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图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栏目:精品范文发布:2025-01-10浏览:1收藏

第一篇:高中地理地图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高中地理地图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地理地图教学模式是紧密地联系着教学基础理论、教学具体实践及实施地理课程的主要途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笔者用建模的方式构建了两种高中地理地图课堂教学的两种模式。

关键词:地图教学;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318-01

地图是一种图形语言,地图上的图像、符号、注记和色彩等各种要素,表示出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表示出它们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地图储存和浓缩了大量的空间和时间的信息,又以一种人们易于接受的图像形式传递给人的大脑,成为客观存在与人的认识过程之间的中心环节,是任何文字或其它语言描述无可比拟的。

在高中新课标地理教材中,尽管课文系统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材料,但地图却是地理知识结构的“骨架”,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地图形象、直观,便于图文对照,有利学于生理解、记忆。同时,也正是它们具有鲜明性、科学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能充分体现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和风格,起着课文所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因此,加强地图运用的研究,重视地图教学,充分利用地图引导学生学习地理,不仅是地理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当前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地图教学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运用各类地图和图表,解决各种地理问题,简单地说就是读图分析。

我国的地理课堂教学,受前苏联凯洛夫的教学理论影响很深,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多是围绕“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总结巩固――布置作业”的模式展开。具体的说,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是主动的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因此,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欲望,多数是对知识甚至是对图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相应的,学生对知识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就非常欠缺。

笔者结合普通高中教育实际,探索出了高中地理中地图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构建了一种有效的地图教学课堂教学理念模型,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传授者到促进者,从控制者到引导者,从独白者到对话者。而学生则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能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这样就使教师由开始的“教”到后来的“不教”,使学生由开始的“学会”到后来的“会学”。

在这种教学理念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两种有效的地图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这两种课堂教学模式均利用多媒体作为上课的手段,以各种地图作为课堂教学的线索,引导学生学习。

一、情景──提取加工──归纳型

该模式基本步骤为:备课时教师研究地图教学内容,综合各种教学地图素材,制作有关地图教学内容的演示文稿和多媒体课件,当然也可以从网上、地理资源库里挑选适当的课件。课堂上教师利用课件创设地图教学情景,利用课件展示教学各种地图教学信息,引导学生进入地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并接受地图教学信息,最后教师和学生在价格地图教学信息的基础上归纳地图的规律。

这种模式的教学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适合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地理知识,如地球运动及其意义、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运动、全球性大气环流、常见的天气系统、气候的形成及变化、海水运动、地壳运动、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可以突破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的地理事物、情景、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因而它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改变课堂呆板的状况,而且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利于学生理解地理知识,认识地理规律。

二、咨询──研究型

咨询──研究型基本特点是在网络教室里,学生根据需要自行使用教师提供的地图教学资源,选择学习预备知识、基础地理知识或拓宽知识,而教师则从主机上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监看监听学生单机上的电脑屏幕画面及声音,也可以对指定组或全班学生微机进行轮流监视监听,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这种形式的教学首先要求教师提前对地图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处理,将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或网页,然后教师向学生呈现地图资源并提出问题,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源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再利用计算机进行及时反馈评价,过程由教师监控和辅导,教师总结归纳地图规律。

这种模式的优点体现在学生从自己的特点出发,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学习者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一个教师面对全体学生,所有的学生跟着教师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程序进行,抹杀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的监控和辅导又防止了学生的放任自流,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解答,弥补了个别化教学的不足。可以说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它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其运用受到多方面的限制。首先它对硬件设备、教学软件要求都比较高,要求每个学生都有电脑。其次,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及时监控,如果班级人数比较多,监控的力度就会大大减弱,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就会受到限制。再次,这种模式的教学对于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一定要求,比较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学习。

高中地理地图课堂有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模式有不同的着眼点和侧重点,特点、条件、适用范围也各不相同。某种教学模式针对某一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言是最佳的。但没有一成不变,对任何具体教学过程都普遍有效的模式,“教学无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应对这些教学模式进行广泛模仿,结合教学实际择优选择;也可以同时选用多种教学模式交替配合使用,最优地发挥各自职能,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

第二篇:高中地理3-3-3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玉都中学 高中地理3-3-3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教学思想:先学后教 模式含义:

1,三个设计:目标、预习、探究

2,分好三个小组:每班三大组,每大组分三小组,每小组3部分(组织组、指导组、检查组)

3,课堂三个中心环节:学生展示,交流成果

老师点评,破解难点

纠错改错,巩固训练

通过新课改实践,我们大体总结出了以下三种课堂教学模式:

①讲述—领悟型。这种课型主要针对那些基本地理规律和原理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难度较大,逻辑性较强。如地球的运动、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洋流运动及模式、气旋与反气旋系统、两地间最短航线的飞行问题、侧视经纬网定位、经纬线长度的计算与比较、世界气候基本模式的形成等

②自主学习—探究型。这种课型主要围绕那些教学内容难度不大,学生易于理解的章节而进行。如“宇宙中的地球”、“全球气候变化”、“气候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探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

③实践活动型。这种课型主要是针对新教材上的一些探索、案例研究等内容而进行。如教材探索“热力环流实验”等内容就可以把它单独设计成一节实验课。还有教材中的“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一条河流上该不该修建大坝”“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农民工现象”、“从市中心到郊区选择居住地”、“北京的自行车多了还是少了”、“绿色食品”等案例研究的内容,就可以把它设计成一节地理网络教学课,让学生去电子阅览室进行资料查找、研究等,当然教师要进行调控。

按不同内容的不同属性,又可将地理课型分为:区域地理课型、系统地理课型、地理基础知识课型、地理概念学习课型、地理特征学习课型、地理成因学习课型、地理规律学习课型等。现就最近所实践的地理基础知识课型3-3-3课堂教学模式做一探究 : [三个设计] 1,目标设计:明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可落实性 要求识记内容;理解内容;能力要求把握

重难点

2,预习设计:基础梳理,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预习完成基础知识点,导学案/非常学案/练习册/优化设计等基础部分)以自主学习为主,起到要点盘查,夯实基础的作用。

3,探究设计:主要以提升为目标,把握考向与考点,把知识与方法的应用,向更深层次进行延伸拓展,是全课的重难点。[三个小组] 全班学生按座位分三大组:

每一大组分为三个小组:

每个小组(好、中、差搭配)包括:1,组织组——分配学习任务 2,指导组——指导本组学习 3,检查组——检查学习落实情况 [三个环节] 1,预习检查(检查组)并进行基础梳理与展示

2,老师点评预习基础展示,难度升级、考点串讲,以图为载体,进行方法点拨,难点突破(探究设计)

3,针对训练—纠错改错—巩固练习(作业布置)

第三篇:高中地理践行“121”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推荐)

高中地理践行“121”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高中教育的要求。我校通过不断探索,敢于打破传统思维,大胆践行“121”教学模式。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方式取得了一些经验,同时对遇到的困难与困惑以及改进措施进行了总结,笔者就这一问题尝试着记录下来,希望引起大家的共鸣与指导。

关键词:教学改革;“121”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学习;困惑;改进措施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模式,显然不符合新时期高中教育的要求。为适应和迎接挑战,教师必须适应新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实现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引导者的转变。充当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引导者,构筑知识探究课堂。为此,我校敢于创新、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各学科重点推行“121”教学模式。一年多来取得丰硕成果,当然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现将高中地理学科在践行“121”教学模式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和思考总结如下。

一、建构“121”教学模式的目的应该说,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讲授式、学生接受式这种方式,它的效果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我们建构的“121”课堂教学模式,目的是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只作为学习的倡导者与参与者。它的效果是发展学生高层次的

第四篇:浅谈高中地理的地图学习

浅谈高中地理的地图学习

四川广元黄冈学校 吴文华

与其它学科相比,地理学科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图表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也奠定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位,学好地图用好地图则也就成为学习地理的法宝。在高考中,地理学科对学生的地图能力要求很高,它要求学生能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地图上填绘重要有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各种自然要不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从命题看可以说是“无图不成题”。这些都表明地图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当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现实怎么样呢?现实是许多学生连基本的地图知识都不懂。就这一问题我们学校地理教师组织多次讨论,提出如下建议。

一、有地图 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地理课本、地图册和地图填充图册,学校订书时不一定订全,我们要求学校必须按照教材的配备订齐地图册和地图填充图册。但这些地图册还略显少了,并且地图的单项信息量少,不能应付高考。在用这些地图册的基础上,我们要求学文的同学每人手里要配备一本大容量的地图册。

二、用地图

要求上课时力争每节课都使用地图册。在使用地图册时,我们在高一时要求学生认真读好书及配套地图册中的每幅图表,弄清图表的基本构成要素及绘制方法,图表所要表现的地理事物的特征是什么,以及此类图还可以表现其他的哪些地理要素以及此类图的一些变式。在高二阶段,学生的文理科基本分开,这时期对学文的同学要求提高,必须按高考的要求来完成地图教学。在教学中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识图。从政区图、地形图开始,再配一些空白轮廓图,让学生边学边练,先掌握主要的地名,如高原、平原、山地、河流、大的岛屿、半岛,主要的国家,我国的省,主要的矿产地、工业中心和旅游胜地等。让学生做到胸中有图。第二阶段,要求学生掌握图表材料的分析,我们要求按如下步骤来训练和培养学生读图能力:①读图名,弄清所看地图反映什么内容;②读图例,弄明白图上每种地理符号的含义;这两项是读懂地图的基础;对统计图还要求读坐标、读数据、读整体特征或变化趋势,选取有代表性的点进行分析判断。第三阶段,图文转换,要求学生运用地图进行知识迁移,能做到图图互换、图文互换、文图互换、图表转换。尤其这几年的高考,地图由过去的具体图到现在的抽象图,并且这一趋势还在加强,如果没有图文转换能力,是很难应付高考的。当然对学生自身来说,图文转换则是提高他们能力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因为图文转换的前提是读懂图、会叙述、会绘图,这对将来写相关报告时作用很大。通过这三阶段的教学力争让学生能够完成对图表的综合分析灵活应用能力。高三阶段,在学生对地图有一定掌握的基础上,让学生注意复习巩固,同时注意让学生运用图导法建立各章节之间的联系,运用图解法将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的文字式的选择题进行迁移突破,化难为易;运用图、文、表互相转换思维角度,推导地理规律与原理。

三、勤加练习

地图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这就需要经常看和经常练。我们用专项练习,让学生从对整体图到局部图,从平面图到立体图,从等高线图到剖面图,从景观图到示意图等练习下来,在高考前再把一些重要的区域的图让学生反复认识,并让他们以地图为载体,对区域地理做总结复习。

四、加大指导 一直到高三,还有很多学生看不懂地图,这一现象要求地理教师要加大对地图阅读的指导。如何指导学生,我们讨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高中地理地图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第一篇:高中地理地图课堂教学模式初探高中地理地图课堂教学模式初探摘 要:地理地图教学模式是紧密地联系着教学基础理论、教学具体实践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