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69
第一篇:《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学科学素养,因此,本节课以“自主合作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切实落实主体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实验的过程和原理,以及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过程与方法:通过重演科学家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体验科学家的探究思维,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基本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发展科学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教学重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体验科学家的探究思维。
三、教学方法及学法
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为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指导,以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为归宿,本节课采用“问题探究法”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按如下6步探究模拟科学发现过程,发展其科学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学法:
1)复习旧知――由已知引入未知;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3)过程探究1――对照分析体验方法;
4)过程探究2――设计实验分析评价;
5)过程探究3――引导分析突破难点;
6)总结反思――提高认识,建立知识体系。
四、教学程序及设想
(一)复习旧知――由已知引入未知
教师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回忆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的证明和摩尔根通过果蝇实验的证明及其他科学家的发现提出问题:谁是遗传物质?
设计意图:以史导史,认同科学是一个过程。同时创设问题情景,以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自主学习――对照分析体验方法
探究过程1 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等
指导学生阅读: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及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同时请学生思考问题:
1.实验先进行第一、二组的目的是什么?可否直接进行第四组?
2.对比分析第一、二组说明什么?第二、三组说明什么?第三、四组又说明什么?
学生交流:用语言表述实验过程中想到的问题及相应结论。
设计意图:以史激趣,促使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沿着科学的发展轨迹分析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及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设计实验分析评价
过程探究2寻觅“转化因子”
教师指导小组通过讨论合作完成设计实验。
提出问题:哪种物质是“转化因子”?
作出假设并设计实验(技术手段?预测结果)
设计意图:体验科学家的探究思维,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基本步骤。
介绍艾弗里等科学家完成的体外转化实验提出思考题:
1.艾弗里等科学家成功的原因?
2.如何使结论更可靠?
3.实验⑤⑥⑦能说明什么问题?
4.该实验能否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5.艾弗里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设计意图:渗透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指出实验局限,促使学生“再生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作精神。
(四)探究学习――引导分析突破难点
过程探究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赫尔希和蔡斯
教师引导学生由以下几个问题入手1.DNA和蛋白质的化学元素组成?2.用哪些同位素对噬菌体进行标记,就可将蛋白质和DNA彻底分开?„„进行诱思导学、答疑解惑,完成实验材料的探究和研究方法的探究,并共同探究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设计意图:培养科学素养,让学生沿着科学的发展轨迹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五)总结反思――提高认识,建立知识体系
教师提出问题:科学家为什么能成功地揭开遗传物质的神秘面纱?请同学讨论回答。
设计意图:揭示成功原因,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实战演练:案例介绍:科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但RNA病毒只含有RNA和蛋白质(如烟草花叶病毒),它的遗传物质是RNA。
设计实验: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学生结合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然后汇报交流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探究问题与设计实验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探索过程发展科学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五、课后反思
以新课程理念设计的教学思路来引领教学过程,能够把本节内容放到整个模块中看待其地位,在课堂上引领学生通过重演科学家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体验科学家的探究思维,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基本步骤。既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也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成功喜悦。逐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重视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和肯定,从学生回答中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发现问题,体现了“问题导学法”的核心理念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发展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并培养其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高级中学)
第二篇: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模版)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
海口一中 生物组 苏小翠
一、教材分析: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1节的内容,是继前两章学习了“遗传因子的发现”和“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后,对有关细胞学基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等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后来学习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一直把蛋白质作为遗传物质,那么,遗传物质到底是DNA还是蛋白质呢?教材在此埋下伏笔,然后通过两个经典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的实验,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下是不可能完成的,只有尝试采用了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景、平等融洽的人际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走进科学家的探究历程,在观察和思考中,愉快地学习,处于主体地位。本节内容既对前两章的基因的有关知识作本质性的阐述,也下启后三节关于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遗传效应等,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所采用的方法。
3、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4、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NA也是遗传物质。
3、探究科学发现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方法。
四、教学过程:
该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为: 情景引入——合作讨论分组探究——再次讨论探究——概念图总结——课后探究。
情景引入:“金丝猴的后代是金丝猴,牛的后代还是牛”,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有相似性,这称之为遗传现象。生命之所以能够代代延续,主要是由于遗传物质绵绵不断地向后代传递,从而使后代具有与前代同样的性状。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都有它的物质基础。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
通过对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的学习,认识到染色体在生物的传种接代中具有重要作用。染色体含有哪些化学物质呢?科学家们通过分析发现:染色体中含有DNA和蛋白质两种成分。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呢?
合作讨论分组探究:人们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媒体展示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结构图,引导学生思考: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就蕴含着遗传信息。从而让学生沿着科学史的发展轨迹分析问题,顺利进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学习和探究。
第一个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媒体展示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4组,见教材43页)。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讨论、观察并用语言描述实验过程。最后得出结论,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处理信息和归纳总结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学生结合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分组讨论,在完成下面的表格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然后汇报交流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第二个实验:媒体投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艾弗里实验,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巩固实验的设计思路和相关的结论。这样将格里菲思的实验和艾弗里的实验分开,前者呈现出来,让学生根据实验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后者要求学生自己去讨论、探究,在合作的前提下拿出实验设计的方案或者是想法,让学生在这个讨论并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实验的设计思路,再对照艾弗里和他的同事们的实验,学生就会发现,自己也可以做科学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与设计实验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再次讨论探究:
课件展示赫尔希和蔡斯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教材第45页)。让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并用语言描述实验过程。提出问题供学生讨论,学生观察、分析、讨论问题过程中,教师深入小组成员中参与讨论。讨论之前可先阐明T2噬菌体的结构特点、寄生方式,以及同位素示踪技术,再引导学生结合投影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进一步而确认DNA是遗传物质。
有关问题如下: ①该实验用了什么方法?在什么探究中还用过此方法?
②用35S、32P标记物质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能否用14C和18O进行标记?
③如果实验用上述方法进行,测试的结果如何?表明了什么?
④噬菌体在细菌体内的增殖是在哪种物质的作用下完成的?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⑤此实验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⑥此实验证明DNA具备遗传物质的哪些特性?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概念图总结:
要求学生总览课本内容,将相关知识形成概念图,实物投影展示。通过对课本内容的总览,让学生更加系统地对本节内容做一个梳理,并尝试用概念图的形式对本节内容特别是这几个实验之间形成一定的关联。
五、练习、作业
第三篇: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
类型:教学设计 学科:生物 学段:高中
教材版本:人教版
必修2 课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作者:海口市第二中学 邓渊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所采取的方法是目前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3)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能力目标
(1)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2)用“同位素标记法”来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遗传物质主要是DNA,也有RNA,这从遗传和变异的角度,强调了生命的物质性,有利于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教学重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教学难点
1、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2、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遗传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那么决定遗传的遗传物质是什么呢?怎么知道DNA是遗传物质的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重现科学的探索过程。
首先我们来看1928年英国的科学家格里菲思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①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鼠不死亡;
②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鼠死亡; ③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到鼠体内,鼠不死亡;
④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鼠死亡。
思考:为什么会有S型活细菌出现呢?第④组实验说明了什么? 格里菲思的结论: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这种转化因子是什么?
美国的科学家艾弗里进行了确定转化因子的实验,(实验过程略)当加入DNA时,R型细菌才变成S型细菌,这说明了?
提问:艾弗里的实验是否为科学家们所接受?为什么? DNA是遗传物质的另一个证明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演示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吸附——注入——复制、合成——组装——释放)
从动画中看,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有什么特点?遗传物质是? 但噬菌体很小,怎么知道DNA进去,而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去呢?赫尔希和蔡斯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的?列组成元素表 提问: 从元素组成看,它们的共同点是?不同点是?
我们来看侵染过程:用35S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后,新形成的噬菌体无放射性,为什么?而用32P标记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新 形成的噬菌体有放射性,为什么?两个试验说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讲述:是不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呢?
总结:但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堂小结(投影)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二、艾弗里的实验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结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练习(3题)
思考:设计一个试验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是遗传物质?
第四篇: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精神等生物学科学素养。因此,本节课以“自主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切实落实主体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是在前面学习了有关细胞学基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阐明了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分析了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一直把蛋白质作为遗传物质,“那么,遗传物质到底是DNA还是蛋白质呢?”教材在此埋下伏笔,然后通过两个经典实验发现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某些病毒)只有RNA而没有DNA 的事实,得出“RNA是遗传物质”这一结论。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探究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很好的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并合理利用多媒体将抽象问题形象化,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求新知识和合作的精神。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2.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体会和分析“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科学思维过程。
(2)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明确实验法是目前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3)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能力目标
(1)分析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2)用“同位素标记法”来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1)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强调了生命的物质性,有利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
四、教学方法
根据主体性教学目标,以“自主、探究、合作”作为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侧重科学方法教育;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融合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发现过程,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
“引导探究”教学流程:设疑导入→引导探索→归纳总结→拓展升华
五、教学过程
俗语引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生来会打洞”,这其中隐藏着什么生命奥秘呢?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及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有什么变化?
染色体在生物的传种接代中,保持一定的稳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69
本文2025-01-10 00:37:28发表“精品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69036.html
- 专题13 大作文-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解析版).docx
- 专题13 大作文-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原卷版).docx
- 专题12 微写作-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解析版).docx
- 专题12 微写作-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原卷版).docx
- 专题11 名著阅读-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解析版).docx
- 专题11 名著阅读-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原卷版).docx
- 专题10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解析版).docx
- 专题10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原卷版).docx
- 专题09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简答题)-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解析版).docx
- 专题09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简答题)-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原卷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