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静122
第一篇:陈思静自查报告
三查三进三解自查报告
“三查三进三解”是查思想、查作风、查效能,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解民忧、解民困、解民怨。这次主题教育的开展,我深深认识到开展“三差三进三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了努力搞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现将我存在的主要问题、思想根源和今后的努力方向总结如下:
一、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学习上还不够,特别是系统的理论学习还不够注重。在工作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市场经济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没的提到应有的高度。特别是理论的学习还不够系统,学习还浮在表面,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有时只顾忙于一些具体的工作,自觉主动在挤时间学习不够,闲时学一阵子,忙时学的少,有时看报纸也是看看大标题,结果对理论上的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新问题理解还不深,使理论水平不能尽快得到提高。二是政治理论方面的内容看得多,市场经济理论,法律知识,电脑知识,科学文化知识等钻研得少,结果使得知识面不够广。在思想上对工作应具备全面的素质,掌握更多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自己是从事机关工作的,只要有一定的政治理论功底就行,其他方面的知识多少知道点就可以过得去。三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得还不够。在会上作自我批评多,在其他情况下作自我批评少,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不一定就解决问题。四是工作方法有时不够恰当,不够策略,特别是对室同志的批评和对的同事的指导及批评,有时不够讲究方法,结果使同志们有时候出现比较勉强的现象。对工作方法,处事艺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总认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好的,方法问题欠缺一些,同志们都会相互谅解的。五是在工作要求上。工作的标准要求不够高。满足于干完干成,求数量与求质量没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没有把自己的工作与统计改革紧密联系起来。虽然能按照完成工作任务,有只求一般标准,把标尺定的不够高,干些工作就有满足感的倾向。六是在工作创新上。对待困难有畏难情绪,满足于领导叫干啥就干啥,积极主动性不够强,缺乏创新意识,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缺乏年轻人那种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工作热情,缺乏灵活机动,过于死板,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的理念没有贯彻始终。七十协调能力不强,与部分群众沟通少,有时工作不细致。在现代的社会,除了需要真才实学外,还需要学会与人沟通,努力推销自我。在平时工作中,我只管工作,而不管与人交流,不生动活泼,特别是与领导及部分同志的沟通少了,与社会的溶合度也不够,认为只要工作做好,就万事大吉了,这样造成有时工作不细致。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源
经过分析以上缺点,在深入解剖自我之后,我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按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法进行剖析,这其实是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的结果。若长期如此,对自己不加以严格约束,不采取取长补短的措施的话,前景不堪设想。应该说,我是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的,也一直对工作是负责的,但我总感到自己有些放松。特别是没有能好好反思自己,及时调整好心态,对外界的因素也看得太重,从而造成了上进心、进取心比先前减弱。以前我对自己缺点的认识是不够到位,知道缺点,也总给自己找借口摆脱,甚至拒绝承认,不加悔改。这对自己的进步是毫无好处的,也是会严重损害自己的发展与成长。归到根本,这其实是人生观、世界观模糊的问题,对许多事物存在模糊认识,对社会的发展没有十分准确的认识,对客观存在没有正确的分析的结果,这也是放松自己的学习的后果。不从自己的主观意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出发,来认识自我,来改造自我,而强调客观世界对自己的影响,强调其不可改变性,存在一种畏惧心理,从而在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一种消极的心态。由于对自己压力不够,从而产生动力不足,进取心不强,改造自己的力度不够。人生目标不明确,更不够远大,没有与国家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相结合。具体的学习计划也不清晰,没有从自己的整体素质发展上考虑,没有从工作的整体发展去考虑。平时对自己的剖析不够,对事物认识不够深刻,没有挖到心灵深处。这也说明了我在价值观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遇事有抓大不抓小的心理。同时,我也还存在一种浮躁心理、急躁心态、急于求成的思想,毅力不够,具体行动不足。
三、整改措施和今后努力方向
一是要加强学习,特别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积极投身到“三查三进三解”教育活动中来,进一步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目标,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提高自身素质,紧密联系群众,调整心态,制订可行计划,努力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严厉约束自己,时刻警示自己。在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的基础上,努力改变工作中遇事处理不果断、不细致等问题,工作中、生活中有不如意之处,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克服松懈心理,树立生活、工作目标,化劣势、失败为前进的动力,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永远保持自己积极肯干、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点。
三是要立足于工作进步和自身全面发展,广泛学习一切有益知识。加强对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法律、管理、历史等基本知识的学习,加强对履行当前岗位职责所必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把这些方面的学习同深刻领会和灵活“三查三进三解”紧密结合起来。既学习与自己的业务有关的专业知识,也要广泛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多学习一些反映当今世界文明进步的新知识、新经验,做到“专”与“博”相结合,求知与修身共进步,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素质全面提高。我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按照坚定信念,牢记宗旨,与时俱进,敬业争先,团结民主,严守纪律的这个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自觉性、坚持长久性、坚持实践性、坚持全面性、坚持科学性。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两个务必”,能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脚踏实地、甘于奉献,耐得住清贫、受得住寂寞,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了他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这是一个党员思想素质的具体体现。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才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要做到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牢记党员身份,在各项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应该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不把自己混同与普通群众,不能满足于过得去,而应高标准,严要求,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岗位专业知识,良好地完成工作计划和工作任务、生产任务,争创岗位专业技术的最高水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做好工作,多出成果。要能坐得下来,踏下心来,要耐得住清贫和寂寞,敬业爱岗,勇于吃苦,甘于奉献,正确对待荣誉、地位,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做到清正廉洁,拒腐防变,进一步对照检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方向措施,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高素质的工作者。在今后工作中,我愿和大家一起在开拓中前进,在前进中开拓,保持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状态,恪尽职守,奋发有为,以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应该强化党员意识,按照政治上坚定、作风上过硬、业务上精通、工作上勤奋、纪律上严明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履行好党员的义务,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充分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第二篇:陈静瑜
学习女德的心得报告 陈静瑜老师主讲
二○一○年七月八日讲于香港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坐着合掌鞠躬)!
末学今天在这里为大家汇报关于学习女德的一些心得体会。那么,虽然末学今年已经作为女子有38年了,但实际上,这个女德啊没有什么接触过,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那么是在四月份来香港的时候,承蒙钟博士关爱,希望我能够发心为大众讲解女德,才开始回家学习的,所以非常惭愧。那么我今天在这里只是把这两个月我自己在家修学女德的一些心得体会来给大家分享。
因为我自己原先从进入社会开始,受这个社会的影响,有一个很坚固的概念,就是做女人一定要独立,要成为一个职业女性,自己要能赚钱养活自己,经济上要能做主。所以大学毕业之后,(我)本来有机会免费保送我们学校的研究生,但是当时就跟班主任说这个学无论如何不能再念了,必须得赶紧出去赚钱,把这个名额让给别人吧。所以当时,我是21岁就大学毕业,毕业之后就进入社会工作。那一开始是在国家当公务员,干了一年之后觉得钱赚得太少了,就辞职下海到证券公司,当时是去证券公司做交易员赚的钱多。那这个观念一直影响我,真的!直到学习女德教育之前。在去年我记得有一次给我员工开会,我还跟女员工说,我说:你们都得自立,成为女强人,要做职业女性,关键时刻兜里自己得有钱,能做主。我们家女员工也都觉得应该是这样。但是我记得我第一次来香港,我碰见一个导游,当时是跟旅游团来的,大概十年前。那个导游说了一句话,给我影响特别深。他说:在这个世间凡是能用钱搞定的那个事都不叫做事。我经常能够想到这句话。我记得在没有学《弟子规》之前,我还跟我儿子说过,我说:儿子你看看这个世界哪些东西是用钱买不到的。我儿子当时就脱口而出说:爸爸妈妈用钱买不到,幸福也是用钱买不到。但是如何能够获得幸福,如何能够拥有特别美满的人生,(我)并不知道从哪里入手。直到去年碰见《弟子规》,与传统文化相遇,一点点地开始回头。
始学习的,学习的第一件事给我的影响很深刻。我四月份从香港回去,我就跟我先生说了,我说我准备学女德、讲女德,那么现在要相夫教子,回归家庭。我先生特别兴奋、特别高兴。因为他也是做企业的,事业做得很大很忙,要是赶上有的时候,我要是陪一些重要的合作商在外面应酬吃饭,他就很不高兴。家里两个孩子很小,一个8岁,一个3岁。老人年纪比较大,公公婆婆他也不放心。但是那一阵我很执著,我说我必须得是赚钱,他说我也不听。所以这次回去第一件事是跟他说的这件事,他很高兴。他说我很支持你。我说那我们那个企业怎么办?我还有一个公司,他说我是董事长,你可以放下,交给我。我说好。然后我当时还有一点侥幸,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家里原先一直是两个保姆。那当时三月份时候,在来香港之前,干家务的保姆因为家里有事辞职了,我原先打算是香港回去之后,再找个保姆。结果从香港回来之后,我一想那个保姆那个是不能再找了,那还留一个还可以。结果回去待了不到三天,这个保姆,就是帮我照顾小孩的这个保姆,她说她家里也有事也要辞职。我当时就想这个人一旦咱要说发心做点什么,立志干点什么,考验是特别多。我当时说实话给大家讲我犹豫了十来天是找保姆还是不找保姆,我坚持十来天,后来我就放下了。我想索性就不想那么多了,自己在家照顾吧。反正老大上学,老二上幼儿园。家里我白天就是收拾家务,然后做三顿饭。万事开头难。我结婚十六年,一直都有保姆。所以一开始我干家务的时候,我觉得好像也没有干几天,我那个手上面全都是起皮,很粗糙,我当时就有点坚持不下去了。我就想家里也不是没有条件,旁边也有人劝我说找个钟点工,我就开始动摇。
我特别感恩身边一直都有这些善友,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一个老师就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她说她认识一个歌舞家,为了保护她那个手,她从来不做家务,结果她的身体就特别不好。后来她学佛了以后,她明白要惜福、要感恩。她就开始做家务,她一开始做的时候那个手就跟我似的,起很多茧子和皮。当时也是一个老师就跟她说:你干一段时间就好了,坚持!这是佛菩萨跟你的考验。果不其然,干了一段时间,这个手就好了,而且比原先她那么精心呵护的手还好。所以这个老师就劝我:她说你要坚持,干过这一段就好了。
真的,昨天我躺在床上我还在想,现在手很平滑,家务还是一直在做。做家务有一个很大的感触,我以前心里对保姆生不起一个感恩的心,觉得你干活我给钱很正常。我就是从开始收拾我们家务的时候,我特别感恩我们家那保姆。我家面积很大,收拾一遍真是不容易。而且不雇保姆,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对孩子。我那个老二(儿子)的幼儿园的园长跟我说了一句话,她说:静瑜,我跟你讲一个故事。如果你有特别好的布料,想裁成一件好衣服,但是你把这个布料交给一个完全不懂得裁缝的人,你想想他给剪裁完之后的衣服你会不会满意?我当时不是很懂,我说园长您什么意思。她说你的这儿子非常聪明、非常好,你为什么要让保姆带?因为保姆都是农村的,她没有太多的文化。她说你知不知道你这个老二学东西特别快,他学脏话学得也很快,学好话学得也很快。后来在保姆走了一段时间之后,我真的特别体会到人养成一个坏的习惯,孩子很容易。但是你想再给他改过来,形成好的习惯特别难。我那二宝就是说脏话。我一开始跟孩子生气,我忍不住了,我气得也骂保姆。后来我爸就跟我说:说你就别埋怨了,最关键的还是你,你要是早像现在这样,回到家里带孩子,那还会有这样的事。后来我就也不再抱怨了。
我的父母当时正好从美国旅游回来,看到我很辛苦,就决定从外地搬到大连,全心全意地去帮我照料。我爸爸当时说了一句话特别让我感动:他说你学这个女德不是为自己学,(是)为大家学。我和你妈还比较年轻,才六十多岁,身体又很好,我们愿意过来去成就你。我当时很感动,我说好。但是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呢?因为我从小不是跟父母生活在一起,我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跟父母之间一直有隔阂。我一直觉得你们也没有养过我,那我的妈妈学历又不是很高,我自恃见识的广、学历高、赚钱又多,所以从心底里比较轻视他们。当我爸爸妈妈真正过来开始跟我一起住的时候,我才发现这个孝敬和孝顺有多难!
我妈妈就抱着我二儿子的准备往下去吃饭,我的大儿子就站在后面逗他弟弟的。我妈妈就着急怕走那个大理石的楼梯滑到了,我妈就比较大声的对我大儿子说你别闹了,你把姥姥给推到了。我当时在四楼就听到这么一句话,我就特别大声的喊我的大儿子,你给我上来,上到四楼来,罚站。很声色俱厉,其实有一部分火是冲着我妈去的。我当时觉得你那么大声干什么,我这正学的挺认真的。然后我爸就跟着上来就说孩子也没什么事,你让他罚站干吗?因为我大儿子也学《弟子规》,我一喊他就吓一跳,马上就从一楼就:妈妈我来了,妈妈我来了。一溜小跑跑到四楼。妈妈什么事啊?对不起。我说:站着!我还学习,站在后面反省。我爸上来就说你这火是从哪来的?我跟我爸也没客气,说不用你管。我爸就说《弟子规》上有讲“见未真,勿轻言”,你看见怎么回事了吗?你就大呼小叫的说儿子。我说:谁让我妈那么大声的。因为我妈妈脾气特别柔弱,我妈妈听我这么说之后,我妈妈就进屋自己偷偷地哭。我爸也劝我,我爸说:你去跟妈妈说一声。我就别不过来这个劲,我就也不吱声。后来我在一楼站了一会,忽然我就想到我这是学的是什么呀?我就学一大堆理,讲的头头是道的,有什么用啊?自己也没做到,连父母我都不能敬和顺,对先生就更不能提了。我就端了一盆水,因为正好是晚上了,我就进屋想给自己找个台阶下。我说妈您别哭了,我给你洗脚。我妈就说我洗过了,我就端着那盆洗脚水站了好久,我妈也不出声,我大儿子当时也在。后来我妈就说其实静瑜不是说你这么大声我伤心哭的,而是在这之前你还说过一些话,我今天忍不住我就哭了。我说我说什么啊?我妈妈说你以前说,就这次我来大连你还说:你什么时候想走就走,这个世界上不欠谁的债,也不欠父母的,因为父母也没有养我。我妈妈就很伤心,我当时的确是就把那个水盆放下,我就扑通一下就跪地下了,我从来没有在地上跪过。我就跟我妈说:妈妈真的是我错了,我说因为我太狂傲自大了,您不欠我什么,我还欠您一条命。因为我的生命是妈妈给的,就是对父母你都生不起感恩的心,怎么可能对公婆、对丈夫、对身边的人,甚至对老师能升起感恩的心?我就一直在那儿在给我妈磕头,我说妈真的是我错了。我说我生生世世都是这么对待你,我说我真的是对不起你,我说我读了多么遍《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怎么就心里头不明白这个道理。我这件事已经做过两场汇报了,每次提起来我都特别的觉得愧对母亲。(讲者擦泪)因为这次来的时候,母亲还说孩子我会给你照顾好,你放心的去那面学习,好好学,别为自己为大家。
了很久。第二天我发现我的两个眼睛全都是血点,我说妈妈如果我再说这样的话,我就不是人。我妈妈就说都是我不好,其实你挺好的,你已经很不容易了,在现代的这些孩子当中你已经很好了。我就想:父母的心为什么永远都是那么宽。妈妈就说:说当年为什么你离开我们?因为我父母是搞工程的,年轻的时候做水电工程。我妈妈说那个(条件太)艰苦,住的那个屋子,冬天脸盆里的水早晨起来就是一块冰坨,我们不忍心你一个女孩子那么受苦,就让你的爷爷奶奶给你带回东北。其实我们很想念你,但是没有办法。当时的工作环境,我父母当时是在四川生的我,我就生在汶川大地震旁边的地方——映秀镇。我06年回去过,真的,那个时候回去条件都不是很好。
那么父母来了之后,给了我很多的教诲。有一次早晨我就跟我先生一早上跟他讲传统文化,说你这块做的不行,那块做的不怎么好。我先生很谦虚,说:对,我应该多跟你学习。讲完了之后我就下去了,跟我妈说你看给他教育了一下传统文化。我妈妈瞅我心情还不错,就小心翼翼地跟我说你都不要再说他了,你做的远远不如他,就一点,16年了我没有见过(指我的爱人)没说过一句脏话、一句惹人烦恼的话、一句挑拨离间的话,什么都没有,永远都是在包容你。你不向人学习,还在那指手画脚的。当时我就吱出声,在那低头吃饭。我在家里两个月学习女德,的的确确是我的父母一点一滴地去成就我。
有一天是跟我的父亲也是发生冲突。因为父亲那天早上他就说了一句话,他说:静瑜啊,你现在我看了在外面跟外人相处还可以,差不多像那么回事似的。可是你回到家里,做得远远都不够。我当时就特别不高兴,我这人以前的特点就是不能让人说和批评。你说好的行,或者是你特别委婉地你去劝我,我能接受,直接说从来都不接受,一听就不高兴。我也没吱声就上去,就特别生气。跟我先生说了一顿,我先生也没敢说我,然后就下去跟我爸说静瑜的特点是不能说。后来我爸就找到我,我爸说静瑜我没有说你,我这是为你好,你不是要学女德吗?你得做到。
是姑娘既是女儿,身为女儿就要尽孝。
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百善孝为先”,它简洁,但意蕴深长:它平静但有着不容质疑的,它参透进普通人的生活中,无时无处不闪烁着温暖的光芒。
孝,不仅要养父母之身,更要舒父母之心,护父母之志。孝字中父母在上,子女在下,表达着父母疼爱保护子女的天性,与子女敬重感恩父母的赤子之心,孝,是会意字,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这个字上面是老字头,下面是子,说明老一代和子一代是融为一体的,就是孝,我们中华民族祖先曾追求一种境界,“为天地立命,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切善行皆从孝起,孝,是“立人之本,人伦之道”,是一切德行之源,伦理持续发展是中华文化之特色,孝,是亲情之爱,是生生不息的爱心,是形成个人品德之根源,“道由孝生”孝,乃“德之本”。
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孝之所有生也,孝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为先,孝顺,孝心,孝道,是今天社会转型人际间情感疏离的感恩,“小羊有跪礼之恩,乌鸦有反哺之义,我们做人难道不应该有大亲,大情,大义之孝吗?
孝,是一种道德,儒家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说的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仅是人类的美德,而且动物间也奉行。
孝,是一种人格,每个人因人格不同,对孝的理解,把握,觉悟和行为也不同,孝,是发自内心的,自觉的行为不带目的,不讲条件,不求回报,不受其他所左右。
孝,是温暖才会滋润心田,孝,是温暖才会永放光芒。我们每个人只要真正认清楚了孝,你才会乐于尽孝,让我们做好子女这一独特的角色,行好对父母的孝,我们在尽力做好孝道的同时,我们的生活随之变成幸福快乐!!
第三篇:陈静 读书笔记
读《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一本好书犹如一泓清泉,它能让你在困惑之时有醍醐灌顶之感,对我而言《第五十六号教室》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让我疑惑许久的问题一下有了确切的答案。
在我们的许多教室里,学生之所以听话、肯学、守规矩,是因为他们害怕教师的惩罚,害怕父母的责骂。他们有许多喜欢做的事,但是他们不能,而且不敢。结果充满恐惧的教育就一点点地吞噬了孩子的灵性,扼杀了他们的才华,甚至毁灭了稚嫩的生命。
“第56号教室”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它确实与众不同,它充满快乐,没有其他学校其他教室多多少少总有的一种情绪:害怕。它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雷夫老师做了四件事——
一是以信任取代恐惧。开学第一天,雷夫老师就和学生讨论这件事,师生达成共识:我们的教室要以信任为基础,而这个基础必须由老师首先做起。雷夫老师说:“我有问必答。你的问题有没有问过不重要,我是否疲劳也不重要,我必须让孩子们看到我的热切、我的信心,哪怕需要讲解500遍。”当然,孩子如果不小心破坏了信任,也应该有赢回信任的机会,但他必须花更多的努力。所以多数孩子不想轻易失去这份信任。
二是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教师要与对自己的承诺负责,让孩子把信任放在我们肩上。我们常常会说:“如果你们做得好,就奖励。”但我们又往往会用“你不听话就取消这种奖励”来胁迫孩子,或者因为自己的各种原因而随意地改变了曾经的许诺。雷夫老师认为:“这种背叛不知把你做过的许多好事都毁了,更让孩子对你大失所望。”
三是纪律必须合乎逻辑。学校当然要有纪律,但纪律很容易变成教师手中的一把随心所欲的戒尺。教室里最常见的处罚就是:因为一两个学生的捣蛋,教师就可以决定下午全班都不准打球,留下来一起受训。另一种经典的处罚是:某学生忘了做数学作业,结果给他的惩罚是不准上体育课或美术课,限时补好作业。雷夫老师提出质疑:“孩子会因为害怕默默接受惩罚,但他们的内心是不服的。老师可以严格,但必须公平;只要孩子看见你赏罚不公,对你的信任就会失去。”
四是坚持教师就是最直接的榜样。雷夫老师坦言:“孩子们一直在看着你。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先要做到。我要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中最和气、最勤勉的一个。别想愚弄小孩,他们很聪明。”这就是身教重于言教的最简单的道理。
雷夫老师做的这四件事,很普通,道理也不深奥。难能可贵的是他坚持了25年,天天如此。我认为师生之间有了互相信任,奇迹才有可能创造。因为,信任原本就是教育最重要的前提。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让我发现原来奇迹也可以发生在一群普通人的身上。雷夫是一位普通的教师,他服务的丛林小学处于一个充满贫穷与暴力的地区,56号教室里的孩子大多来自移民家庭,成长的环境并不好。但这些孩子经过雷夫的教育,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为什么他能创造这样的奇迹呢?他成功
陈思静122
本文2025-01-09 04:00:36发表“自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21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