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津贴122[五篇模版]
第一篇:高龄津贴自查报告
高龄津贴自查报告范文
时光飞逝,如梭之日,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将成绩与不足汇集成一份自查报告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龄津贴自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按照市老龄委发[20**]18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县老龄办对全县高龄老人补贴发放工作进行了专项调研,包括高龄老人补贴政策的落实情况、补贴资金的发放情况以及高龄补贴工作经费的落实等,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高龄津贴发放工作现状
1、高龄津贴发放情况。我县高龄老人生活保健补贴制度自2015年开始实行以来,起初范围只包括全县90周岁以上老人,2015年,范围扩大到了80周岁以上老年人,标准在50元——200元之间,自2015年5月1日起,范围又扩大到了70周岁以上老人。截止目前,全县70岁以上高龄老人已达到了4507人(其中70-79岁2964人,80-89岁1395人,90-99岁145人,100岁以上3人)。
2、认真落实优待政策。根据安市民发(2015)28号文件,全市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依据本人申请,均可享受生活保健补贴,同时,补贴标准也相应提高,从2015年5月1日起,我县已将70岁以上的老人全部纳入了补贴范围,并按陕西省规定,对于70—79周岁高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 50元生活保健补贴;对80—89周岁高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生活保健补贴;对90—99周岁高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200元生活保障补贴;100 周岁(含100周岁)的高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300元生活保健补贴。我们全面宣传并认真落实了老年人优待政策,高龄老人营养补贴按月实行一卡通发放到老人手中。
3、加强对高龄补贴申报及发放工作的督查管理。通过到户核查、电话抽查等各种措施及时掌握高龄老人的死亡、迁出等动态。督促和指导各镇、社区(村委会)按规定认真填写《陕西省高龄老人补贴申请登记表》及时对申报材料进行收集、审核、汇总和上报,对有疑问的申报对象及时重新调查核实。每月对高龄补贴发放情况进行自查并定期撰写自查报告。县老龄办定期对行政村(社区)高龄补贴发放情况进行抽查,确保高龄补贴发放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4、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知名度。县老龄办历年来高度重视老年人生活保健补贴制度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老龄补贴政策的知名度,同时规范发放程序,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加强对老年人生活保健补贴专项资金的监管,做到专款专用,切实把这一惠及老年人的实事办好。
5、认真落实老年人生活保健补贴地方配套资金。我县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落实地方配套资金,经与县财政局多次协商,高老地方配套资金全部足额配套到位,使老年人生活保健补贴资金按月发放,高龄老人都能按月领到补贴资金,我县老年人生活保健补贴资金已发放到5月。
二、存在的问题
1、省市财政预算配套资金,是依据县级老龄办在年报期间所受理的申请资料计算人数,对年报时效外随时递增的漏报人员,没有追加配套资金份额,使这部分人不能全额享受当年度的高龄补贴。
2、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一些交通闭塞的边远山区形成信息传递盲区,群众对优惠政策的知晓率明显偏低;尤其是一些农村空巢老人家庭,由于子女长期在外务工,没人填报、呈送申请资料,很难及时获取高龄补贴。
3、对死亡人员的注销不及时。由于现在农村的行政区划变革,村民委员会管辖区域越并越大,部分高龄老人亡故后当事人不自觉申报注销户口,加之村组干部工作量大面广,头疼顾头,脚疼顾脚,根本无暇去做例行的跟踪调查,统计上报。
4、老龄工作队伍力量极其薄弱。XX县9个乡镇普遍没有老龄工作职务编制,民政干部本身工作量极大,有的还身兼多种业务,很难对老龄工作做到尽心尽力。及时收集新增和死亡减员信息、变更错误账号就成了一句空话。很多乡镇年报、季报不能按规定时效及时上传,自然减员就更难做到当月、当季及时注销,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动态管理,还有一段差距。
5、申报资料繁杂,审批程序不规范。绝大部分高龄老人生活难以自理,行动不便,又不会自己填报申请,加上农村地区普遍没有照相、复印条件,个人申请信息表份数过多,附件繁杂,给当事人加大了难度,增加了额外负担,群众意见很大。根据省上有关规定,申请表由社区、乡镇XX县老龄办三级留存即可。XX市又增加了市级审批存档的额外程序,无意间给基层业务工作造成人为负担。
三、意见和建议
根据XX县高龄补贴兑付工作运行情况分析,有如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1、建议省市老龄办积极协调两级财政部门,与XX县地方财政一样,实报实销予以追加缺口部分的`配套资金,确保党和政府的这项惠民政策,在贯彻执行中不走样,不偏差。
2、简化审批程序,为基层老龄工作减轻负担。高龄补贴政策执行是政府职能部门审核制,不是审批许可制。是一项社会福利政策系统中的服务项目,并非社会行政管理系统中的权利行为。建议由乡镇政府一级审核甄别当事人提供的资料原件即可,不必再行复印各种附件。正式的申请信息表仅报县级老龄办审批留存一份即可。镇村两级建立电子档案更为合适,既可以降低业务成本,也为当事人减轻了申报中的成本负担。省市两级仅存电子版花名册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建立纸质档案库。
3、请求省市老龄办积极呼吁解决基层老龄干部编制问题。有人才能有依托,有依托才能干好事。如何避免老龄工作在政府各项工作中被边缘化问题,是老龄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老龄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老龄干部队伍力量薄弱的问题,才能达到老龄事业事事有人抓,事事有着落的良好局面,才能促进基层老龄工作的规范化进程。
4、逐步提升高龄补贴资金标准。建议将社会养老补贴基数纳入高龄补贴资金捆绑发放,这样以来,70岁以上高龄老人每人每月可适时提高一定的补贴标准,为改善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篇:上海高龄老人津贴领取标准
上海高龄老人津贴领取标准
上海市高龄老人有哪些津贴福利呢?上海市针对80周岁以上的老人推出了养老服务补贴、家庭互助服务、津贴补助、免费乘车等服务。
上海高龄老人津贴标准
1.高龄老人津贴标准
1)上海市70岁至89岁老人,每月领取120元津贴;
2)上海市90岁至99岁老人,每月领取300元津贴;
3)上海市100岁及以上老人,每月领取500元津贴。
上海高龄老人津贴标准
2.高龄老人养老服务补贴
养老服务补贴标准根据老年人的照护等级确定,由服务时数及服务单价构成。照护等级为轻度、中度、重度(分别对应试点区采用的“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标准”中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的,月服务时数分别为30小时单位、40小时单位、50小时单位。照护等级为轻度、中度、重度的服务单价逐步实行统一单价,以当本市最低小时工资标准为准,并随全市最低小时工资标准的增长逐年同步调整。2015年,照护等级为轻度、中度的服务单价为18元/ 小时,重度的服务单价为20元/小时。
80周岁及以上、本人月收入高于本市城乡低收入家庭标准、低于上海市市上一城镇企业月平均养老金的老年人,享受50%的养老服务补贴。养老服务补贴标准间下图。
养老服务补贴标准
3.高龄老人家庭互助服务
家庭互助服务由三个子项目组成: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自我保健与急救知识技能普及项目;老年人生命教育项目;预防长者被忽视项目。这三个子项目在市级层面通过招投标选拔专业社会组织研发互助服务产品,并通过培训210名核心志愿者的方式,将这些产品配送到社区。
4.高龄老人免费乘车服务
上海市70岁以上老年人可免费乘车。
5.高龄老人其他优惠及补贴政策
1)上海市各区县、接到试行对老年人一次性节日慰问与实物补贴;
2)上海市老年人优待政策:如公园和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或优惠;
3)上海市低保、低收入老年人享受的社会补助水平不变。
相关阅读:
1.2016年最新保险公司排名_历年中国保险公司名 ht
高龄津贴122[五篇模版]
本文2025-01-09 03:57:53发表“自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21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