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122
第一篇:生物安全自查报告
XX医院关于生物安全管理的自查报告
为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防范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医务人员和公众健康,根据《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和《湖北省一、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基本要求》的具体细则,我院对检验科细菌室和感染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自查自纠工作,现将自查汇报如下:
一、建章立制,加强组织管理
检验科和感染科实验室均要求成立生物安全工作小组,要求部门负责人为生物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并指定专人进行生物安全的管理工作,目前编制有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生物安全自查制度、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手册和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所有实验室活动均有实验记录并进行归档。
二、严格规范实验室功能布局
实验室分区明确,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不同区域之间无交叉分布,实验室门有可视窗,并标示有生物安全标识和生物安全危害警告,工作人员衣物与实验室工作服及物品分开存放,在实验室清洁区处放置有挂衣的衣柜,实验室台面、墙壁、天花板和地面易清洁、无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实验室配备有生物安全柜并储备有足够的实验防护用品和器材,制定有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在实验室的出口处配备有洗手消毒设施,在工作区配备有洗眼装置,在消毒灭菌室配备有高压蒸汽灭菌器,实验室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实验室所有设备功能正常,状态良好,并进行定期维护。
三、积极加强实验室人员管理
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均经过职业技术的职称考试,考核合格并取得资质,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所有实验室的活动均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非实验有关物品不得进入实验室,实验操作人员防护水平符合相关规定,实验室垃圾废物处理人员经过相关知识培训。
四、高度重视菌(毒)种及样本管理
实验室的所有标本均取自临床患者标本,实验活动结束后所有标本和菌株均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实验室不保存也不外运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
五、规范管理实验室废物处理
实验室产生的垃圾、废物分类收集,并有内部交接记录,实验室内锐器处理使用锐器处理盒,实验室内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废弃前均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后送医院废物处理处集中处理。实验室设备维护、修理、报废移出实验室前均经过清洁、消毒灭菌,实验设备末端排出液均经过消毒处理,排放的废水符合国家规定。
第二篇:生物安全自查报告(本站推荐)
**医院生物安全自查报告
根据上级指示,我院对生物安全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汇报如下:
一、实验室分区明确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
二、实验室所有设备功能正常。状态良好,进行定期维护生物安全标识和生物安全危害警告。
三,制定有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且成立了生物安全委员会。
四、在实验室的出口处设配有洗手消毒设施。
五、在实验室工作区配有洗眼装置。
六,工作人员衣物与实验室工作服和物品分开存放。
七、实验后,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桶由专职人员处理。
八、需要高压灭菌的能统一按要求灭菌。
九、实验室相关制度完善。
****医院实验室
2017年7月31日
第三篇:生物安全自查报告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规范我站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防范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按照市卫计委统一部署,我站对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表,对实验室进行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机构和人员
对我站“实验室生物安全委员会”进行了人员调整,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实验室负责人为生物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并在检验科和业务科设置了兼职的生物安全员,负责该工作的具体检查,并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培训,使其熟悉掌握工作中涉及的相关内容。
二、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实验室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等)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等技术规范,对试验活动涉及的病原微生物进行风险评估后,交站生物安全委员会审核批准。
三、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和管理制度
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分为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标准操作规程、记录等四个层次的文件,还编写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详细规定了诸如实验室管理,人员培训,消毒,人员防护要求,事故处理,职业暴露处理及传染病报告等方面的程序文件,日常工作严格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进行,并按照规定做好相关记录。
四、人员培训与管理
实验室人员每年均参加委站两级的生物安全等专业技术培训,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处理程序。
五、不合格项的识别控制
X月份,省卫计委组织专家组,对我站进行了三年一次的换证技术审查,我科室接受了专家组《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审查,包括生物安全等内容,科室工作得到专家组的认可,一次性通过验收。针对专家组提出的不合格项,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措施并以整改到位,最后由质管科对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
六、内审和管理评审
我站每年均参加XX协作组组织的专家内审,内审活动有内审计划,内审员全部取得相关资质并有授权,内审活动覆盖所有环节。
每年底,我站对所有流程进行一次管理评审,验证质量体系运行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七、实验室布局、设施和设备
实验室入口处张贴了醒目的生物危害标志及其说明,并设有门禁系统,实验室内部生物安全等各类标识较为齐全,紧急撤离路线标识明显。实验室内干净整洁,无杂物,无与实验活动无关的物品。84消毒液和乙醇(75%)均在有效期内。洗眼装置能够正常使用,工作人员可以正确使用。仪器根据实际使用状态张贴相应的状态标识,“正常使用” 标识为蓝色,“维护中” 标识为黄色,“停用” 标识为红色。实验室配备不间断电源,保证应急供电。每台(套)关键设备均制定了仪器操作维护程序。
生物安全柜位于标本处理间的最里面,远离了人员活动、物品流动及可能扰乱气流的地方,台面整洁,前后回风格栅无阻塞,使用后消毒并有记录。
高压灭菌器压力表,每均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强检,合格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出具检测报告,高压灭菌器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后持证上岗。核酸实验室试剂准备区受建筑设施的局限,面积较小。
八、实验室记录和档案
实验室各项记录较为完整,按照档案管理的相关要求,按月检查整理,装订成册后移交档案室归档。
九、实验室应急预案
制定了针对各类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制度,物资储备能够满足应对各类意外事故的需要,并将应急事故处置联系人的联系方式放于应急药品箱内,以备不时之需。
十、个体防护
实验室配有充足的个体防护用品,如乳胶手套、专用防护服、各实验专用工作鞋、口罩、帽子等,由生物安全员专门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实验室所有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全面健康体检,并建立人员健康档案。工作人员有本底血清标本留存和接种记录。
十一、标本保存运输
对于血站来讲,标本只有血液标本这一项。我站制定了血液标本运送、保存、处理、销毁的制度,任何一个标本均可以根据记录,追溯到运输、保存、检测、销毁交接等每一个环节。我站无菌(毒)种及样本。
十二、实验室废弃物管理
定期对实验室废弃物从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
生物安全122
本文2025-01-09 04:01:50发表“自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21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