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122
第一篇:留守儿童自查报告
裕民县第二中学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情况
自查报告
我校共有学生1084人,其中有5名留守儿童,占0.005%。为切实改善我校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状况,促进我校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初步解除了外出务工家长的后顾之忧。现就将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各项工作汇报一下:
一、我校留守儿童现状分析:
我校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一方(父母离异)或双方外出务工,由母亲或者父亲管护,或由爷爷奶奶管护,或由姥姥姥爷管护等亲戚管护。他们缺少父爱或母爱,寄人篱下,缺乏亲情和健全家庭关爱,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兴趣性不强;行为成长上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面对留守儿童的现状,学校保证了他们在不辍学的前提下,接受完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成长,为继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作为学校、教师近年来加强了留守儿童的管教帮扶工作。
二、关爱留守儿童所做的工作
1、建立了留守儿童管理档案。我校每学期开学报名时都详细调查了留守儿童的相关资料,及时全面的掌握了留守儿童的信息。
2、加强了帮扶、教育。要求班主任老师留守儿童摸清底子,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有的放矢。留守儿童可以说是一个变量,在七年级时是留守儿童,而进入八年级不一定是留守儿童了。由此,学校在每学期初对各班留守儿童数量及学习品行状况进行统计,进行分析。依此基础制定出留守儿童管教帮扶工作计划,选择有效工作措施。
3、全面召开了留守儿童谈心交流会。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监护情况、学习情况,心里想的什么,希望学校、教师如何对待他们。学校还组织心理教师对这部分孩子给予特殊的谈话帮助他们疏导父母不在身边的心理和情感问题。
4、联系社会组织,共同做好了留守儿童的工作。如爱心公益组织、社区等从社会教育、家庭扶贫、督促监护人按时送留守儿童入学返校,在监护人(家庭)和社会组织、党政机构的积极配合下,我们共同完成这个使命——不让留守儿童辍学,没有留守儿童的犯罪记录。
5、加强了班主任的管理。班主任要担负起留守儿童管教帮扶的直接责任。学校要求班主任摸清班内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这个工作在开学报名注册时进行。报名注册时,问清每个学生的父母在家情况、监护人情况、联系方式,把它们记录在册。学校要求班主任要做到:多问。即,问衣食住行、身体状况、学习状况、品行状况、监护人家庭情况;多动手。即,见头发乱辨子散,可给予梳理梳理,见指甲长了,可给予剪剪,见学生衣服扣子掉了,可给予钉钉等等,都可以给予整理整理,关怀在细微些小处。多检查。即,每天检查按时到校情况、缺席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班级活动任务完成情况、小组活动情况。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裕民县第二中学
2016年9月
第二篇:留守儿童自查报告
留守儿童工作自查报告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 题。为了全面了解我校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 作,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我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
一、基本情况
1、我校现有留守儿童 58 名。调查显示,有31.3%的属父母外出务工,一个星期左右与孩子联系一次,36.5%的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和孩子见面的多为半年以上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长期和孩子分离,对孩子缺少关爱,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亲情缺失,监护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亲属。其中78%的留守儿童随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20%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2%的留守儿童由其他人担当监护人,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
3、留守儿童学习情况。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辅导时首选的是老师,单独选择监护人或哥哥姐姐辅导的较少。
4、留守儿童心理情况。从调查看,大多数孩子性格内心、孤僻、倔强、与人交往少。在不开心时,都会出现一些 “想早点长大独立”,“想让父母安慰自己”,“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或自己不如别人” 超长的想法;有些还甚至想离家出走,多为男孩。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怀与社会的关注,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
5、家庭教育情况。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的居多,监护人教育孩子的知识来源于自己摸索。监护人很少或从不主动与孩子聊天,关心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其次是生活情况,过问孩子情绪问题的很少。
二、存在问题
1、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多半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忙于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监护孩子。因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使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加重家庭负担,危害社会。
2、家庭学校沟通不够。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很少甚至从不主动与孩子的老师联系或参加家长会,缺乏与学校的沟通,也不过问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及学习情况,加之学校老师缺少对孩子的家访,有的孩子抓住这个空档,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监护人,双方无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使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和学习得不到发展而走向消极的一面。
3、家庭教育工作不到位。近年来,虽然每年都开家长座谈会,在指导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中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不注重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使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三、工作策略
1、加大家庭教育支持力度,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根据留守儿童多的特点,学校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对无人照看和学习、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镇里联合,继续开展“爱心妈妈”活动,在学生中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2、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互动网络,对所有留守儿童(外来学生)逐个建立学习、生活档案,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地址,保持和留守儿童父母定时(不定时)联系,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及其监护人座谈会,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及时通报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让监护人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在校情况,并及时向学校反映回家后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使学校和监护人能有效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3、学校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学校以工会牵头,组成以党支部、团队、班级等组织为主的关爱留守儿童组织机构、协调、维护、教育和服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入学、困难学生补助等实际问题,不断优化留守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环境。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父母和监护人改变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真正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使社会真正和谐。
留守儿童工作自查报告
二〇一五年九月
第三篇:留守儿童自查报告
留守儿童自查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使留守儿童校内有监管,课余有关爱,将我校前一阶段留守儿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自查,现将我校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留守情况
我校有 157名学生,学生均来源于周边村庄,从自查结果来看:学校留守儿童总数为 5人,占学校学生总数的 3%,其中男生 3人,女生2人,这些缺少父母关爱的学生群体的生活与学习、成长与发展关系着学校的发展,牵动着全校教职员工的心。关爱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不仅是对他们个人成长的关爱,更是学校“育人至上、和谐发展”办学理念的内在要求。
二、自查情况
1、建立了有关留守儿童工作档案。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中标识,档案中有留守儿童的家庭基本情况、联系方式、监护人姓名、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
2、学校建立安全管理、卫生管理、控辍保学等相关工作制度,满足留守儿童生活、学习需要。
3、针对留守儿童特殊的心理成长,我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法治安全教育,充分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4、开展班主任结对帮扶活动。针对特殊困难的留守儿童,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方面,重点帮扶。
5、开展家校合作机制,要求班主任每学期与监护人或临时监护人至少沟通一次,每学期家访一次,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现状。
三、存在的问题
1、个别家长打工地点不定,联系方式不定,联系起来十分困难。
2、对相关老师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四、努力的方向
1、继续完善资料建设,留守儿童的各项活动要及时做好记录,不断更新留守儿童的资料,并及时进行整理归档,由专人负责。
2、继续加强与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的联系,定期多次开展家访,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
3、加强对相关教师的专业化培训,保障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以上为我校的留守儿童自查情况,仍有许多需要完善改进的地方,我校将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完善相关机制,将各项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第四篇:留守儿童自查报告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自查报告
-------中州实验学校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了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我校为孩子们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使留守儿童校内有监管,课余有去处,现结合我校守儿童工作开展以来的实际,汇报如下: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我校非常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成立了以校长赵凯同志为组长,张晓静校长为副组长、政教处全体人员及各班班主任,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全校留守儿童工作。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对贯彻实施“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和活动材料。
二、留守儿童现状
1、中州实验学校现有留守儿童25名。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长期和孩子分离,对孩子缺少关爱,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亲情缺失,监护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少数留守儿童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留守儿童由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
3、留守儿童学习情况。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辅导时首选的是老师,监护人能辅导他们学习的很少。
4、留守儿童心理情况。从调查看,大多数孩子性格内心、孤僻、倔强、与人交往少。在不开心时,都会出现一些 “想早点长大独立”,“想让父母安慰自己”,“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或自己不如别人” 超长的想法;有些还甚至想离家出走,多为男孩。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怀与社会的关注,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
5、家庭教育情况。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的占到绝大多数,监护人很少或从不主动与孩子聊天,关心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其次是生活情况,过问孩子情绪问题的只占很少。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1、我校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先后在关爱留守儿童的建设上做好到:有备用教室、有场地、有设施、有热线、有制度、有活动、有志愿者队伍。并因地制宜制订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实施计划。
2、建立了有关留守
留守儿童122
本文2025-01-09 03:58:42发表“自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21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