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区122
第一篇:和谐社区自查报告
和谐社区建设自查报告
今年以来,我社区按照街道创建和谐社区活动的总体要求,以“和谐社区”建设为突破口,围绕大局,全面推进社区各项工作,使我社区各社区的“和谐社区”创建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区党的建设(一)和谐社区建设
在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中,我社区严格街道党委的要求,制定实施方案,成立相关机构。领导机构的健全,为开展创建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通过学习,使全体党员明确了创建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创建活动的方法步骤,掌握创建活动的有关要求,为开展创建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创建“和谐社区”,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把完善制度作为切入点,在创建中促进党员整体素质的提高,紧紧抓住中心组学习这一关键环节,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学习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努力打造“学习型党组织”。目前,党员干部初步形成了“带头学、带头写、带头干”的学习氛围,党员干部对待学习态度积极,带动了广大党员的业务知识和理论学习,全社区上下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是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落脚点,在创建中提高党员干部统揽全局的能力,领导干部注意把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结合起来,总结经验,勤沟通、多交流,根据社区的实际,提出制作民情服务卡,来畅通居民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二)思想建设 我社区加强思想建设,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在学习贯彻党的先进理论的同时,在辖区内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从“6.25讲话”到“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到“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再到“十七大”。社区全体党员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研究,看报告,写笔记,谈心得,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努力提高理论素养。同时社区还通过宣传日、文体活动、党员大会等形式开展了深入的宣传,使广大居民群众紧跟党的步伐,关心社区建设,充实自己的生活。
(三)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建立了民主评议制度,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保证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权利;建立了理论学习制度,提高工作人员服务群众的本领。在社区建立邻里诚信公约,实行了党务、居务公开,使工作进一步透明化。
(四)社区党组各项创建情况
今年,根据区委目标责任书和区委组织部的要求,我社区确定前街社区争创“市级示范社区”;北街、后街社区争创“市级标准化社区”;前街社区、后街社区创建“三联三建”示范社区;中街社区、清水街社区争创“五好”社区党支部。
二、和谐居住环境建设(一)志愿者队伍建设
为了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经基础性工作,共建和谐社区,我社区按照区创建和谐社区的要求,成立了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居民服务。
(二)社区环境 建设和谐社区,社区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社区通过黑板报、入户、发放市民素质教育读本等形式,调动居民群众参与和谐创建的积极性,使爱护环境卫生转变为居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社区境界队伍还集中清理了卫生死角和垃圾池。
(三)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我社区和各社区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以社区为平台,家庭为基础,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宣传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等文明规范有效的提高了辖区居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团委组织各社区团支部进行各种活动,加强了未成年人的教育。
三、治安环境(一)治安环境
安定祥和的治安环境是“和谐社区”的基本条件,今年以来,我社区治安状况良好,帮教工作到位,规章制度健全,目标责任明确。互谅互让精神已蔚然成风,和谐氛围浓厚,居民群众满意,治安状况良好。
(二)矛盾调处
社区按照要求进一步细化矛盾调处机制,经常性的卡站法治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
(三)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引领居民健康的文化生活。各社区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导辖区居民正确对待健身活动,促使他们参加健康的文团组织,有效的杜绝了非法人员假借健身、练功之名迷惑居民群众,骗取钱财。社区工作人员闲暇时间开展电脑知识培训,不但能教育辖区青少年科学使用电脑,防止迷恋网络而造成伤害,而且能通过培训提高部分失业人员的劳动技能。(四)社区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建设“和谐社区”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年初各社区于辖区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食品药品安全、动物防疫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社区在街道的统一指导下,由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保证无食药安全事故和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确保了辖区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四、社区服务(一)社区建设特色
全面考虑社区居民的真正需要,真正照顾到社区老年人、青少年、留守儿童的生活,是我社区建设文明社区的重要特色
(二)提高服务质量,落实惠民政策
建设便民利民的服务型社区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今年以来,我社区积极推广“一站式办公”,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过硬。社区卫生服务站点也在逐步完善。
(三)为民办实事
我社区各社区一直遵循“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需我做,民求我应”的工作理念。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充分的调动了居民群众参与“和协建设”的热情。
五、存在的问题
通过自查我们发现,虽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辖区居民的参与率还有待提高,部分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这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继续探索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扎实推进创建工作。(二)资金缺乏,有些好的想法不能付诸行动,有些活动无力举办,一定程度影响了和协创建工作的开展。
第二篇:和谐社区自查报告
和谐社区建设自查报告
今年以来,我社区按照街道创建和谐社区活动的总体要求,以“和谐社区”建设为突破口,围绕大局,全面推进社区各项工作,使我社区各社区的“和谐社区”创建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区党的建设(一)和谐社区建设
在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中,我社区严格街道党委的要求,制定实施方案,成立相关机构。领导机构的健全,为开展创建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通过学习,使全体党员明确了创建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创建活动的方法步骤,掌握创建活动的有关要求,为开展创建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创建“和谐社区”,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把完善制度作为切入点,在创建中促进党员整体素质的提高,紧紧抓住中心组学习这一关键环节,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学习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努力打造“学习型党组织”。目前,党员干部初步形成了“带头学、带头写、带头干”的学习氛围,党员干部对待学习态度积极,带动了广大党员的业务知识和理论学习,全社区上下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是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落脚点,在创建中提高党员干部统揽全局的能力,领导干部注意把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结合起来,总结经验,勤沟通、多交流,根据社区的实际,提出制作民情服务卡,来畅通居民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二)思想建设 我社区加强思想建设,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在学习贯彻党的先进理论的同时,在辖区内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从“6.25讲话”到“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到“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再到“十七大”。社区全体党员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研究,看报告,写笔记,谈心得,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努力提高理论素养。同时社区还通过宣传日、文体活动、党员大会等形式开展了深入的宣传,使广大居民群众紧跟党的步伐,关心社区建设,充实自己的生活。
(三)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建立了民主评议制度,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保证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权利;建立了理论学习制度,提高工作人员服务群众的本领。在社区建立邻里诚信公约,实行了党务、居务公开,使工作进一步透明化。
(四)社区党组各项创建情况
今年,根据区委目标责任书和区委组织部的要求,我社区确定前街社区争创“市级示范社区”;北街、后街社区争创“市级标准化社区”;前街社区、后街社区创建“三联三建”示范社区;中街社区、清水街社区争创“五好”社区党支部。
二、和谐居住环境建设(一)志愿者队伍建设
为了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经基础性工作,共建和谐社区,我社区按照区创建和谐社区的要求,成立了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居民服务。
(二)社区环境 建设和谐社区,社区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社区通过黑板报、入户、发放市民素质教育读本等形式,调动居民群众参与和谐创建的积极性,使爱护环境卫生转变为居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社区境界队伍还集中清理了卫生死角和垃圾池。
(三)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我社区和各社区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以社区为平台,家庭为基础,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宣传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等文明规范有效的提高了辖区居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团委组织各社区团支部进行各种活动,加强了未成年人的教育。
三、治安环境(一)治安环境
安定祥和的治安环境是“和谐社区”的基本条件,今年以来,我社区治安状况良好,帮教工作到位,规章制度健全,目标责任明确。互谅互让精神已蔚然成风,和谐氛围浓厚,居民群众满意,治安状况良好。
(二)矛盾调处
社区按照要求进一步细化矛盾调处机制,经常性的卡站法治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
(三)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引领居民健康的文化生活。各社区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导辖区居民正确对待健身活动,促使他们参加健康的文团组织,有效的杜绝了非法人员假借健身、练功之名迷惑居民群众,骗取钱财。社区工作人员闲暇时间开展电脑知识培训,不但能教育辖区青少年科学使用电脑,防止迷恋网络而造成伤害,而且能通过培训提高部分失业人员的劳动技能。(四)社区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建设“和谐社区”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年初各社区于辖区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食品药品安全、动物防疫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社区在街道的统一指导下,由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保证无食药安全事故和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确保了辖区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四、社区服务(一)社区建设特色
全面考虑社区居民的真正需要,真正照顾到社区老年人、青少年、留守儿童的生活,是我社区建设文明社区的重要特色
(二)提高服务质量,落实惠民政策
建设便民利民的服务型社区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今年以来,我社区积极推广“一站式办公”,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过硬。社区卫生服务站点也在逐步完善。
(三)为民办实事
我社区各社区一直遵循“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需我做,民求我应”的工作理念。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充分的调动了居民群众参与“和协建设”的热情。
五、存在的问题
通过自查我们发现,虽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辖区居民的参与率还有待提高,部分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这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继续探索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扎实推进创建工作。(二)资金缺乏,有些好的想法不能付诸行动,有些活动无力举办,一定程度影响了和协创建工作的开展。
第三篇:和谐社区自查报告
和谐社区建设自查报告
今年以来,我社区按照街道创建和谐社区活动的总体要求,以“和谐社区”建设为突破口,围绕大局,全面推进社区各项工作,使我社区各社区的“和谐社区”创建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区党的建设(一)和谐社区建设
在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中,我社区严格街道党委的要求,制定实施方案,成立相关机构。领导机构的健全,为开展创建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通过学习,使全体党员明确了创建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创建活动的方法步骤,掌握创建活动的有关要求,为开展创建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创建“和谐社区”,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把完善制度作为切入点,在创建中促进党员整体素质的提高,紧紧抓住中心组学习这一关键环节,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学习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努力打造“学习型党组织”。目前,党员干部初步形成了“带头学、带头写、带头干”的学习氛围,党员干部对待学习态度积极,带动了广大党员的业务知识和理论学习,全社区上下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是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落脚点,在创建中提高党员干部统揽全局的能力,领导干部注意把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结合起来,总结经验,勤沟通、多交流,根据社区的实际,提出制作民情服务卡,来畅通居民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二)思想建设 我社区加强思想建设,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在学习贯彻党的先进理论的同时,在辖区内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从“6.25讲话”到“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到“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再到“十七大”。社区全体党员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研究,看报告,写笔记,谈心得,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努力提高理论素养。同时社区还通过宣传日、文体活动、党员大会等形式开展了深入的宣传,使广大居民群众紧跟党的步伐,关心社区建设,充实自己的生活。
(三)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建立了民主评议制度,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保证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权利;建立了理论学习制度,提高工作人员服务群众的本领。在社区建立邻里诚信公约,实行了党务、居务公开,使工作进一步透明化。
(四)社区党组各项创建情况
今年,根据区委目标责任书和区委组织部的要求,我社区确定前街社区争创“市级示范社区”;北街、后街社区争创“市级标准化社区”;前街社区、后街社区创建“三联三建”示范社区;中街社区、清水街社区争创“五好”社区党支部。
二、和谐居住环境建设(一)志愿者队伍建设
为了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经基础性工作,共建和谐社区,我社区按照区创建和谐社区的要求,成立了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居民服务。
(二)社区环境 建设和谐社区,社区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社区通过黑板报、入户、发放市民素质教育读本等形式,调动居民群众参与和谐创建的积极性,使爱护环境卫生转变为居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社区境界队伍还集中清理了卫生死角和垃圾池。
(三)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我社区和各社区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以社区为平台,家庭为基础,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宣传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等文明规范有效的提高了辖区居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团委组织各社区团支部进行各种活动,加强了未成年人的教育。
三、治安环境(一)治安环境
安定祥和的治安环境是“和谐社区”的基本条件,今年以来,我社区治安状况良好,帮教工作到位,规章制度健全,目标责任明确。互谅互让精神已蔚然成风,和谐氛围浓厚,居民群众满意,治安状况良好。
(二)矛盾调处
社区按照要求进一步细化矛盾调处机制,经常性的卡站法治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
(三)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引领居民健康的文化生活。各社区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导辖区居民正确对待健身活动,促使他们参加健康的文团组织,有效的杜绝了非法人员假借健身、练功之名迷惑居民群众,骗取钱财。社区工作人员闲暇时间开展电脑知识培训,不但能教育辖区青少年科学使用电脑,防止迷恋网络而造成伤害,而且能通过培训提高部分失业人员的劳动技能。(四)社区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建设“和谐社区”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年初各社区于辖区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食品药品安全、动物防疫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社区在街道的统一指导下,由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保证无食药安全事故和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确保了辖区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四、社区服务(一)社区建设特色
全面考虑社区居民的真正需要,真正照顾到社区老年人、青少年、留守儿童的生活,是我社区建设文明社区的重要特色
(二)提高服务质量,落实惠民政策
建设便民利民的服务型社区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今年以来,我社区积极推广“一站式办公”,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过硬。社区卫生服务站点也在逐步完善。
(三)为民办实事
我社区各社区一直遵循“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需我做,民求我应”的工作理念。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充分的调动了居民群众参与“和协建设”的热情。
五、存在的问题
通过自查我们发现,虽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辖区居民的参与率还有待提高,部分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这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继续探索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扎实推进创建工作。(二)资金缺乏,有些好的想法不能付诸行动,有些活动无力举办,一定程度影响了和协创建工作的开展。
第四篇:和谐社区建设自查报告
河滨社区和谐社区建设自查报告
河滨社区东起共青团东路北二巷,西至中心路,南起共青团东路,北至人民东路,面积约为0.27平方公里。辖区内企事业单位21家,楼房75座,住户3005户10235人。社区共有党支部13个,党员118人。今年以来,我社区在街道办事处及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按照“五创”活动的总体要求,以“和谐社区”建设为突破口,围绕大局,全面推进社区各项工作,使我社区的“和谐社区”创建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自收到淄社工[2010]2号文件《关于印发<淄博市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测评办法>(试行)的通知》后,社区进行了自查,对工作重新进行了梳理。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区党的建设
(一)创新组织形式,夯实社区党建根基。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量离退休党员、下岗失业党员、部队转业党员、大中专学生党员不断进入社区,河滨社区党员数量由2003年的十几名增加到现在的118名,传统的社区党员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我们按照张店区委关于“党支部建在楼宇、党小组建在单元”的统一部署,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按照党员分布情况,依据楼宇党员数量和原工作单位情况,按地理位臵划分共成立了12个楼宇党支部、15个单元党小组。并在楼宇党支部所在楼座设立醒目的 1
宣传栏,把支部成员职责分工、党小组划分党员名单都在宣传栏公示,便于联系和服务群众。
(二)完善社区自治功能,做好换届
和谐社区122
本文2025-01-09 04:10:56发表“自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22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