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研究

栏目:精品范文发布:2025-01-10浏览:1收藏

第一篇:乡村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研究

乡村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研究

教师:龙美君

内容摘要:识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要想提高一年级的语文教学质量,必须要在识字教学中下功夫。本篇论文主要依据我在工作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亲自授课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为内容,先阐述了识字教学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其次主要是阐述如何提高识字教学。从培养兴趣、识字方法、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关系着手,详细阐述了识字教学的相关内容,从而为自己在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最后再一次总结识字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识字教学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以一年级下学期为例,按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很难完成这一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课堂这个“阵地”,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能顺利地达到预期目标。现将我工作中对一年级识字教学总结的一点看法与大家分享,如有不恰当的地方望指正。

一、兴趣是落实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作为第一目标。同时又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明确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在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上,我把学生的兴趣放在第一位,时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1、以精彩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记得带一年级时,当我翻开一年级课本时,被里面大量的归类识字所惊呆。一个问题随即奔入我的脑海:“如何让孩子轻松愉快地去识字?”带着这个问题,我沉思了良久。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于是在课堂上,我拿出一本《西游记》连环画,开始滔滔不绝地讲里面精彩的故事,从学生那一张张天真的童脸上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入迷了。当我讲到最精彩的地方,我忽然停下来说:“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后面的故事啊?”“想„„”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还有几位调皮的同学大喊:“老师,赶快讲啊,我们等不了了。”我知道学生的积极性已经被我调动起来了,我说:“同学们下去可以自己看,还可以讲给你们的父母听。”“老师,我们看不懂,里面有好多字都不认识。”前排的一位同学小声说,很怕被人听见,看来是很害羞的样子。“老师,快教我们认字啊。”班长索性站起来说。看到这一切,我很欣慰,因为我已经为我的工作开了个好头。

2、在观看动画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低年级的同学最喜欢看动画片了,我们应该抓住这一特性,给枯燥的语文课堂增添情趣。现在农村小学都配备了远程教育,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课文内容或课文插图制成精彩的动画片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生字。如在教学《小松树和大松树》时,我通过电教平台,把书上的插图制成动画效果,在播放动画时适当地出现生字,出现松树时在旁边出示“松树”插图,气球上升的过程中出现“走”字,气球被吹动时出现“跳”字。还比如“扔、跑、拍、洗、刷”等字,都可以配置一些动画效果,班上表现积极的学生边学边做着相应的动作,这样学生在高兴观看动画时也认识了生字,并且了解了字意。

3、根据学生心理特性,培养学生的兴趣。

七八岁的孩子特别活泼好动,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能激发他们的热情,使他们尽快地全身心的融入识字教学过程中。比如在课堂上我可以拿出一些新奇的玩具,学生翻来覆去地看,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去玩,我提示他们可以看说明书啊。还有给家里人买的药,该怎么吃?要注意什么?这些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以便于学生更快更多地积累汉字。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小学一到二年级要认识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左右还要会写。新教材每篇课文中要求学生认识汉字都在10个以上,再加上要求学生会写的字,至少也增加了教学负担。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快更多去识字。

1、根据学生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一年级的新教材,要求识记一定数量的字词,这对一年级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抽象化的生字识记起来很困难,但对字与图相对应的识字却较为轻松,例如在教学“日、月”时,先将画着太阳和月亮的图画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仔细观察。中国有句古话:“授之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渔,使人终身受益。”汉字的形体千变万化,字字都有差别,但汉字作为音形义的结合体,又有着一定规律可循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形声字(约占90%以上),其余的都是象形字、会意字和指事三类。比如我在教学“请、清、情、晴” 等字时,学生首先已经学习了“青”这个字,我告诉学生这些字都读“qing”,然后告诉他们偏旁与它们的意思有关,如“清”与水有关系,这样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记住了这些字。

2、利用游戏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寓教于乐,在丰富的游戏中识字,这样既可以加快学生识字的速度,也可以活跃枯燥的语文课堂。记得有一次,我发现班里的马辉和王月花有小动作,我并没有当面批评他们。我对同学们说:“现在老师和你们做个游戏。”因为这节课有个生字“从”,我随即把那两位同学叫上黑板,让他们一前一后走。然后我问学生:“同学们,两个人一前一后是什么意思?”“一个跟随一个。”“老师,我从电视里知道,皇帝身后跟着的人叫随从。”于是我就告诉学生,两个人放在一起就是“从(cong)”,不仅让学生轻松地记住了这个字,还把学生的心重新收回了课堂。记得在校会上,校长对一年级最近的表现表示满意,还倡导学校老师向年轻优秀老师学习,这是学校对先进工作者的充分肯定。

3、利用“猜字谜”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中国的汉字中有很多都隐含一定的字谜,我也发现让学生猜字谜的时候,就连一些学习差的学生也跃跃欲试,能看到他们脸上的笑意。比如我在教学“照”字时,我就以字谜的形式展示:“一个日本人,手拿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淌了四点血。”不仅使学生在愉快的字谜中记住了这个字,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如此的例子也有很多,“一个人姓王,兜里装着两个糖(金)”、“三人同看日出(春)”、“一口咬掉牛尾巴(告)”„„更令我高兴地是,自从这节课以后,我们班掀起了一阵猜字谜的浪潮。这也不由得使我想起在大二的时候,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剧《九岁县太爷》(电视剧里故事情节就以对对子为一条主线发展),因为是在假期播的,所以我的大多数同学都看了,开学以后在班里也掀起了对对子热潮。目前的情境是多么的熟悉啊。还有一件我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课间我和同学们一起聊天,我班的学困生方东(平时从不多说话)胆怯怯地对我说:“老师,我也找到一个字谜,可以说给您和同学们听吗?”我发现这是一个难得的教育机会,“说啊,正好同学们都在,猜一猜。”“我这个字由两个动物组成,左面的生活在水里,右面的家家有,爱吃青草,叫起来咩咩的。你们能猜出来吗?”我知道这个字同学们还没有学过,但有些同学已经能写出来了。我随即评价了:“多新鲜的字谜啊!其实这个字就是‘新鲜’的‘鲜’字。”于是我还鼓励同学们向潘伟同学学习,自此这位同学的表现大不一样了。试想,哪位老师不愿看见这样的一幕幕。

三、充分做好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的联系,加强学生对汉字的积累和巩固。

课内识字是识字教学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课外识字往往更加丰富,更加重要。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识字,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同时也要求学校应该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更多的积累和巩固汉字。

1、以生字卡片或“识字袋”的形式积累汉字。

孩子记得字多了,如果不及时巩固运用,会渐渐被遗忘。为了加强学生对所学汉字的巩固,我倡导学生以生字卡片的形式,就是将每天学的新字写在卡片上,有可能可以配上图画,然后装入自己准备的“识字袋”里,“识字袋”渐渐重了,孩子们的识字量也渐渐多了,知识也就更加丰富了。所有这些工作需要家长的支持,为此我专门召开了一年级家长会,几乎所有家长对我的想法表示支持。我还抽时间去部分学生的家里转了转,看到的情景很令人满意,有些同学的床头上也贴满了生字卡片。我还在班里举办了学生优秀生字卡片评比活动,从而更好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2、在社会生活中积累汉字。

其实社会生活才是学生最大的课堂,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个大课堂,让学生到社会中快乐的识字。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要让孩子在短时间识记那么多汉字,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学生可以利用街道中的广告牌、店名、食品商标等。比如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学生可以通过上公厕认识“男”、“女”,家长也可以教育孩子不要随意乱扔垃圾,应该扔到固定的垃圾箱里,不仅可以使孩子认识一些字,还可以培养孩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记得在一节课上,我给同学们出示生字“油”时,还没有等我开口,有位同学就说,“老师,我见过这个字了,周末我和妈妈去镇上买油时,那家店门牌上就有。”“老师,我也见过,爸爸买回一瓶油,瓶子上也有。”而说话的几乎都是班里的学困生,这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这一切都归功于丰富的社会生活。

3、教师、父母的鼓励不容忽视。

小孩子最爱听大人表扬了。在学校里,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比如:“你识字真棒!继续努力!”学生听到老师这些真诚的鼓励后,就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了自主识字的信心,自主识字的愿望也更加强烈。同样在家里,孩子也离不开父母的鼓励。自从家长会后,不时会有学生说,“爸爸又奖励我一个铅笔。”“爷爷给我奖励了一个大苹果。”“妈妈好久都没有夸我了,她今天特意亲了我一下。”“妈妈给我做了好多好吃的。”有些家长还给我发来信息夸自己的孩子长大了,听话了。

总之,一年级识字教学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下,这一任务显得更加艰巨。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对传统的教育模式

勇于探究,大胆改革,让孩子在富有启发性的愉快氛围中自主学习。郭沫若曾说:“识字是一切探究之第一步。”小小的汉字,蕴含着无穷的奥妙。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的主体这个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才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老师们常说低年级识字教学很难,但留给我的感受很多,留给我的想法还很多。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能否给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关键是小学阶段的教育,而归根到底还是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虽然我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校领导和教师的一致好评,但留给我的困难还很多,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的更新也在不断加快,什么样的形势下就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在教学中发现,自己欠缺的还很多很多,孩子的内心是复杂的,需要教师更深的去了解;自己的知识还远远不足,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还远远不够;还要更多的与教师进行交流。我会不断的努力学习,争取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展示自己,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附参考文献:

1、倪文锦主编:《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 7 月版。

2、王占馥著:《思维与语言运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

3、傅华强、张银华主编:《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 6 月版。

4、文萍主编:《创新型课堂教学设计》,广西人民出版社,5、杨再隋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

6、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7、唐松林著:《教师行为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6 月版。

8、《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6 月版。

第二篇: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研究

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研究 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新课标为我们确定识字教学目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为我们明确努力的方向。但在新课标教材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反映一年级孩子面对大量的生字回生极快,变化环境后不能灵活认读。由此可以看出,识字既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一年级教学的难点。虽然新课标教材识字部分编排特点鲜明,但是由于汉字本身结构复杂多变,识字量与以往相比又大大增加,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仍然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如学生识字量大、识字层次不

一、识字环境不一,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单

一、枯燥乏味等。如果一年级学生识字量不足,将严重制约读写能力的发展。识字教学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速度和质量。所以,如何领会课标理念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最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课题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为主,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依托校本教研主要渠道,以教师的实践与反思为主要方式,利用比较法,借助课堂观察,开展研究。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各种理论著作和研究资料,进一步明确生活化识字的内涵以及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方法。2.观察实验法:对教育教学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寻找出问题的原因、解决的条件、方法和成效。指导教学。

3.行动研究法:把研究和行动结合起来,边研究边行动,在行动中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行为的目的。

下面我结合实际谈谈在教学中开发利用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资源的点滴做法:

1.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任务就是识字,所以课堂是学生最主要的识字途径,要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课前我要认真地进行备课,仔细研究每一节课学生要认识的生字的特点,探究适合学生掌握的识字方法。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然后同位互相请教;找一名学生读课文,看大家能通过别人的朗读听会多少字音;然后小组内摆字卡学生字,互相教会不认识的字。在学生自己初步学习生字的基础上,出示本课生字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佳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学生马上就开始在大脑中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以旧带新”、“形近字对比”、“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增减笔画”„„最后,我们再用学生喜欢的一些识字游戏反复认读生字,不断强化字音字形。学生与生字见面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记住了这些生字。同时,学生在与生字的一次次见面中也习得了汉字的构字规律。这种学习方式遵循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对培养学生初步的自学能力有好处。

2.在课外阅读中,认识积累生字。

所谓在课外阅读中识字,就是让学生在读课外书时,注意圈画,积累不认识的字,并通过请教别人、查字典等办法识记不认识的字。

3.在生活实践中,创设识字氛围,拓展识字渠道。

学生识字的载体不仅仅是教材,周围的一切或者说生活中凡是有文字的地方都是学生自主识字的源泉,生活就是学生课外识字的源头活水。

(1)在学校和班级中创设一定的识字氛围,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如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校园内的标语、宣传栏、黑板报或自己的学习用品、书刊杂志,从中寻找熟字朋友;课间时常和学生一起做“生字开花”游戏;语文活动、课外活动经常开展“组词接龙”游戏;在班级的板报上专设“汉字百花园”专栏等等,浓厚的识字氛围萦绕学生的学校生活,激发了学生的识字热情,巩固了识字成果。

(2)鼓励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识字。

我利用家长会的契机,大力宣传识字教学目标,动员家长密切配合,在家庭中创设识字氛围,帮助学生尽可能多识字。比如说和孩子一起给家中的物品、摆设做标志牌,在指导认识生字后,和孩子一起做“找朋友”游戏,把认识事物与识字相结合。孩子们阅读儿童读物,看电视、玩电脑时,家长可因势利导,有意识地让孩子读一段,不认识的字及时记下并给予热情指导和帮助,把识字和阅读紧密结合,这样也可以学到许多汉字;家里买回了物品,如食盐、白糖、水果、小食品等,可以随机让孩子识字,猜一猜,认一认,夸一夸;也可以在家具、家用电器等旁边贴上对应的名称,让家庭变成识字的场所。此外,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在生活中识字,我还经常给学生提供交流、展示自主识字的机会。如每周指导学生将课外识的字制作成卡片装进识字袋或剪贴成报,定期在班上交流;有时在班级墙报上开辟“识字园地”“识字树”“识字墙”等,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外识字的成果,把一个人认识的字变成全班认识的字;有时定期围绕一个专题(蔬菜、水果、花草、树木、动物、文具、玩具、用具、商标、广告、路牌、生活用品、书籍报刊、影视节目„„)开展活动,交流识字成果。慢慢地,识字就会变成学生的一种心理需要,孩子们愿意识字,想识字,乐识字。

3.在小练笔中,鼓励学生运用汉字。

学生在课堂上、书籍中、生活里认识了许许多多的生字,他们逐渐不甘心只对单个生字的积累。在实验中,我试着鼓励学生去收集好词好句,并初步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如看图写话、自编故事、日记等,学生能够较正确地使用自己认识的生字,运用平时积累的词句,这就是学生大量识字的结果。一年级第一学期学完拼音后,我就开始进行小练笔,形式是“听写作文”,就是用文字记录口语,这是作文的基本功。开始先听写学过的短语、课后“读读写写”、“读读抄抄”“读读背背”中的词语、句子或一段话,然后听写教师自编的短文,或书报上的一段话。进行“听写作文”时,由教师一句一句读,学生一句一句记下来,像听写生字那样,学生自然很感兴趣。再后来我又引导学生“画一画,练一练”,如让学生画自己最喜欢的东西,然后写上最想说的话,一句两句都行,不拘形式,随心所欲。到现在,学生们写话的欲望越来越强,他们在每天晚上的作业后面都要写上一段话,告诉我他们一天中有趣的事情。而且有的孩子写得相当好,不仅语句通顺,而且生动形象。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我将识字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由书本渗透到社会生活,有效提高了识字效率,为学生的读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识字课堂常常与单调、枯燥联系在一起,学生也常常被单调地读、重复地写,机械地识记弄得兴味索然,昏昏欲睡。但课题实施后,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识字情境中,由被动消极的接受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识字活动的创造者。学生的识字热情空前高涨,识字量增大。

2.开放了学生的识字时空,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学生的识字体验活动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和书本中,而是徜徉在开放的识字时空中。生活、社会都是识字的大课堂,课内、课外、节假日、休闲活动时都是识字的好时机。学生在这样开放的认读汉字的生态环境中,有意识地留心记录周围的事物,在生活中自主识字,主动获取知识与经验。他们的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得到了发展,学会创造性的学习。

3.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推进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尽早阅读。一般来说,学生的识字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自主阅读的欲望。他们能够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儿童故事,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能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4.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技艺,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第三篇: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研究

《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新课标为我们确定识字教学目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为我们明确努力的方向。但在新课标教材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反映一年级孩子面对大量的生字回生极快,变化环境后不能灵活认读。由此可以看出,识字既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一年级教学的难点。虽然新课标教材识字部分编排特点鲜明,但是由于汉字本身结构复杂多变,识字量与以往相比又大大增加,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仍然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如学生识字量大、识字层次不

一、识字环境不一,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单

一、枯燥乏味等。如果一年级学生识字量不足,将严重制约读写能力的发展。识字教学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速度和质量。所以,如何领会课标理念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最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1.一年级儿童认知规律

一年级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导,因此,在识字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以强烈的刺激,使学生对汉字的第一印象强烈、深刻。如果有多种趣味的识字方法,识字教学就不会走向模式化,课堂也就更加轻松而富有活力。

2.依据“儿童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理论

首先,识字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对某种识字方法的适应性。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特点,教材中采取一种识字方法是不够科学的,采取多种识字方法,是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和个性发展的。其次,识字教学中要注意按照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合理安排与之相适应的识字方法。如一年级上学期,儿童的形象思维方法占主要优势,对图象感知接受优于文字和图表,这时安排看图识字是符合这个阶段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但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儿童机械识记处于优势,并开始逐步向意义识记过渡,对字形分析能力明显提高,这时安排大量的韵文识字和各种归类集中识字,是行之有效的。反之,如果采用单一的识字方法,就不能充分利用儿童的智力发展优势,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三、课题研究目标

1.遵循儿童认知规,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拓宽识字渠道,自主识字,提高识字效率,扩大识字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变“苦学”为“乐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能力。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快乐识字,提高独立识字能力,养成自主识字习惯。有机地提早阅读,扩大阅读,改进阅读,从而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推进学生识字能力、阅读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为使课题研究扎实深入的开展,我首先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的要求,并认真学习相关理论,学习先进的识字教学经验,同时研究制定了实施策略。一年级是识字的关键时期,也是研究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我首先加强了汉语拼音教学,想方设法使学生尽快掌握汉语拼音这一识字工具。在后面的教学中,则注重加强识字方法、写字的指导,一年下来,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与此同时,我又大量阅读了一些有关语文教学的教育专著,写出了读后感。在教学中我开展了以“校园生活化识字”、“家庭生活化识字”为主题的识字教学研究。通过座谈、测试、观察等方式,定期了解学生识字生活化学习的进展情况。开展以“课堂情境识字生活化”为主题的识字教学研究,指导学生在课堂中快乐识字。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为主,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依托校本教研主要渠道,以教师的实践与反思为主要方式,利用比较法,借助课堂观察,开展研究。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各种理论著作和研究资料,进一步明确生活化识字的内涵以及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方法。

2.观察实验法:对教育教学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寻找出问题的原因、解决的条件、方法和成效。指导教学。

3.行动研究法:把研究和行动结合起来,边研究边行动,在行动中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行为的目的。

下面我结合实际谈谈在教学中开发利用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资源的点滴做法:

1、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任务就是识字,所以课堂是学生最主要的识字途径,要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课前我要认真地进行备课,仔细研究每一节课学生要认识的生字的特点,探究适合学生掌握的识字方法。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然后同位互相请教;找一名学生读课文,看大家能通过别人的朗读听会多少字音;然后小组内摆字卡学生字,互相教会不认识的字。在学生自己初步学习生字的基础上,出示本课生字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佳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学生马上就开始在大脑中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以旧带新”、“形近字对比”、“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增减笔画”……最后,我们再用学生喜欢的一些识字游戏反复认读生字,不断强化字音字形。学生与生字见面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记住了这些生字。同时,学生在与生字的一次次见面中也习得了汉字的构字规律。这种学习方式遵循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对培养学生初步的自学能力有好处。

2、在课外阅读中,认识积累生字。

所谓在课外阅读中识字,就是让学生在读课外书时,注意圈画,积累不认识的字,并通过请教别人、查字典等办法识记不认识的字。

3、在生活实践中,创设识字氛围,拓展识字渠道。

学生识字的载体不仅仅是教材,周围的一切或者说生活中凡是有文字的地方都是学生自主识字的源泉,生活就是学生课外识字的源头活水。

(1)在学校和班级中创设一定的识字氛围,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如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校园内的标语、宣传栏、黑板报或自己的学习用品、书刊杂志,从中寻找熟字朋友;课间时常和学生一起做“生字开花”游戏;语文活动、课外活动经常开展“组词接龙”游戏;在班级的板报上专设“汉字百花园”专栏等等,浓厚的识字氛围萦绕学生的学校生活,激发了学生的识字热情,巩固了识字成果。

(2)鼓励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识字。

我利用家长会的契机,大力宣传识字教学目标,动员家长密切配合,在家庭中创设识字氛围,帮助学生尽可能多识字。比如说和孩子一起给家中的物品、摆设做标志牌,在指导认识生字后,和孩子一起做“找朋友”游戏,把认识事物与识字相结合。孩子们阅读儿童读物,看电视、玩电脑时,家长可因势利导,有意识地让孩子读一段,不认识的字及时记下并给予热情指导和帮助,把识字和阅读紧密结合,这样也可以学到许多汉字;家里买回了物品,如食盐、白糖、水果、小食品等,可以随机让孩子识字,猜一猜,认一认,夸一夸;也可以在家具、家用电器等旁边贴上对应的名称,让家庭变成识字的场所。此外,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在生活中识字,我还经常给学生提供交流、展示自主识字的机会。如每周指导学生将课外识的字制作成卡片装进识字袋或剪贴成报,定期在班上交流;有时在班级墙报上开辟“识字园地”“识字树”“识字墙”等,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外识字的成果,把一个人认识的字变成全班认识的字;有时定期围绕一个专题(蔬菜、水果、花草、树木、动物、文具、玩具、用具、商标、广告、路牌、生活用品、书籍报刊、影视节目……)开展活动,交流识字成果。慢慢地,识字就会变成学生的一种心理需要,孩子们愿意识字,想识字,乐识字。

3、在小练笔中,鼓励学生运用汉字。

学生在课堂上、书籍中、生活里认识了许许多多的生字,他们逐渐不甘心只对单个生字的积累。在实验中,我试着鼓励学生去收集好词好句,并初步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如看图写话、自编故事、日记等,学生能够较正确地使用自己认识的生字,运用平时积累的词句,这就是学生大量识字的结果。一年级第一学期学完拼音后,我就开始进行小练笔,形式是“听写作文”,就是用文字记录口语,这是作文的基本功。开始先听写学过的短语、课后“读读写写”、“读读抄抄”“读读背背”中的词语、句子或一段话,然后听写教师自编的短文,或书报上的一段话。进行“听写作文”时,由教师一句一句读,学生一句一句记下来,像听写生字那样,学生自然很感兴趣。再后来我又引导学生“画一画,练一练”,如让学生画自己最喜欢的东西,然后写上最想说的话,一句两句都行,不拘形式,随心所欲。到现在,学生们写话的欲望越来越强,他们在每天晚上的作业后面都要写上一段话,告诉我他们一天中有趣的事情。而且有的孩子写得相当好,不仅语句通顺,而且生动形象。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在这一年中,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我将识字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由书本渗透到社会生活,有效提高了识字效率,为学生的读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识字课堂常常与单调、枯燥联系在一起,学生也常常被单调地读、重复地写,机械地识记弄得兴味索然,昏昏欲睡。但课题实施后,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识字情境中,由被动消极的接受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识字活动的创造者。学生的识字热情空前高涨,识字量增大。

2、开放了学生的识字时空,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学生的识字体验活动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和书本中,而是徜徉在开放的识字时空中。生活、社会都是识字的大课堂,课内、课外、节假日、休闲活动时都是识字的好时机。学生在这样开放的认读汉字的生态环境中,有意识地留心记录周围的事物,在生活中自主识字,主动获取知识与经验。他们的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得到了发展,学会创造性的学习。

3、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推进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尽早阅读。一般来说,学生的识字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自主阅读的欲望。他们能够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儿童故事,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能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4、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技艺,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首先,围绕本课题的研究,我阅读了不少有关识字教学的理论著作,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素养。并努力尝试把所积累的理论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地结合,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提高每一堂课的效率上,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教育科研上。

六、存在问题与今后努力方向

1、识字主体千差万别,初入学的孩子识字量从十几到数百,相差很大。究其原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培植了“识字”的土壤,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经常得到满足,愈来愈强,萌生了早期自主学习的意识,因此家长有意识地教,慢慢变成孩子主动地学(认字)。不具备以上家庭环境的孩子其实也有识字愿望,只是总得不到满足。尤其是在我们学校,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家长的素质千差万别,有的家长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而有的家长宁愿打牌、看电视,也不愿意在孩子身上多下些功夫。总而言之,一个个生活经历不同、学前识字储备不同的复杂个体汇聚到一个语文教师这里。如果仅靠一份教案上课,以“一”挡“数十”,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又“消化不了”的症状。

2、片面增大学生识字量,学生识字回生现象出现。低年级学生识字的主要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识字回生的现象相当普遍。其实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过程。因为遗忘的进程是在多种因素下产生的。如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学习程度等。在实验中,我在加大学生识字量上下了许多功夫,却没有及时的带领学生复习巩固。以后,我要适当控制学生识字速度,不要过分贪多求快,尽量避免低度学习和过度学习,学后及时复习巩固。总之,只要我们多去探索,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去挖掘汉字中的奥秘,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去想各种各样的巧妙办法,这样,识字教学会变的很容易,学生必定能够越学越轻松的。

我的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我也不能盲目乐观。我知道,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今后,我要不断向我的同行们学习,不断深入探索,不断优化识字教学过程,提高识字效率,将课题研究深入持续地开展下去。谢谢各位专家、领导!

第四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研究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识字教学非常重要。建国后,党和政府号召人民学习文化,小学语文教育界掀起了识字教学改革的热潮。近十年来,识字教学更是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重视。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乡村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研究

第一篇:乡村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研究乡村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研究教师:龙美君内容摘要:识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要想…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