公民参与意识迅速成长,慈善捐款在汶川地震后呈现前所未有的井喷态势。民办基金会和公益组织从多个方向尝试打破官办慈善的垄断格局,至今全国的基金会超过2000家,其中,非公募基金会以每年200多个的数量增长,从2005年的不足300家增长到2009年的846家。

但在2010年,青海玉树震灾一个多月后,国务院即下文规定:“中央有关部门及红十字会、慈善总会捐赠的资金,要直接拨付到青海省,连同青海省接受的捐赠资金,统一纳入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由青海省统筹安排用于恢复重建”。

2010年7月初,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出的《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管理使用实施办法》,要求13个全国性基金会要将玉树抗震受捐资金拨付到青海省民政厅、红十字会、慈善总会任一账户。直接以行政权力调配民间慈善资源,引起舆论大哗。

民间慈善进与退的变局,需要的往往只是一个恰当的时机,一些有心之人的推动。壹基金提供了一个样本,由民间个人发起的基金,转变为公募基金,正是民意与政府互动的一个案例。

独立日

2010年12月3日,深圳民政局正式批准深圳壹基金注册申请。这一天是李连杰亲自选定的日子,他相信“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壹基金深圳挂牌,宣告了壹基金的真正独立——它告别了原来挂靠于红十字会以及上海私募基金会的尴尬局面,获得了独立法人资格,有了独立的账户,可以自主开展活动。更重要的是,它不同于以往的官办公募基金,是真正意义上的平民慈善。

在这之前的2010年12月3日,深圳民政局正式批准深圳壹基金注册申请。知情人士透露,12月3日,是创始人李连杰亲自选定的日子,他相信“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揭幕仪式这天,壹基金官方网站的页面及时作出了调整,增加了“壹基金新的起点——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专题页面。主办方介绍也更新为对深圳壹基金的相关内容。

“我要捐赠”栏目变化最为明显,银行转账开户单位已更新为“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杨鹏告诉本刊记者,下一步将全面和中国红十字会商谈,讨论把原来的项目、资金和深圳壹基金结转、衔接事项。

深圳壹基金宣布转型公募成功的当日,中国红十字会新闻发言人王汝鹏在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挂靠在中国红十字会下的李连杰壹基金专项计划将中断。王汝鹏指出,中国红十字会和

李连杰先生于2007年共同倡导发起“壹基金计划”,三年多来,募集捐款1.9亿多元,资助支出1.4亿多元,为促进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随着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的正式成立,中国红十字会同意“壹基金计划”管委会提出的有关申请,支持该基金会继续传承和发展“壹基金”的公益理念,实施和管理该基金资助的公益项目。

他指出,红十字会将根据壹基金管委会的申请,成立清算小组。清算完成后,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将终止实施。除了通过红十字会系统实施的项目,该基金终止前资助的公益项目,将交由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继续实施和管理。

揭幕式上,新管理团队的亮相,让舆论一度感到意外。深圳壹基金发起机构为上海壹基金、老牛基金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万通公益基金会及万科公益基金会,注册原始基金5000万元,每家出资1000万元。理事会由李连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王石、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腾讯CEO马化腾、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马云等11人组成;周其仁担任理事长和法人代表,王石担任执行委员会主席——这个架构的形成,完全出自参与者自身的设计。

曾担任民政部慈善司司长、辞官后转为学者身份的北师大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称新团队为一个“有广泛基础”的架构。他认为,平等汇聚“富豪与平民”的慈善平台,更容易得到全社会的支持。

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说,深圳壹基金理事会汇聚了周其仁、王石等各行业的意见领袖,有助于提高壹基金的社会影响力。王振耀则盼望,精英分子融入平民慈善,还会带来管理模式的创新。

李连杰则在公开的感谢信中说:深圳壹基金的成立,创造了一个新的起点。

屡撞“玻璃门”

政府部门对公募基金会的设立态度谨慎,采取“总量控制”的方式,设置看不见的“玻璃门槛”。王振耀说,来自民间的力量要注册公募基金会,被批准的“少之又少”

在揭幕式上,李连杰难掩激动,一口气说了一连串的感激:“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民政部,感谢红十字会,感谢上海民政部门,感谢深圳市民政局„„”同时,他也不讳言,“走到今天不容易”。的确,从最初的壹基金计划启动至今,李连杰及其团队曾长时间为找不到“主管单位”而苦恼。

基金会分为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所谓公募基金会,是指可以面向大众募捐的基金会。根据募捐范围,公募基金会可分为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和地方性公募基金会。在欧美国家,由于涉及公众资源的集聚和再分配,政府对公募基金会设置的准入门槛通常会高于非公基金会。

中国政府对公募基金会的谨慎态度还有另一重含意。改革开放前,政府往往把社会团体当做“异己力量”,社会组织没有生存空间。直到1981年,中国第一家公募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正式成立,高度戒备的态度才略有缓和。

此后,中国一度掀起基金会热潮,但这些基金会,多具有官方背景,经费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基金列入国家财政预算;领导由政府任命,工作人员也是国家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编制的干部。

官办基金会从建立之初,就有政府资源和公开劝募两大优势,也以“希望工程、母亲水窖”等项目获得了好评,但绝大部分屡因“体制僵化、效率低、难以监管”等问题受到舆论诟病。尤其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近80%民间善款流向政府部门,以及2010年玉树善款汇缴**,民间资金被当做政府资源随意支配的做法引起社会的强烈不满。

相形之下,民间慈善公益基金会则步履艰难。

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注册基金会需要“双重管理”,即除了在民政部门登记,还需有慈善领域相关的“业务主管单位”。这个被业内人士称做“婆婆”的业务主管单位,对挂靠的社会组织进行监督管理。在各个组织出现问题,尤其是政治问题时,则要承担相当的责任。正因为此,有资格成为业务主管单位的政府机关和党政部门,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对要求“被监管”的社会组织避之不及。

即使能找到“婆婆”,成立公募基金会的门槛也比非公募基金会要高。尽管中国的法律并未对民间举办公募基金会有明文限制,但实际操作中,有关部门采取了“总量控制”的方式,设置看不见的“玻璃门槛”。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教授金锦萍指出,政府对于公募资格授予的谨慎态度,事实上也是出于防止募捐活动中的不良竞争和不规范行为的考量。2010年9月,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官员再次明确表态,已有的991家公募基金会“数量已经够多”,国家从政策上对公募基金会“不抱鼓励态度”。

“大家都去要钱,那么钱袋子就不够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贾西津介绍,这样的政策定位,是担心资源分散,不能有效利用,“或者说,不能保证现有基金会已有的垄断地位。”王振耀告诉本刊记者,来自民间的力量要注册公募基金会,被批准的“少之又少”。

即以壹基金为例,因为直接创办公募基金会难度颇大,壹基金不得不选择先挂靠在红十字会下。为解决项目执行问题,2008年底,由上海民政局批准成立的上海壹基金,被赋予了充当壹基金计划执行机构的使命。不过,它的性质却是一个私募基金会,在吸纳私募资金的同时,还与红十字会签有执行协议。

公众通过红十字会账号捐赠给壹基金计划的资金,在获得壹基金管委会批准后,也会输送到上海壹基金使用。这可以理解为现有制约下的变通之举,但这种混合式运作,在资金的使用上也违背了公募基金的运作规则,为此受到公众质疑。

“灯下黑”

深圳民政局局长刘润华说:“我是一个园丁,壹基金是一棵树”

向独立的公募基金会转型的计划在2009年起便开始酝酿。但自2009年底将申请提交给民政部后,一直“杳无音讯”。壹基金原执行主席周惟彦曾悲观地表示“也许很快,也许还有好几年”。

2010年9月12日,李连杰做客央视《面对面》栏目时坦言,该慈善计划目前正面临严重的危机,壹基金存在中断的可能,且问题是“意想不到的严重”。他说,壹基金就像一个没有身份证的孩子,“这三年这孩子起码还健健康康的,没出什么事,但是他没身份证。私募基金会怎么能做公募的项目、如何承接项目、法律结构是否清晰等,已经越来越受到希望中国公益慈善事业更加专业透明化者的质疑。”

此言一出,舆论哗然,壹基金现状引发舆论高度关注,质疑和同情纷至沓来,其间也不乏“与红十字会有摩擦”的猜测。中国红十字会新闻发言人王汝鹏在博客中撰文澄清,只要挂靠在红十字会下的壹基金有钱,就不会中断。

进退维谷的时候,李连杰收到了来自深圳的邀请。

2010年11月初,在李连杰面对媒体诉说困境之后约20天后,深圳市民政局长刘润华拨通了北师大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原民政部官员王振耀的手机号码,请他向李连杰转达希望到深圳落户的善意。刘润华对王说,如果李连杰愿意到深圳来,他愿意为他提供一切方便。

王振耀回忆说,接到电话时,自己正与李连杰在北京出席一活动,当即将手机递给李连杰,李“眼睛一亮”。

此前,早在2009年12月4日,李连杰曾和一些企业家朋友,为壹基金获得公立身份成立了筹委会。这些朋友中包括为壹基金发展贡献颇大的“三马一牛”——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兼CEO马云、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及蒙牛乳业创始人牛根生,亦包括此番出任深圳壹基金执行理事长的王石,以及万通地产董事长冯仑等人。筹委会与其他不少城市联络过,试图落户,均告失败。

此番深圳主动招手,无疑开启了希望之门。担任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专家委员会主席的杨鹏当即赴深圳会晤深圳市民政局长刘润华。会谈历时四个小时,随后,王石又出面拜会刘润华。

会谈中,刘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壹基金爱心包”发放活动心得

第一篇:“壹基金爱心包”发放活动心得“壹基金爱心包”发放活动心得今天我参加了我人生的第一次志愿活动,早上虽然很冷。但是大家都到的很…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