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教学细节 成就高效课堂

栏目:精品范文发布:2025-01-09浏览:1收藏

第一篇:注重教学细节 成就高效课堂

注重教学细节 成就高效课堂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注重教学细节、成就高效课堂”。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能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就是一件最快乐的事!这学期,在学校大力提倡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就充分体验到了它的快乐。

创建新课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之一,是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形成快乐课堂、高效课堂。

世界是变化的,不变的是创新。自由的课堂才是学生所要追求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快乐的气氛。

这学期我们采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七八个人组成一个小组,成绩有好有差,上课有专心的,也有开小差的,由组长带领小组学习,接下来的学习中,大家都发生着变化,无论是预习、对学还是群学,大家都认真对待,还会相互监督,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大家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习惯、学会交流和倾听、学会思考和表达。

高质量的生物课堂教学方案必须包括教具准备、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等。高质量的教学方案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必要前提。

实施以学案导学为载体,小组合作为主要手段,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学生高效学习的有效实施。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引导者,所以教师必须做好导的作用,我在生物教学中主要是采用“三自主一总结一巩固”的教学方法。

1、让学生自学。上课时老师根据课程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一般为5分钟),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并找出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

2、让学生自讲。在学习的过程中以自主探究为主,老师只起穿针引线的作用。课中涉及的重难点,要让学生去说,说出自己的观点。对于实验要让学生自己先设计方案,然后动手操作并讨论哪种方案可行,并能说出理论依据。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就让学生解决,可以把学生请到老师的位置,让学生代替老师来为大家进行讲解。

3、让学生讨论。对于不易理解需要讨论的地方,要尽量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讨论。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让学生主动探索,全体去讨论,形成统一的结论。

4、教师总结:课堂上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然后检测效果,学生得出的结论是不是全面严谨,这就需要教师去总结去完善,使知识更准确,更系统。另外老师对于学生的讲解要进行点评,还要对学生的回答或讨论给予肯定和鼓励。

5、巩固练习:生物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掌握,可以安排在刚上课的复习巩固时,可以穿插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也可以放在课堂教学内容完成后。练习到位,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有力保证。

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地选择、组合和使用挂图、模型等直观手段,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情况,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用多媒体教学,化平淡为神奇;变抽象为直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成就高效课堂。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基本的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好观察实验,加强直观教学,上出生物课堂教学的特色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首要途径。

课堂上恰当设问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落实启发式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学中的问题是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问题设计得好,就会激发学生围绕问题积极探究。

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研究问什么,怎么问,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探究性,要切中要害,其次,教师的提问讲究艺术外,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问,鼓励学生提问和争论。学生能提出问题,是因为他在深入的思考,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发现创造的过程。

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启发性,不论是讲解还是做观察实验,都要设计好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突出启发性,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恰当设问,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高效课堂需要微笑:我始终相信亲其师,信其道。所以,一个赞许的动作,一句表扬的话,一个微笑这都是在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我想说,微笑是一种爱,是一种信任,是一种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老师们,微笑着走进课堂吧,那是你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也是成就高效课堂的一把金钥匙!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的至高境界,是学生学有所获、能力提升的课堂;更是教师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课堂。

总之,高效课堂需要精心设计。精心设计你的仪表、让学生喜欢你、接纳你;精心设计你的导语,让学生感到生动有趣;精心设计你的总结,让它简单、明了、方便记忆。

我们坚信“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我们注意到以上细节,那么我们就能实现高效课堂。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从细节作起,一起为成就高效快乐的课堂而努力吧!谢谢大家!

2011年5月4日

第二篇:注重自主学习成就高效课堂

注重自主学习成就高效课堂

——浅谈初中历史课中建构性预习

垫江第五中学校:游绍中

余登清

在当前规范教学行为、追求课堂高效的教育背景下, 我校大力推行“先学后导、问题评价”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前预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序曲,已经被我校高效课堂模式强力纳入到课堂教学的统筹安排中。然而,要发挥两者的最大合力,预习就不能仅立足于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更要侧重思维的创设与建构,要通过“将死的知识转化为活的思维”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预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和创造性。

预习,是指学生在教师讲解之前,先对某些未知的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和感悟,并形成个性化认知的学习行为。学生根据需用自主展开的学习过程,实际就是学生的一种自学行为。它的主要目的是在接受老师的授课前,依据学习目标,对将要新课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学习和理解。

它能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课前预习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明显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整体结构以至优化课堂细节的作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快感;或者看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无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理解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看什么、做什么、学什么都要心中有数。变“老师要我做什么”为“我要做什么”。通过预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下一阶段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了解到自己在什么地方有疑难和问题,从而确定自己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听课的时候就会更有针对性,更容易集中听课的注意力。对更好地掌握该阶段的学习内容有积极的帮助。

我校“45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倡导下的建构性预习已经实行了一年多,然而我在历史教学中发现学生预习环节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学生不知怎么预习,盲目应付;预习方式过于简约,多数学生只完成预习评价单的所谓“填空”内容就了事,根本没有认真看历史教科书,或者由于时间短促,采取“快进”式的方式来应付,对未来的课堂内容作了浮光掠影式的了解,对于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做恰当的估计和确定;许多老师认为预习只是学生们的事,对学生预习的指导和落实关注度不够;师生缺乏恒心,不能坚持;有效性差等等。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历史教学中学生预习的有效性呢?

首先,一张好的历史“预习导读评价单”是高效性的前提。教师设的评价单必须体现以下原则:先将知识预习转变成活动探究,再将活动探究转向问题解决,最后将问题解决上升为思维的主动建构。因此,评价单要有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等栏目。要设计关键知识回顾,能体现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更要设计有围绕重难点的填空题、判断题、知识连连看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以便学生变式参与学习,“横看成岭,侧看成峰”。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评价单的设计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它是整个课前预习尝试的核心,既是老师的指挥棒,也是学生的领路灯,又是老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一张高质量的预习导读评价单,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建构性预习。

其次,学生掌握良好的预习方法是关键。要看、思、做结合,三位一体。认真学习,认真思考,适当地做些习题和实际操作。看,首先是把历史教材新课内容通读一遍,然后用笔勾划出书上重要的内容(包括历史事件背景,时间,地点人物,结果影响等),需要查的要查,需要想的要想,需要记的就记。做,在看的过程中需要动手做的准备工作以及做做本课后的练习题。思,指看的时候要想,做到低头看书,抬头思考,手在写题,脑在思考。预习以后,要认真做好笔记,包括重点结构或提纲、摘要,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有关内容的摘抄,心得体会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使自己对新教材的“初步加工”有深刻印象。

再次,有着较充裕的预习时间和老师的督导落实是保证。最好前一天晚上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这样印象较深。新课难度大,就多预习一些时间,难度小 2

就少预习一些时间。应选择那些自己学起来吃力,又轮到讲新课的科目进行重点预习,其它的科目大致翻翻即可。某些学科,也可以利用星期天,集中预习下一周要讲的课程,以减轻每天预习的负担。即使时间仓促,也要利用课前几分钟来预习。教师要落实历史课代表课前检查,以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预习应在当天作业做完之后再进行。时间多时,就多预习几门,钻得深一点;否则就少预习几门,钻得浅一点。切不可每天学习任务还未完成就忙着预习,打乱了正常的学习秩序。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四个环节组成了每课时的一个圆环,只有当前边一圈滚过之后,方能滚入下面一圈,不能因重视一个环节而打乱了圆环滚动“轨迹”,影响其它环节的运行。

最后,必须强调的是,根据学习的惯性理论,在各门学习成绩都很好的情况下,有特殊原因,时间太紧,对于自己擅长的内容可以不预习或花少量的时间预习,对不是重点、难点和关键的章节也可以不预习。思路照样联系得上,好像铁轨上留有缝隙,火车照样通过一样,但是距离不能太远,否则就会造成“翻车”。

总之,成功的预习,听课质量会更好,学习的效率也会更高。但不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预习,不仅浪费时间,效果反而不好,对预习可能就没有兴趣了,久而久之容易对预习产生反感。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不断探索,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预习之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事实证明:预习是上好课的重要条件,预习是自学的演习,它对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有很大作用。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质量。

第三篇:推敲教学细节,成就高效课堂

推敲教学细节,成就高效课堂

——由一堂磨课引起的思考

一、案例背景

2010年5月20日初中科学“疑难问题解决”教学研在虹桥一中举行,八年级同课异构实验研讨课的课题是:《估算高锰酸根离子的大小》。我校郑希坝老师所上《估算高锰酸根离子的大小》一课,充分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索过程,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科学探索的兴趣。这节课在我校实战教学中共反复的四次之多,几次上课,几次讨论我都在场,体会最深就是好课是磨出来的,精彩的课堂特别需要推敲教学的细节,以下就是我对此次磨课的一些思考。

二、情景描述

[初磨案例描述] 以下是郑老师第一次上课的实录:

师:这里是一盒火柴,里面装滿了干燥剂,有二千多颗,谁能估算出一颗的体积吗?(教室沉静了一段时间)

生:可以先测出火柴盒的体积,再用火柴盒的体积除以2000就可以算出。

师:你们每一组都有一个用小纸包着的高锰酸钾颗粒,怎样测出它的体积呢?

生:可以用尺子。(让学生测量)

师:前面我们学习过物质的构成,想一想高锰酸钾颗粒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学生思考了一段时间,可能是提问的转折过大所致)

生:是由Mno4-和K+构成。

师:Mno4-离子有大小吗?(学生:有),有多大?……一个Mno4-离子有多大?能用眼睛观察到吗?(学生:不能)能用显微镜观察到吗?也不能。那么怎么估计一个高锰酸钾离子的大小呢?

(此时好像凝固了一般,学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其原因是:①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无从入手;②上下的承接过于突然)

师:(教师进行启发)一颗高锰酸钾中Mno4-离子个数不清的,怎么数清楚?(学生沉思)

师:我们用什么办法让它的数量变少一些,变得可以数的程度。(学生还是在沉思)生:把它放在水中稀释。

(这回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学生的思考就显得容易了)

师:(进行演示实验)我们首先将这颗高锰酸钾溶解到10ml水中,颜色特的别深,说明什么(生齐答:Mno4-离子个数多),这还是数不清,怎么办(生齐答:还要稀释)

板书:每次取1ml上支试管液体加9ml水,不断进行稀释,直至最后能看出紫红色的那一支试管中,每10 mL 的溶液中大约存在1000个高锰酸根离子

师:每一次稀释后,Mno4-离子个数是上一支试管的多少。生:是上一支试管的十分之一。

师:假如我们稀释了五次,计算一下这一颗高锰酸钾Mno4-离子的个数。

……学生进行实验。学生实验出现的问题:

① 进行溶解的学生实验试管过小,不利于学生实验; ② 进行溶解时学生不会甩试管,用时过多;

③ 用量筒量取1ml液体时,一是每次量取时没有清洗量筒,二是用时过多;

④ 没有强调高锰酸钾溶液具有腐蚀性,有的学生的手受到腐蚀,实验中缺少了试管架

实验评价……此时时间已不够,此项任务还没有全部完成。

[再磨案例描述] 在听取听课教师的评课意见后,以下是第二次上课和课评。

教师出示模型,一个透明的有机玻璃盒子里放着12个蓝色的塑料大球,还有一些黑色的塑料小球。

师:同学们这一个盒子里装有十多个塑料大球,能会用简单的方法估算出一个塑料球的体积吗?

(通过学生回答和教师总结,明确求出小球的体积需要测出盒子的体积V和小球的个数n。初步建立建立间接估算体积的宏观模型,为下一步估算微观的大小思维方法打下基础)

师:请同学们打开纸包,你看到什么?

学生:紫黑色固体。师:从微观看KMno4固体由什么构成?

学生:由K和Mno4构成。

师:如果现在要求估测Mno4-离子的大小,你会用什么方法?(学生一下子答不出来)

教师引导:大家可以参考刚才估算出一个小球的体积的方法,先想出估 2 测Mno4-离子的大小的基本思路?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演示如下幻灯片1。

(学生对估测Mno4-离子的大小思考的太多,阻碍了学生的思维进程。教师利用引入的宏观模型与微观KMno4进行类比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实验的基本思路,教学由浅入深的感觉)

生:我们测出的这一小颗高锰酸钾也应该包含钾离子的体积啊。师:你非常动脑筋,想到了钾离子也有大小,我这里还有一些黑色的塑料小球没有用到呢,想一想我放入这个有机玻璃盒子里,它们会不会溢出来呢?

生:不会的。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这些小球太小了,会进入到大球的空隙中。

师:说得很好,刚才我们讨论的钾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和这种情况是类似的。

(这是这节课闪光的课堂生成,郑老师很及时地抓住了生成问题,这与教师的充分准备有关,教师的教具不是进行了充分准备是不可能这么从容应对的)

师:根据实验的基本思路,你认为估算Mno4-的大小时,你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生: Mno4-的个数很多,一下子数不出来

师:就这一点吗?我这里有溶解的Kmno4溶液颜色很淡数量可能也很少了,你能数得清吗?(不能)为什么?(笑,看不清)

(让学生明确估算微观粒子大小的难点和关键点所在,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欲望)

师:晶体中的Kmno4 K+和Mno4-紧紧结合在一起,你用什么方法将它分开。

学生:溶解。

(可以参考这样提问:我们知道这一小颗高锰酸钾,Mno4-离子是相当多,如果我们将它们数量变少一点,达到可以数的地步就好了,用什么方法使Mno4-离子变得可以数呢?)

学生实验操作:演示溶解晶体示范实验

(此处教师特别强调试管的震荡的操作,教师对学生操作的过程中进

估算小球体积的大小估算高锰酸根离子体积的大小

1、测出盒子的体积

2、测出小球的个数

3、计算:小球体积V1、测出一小块高锰酸钾晶体的体积

2、测出一小块高锰酸钾晶体中高锰酸根离子的个数

3、计算:一个高锰酸根离子体积nV’=V/n 3 行指导,为规范实验操作和下一步的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打下扎实基础)

师:Kmno4溶液为什么呈紫红色?溶液呈紫色的与什么离子有关?(这一问题可以不要提,教师可直接说明颜色与Mno4-有关)师:现在溶液中还有很多离子,你用什么方法使它更少呢?

生:稀释。

学生进行稀释实验,教师进行实验指导。

师:按这样的方法,不断的稀释,你能知道浓溶液和稀溶液它们之间的离子个数关系吗?

生:不知道。

师:那么,我们怎么做就可以知道它们之间的离子的倍数关系?

生:规定它们的体积。

教师:很好,那么取10ml好,还是取9ml好?为什么? 生:取10ml好,便于计算。

教师:那么我们又是如何知道高锰酸根离子的个数的?

生:用显微镜看。

师:用光学显微镜是看不到离子的。我们现有的条件我们无法看到离子。书本上告诉我们“最后你能看出紫红色的那一支试管中,每10 mL 的溶液中大约存在1000个高锰酸根离子”,你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一下子难以用言语表达,教师的语言可以设计得趣味些,幽默些让气氛活跃一点)

教师出示已经稀释好的一组从浓到无色的溶液。

师:你们认为哪一只试管,每10 mL 的溶液中大约存在1000个高锰酸根离子。

生:倒数第二只试管。

(通过教师和学生对实验过程的交流探讨,让学生感悟到通过溶解和稀释的方法可以解决高锰酸根离子个数多的问题。从而突破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这一难点)

……

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告诉学生理论上高锰酸根离子的大小为10-13毫米,让学生用实验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相差较大。然后让学生围绕实验过程中哪些环节会影响实验结果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小组汇报的内容如下:

①刻度尺测量高锰酸钾晶体时存在误差。②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部分液体残留。

③滴管使用不规范。

④稀释时颜色判断不准确,造成计算错误。3 4 ⑤溶解时没有充分振荡……

三、问题讨论

这次磨课我们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回味其中过程我不禁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研组的磨课应该怎么磨?

四、反思与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磨课我们认为只有推敲教学细节,方可成就高效课堂。以下是我对本节课在磨课中的认识。

(一)推敲教材--理解教学目标,突出上课重点

教材是教学的材料,是一种重要但不是唯一的资源,由于种种原因教材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处理教材是一种教学艺术。在这个环节,大家各抒已见,集思广义,在大家议论中对教材的解读更加深入。例如在本课的研究中我们是这样分析教学的重难点的:

首先是教学重点的落实上的分析:《估算微观粒子的大小的实验》是应用物质宏观性质来解决物质微观结构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课程标准要求利用简易可行的实验,估算构成物质微粒的大小。让学生在探究实验活动中练习量筒和试管的使用;学会针对实验方案中的目的和条件,对实验的途径和方法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分工与交流分享的团队意识和培养学生严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教学重点应该突出在: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初步学会评价实验方案及改进方案的能力。

其次是学生近期知识的分析:学生当前虽然知道有些物质是有离子构成的,但并没有对离子形成一种形象的认识,更不知道粒子的大小的数量级;从探究方法上看,学生已经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和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器材的选择,已知道对宏观物体进行体积的测量和估算的技能和方法。学生的困惑点是为什么会用这种不断稀释的方法估算构成物质微粒的大小;如何根据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变化最后确定稀释的次数,通过计算确定高锰酸根离子的个数。因此我们认为本课的难点是::①让学生领悟用简易的实验工具估算微观粒子的方法。② 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试管、滴管的正确使用及实验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测量策略。

(二)推敲获得—细研教学环节、达成课堂“四有”

在评课中,我们着重从课堂的高效性进行分析,总结成一堂好的课堂的“四有”标准:

1.有意义。有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2.有效率:有效主要是对于学生而言的,学生在课堂上经过不断的实践或者倾听,获得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是否有效,很多的时候不在于老师花了多少力气,更重要的在于你是否想方设法让学生在不断实践、实践再实践,“实践出真知”,这个课堂不是老师的独角戏,而是学生的多方面进行活动的课堂。

3.有趣味:课堂上是否有趣,几乎完全掌握在老师的手上。在课堂上要深深地吸引学生,并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富有激性,使课堂具有一种感染力,富有幽默感,使课堂充满开心的笑容。

4.有生成: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有了这个评课的框架,我们的评课的焦点也就相对集中了,上课的教师认识到提高课堂的效率是自己当先要思考的问题。下面是大家听完郑老师第一次上课后,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各自谈了自己的看法。

连老师:从有效性这一角度分析,本节课还需改进的地方。

① 测高锰酸钾中Mno4-离子的大小,难度较大,为了降低难度,拓展学生思维,郑老师使用了一个火柴盒装滿了干燥剂有二千颗,但是你拿出来的是模型,就应该打眼、明显。干燥剂还是太小了,而且数量还有二千颗,这不是学生数得出来的。

(老师议论:可以用更大一点的东西;化学实验室的分子模型;还可以是一种很大的代表Mno4-离子,一种很小的代表K+;用一个透明的长方体的塑料盒装着……)

② 一粒高锰酸钾颗粒还是太小了,学生身边的尺子不能较准确的测量出来。

(老师议论:这里的测量并不是本课要解决的问题,既然是估算,可让学生测一下,然后告诉学生,这里仅只是进行估算,但要学生注意不要把颗粒弄湿了,湿的高锰酸钾有腐蚀性,让学生汇报一下,再说出一个较准确的值,作为计算时的参考)

熊老师:从学生实验中表现的各个细节看,本节课可改进的地方。

① 学生在实验操作是出现了很多错误,所以有必要让学生进行操作表演,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又可以从学生的操作中纠正学生的常见错误。

② 稀释高锰酸钾时没有对照组,学生对是否有颜色较难把握,可否用一个白纸板将各种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与清水作对比,让学生有一个参考标度。

(老师议论:这样就很突出,效果明显,学生进行实验时心里就有数了)

唐老师:是从课堂的生成和提问的有效性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的。

① 从课堂的生成看:在课堂上有一个学生提出钾离子的体积为什么不算呢?郑老师及时说明了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在上课前就准备了有大小塑料球模型,不仅能很快说明这个问题,也可以让更多的学生立即反应过来。

② 从提问的有效性看,郑老师在上课时还有一些问题提得突然了些,例如在提“怎么估计一个高锰酸钾离子的大小呢?”过渡性提问少了些,是否可以这样提“我们知道这一小颗高锰酸钾,Mno4-离子是相当多的,如果我们将它们数量变少一点,达到可以数的地步就好了,用什么方法使这些颗粒变得可以数呢?”

陈老师:本节课我们需要好好计算的是课堂用时问题,我们先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利用简易可行的实验,估算构成物质微粒的大小。这节课在引入用时过多,在学生实验时用时也有超时,学生对实验进行评价的用时过少。

(三)精雕细节---追求教学和谐,增强课堂时效

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和追求的价值取向。建立一个和谐有效的课堂,也是我们磨课的最高的追求,那么怎样才能在磨课中来达到课堂的和谐,课堂的高效呢,这就对我们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注重教学细节 成就高效课堂

第一篇:注重教学细节 成就高效课堂注重教学细节 成就高效课堂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注…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