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职业化
第一篇:秘书职业化
我国秘书职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长治学院中文系文秘教育专业,长治
摘要:秘书职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秘书行业走向国际化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探究现代秘书职业化新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秘书职业化的发展成果以及阻碍我国秘书职业化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同时,有针对性的从多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对促进我国秘书职业化的良性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秘书职业化;新特点;发展现状;对策分析
一、绪论
职业化已经成为国际职场通行的规则。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实用性、技能型职业人才已被写入国家教育长期发展规划。我国的教师、公务员、会计、律师等行业都形成了相当程度的职业化。由于受传统“官本位”等错误思想的影响,我国秘书职业化进程缓慢,秘书职业化程度低,社会要求专业秘书的呼声愈来愈高。我国秘书行业在职业化进程中遇到了发展瓶颈,其原因复杂程度已远远超出了思想层面。深入挖掘秘书职业化发展的瓶颈以及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是我国秘书行业走向国际化、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二、秘书职业化的内涵
秘书就是直接为领导、主管或雇主提供辅助管理、综合服务,并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人员[1]。职业化是指在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专业性工作,具有规范性、稳定性等特点。有了职业并不等于就有了职业化,一个职业实现职业化必须要有较为明确的职责范围,有系统的管理体系,有完善的用人机制和培训制度等。秘书职业化是现代社会职业分工的必然结果。所谓秘书职业化就是秘书职业行为形成了完善的管理系统,有科学的管理制度保障其运行,职业性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秘书的职业化首先是秘书身份的职业化:是指秘书作为一类专业人员,依法独立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依法享有各种待遇和保障;其次是秘书职能的专业化:是对秘书职权、任务的明确界定;再次是秘书知识的专业化:所有秘书从业人员必须经过科学、规范的培训后取得相关执业资质方可从事秘书工作。
在西方国家,具有现代意义的职业化秘书工作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而产生的。1942年,美国成立了国家秘书协会,规范了秘书职业的行业标准,标志着美国秘书工作开始走上职业化轨道。1981年4 月,美国国家秘书协会改名为“国际职业秘书协会”,共有30多个国家的秘书组织加入该协会。该协会早在1955年将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定为“秘书周”,并将该周的星期三定为“秘书节”。此举大大推进了国际秘书职业化的进程。在我国,秘书
[2]
职业真正成为一种社会职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1997年8月,《秘书职业技能标准》和国家《秘书职业技能鉴定规范》颁布试行;1998年6月,原国家劳动部颁发了《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方案》,之后北京、上海、重庆等10 多个省区市开始了秘书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的试点工作,中国秘书职业化才迈出了第一步。职业化是秘书工作的新发展,职业化的秘书将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和壮大自己的队伍,拓宽服务领域,扩大服务内容,从而突破公务秘书和公有秘书的窠臼,打破传统秘书队伍格局。
[3]
三、现代秘书职业化的新特点
现代秘书工作与传统秘书工作相比有许多新特点。它成为我国秘书职业化过程中应重点培养的内容。
1、秘书职能外延扩大
秘书总的职能是当好助手、提供信息、搞好服务等,在外延上通常是办文、办事。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秘书职能外延不断扩大。例如有些人聘请秘书从事翻译、保镖以及私务性生活服务工作等。秘书逐渐由“助手”向“准负责人”方向发展。例如许多外企和中外合资企业要求秘书有“独立处理事务之能力”,有些企业的秘书甚至还兼任人事部经理,这都说明了秘书职能外延扩大。
2、秘书工作的社会化和国际化
秘书工作的社会化和国际化主要包括两重意思:一是指秘书服务对象已遍及社会各方面,包括各类老板、医生、社会名流、自由职业者等;二是指秘书队伍服务内容将根据市场的需要实行灵活性服务。例如充当中外翻译、国际谈判手。其中现代秘书服务范畴的国际化现象已日趋明显。
3、工作手段的现代化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使秘书的办公手段从原始的“一支笔、一张纸”中解脱出来而进入电子世界。电脑几乎可以做所有办公事务:打字、印刷、邮递信函、传真、电话会议等等。此外诸如复印机、照相机、传真机的普遍应用都表明秘书行业已全面进入现代自动化办公时代,新的办公革命已正在兴起。
四、新形势下推行秘书职业化的原因
(一)秘书职业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秘书人才的国际化流通也将成为必然,这就要求秘书人员必须具备国际交往的相关技能,即对秘书人员国际化素质的要求,如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语,熟知本行业国际执行标准和操作程序,掌握国际交往礼仪等等。而要实现这些,必须要对秘书人员进行严格的信息化、专业化培训,也就是所谓的“职业化”。我国的秘书工作者只有抓住这一机遇进行全面革新,实行与国际秘书职业全面接轨,才能让我国的秘书行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地发展。而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又为秘书职业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大对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扶持力度。秘书作为拥有专业化知识的社会紧缺型人才,将赢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二)秘书职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各个领域的相对稳定,需要行业工作人员的稳定,秘书工作也毫不例外。社会经济发展拓展了秘书工作的内容,秘书开始更多地参与到管理中来;秘书工作的手段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复印机、传真机、计算机等现代化产品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秘书工作的效率;秘书工作的侧重点也从“事务性”向“参谋型”转变[5]。这些变化需要秘书工作者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和工作技能,提升“职业化”程度,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给秘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分工的细致,从而促使秘书工作细化分工,要求的技术含量也就更高。从低层次的秘书到专职秘书,再到管理阶层的秘书,形成规范化的职业体系。秘书职业化强调秘书工作的层次化,将秘书工作者按层次等级进行分类,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秘书职业自身的发展要求现代秘书职业化
秘书职业是近代工商社会出现的一种新型行业。在西方国家,秘书职业化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当时为了适应工商社会追逐高效率、快节奏的需要,秘书职业迅速兴起,秘书人员成为各类企事业机构各级主管以及各类专业人才诸如企业老板、医生等自由职业者不可缺少的助手。而在中国则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以及职业竞争机制的出现,秘书作为一种新型的职业在中国得以兴起,秘书开始从行政职位走向职业化道路。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秘书职业化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起步晚的中国秘书跟国际形势毕竟有一段距离,这就要求我国秘书人行业必须尽快实现秘书职业化以适应国际社会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与国际的全面接轨。
(四)秘书职业化是规范秘书升迁、防治腐败的重要保障
领导秘书自古以来就是升迁捷径:虽然不任实职,却拥有隐性权力。最近被媒体炒的沸沸扬扬的“足球打假案”主角之一谢亚龙就是从原国家体委主任秘书的职位上,一路青云地
[4]
被提拔成了中国足球掌门人。所以群众中流传“只要当秘书,人人有进步”的说法,就是不满意任人唯亲、任人唯近的用人路线的表现。在我国很多地方,秘书选用基本由领导个人好恶决定,而当上领导秘书后,再被提拔的概率也极大。由于提拔路径不规范,使一些缺乏领导能力或带“病”的秘书被提拔重用,这已成为现行组织人事制度的灰色带。贪污腐化等不法行为也就随之产生。秘书职业规范带来秘书工作的公正化,规范化。秘书职位的等级高低有了统一、科学的评价标准。秘书的提升不再是领导一人说了算,而要更多的考虑秘书的职业化水平和行业知名度。因此可以说,推进秘书职业化进程是防止腐败现象的有力武器。
五、我国秘书职业化发展现状及原因解析
(一)我国秘书职业化发展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经济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行业改革不断推进,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秘书职业化的发展依赖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秘书从业人员迅猛增长,秘书性服务机构大量涌现。
中国入世后,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对各类秘书的需求数量急剧上升,秘书职位的需求连续数年在招聘排行榜上位居前列。随着社会的发展,秘书职业化服务也逐渐走向多元化,目前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就诞生了商务秘书服务公司,为秘书行业带来了新的热点。深圳、上海等地出现“电召计时钟点秘书”[6]。这是指一些商务单位因业务需要,用电话、电传、上网等方式,聘请文秘人员在网上或来到公司计时服务的一种新型服务方式,前景日益被看好。
2、秘书知识技能走向专业化,秘书资格认证走向规范化。
许多高等院校单独设置了秘书专业,培养高层次的秘书人才。也有的地方办了秘书专科学校或秘书职业学校,培养社会迫切需要的各类秘书人才。1998年6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向全国颁发《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方案》,使我国秘书职业资格认证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
3、秘书队伍主体发生重大变化,呈现商务秘书主流化的趋势。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开发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商务秘书人员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活跃于商业领域,卓有成效的为企业经理层服务,高标准、高效率的完成本职工作。而且公务员制度的推行,使党政机关的秘书也逐渐脱离“官”的职衔,向商务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商务秘书的迅速崛起,标志着中国秘书开始从行政职位走向职业化的道路。
4、秘书劳动价值商品化,在秘书职业化进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面广广大非公有制企业的个体秘书或商务秘书,劳动价值的商品化特征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秘书劳动价值实现商品化,就等于秘书人员真正拥有了自己的“金饭碗”,可以把秘书专业技能作为谋生的手段,从而推动秘书走向职业化发展的道路。
(二)我国秘书职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秘书职业化进程逐步走向正轨,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总体来看,秘书职业化水平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1、秘书职业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全国现有2000多万在职秘书,其中只有10%是秘书专业毕业生,半路出家的秘书人员占很大比重[7],他们没有系统的知识体系支持,缺乏规范化训练,秘书工作能力和专用水平很低。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错,或者工作缺乏计划,或者不懂办事程序等等。
2、秘书缺乏职业意识。在工作中通常表现为服务不到位,没有超前意识,没有发挥好参谋辅助作用等。
3、秘书行业人才流失严重。有许多秘书人员在从事一段时间的秘书工作后,具有了较为丰富的秘书实际工作经验,却因种种原因而转岗,去从事其他工作。
4、职业准入制度不健全。我国目前实行的秘书等级评定制度,从根本上说不属于职业准入制度。社会人员从事秘书职业,缺乏相关资质的约束,门槛较低,影响了秘书从业人员的整体质量。
(三)原因解析
我国秘书职业化进程仍存在许多不足,滞后于世界潮流。追溯其原因可从历史与现实两方面进行解读。
1、我国秘书职业化滞后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
纵观整个秘书发展史,我们也曾经一度辉煌。如果从为黄帝记言、记行的两位左右史算起,已约有5千年的光辉历史,其间积累了丰富的秘书史料。但是到了近代,我国却没有跟上世界先进潮流,秘书职业化水平远远滞后于西方国家。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享受工业革命的成果,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秘书向职业化迈进的时候,我国仍处在封闭落后的农业经济时代,还不存在职业秘书诞生的条件,因此也只有官僚性秘书和幕僚性秘书,他们不具备职业秘书的条件,没有蜕变为职业秘书,也没有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被社会所认同,更不用说推动秘书职
业化的发展了。
2、我国秘书职业化滞后的现实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长期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严重束缚了秘书职业化发展。由于理论方面的欠缺和传统习惯的影响,我们对秘书职业化的认识和具体操做远远落后于世界潮流。
(1)传统秘书观念影响了秘书职业的正确定位。
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对秘书的角色定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秘书把自己当作一个职业秘书来对待。一是受我国“官本位”文化传统的影响。许多人认为秘书是未来的领导者,即准官员,是“后备干部”,秘书工作是通向仕途和管理层的一块跳板,如此就使秘书工作失去了职业的独立性。我国现代的秘书制度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秘书的职能更多的体现在参与市场计划的制定、落实和管理等官员责任上,因此一直被当作一种行政职务。1999 年版的《辞海》中对秘书一词的释义仍然是“职务名称:掌管文件并协助领导人处理日常工作的人员”。旧的秘书制度的特征是人员构成中党政机关的秘书占有较大的比例,升迁渠道是行政级别的晋升,秘书人员的前途和目标也是定位于进入官员序列。因此,老百姓常对某些职业素养较差、经常越权参与、擅做主张的秘书斥为“二领导”。二是秘书工作成果的隐匿性特征,使得许多人对秘书工作的作用认识不足。秘书被当作是领导的管家,或者是领导的传声筒、“跟屁虫”,没有什么大的价值。三是目前从事秘书工作的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与实际工作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一些秘书人员甚至违法违纪,严重损害了秘书职业的社会形象,使一些群众对秘书缺乏好感。四是秘书职业缺乏必要的社会制度保障。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秘书专业技术职务制度等的缺失或执行不力,使得秘书不安心秘书职业,流动性大,很少有人把它作为终身职业。
(2)秘书职业专业化程度低。
社会上对秘书职业往往存在误解,以为秘书职业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只是收发和整理文件、接待来访、跟着领导开会、做记录等,只要会使用电脑、打印机就可以做秘书了。这种错误认识严重影响了秘书职业化的发展。造成秘书职业专业性不强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目前我国秘书学基础理论研究比较薄弱,没有形成系统的秘书学学科体系。秘书学科的不成熟直接影响到秘书学科的专业地位和秘书的教育培养层次,进而影响到社会对秘书职业专 业化的认识。二是我国目前的秘书教育和培训工作还不完善。重秘书理论教学,轻秘书职业技能训练和智能训练,缺少不易为人取代的核心知识和技能,让人感到秘书职业缺乏专业性。三是由于社会组织机构的层次和规模不同,秘书工作的内容、规范及其要求的职业水平不同,这也使得人们对秘书职业专业性的认知千差万别。
(3)职业物质保障薄弱。
秘书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福利相对较低,而来自职业内外的压力却很大。影响秘书人员升迁的非职业性因素复杂,比如人际关系等,导致秘书职业的风险系数偏高,职业稳定性降低。秘书职业中的高薪人群比例相对其他行业较低,对于秘书职业的奖励性投入较少,缺乏经济上的吸引力和刺激力,由此导致秘书人员无法安心本职工作。
导致我国秘书职业化进程缓慢的因素还有很多,如高等院校秘书专业面临萎缩等。客观上,目前不少企业组织规模很小,企业组织扁平化情况越来越严重,职能划分的变化使企业中的秘书人员很难再有大的职位提升。
六、对策分析
针对我国秘书职业化进程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加以解决。
(一)加大对秘书职业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秘书职业化重要性的认识 社会之所以对秘书职业产生偏见,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对秘书职业的认识,对秘书职业缺少深入了解。要像每年庆祝教师节一样,在国际秘书周和秘书节由政府部门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秘书职业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群众了解秘书职业的特点、作用等,消除成见,理解支持秘书职业化工作的推进。
(二)强化秘书行业职业道德建设
近年来,党政机关中的“秘书腐败”已经成为人们议论的一个话题。秘书在领导身边,是重要的参谋和助手,可以说是“人微言重、官小权大”。一些不能自律的人往往会借机牟取私利而走向腐败。企业秘书中也经常发生不遵守行业规则,泄露甚至窃取商业秘密的行为。这种情况的时有发生,已经在社会群体心目中形成了秘书职业的负面形象,进而严重影响到了秘书职业社会地位的确立。虽然党政机关的秘书腐败往往是领导腐败的伴生现象,与某些监督机制的不健全有关。但无论是党政机关的秘书,还是企事业单位秘书,如果仅仅靠社会监督而不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全体从业人员的个人操守,是远不足以避免类似情况发生的。
因此说,确立秘书这一特殊社会职业的道德和纪律底线,并保证所有从业人员持守,已经成为决定秘书职业化进程是否顺利的关键。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除了要提高全民素质和全社会的道德水准、强化社会监督机制外,还应在秘书从业者形成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发起建立行业协会,制定适合于我国国情的职业道德标准,形成行业自律和自新机制,使职业道德 的好坏成为决定职业准入和淘汰的重要指标,从而实现行业内的自我约束和管理,从根本上杜绝秘书不良行为的发生。
(三)建立和完善职业准入制度
随着我国秘书工作职业化的进程,职业准入的条件是否合理、考核程序是否科学、操作过程是否规范,已经是摆在秘书学界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也是秘书工作能否走上科学规范轨道的一个重要条件。
我国实行秘书国家职业标准和秘书资格认定制度以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严格意义上讲,它只是一种等级评定,还不是完全的职业准入。职业准入应侧重于一个求职者有 没有资格从事该职业,其考试内容应是对包括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技能储备及可塑性的评价,而不是简单的水平测量。因此,当前必须改革现有的等级认定制度,变等级评定为资格评审,并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增加职业道德在其中的权重。具体做法可以在保留现行秘书等级考试的同时,对非秘书专业学校毕业生仿效公务员招考的模式设计考试内容,首先确认其是否具备加入秘书行业的资格。而对于秘书专业的合格毕业生,则在保证学科设置合理、教学效果良好的前提下,直接授予职业准入证书。
(四)提高秘书工作人员精神和物质保障。
秘书工作不仅量大、强度大、难度大、报酬少、风险高,而且还必须做名副其实的幕后工作者,秘书工作的社会价值只能间接地体现出来。只有提高物质和精神保障,才能稳定人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秘书犯罪。为秘书职业化发展提供源动力。
(五)树立秘书从业人员的职业角色意识。
实现秘书职业化的关键是,秘书职业角色的认同和职业形象的塑造。一方面,秘书人员要增强自身业角色意识,这是推进秘书职业化的前提。学校培养秘书人员,要先从培养职业化意识开始,树立职业化意识以后,才能更好地学习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精神。另一方面,秘书从业人员要切实掌握职业技能和大力培养职业精神,这是提高秘书职业化水平的基础。秘书从业者在掌握专门的秘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努力培养职业精神,致力于社会福祉,服务于社会大众。
(六)建立健全秘书职业立法
秘书身处决策者身边,处于决策与执行的核心,秘书工作服务与辅助的直接性与综合性,决定了秘书职业的特殊性。因此要通过立法,明确秘书的岗位职责、职业道德、从业规范、任职资格等,规范秘书的行为,充分保障秘书的权利与义务,杜绝秘书腐败,促进秘书职业走向成熟,营造竞争有序、积极向上的秘书职业环境。同时,也要转变社会长期对秘书职业
[9]
[8] 的偏见,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七)深化秘书学理论研究
秘书学理论研究有利于深入认识秘书的职业性质与职业特征,是秘书职业化的坚实基础 和强劲动力。秘书学科发展历经30年,学科理论研究有长足发展。对秘书工作的本质属性和 规律等问题都有了更加深入精准的认识。但作为应用性学科,秘书学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存 在脱节现象,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不足,职业化研究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应当采取有力措施,深化秘书学理论研究,把秘书教育与秘书职业研究作为秘书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通过对秘书教育体系、机制、教学模式和秘书职业发展体系等问题的研究,解决一直困扰我们的许多认识问题,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职业实际的秘书职业化发展道路。
七、结论
秘书职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受历史和现实等复杂因素的影响,我国秘书职业化进程发展缓慢,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摆脱困境需要各个职能部门协调配合,需要制度的完善与更新,需要秘书人员增强自我职业意识,当然还涉及秘书学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建构和完善、秘书职业技能的进一步专业化和精细化、秘书学学科体系的进一步高层次化[10]。只有全社会都积极营造有利于秘书职业化发展的环境,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秘书职业化,我们才能顺应国际发展的潮流,发挥秘书职业在国际商务中的巨大优势,为繁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我国经济的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树森.秘书学概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2] 卜文军.秘书职业化刍议[J].商场现代化,2008(2):321-322.[3] 王春华.秘书职业化进程之我见[J].秘书之友,2010.[4] 武香兰.全面推进职业化势在必行—谈现代秘书的发展[J].科教文汇,2010(8):190-200.[5] 刘秋言.论秘书职业化发展趋势[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9(4):67-68.[6] 孙立新.论述我国现代秘书职业化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8.[7] 谢世洋等.秘书学科定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秘书杂志,2008.[8] 艾洪涛.我国秘书工作职业化的现状分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9] 杨锋.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推进秘书职业化发展[J].秘书,2011.[10] 张宏亮.秘书职业化进程障碍及对策分析[J].秘书之友,2005.
第二篇:浅析我国秘书职业化的发展环境
浅析我国秘书职业化的发展环境
口蔡璐遥
我国秘书职业的发源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先后经历了先秦到秦汉、隋唐到两宋、辽金到明清时期几个发展阶段,可以说我国古代的秘书职业发展是比较到位的,秘书职业的职业化、专门化、规范化程度较高。但是到了近代,在外部政治环境和内部经济环境的共同影响下,由古代秘书向近现代秘书过渡的进程被打乱,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秘书职业发展才重新步入正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秘书职业化的要求日益强烈。然而,受国内政治、经济、法律、社会传统观念等的影响,目前我国秘书职业化的进程仍处于起步阶段,秘书职业化程度较低。因此,研究我国秘书职业化的发展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秘书职业化与发展环境
(一)秘书职业化
秘书工作的职业化是指在组织上和制度上建立秘书的分级分类体系,明确各类秘书的职责范围,通过专业教育手段保证从业人员的质量,以规范的考核评定从业资格和工作水平,实现对秘书工作的专业化管理。
(二)职业化发展环境
秘书职业化的发展环境是指在秘书职业化发展过程中,对职业化进程产生影响的经济、政策、法律、教育、社会传统观念等外在环境。经济环境会对秘书的分类产生影响;政策和法律环境主要是指国家相关机构颁布的和秘书职业相关的法律及政策,其主要作用是明确秘书职业的职责规范,影响的是秘书职业化发展进程的资格化、规范化;教育环境主要指的是秘书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情况,是为秘书职业化提供学科理论体系的环境,它影响的主要是秘书职业化发展进程中的学科化、专业化;社会传统观念环境主要是指社会民众对待秘书这一职业的传统看法和认知。
二、发展环境回顾及阻碍原因
(一)发展环境的变化历程
1.建国初期的发展环境
新中国的成立为我国秘书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稳定的环境。新中国成立初期秘书职业环境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经济和政策两个方面:经济方面,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秘书工作也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时期;政策法规方面,1951年4月,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秘书长会议,批准颁布了《关于各级政府机关秘书长和不设秘书长的办公厅主任的工作任务和秘书机构的决定》《关于加强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工作的决定》《公文处理暂行办法》等法规规章,使得秘书工作有了可遵循的规范,也为我国秘书职业专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初始环境。
但是这一时期关于我国秘书的职业性质、地位和职能等问题一直没有从理论层面上得到解决,相对应的对秘书的正规培养和学科化背景研究也未涉及。
2.改革开放后的发展环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秘书职业化发展的背景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方面,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相应地促进了秘书市场化并使之逐步脱离了行政化道路,出现了秘书人员的分化发展。
与此同时,法规政策环境方面,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先后颁发了一系列文件规范全国的秘书工作,通过恢复、整顿和革新,进一步促进了秘书工作的规范化。此外,教育环境方面,许多大学相继设立了秘书专业,秘书学建设开始步人正轨,这不仅为我国秘书学学科体系的确立和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更为我国秘书职业的理论化和学科化奠定了基础,进一步促进了秘书的职业化发展。
3.90年代后初步建设的环境
前两个阶段的秘书职业发展环境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只能叫做秘书工作职业化发展的大环境,因为我们通常以1993年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确立和之后推行的秘书职业资格考试作为我国秘书职业化发展的正式起步阶段。1997年8月20日,劳动部颁发了《秘书职业技能标准》以及《国家职业教育技能鉴定规范(秘书)》,之后,1998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布了《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方案》,并在北京、上海等10省市进行秘书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试点工作。这标志着在法规政策环境方面,我国秘书职业化发展步入了正轨。
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秘书的职业化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职业化程度较低。
(二)阻碍秘书职业化发展的原因
1.社会文化环境
如果社会对秘书职业有一个科学的、正面的认识和评价,就会营造一个有利于秘书职业健康发展的环境;反之,就会制约秘书职业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在传统观念和世俗文化中,人们对秘书的认识不清阻碍了秘书职业化的发展。
一是受我国“官本位”文化传统的影响,许多人只是把秘书工作作为通向仕途的一块跳板,而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职业来看待,尤其是在党政机关,秘书在很多时候是作为后备干部存在的。在工商企业,各组织的领导甚至把秘书作为自己的心腹或者差役,很少把秘书作为一种社会职业来对待。
二是秘书工作成果的隐匿性、幕后性特点,使得秘书工作成果往往隐匿于领导工作成绩之中。许多人对秘书工作的综合辅助性认识不足,甚至把秘书当作领导的保姆、管家、采办、电脑、写手、小蜜等。
三是一些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对秘书的丑化,使得人们对秘书职业认识不清,很多人看不起商务秘书工作,对行政秘书的官吏化嗤之以鼻。
2.教育环境
秘书职业的教育环境主要是指秘书职业的专业学科环境,目前这方面也存在着薄弱之处,由于缺少学科理论体系的有效支持,秘书的职业化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目前我国秘书学基础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尚没有形成系统的秘书学学科体系;同时由于秘书职业技能的综合性,秘书学科体系的归类和由哪些子学科组成还是众说纷纭。秘书学科的不成熟直接影响到秘书学科的专业地位和秘书的教育培养层次,进而影响到社会对秘书职业专业化的认识。二是我国目前的秘书教育和培训工作还不完善,与国际秘书教育和培训水平有相当的差距,重秘书理论教学,轻秘书职业技能训练和智能训练,同时缺少难以被取代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使得部分秘书缺少对自己职业技能和职业前景的信心,认为任何专业的人都能从事秘
书职业。
3.法律法规环境
虽然我国相继颁布了《秘书职业技能标准》《国家职业教育技能鉴定规范(秘书)》《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方案》和《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等法规政策,制订了秘书职业的工作规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秘书职业化的发展,但由于对秘书工作性质等没有做出具体规定,秘书工作中的许多理论问题依然不明确。
现实中,国家要求秘书持证上岗的规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同时我国推行社会化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过十多年,在推行力度、鉴定与就业的相关性研究方面尚显薄弱。此外,国家一直没有颁布秘书的相关法律,比如《秘书法》,缺少了秘书职业的立法,便是缺少了秘书职业化发展的最基本保障。
三、影响发展环境的关键点
我国的秘书职业化程度一直不高,笔者认为最根本的是世俗文化环境造成的,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传统观念问题。目前,我国的秘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行政秘书,一类是商业秘书。对于行政秘书来说,大多数人员都是将秘书岗位作为一个工作转换的临时过渡点,也就是我们说的“跳板”。这里的“跳板”不具有褒义或者贬义色彩。因为无论是领导还是行政人员,都受到中国“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很多时候秘书工作干得好了,领导认为锻炼到位了,就会将其派到其他岗位上去,所以行政人员很少能够长时间从事秘书工作。
而对于商业秘书来说,由于受影视作品、小说夸张且不切合实际的描写的影响,以及媒体对部分作风败坏的秘书的事例报道,相信很多人听到女秘书和男上司的时候就会想到潜规则,而在听到男秘书和女上司时又会觉得这位男秘书没有上进心,这是固有观念带来的不良影响的结果。所以商业秘书在积累了几年的工作经验后,很多人都会选择跳槽或者转行去做行政助理等更具职业化的岗位。因此,由于社会观念及一些其他社会环境的原因,中国很少有像国外那样终身从事秘书工作并以此为荣的秘书存在。
同时,受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读秘书学专业,特别是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学生很少有人愿意读秘书学这个专业,以致秘书这个行业科班出身的人不多。这也从另一方面造成了秘书职业的专业化程度不高,间接影响了秘书职业化的发展。
因为社会传统观念对秘书职业的轻视和歧视,所以无论是领导还是个人都不太重视秘书这个职业。在此前提下,秘书职业成为“跳板”和“无专业性,谁都能进入”的岗位,大部分本科及其以上学生不愿意就读秘书学,国家也没有从法律和法规上给予秘书职业足够的保障,这些都是观念问题带来的连锁影响,因此,加强对秘书职业的宣传,改变人们对这一职业对认识十分必要。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秘书职业化发展由于受到诸多外部环境的影响,发展缓慢,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所以国家、学校必须在加强其他方面的环境建设时,注重宣传秘书职业的内涵和重要性,提高社会的认识,纠正和重塑秘书职业定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秘书职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参考文献
[1]杨锋.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推进秘书职业发展[J].秘书,2011(2).
[2]王春华,秘书职业化进程之我见[J]秘书之友,2009(11).
[3]沈蕾,张虹,试论我国秘书工作的职业化以及途径[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8(12).
[4]章玫平,影响我国秘书职业化进程的因素及
秘书职业化
本文2025-01-10 00:32:30发表“精品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68739.html
- 专题13 大作文-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解析版).docx
- 专题13 大作文-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原卷版).docx
- 专题12 微写作-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解析版).docx
- 专题12 微写作-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原卷版).docx
- 专题11 名著阅读-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解析版).docx
- 专题11 名著阅读-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原卷版).docx
- 专题10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解析版).docx
- 专题10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原卷版).docx
- 专题09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简答题)-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解析版).docx
- 专题09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简答题)-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原卷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