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组《关注光污染》讨论结果(共五则范文)
第一篇:G组《关注光污染》讨论结果
G组《关注光污染》讨论结果
我们G组共七个老师,有六位老师按时上交作业,孙建芳老师不知何故本次未能按时完成作业。
1.学校先给一个“人与自然”的大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这个范围内自主选题,你是否认同这种做法,为什么?
答:“学生的小课题研究”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去亲自实践、获取知识、建构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发展,将学生原来以视、听为主的被动学习方式转变为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主动获取的学习方式。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而是以指导者、合作者和学习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探究的过程。从而让学生养成科学的精神和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对提高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很强的实效性。因此,通过案例分析并讨论,我组一致认为,这种做法还是可行的。概括各种观点,总结如下:
一、学校给一个“人与自然”这个大问题,但并没有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限制形成定势,而是让学生在这个大主题下自主选题,从而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家庭背景从生活、社会和自然中自由提取的,同时他们还对所选问题的社会价值和研究的可能性进行判断论证,选题还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探究空间,允许学生融会贯通,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问题。这比较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研究性学习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二、“人与自然”这一课题涉及的内容和知识面比较宽泛,其中的“人”与“自然”这两对象都是学生日常随时都能接触到的,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也通过媒体电视、阅读材料与自然课本等对人与自然有所了解,很容易让学生找到感兴趣的题目,在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自然也会有所感触,从而使学生获得课程要求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人与自然”课题虽然有些大,但却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自主能力、协作意识和创新机会的大舞台。正如“案例”里的李全、王丽、夏林、赵欣等同学看到报纸上的一则“车祸”消息就联想到“光污染”并组成 “团队之星”,在专家的指导下选取“玻璃幕墙”作为课题研究对象并获得了最佳科研创新奖。这样既体现了教师(专家)的引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能力。
从这个案例中体现出来的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发现创新为追求的理念,不仅是每个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也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方向。
2.学校的“亮灯工程”是否必要?你认为学校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支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
答:通过分析总结,本组一致认为:学校的“亮灯工程”很有必要。因为学生白天学习紧,很少有时间去网上畅游,有了“亮灯工程”,学生就可以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研究、学习。“亮灯工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发挥的平台和创新的土壤。至于支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途径,我组认为从以下方面开展:第一,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并进行必要的指导。
第二,对选中的课题组,分配一个高素质的指导老师,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与引导,进行全程跟踪,为学生解决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中的困难。
第三,建立激励机制,奖励那些研究性学习开展实施好的团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研究热情。
第四,建构社区服务意识,学校做好学生开展研究性的服务工作。
第五,学校可以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第六,有条件的话,学校每期可选派优秀教师到外地进行短期的培训深造,逐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总之,学校的“亮灯工程”只要有条件就可以对学生开放。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主题辩论、技术讲座、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参与到研究性的学习之中。
3.在寒假里“团队之星”小组成员是怎样交流的?他们与专家是怎样交流的?信息化工具为教学交流带来了哪些好处?各有什么优点?
答:通过交流分析,本组认为:
一、在寒假里“团队之星”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为了联络方便,“团队之星”建立了一个QQ群,充分利用QQ群的实时聊天与沟通,利用发群邮件、群共享等功能传阅资料,还开展了在线讨论等交流活动。
二、开题答辩会上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专家们对“团队之星”的选题给出了一些修改意见。专家们认为他们的研究题目太大了,城市光污染类型很多,不如选取具体的一种类型来研究,比如研究玻璃幕墙,因为相比较而言,这在我国还是一个较新兴的建筑项目,研究可能更有意义。专家们也对他们的研究步骤和方法给出了一些建议和修改意见。他们接受了专家的建议,将研究题目改成《玻璃幕墙的光污染与预防在》,修改了“开题报告”。这种与专家进行现场面对面交流的优点是:针对研究中可能出现的某些问题,学生能够得到专家们的即时反馈与引导,见效快、效率高。
三、“团队之星”通过网络查寻到了一些这方面专家的联系方式,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沟通,专家们给了他们很多在图书馆和网上找不到的信息。优点是:交流方便,迅速,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让忙碌的专家抽出时间来作出指导,但沟通不方便,不能得到专家的即时指导。
四、小组成员的家长也充分发动起来,李全的父亲是建筑设计师,夏林的母亲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他们也成了“团队之星”经常拜访的专家,在建筑材料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给“团队之星”做出了指导并解决了很多难题。
信息化工具为教学交流带来了方便、快捷、迅速,不受时空的限制。如QQ可以用文字一对一的即时交流,也可以直接进行视频语音聊天,还可以点对点进行文件的传递,同时还可以建立QQ群进行多人的讨论,发布群信息;电子邮件信息传输速度快,费用低廉,应用广泛,可以收发各类的文字、图像等信息,QQ群可以实时聊天、群邮件、群共享等功能传阅资料、在线讨论的便利。这些信息化工具简便、快捷,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精力。大大地提高了研究活动的效率。信息化工具为教学交流带来的好处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在实际实践活动中也要根据各种工具的特点进行选择,这样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此外“团队之星”还可以运用BBS和教育博客等信息化工具进行信息交流,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4.案例中,“团队之星”小组的研究性学习经过了哪些步骤?
答:本组认为:案例中,“团队之星”小组的研究性学习经过了以下步骤:
(1)动员和培训阶段。(参加动员大会,听专家讲座。)学校周五下午为研究型学习课。单周学生自主学习,双周请专家作专题讲座,给予研究方法指导。在学校的报告厅里,校长亲自做动员,请专家做 “如何进行科学研究” 专题讲座。
(2)提出和选定课题(查找资料,提出课题、讨论,选定课题)许多同学都选了研究课题,李全根据专家的讲座内容:“研究课题要有意义,要符合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客观条件,可以来源于任何情况,比如平时学习的课本知识、生活中看到的现象等”。最后确定了“光污染”这一课题。
(3)成立课题组(制定实施方案和开题报告,并递交学校评审,根据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等成立课题小组),确定了“光污染”主题后,给出开题报告框架:主题、背景说明、目的与意义、研究步骤、研究方法、预期成果。最后给课题研究小组取名“团队之星”。
(4)制定小组实施方案(按照方案进行研究,收集、分析研究过程中的数据和其他信息,跟研究目标进行对比,调整研究的策略等)。通过信息化工具彼此交流、沟通。
(5)开题报告和评审(专家指导),专家对选题进行指导。专家们认为:他们的研究题目太大,建议选取具体的一种类型来研究,比如研究玻璃幕墙,因为相比较而言,这在我国还是一个较新兴的建筑项目,研究可能更有意义。
(6)修改方案。“团队之星”接受了专家的建议,将研究题目改成“玻璃幕墙的光污染与预防”,学生对“开题报告”修改,老师给出“设想的研究过程清晰.可操作性较强”的评语。
(7)课题实施(发放问卷、搜集资料、整理信息),校内找不到资料校外找,与专家交流,发放调查问卷、拍照片、访谈行人、观察人流量、车流量等。结题报告和展评。
(8)撰写研究报告,结题,接受答辩等形成成果,表达交流。“团队之星”以报告形式展示成果,并制作多媒体展示片。最终在全校71个课题研究成果中脱颖而出,获得最佳科研创新奖。
5.请谈谈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作为老师应在哪些方面给予指导?
答:综合本组讨论结果,大家一致认为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老师的指导是非常关键的。概况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给予指导:
(1)选题指导:因为学生刚开始进行课题研究,信息资料都比较缺乏,做起来感到束手无策,无从着手,这时就需要老师进行必要地指导。教师既要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指导学生拟定科学的研究步骤,鼓励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选择问题;又要预测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确定研究课题,重视思维方法的指导以及初步查阅课题文献资料等方面的指导。
(2)小组分工指导:小组的集体分工不容忽视,因为分组研究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实施形式。教师在分组上要做好协调和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改变“好生”和“差生”的传统观念。引导、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小组中来进行研究。小组的人员组合,直接影响的团队的工作效率,因此需要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指导,提高小组分工合作,各尽所能的效率。小组长的产生尽量避免“任命”的方式,而要鼓励民主选举产生。同时明确课题组成员的职责。
(3)对实施方案和开题报告的指导。因为要制定一个可行有效的开题报告,对于中学生来说可能还有一定困难,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纠正和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开题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或困惑,应及时纠正与指导,避免学生走弯路或者脱离主题。
(4)、实施阶段的问题和对策的指导。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
(5)结题阶段的指导。在结题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能规范地写出小组研究性活动结题报告,并采用多种多样的表示方法来展示自己研究成果。将他们的研究过程、成果和体会有条理地体现在研究报告和答辩中。要让学生明确,应该怎样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把所做的工作表述清楚,并让读者很快地明了其所做的工作是个什么样的工作,他们为什么做这件事,所采用的研究步骤是怎样的,遇到了哪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结论是什么。学生形成研究报告后,要进行课题的研究陈述,展示小组的作品。
第二篇:G组《关注光污染》讨论结果
我们 G组认真的学习了《关注光污染》这个案例,我们小组每个成员对案例都做出全面的分析,发表了看法,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就这五个问题,我总结了一下我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1、学校先给一个“人与自然”的大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这个范围内自主选题,你是否认同这种做法,为什么?
答:我们组的几位老师都认同这种做法。理由是因为“人与自然”这一课题比较宽泛,涉及到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先给一个“人与自然”的大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这个范围内自主选题。学校的这种做法本身就体现了自主选题原则,也正是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的具体体现。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的。如果提供的选题过于狭隘则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以及探究的自主性;同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进行探究,则更利有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团队之星”小组在指定范围内确定主题为“玻璃幕墙的光污染与预防”,这个选题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家庭背景从生活、认为社会和自然中自由提取的,学生也会从电视媒体,阅读材料,课本等方面了解人与自然的知识。
2、学校的“亮灯工程”是否必要?你认为学校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支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
答:我们都认为学校的“亮灯工程”很必要。我们都认为学校还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支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
第一,对学生进行培训,使其了解课题选择的技巧、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相关的研究方法,并预习相关材料、做好准备。
第二、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并进行必要的指导。
第三,分配一个高素质的指导老师,进行全程跟踪指导,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并且,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学生开展课题研究。
第四,建立激励机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对开展实施好的研究团队进行一定的奖励,刺激他们的研究热情。
第五,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和考核,使研究性学习健康成长。
3、在寒假里 “ 团队之星 ” 小组成员是怎样交流的?他们与专家是怎样交流的?信息化工具为教学交流带来了哪些好处?各有什么优点?
答:我们组几位老师共同讨论后认为从案例可以看到,在寒假里“团队之星”小组成员的交流: “ 团队之星 ” 小组成员为了联络方便,建立了一个 QQ 群,充分利用 QQ 群的实时聊天、群邮件、群共享等功能传阅资料,在线讨论。
与专家交流方式:(1)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专家们给了他们很多在图书馆和网上找不到的信息。(2)与专家当面交谈,从他们那里,“团队之星”得到了指导。
信息化工具为教学交流带来的好处有:信息化工具给小组成员的学习研究带来的是极大的便利和巨大的资源,提供了一条与专家沟通的便捷、高效方式。能够方便、快捷收集教学资料和信息;师生、生生的交流既方便又快捷;教学交流可以多人在线交流、讨论,即时通信方便易用,功能强大;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另外还认为信息化工具教学的优点还有廉价:平均发送一封电子邮件只需几分钱,比普通信件便宜;“可靠”:每个电子邮箱地址都是全球惟一的,确保邮件按发件人输入的地址准确无误地发送到收件人的邮箱中;“内容丰富”:电子邮件
不仅可以传送文本,还可以传送声音、视频等多种类型的文件。网上查询可以找到在图书馆找不到的资料,扩大了搜索的空间,获得更大的信息量。
4、案例中,“团队之星”小组的研究性学习经过了哪些步骤?
答:我们组讨论后,认为案例中,“团队之星”小组的研究性学习经过了以下步骤:(1)动员和培训阶段:由李校长亲自给全体同学做动员,随后学校请来的专家给同学们做了“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专题讲座。(2)课题准备阶段。提出和选定课题:(3)课题实施阶段:小组成员按照实施方案开始课题研究,发放问卷、搜集资料、整理信息,校内找不到资料校外找,与专家交流,发放调查问卷、拍照片、访谈行人、观察人流量、车流量等。结题报告和展评。(4)评价、总结和反思阶段。我们认为“ 团队之星 ” 小组的研究性学习的步骤有:确定主题---建立小组---查阅资料---撰写报告---专家指导---修改方案---实施调查---发放问卷---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得出结论---展示成果-----交流建议。
5、请谈谈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作为老师应在哪些方面给予指导? 答:我们组的老师讨论后都认为作为老师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指导:(1)选题指导。2)对分配小组的指导。(3)对实施方案和开题报告的指导。4)实施阶段和结题阶段,也要跟踪指导。
另外我们还认为应该在“结题阶段的策略指导”。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报告。一方面要尽可能给学生客观公平的评价。
第三篇:B组《关注光污染》讨论结果
B组《关注光污染》讨论结果
1.学校先给一个“人与自然”的大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这个范围内自主选题,你是否认同这种做法,为什么?
答:我们组认同这种做法:
(1)符合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人与自然”明显与自然、社会和生活有关,且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然后获得知识和能力。
(2)突出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它强调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实践性和认识过程的完整性,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人与自然”显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学生需要在专家和老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合作探究,实践交流,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
(3)尊重了选题原则,注重了选题技巧。首先,研究性学习中的选题要遵循可操作性、开放性、综合性和联系实际的原则。“人与自然”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精力和客观条件,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探究空间,让学生联系实际,融会贯通,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问题。第二,“人与自然”来源于当前社会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与我们自身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可谓用心良苦。
2.学校的“亮灯工程”是否必要?你认为学校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支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
答:有必要。不过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设立开放的时限和班级,比如一小时或两小时,每天两个班或三个班;
(2)加强开放期间的监督,要轮流安排领导和老师在开放期间全程监督,以免学生做与研究性学习无关的事,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3)落实开放期间的指导,应轮流指定老师进行相机指导。
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支持:
(1)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比如举行家长动员和培训会,邀请家长和社区居民观赏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或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成果展示或汇报展演,将学生成果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进行展示和推广,将特别突出和有价值的进行专利申报,请家长和社区提供研究性学习的场所和设施设备等。
(2)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外教育资源。可与相关部门、单位、企业、社区和社会团体协调,建立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提供技术支持,进行指导帮助,甚至申请研究经费的赞助和补助等。
(3)成立研究性学习后勤服务和保障小组,尽学校力所能尽之力确保学生正常、顺利地开展研究性学习。
3.在寒假里“团队之星”小组成员是怎样交流的?他们与专家是怎样交流的?信息化工具为教学交流带来了哪些好处?各有什么优点?
答:在寒假里,“团队之星”建立了一个QQ群,充分利用QQ群的实时聊天、群邮件、群共享等功能传阅资料,在线讨论,进行交流。
“团队之星”通过以下方式和专家们进行交流:一是现场答辩,二是通过电子邮件,三是上门请教单独指导。
由此看出,信息化工具为教学交流带来了众多好处:一是信息传输速度快,应用范围广泛;二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三是提供了资
源环境,可以在上面获得海量的信息和资源;四是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如E-mail、QQ、MSN、BBS、Blog。
这些信息化工具的优点分别如下:
E-mail:即电子邮件,它是非实时的无纸通讯,优点是信息传输速度快,费用低廉,应用范围广泛,可收发各类文字、数据、图片、声音、视频信息等。
QQ和MSN:即实时交流工具,优点是互动性和自主性强,方便、成本低、资源丰富,打破了时空限制,反馈及时,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提高了学习和创新能力,使学习心态更轻松、更愉悦。
BBS:即电子公告牌系统,是一种在网络上进行信息讨论的方式,优点是具有用户管理、讨论管理、文章讨论、实时讨论、用户留言、电子信件等诸多功能,因而很容易实现讨论学习模式。
Blog:又称为网络日志或博客,优点是可以过滤信息,使师生在共同感兴趣的知识层面展开协作学习;不仅可提供参考资料的链接,而且可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更多的学习者评价,增强了网络学习的互动性和协作性。
4.案例中,“团队之星”小组的研究性学习经过了哪些步骤?
答:经过了以下步骤:
(1)动员和培训阶段:
①李校长在学术报告厅里亲自给全体同学做动员;
②学校请来的专家给同学们做了“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专题讲座;
③班主任王老师针对如何分组给了同学们一些具体的建议。
(2)课题准备阶段:
①提出和选定研究课题。李全由专家的话想起由于大楼外层反光照到一位驾驶员的眼睛而导致的一场车祸和爸爸是搞建筑的,由此确定了课题:研究城市光污染。
②成立课题组。李全找到王丽、夏林、赵欣和吴浩,组建了课题小组——“团队之星”。③撰写开题报告。课题组放假前通过讨论,确定了开题报告的框架,包括:主题、背景说明、目的与意义、研究步骤、研究方法、预期成果。寒假期间,小组建立了一个QQ群,充分利用QQ群的实时聊天、群邮件、群共享等功能传阅资料,在线讨论。经过大家一个假期的努力,开题报告终于在开学前完成了。
④评审。学校在学校报告厅举行答辩会,专家们对“团队之星”的研究步骤和方法给出了一些建议和修改意见,他们进行了小组讨论,接受了专家的建议,将研究题目改成“玻璃幕墙的光污染与预防”,修改了《开题报告》。
(3)课题实施阶段:
①一方面到学校的图书馆查资料,一方面利用网络搜索。一无所获后,他们根据导师的话在市图书馆找到了两本相关资料,又从国外的网站上找到了一些信息。
②基于已有的资料开始访问专家,在专家、李全父和夏林母的指导下掌握了足够多的资料,他们开始进行实地调查。
③进行了明确的任务分工后,“团队之星”先后多次到市内的多个区,分发调查问卷,拍照片,访谈行人,观察人流量、车流量等。最后他们对181份调查问卷作了统计分析。
(4)评价、
G组《关注光污染》讨论结果(共五则范文)
本文2025-01-10 00:24:36发表“精品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68408.html
- 专题13 大作文-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解析版).docx
- 专题13 大作文-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原卷版).docx
- 专题12 微写作-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解析版).docx
- 专题12 微写作-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原卷版).docx
- 专题11 名著阅读-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解析版).docx
- 专题11 名著阅读-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原卷版).docx
- 专题10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解析版).docx
- 专题10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原卷版).docx
- 专题09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简答题)-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解析版).docx
- 专题09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简答题)-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原卷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