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引领农民养猪致富.doc(小文档推荐)

栏目:精品范文发布:2025-01-10浏览:1收藏

第一篇:合作社引领农民养猪致富.doc(小文档网推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合作社引领农民养猪致富

作者:张振祥 李凤国

来源:《农业知识·科学养殖》2012年第11期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办事处锌力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几年来,该合作社为养猪户统一进行技术培训、良种引进、疾病防疫和销售等服务,降低了养猪户的生产成本,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目前,合作社社员已发展到300户,年出栏生猪8万多头,效益2000多万元。像锌力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这样引领农民养猪致富的合作组织在东昌府区有15家,他们为促进当地生猪养殖、农民增收,闯出了一条好路子。图为锌力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人员在为养殖户的仔猪注射疫苗。

第二篇:退伍军人养猪致富

曙光村退伍军人养猪致富

今年60岁的夏世文,是一位清瘦俊朗、坚毅刚强的老复员退伍军人,居住在江夏区山坡街曙光村松坡夏湾。他扎根在农村,吃得苦,艰苦创业,积极带领村民发展养猪业,闯出了一条致富路,是该乡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也是山坡街复员退伍军人发家致富的典范。

1955年,夏世文出生于山坡街曙光村松坡夏湾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和许多的男孩子一样,夏世文从小就向往能穿上神气的迷彩服,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子弟兵。1976年12月,年满21岁的夏世文终于应征入伍,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军人。四年的军旅生涯,不仅让夏世文熟悉了军队生活,而且造就了他坚毅、刚强和勇敢面对困难的信心。

1980年12月,夏世文从部队退伍回到了家乡,从1981年开始,他担任了松坡夏生产队的队长,积极带领群众进行农业生产。1982年分了责任制,夏世文种了十几亩面积的粮田,可收入依然微薄。生活所迫,夏世文于1996年不得已外出打工,漂泊了五余年的时间,但是生活状况依然没有改善。

2002年年底,夏世文回到家乡,看到家乡依然贫穷落后的面貌,心里很不是滋味,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觉得自己有一种责任,那就是一定要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让大家都富裕起来,过上好日子。他坚信,自己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路去苦干,干什么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闯出一条致富门路。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思索,他开始了艰苦创业。刚开始的时候养猪,只有十几只,由于规模小,对市场行情不熟悉,又不懂养猪技术,更谈不上防病治病,效益不够好,只能挣些零花钱,基本维持全家零用开支。后来,他逐步清醒认识到,光这样小打小闹是不行的,不能真正发家致富,更不能带动别人致富。

在国家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出台后,夏世文认为自己的发展空间应该更广更宽,在这种想法的促使下,2004年对养猪市场前景作了细致的分析调查,以敏锐的目光看准了土猪养殖的潜力和前景,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夏世文说服了自己的妻子和亲朋好友,他终于筹到了10万多元启动资金,购买了本村的村小学,办起了自己的土猪养殖场。刚开始,夏世文按农村***惯、老办法饲养,只追求数量,不讲科技,只凭热情,忽视科学饲养,缺乏防疫措施,其结果暴发了小猪崽大量死亡,损失3万多元,给家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思想上的创伤。

夏世文并没有气馁,而是冷静的思考。成功来源于实践,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出钱买来的教训激发了夏世文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除了经常到县农牧局、乡兽防站向兽防技术人员虚心请教学习养土猪技术。夏世文还购买了《养殖新技术》、《家畜类培育技术》、《畜类病害防治知识》等技术资料,坚持自学,坚持把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把防治措施与饲养相结合,把存栏饲养与快速出栏相结合,在县、乡畜禽部门的大力帮助指导下,基本掌握了土猪饲养、防病、治病等技术。

科学养殖,规模经营使夏世文的养猪业办得红红火火,他从外地引进优良品种大白猪,逐步淘汰本地品种,自己科学使用配方饲料,自己防疫,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成活率。到目前为止,夏世文的养猪场已初具规模,占地2000多平方米,每年养母猪150余头,养仔猪3000余头,养肥猪100余头。自己在养猪场还配备了防疫、配料设备,做到防疫配料不出门,养猪每年销售收入可达130万余元。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夏世文模范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当好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他自强不息,靠吃苦耐劳闯出了一条致富门路,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同时,他牢记党的宗旨,热心帮助他人致富,先后带领本地村民发展养猪业,许多村民纷纷前来向他取经学习,他把自己的“秘门”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来访者,在他的带动鼓励下,到目前,全街已发展养猪基地十几个,养猪业已崭新成为山坡街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

山坡街曙光村村民委员会

2015年4月20日

第三篇:支部引领合作社 山区唱响致富曲

支部引领合作社 唱响山区致富曲

和林格尔县羊群沟乡圪洞坪行政村位于该乡中南部,距县城50公里,直通山西的羊蒋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该村草场面积大,人均耕地多,是典型的丘陵山区,适宜肉羊的繁殖、生长。

一、合作社基本情况

肉羊养殖、马铃薯种植是羊群沟乡农民的两个传统项目和特色产业,也一直是当地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圪洞坪村养殖历史悠久,积累了一定的养殖技术。2011年,该村从事肉羊养殖的农户占全村农户的98%,基础母羊达10000只左右,肉羊产业收入占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已成为该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长期以来,农民单家独户自行养殖、自行销售、规模小、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

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协调养殖户的共同利益,做大、做强、做亮肉羊产业,2004年9月18日,由圪洞坪村党支部发起,联合本村12户养殖大户,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在和林县农牧局的指导下,经民政部门注册登记成立了圪洞坪肉羊养殖协会。协会成立以来,以做大做强肉羊产业为目标,以服务社员为宗旨,促进社员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联结,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合作社有社员125人,肉羊存栏达到了10000只,协会社员主要以养殖绵羊为主,山羊为辅。2009年,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变更登记为和林格尔县绿宝羊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羊群沟乡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万亩,马铃薯市场早已形成,为了提高马铃薯产业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能力,推动马铃薯产业的长足发展,在羊群沟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由羊群沟村党支部发起成立了和林格尔县长丰薯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是全县第一家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由羊群沟乡马铃薯经纪人贺长有等6人发起成立,加入合作社的营销、种植大户200多户,该合作社的成立,对提高产品竞争力、帮助农民抵御市场风险、价格谈判、规模经营、打造羊群沟马铃薯品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着巨大的助推作用。今后将有更多的农户加入其中,为羊群沟乡发展马铃薯产业形成巨大合力。

二、建立“支部+合作”的合作机制。

为了确保合作社健康运作,圪洞坪、羊群沟村党支部建立了“支部+合作”的工作机制。村支部与合作社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合作社工作。党支部把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对合作社重大生产经营项目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参与监督。合作社利用合作手段引导农民发展肉羊产业和马铃薯产业,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合作社《章程》规定和成员大会决议运作,而且在经济上单独建账,独立核算,保持相对独立,与村两委形成支持与合作关系。从而把党在农村的政治优势和专业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农村党组织建设与经济工作的和谐共振,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三、“支部+合作社”让党的先进性在产业链上作用凸显

按照“把合作社中有潜力的农民培养成生产经营大户,把优秀的经营大户培养成党员,把党员生产经营大户培养成合作社理事成员和支部班子成员”的思路,在“支部+合作社”的新模式下,支部和合作社培养出了一大批合格的带头人。

四、加强服务,规范管理,促进产业发展

合作社成立以来,围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强化内部管理,以生产服务、技术服务、销售服务、增加成员收入为中心,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健全管理制度。合作社自成立以来,逐步健立健全了内部民主管理制度,制定并民主通过了《和林格尔县绿宝羊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和林格尔县长丰薯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明确规定了合作社社员的权利、义务和合作社资金使用办法及利润返还办法;民主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监事会和理事长;设立了合作社办公室、生产服务部、财务部和技术服务部等4个职能机构;合作社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市场营销制度》及《肉羊养殖生产质量标准》和《无公害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等六项制度,健全了内设机构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合作社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对合作社管理人员实行目标管理和量化考核。

2、创新营销方式。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营销机制,建立起了统一生产标准、统一采购、统一产品销售的产、供、销一体化营销机制。一是统一生产标准。2005年,合作社与呼市家畜改良站、华欧公司、内蒙古农业大学合作,制定了《肉羊养殖技术标准》和《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并邀请专家、教授每年对社员进行专项培训二次,培训社员1000余人次,引进乌珠穆沁、萨福克、德国美丽努等种公羊24只,引进马铃薯新品种2个,建设马铃薯繁育基地2处200亩,新建三分地网室20亩,新建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500亩;建标准化羊舍140间,标准化养羊小区2处,建青贮窑89座,购进铡草机93台,合作社技术人员指导社员按照统一生产规程组织肉羊生产和马铃薯生产,保证了产品质量。二是统一物资采购。社员所需的各种饲料、化肥及物资按照《统购统销管理制度》的规定,由合作社统一组织采购和供应,合作社集中采购的方式以批发价为社员购进所需生产资料,节约了生产成本。2011年,绿宝羊业合作社为社员采购饲料等物资共计58万元,为社员节省开支近2万元。三是统一产品销售。通过市场调查,合作社营销部门代表社员与购货方统一签订销售合同,合作社再将购货数量按照社员实际供货能力分配给社员,社员按照合同规定提供合格肉羊、马铃薯,避免了小商小贩压级压价,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提供技术服务。以前分散经营的农户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只能通过模仿学习的方式,无力聘请外部高层次的技术专家,无法得到和掌握先进的养殖技术。合作社成立后,在技术缺乏、管理经验不足的问题上发挥的显著的作用。合作社聘请了呼市家畜改良站毛允飞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为常年技术顾问,编印了技术资料,在农闲季节举办培训班。同时合作社还成立了专门的技术服务队,到养殖户、种植户进行巡回指导。

4、搞好信贷服务。合作社争取扶贫办、农业银行、农 村信用社的支持,只要社员生产需要,并由合作社联保小组担保,金融机构都给予社员信贷支持。几年来,合作社共为社员争取和协调贷款40多万元。2009年争取到了扶贫互助项目资金15万元。此项目将给农户发展肉羊产业、马铃薯产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5、探索长效机制。合作社自身的经营能力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合作社引领农民养猪致富.doc(小文档推荐)

第一篇:合作社引领农民养猪致富.doc(小文档网推荐)龙源期刊网 http://.cn合作社引领农民养猪致富作者:张振祥 李凤国来源:《农业知识…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