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122
第一篇:科研工作自查报告
学校标准化科研室自查报告
回顾几年来我校科研室成立以来的工作,我们首先坚持“科研为先、质量为重、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校本培训为依托,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同时进一步加强课题的有效研究与过程管理,积极开展校本教科研活动,力求做到“科科有课题,人人有专题”,使学校教科研工作“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精心打造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力争使教科研工作有新的发展,新的突破,新的高度。
在科研工作中主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服务意识: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改实践服务,为学生成长服务。
2、主体意识:教育科研植根于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广大教师应当成为教育科研的主力军,从事教科研工作,既是教育事业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
3、实效意识:经过这几年,我校的教育科研氛围逐步形成。具体自查结果如下:
一:内部设施
我校为满足科研工作需要,单独设立科研室,并由副校长主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科研领导机构,各成员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利用微机、网络进行课题研究和管理。科研的各种资料完备,健全。
二、重视学习,积淀底蕴。
学习是充满思想的劳动,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必定能更新观念、促进反思、修正行为、增强底蕴。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自觉地将学习视作自己职业生命的第一需求,让学习成为自己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教学研究能力。我们每学期开始和临近假期时为教师推荐学习参考书目、在期末和假期结束时上交读书笔记、汇报交流学习心得。
开展教科研的校本培训活动,进一步营造科研学习的良好氛围,丰富教师的科研理论知识。继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一方面向外聘请有关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另一方面继续外派教师参加各级教科研骨干培训班和各种教育研讨会,拓宽思路,放大眼界。
三、加强教研、科研整合,落实研究过程。
逐步将课题的日常研究纳入教研组的常规管理之中,全体教师要以全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创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新的课堂教学。几年来、学校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要求每一位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自身的专长结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选择每学期的个人研究专题。坚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使课题研究过程成为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
1、每位课题组老师树立“人人都是研究者”“上课就是研究”的新理念,在日常教学中加以研究,将理论层面与操作层面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在教育教学行动中捕捉、筛选、提炼、加工经验和做法,把研究成果作为一笔宝贵的智慧资源,并收集、整理成丰富的文本资料。
2、扎实做好各级课题的日常研究工作。
学校现有的立项课题,紧紧围绕课题研究方案,按照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的要求认真实施课题研究。及时制订研究计划,明确阶段目标,落实活动安排,不断改进课题研究的策略与方法,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各课题组对课题研究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对课题活动做到前有计划,中有记录,后有总结与评价。及时召开课题组成员专题会议,抓好研究方案的落实,密切关注、适时指导、加强监控,做到项项有人抓,时时有人问,过程研究与终结成果相联系,使其规范化、科学化。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努力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A、学期初根据实验方案的设计,分解本学期应完成的实验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制定课题研究学期计划,明确一学期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
B、根据学期计划的安排和课题研究的实际进程,每人每学期至少上好一节课题研究公开课,在研究课活动中必须充分体现学科教学与课题研究的整合。课题组内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工作,执教老师认真好撰写相关的教育反思。
C、完整地积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原始资料,如课题研究课设计理念、上课教案、教学反思等。
D、学期末根据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总结一学期的科研工作,说明课题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展望下阶段的实验设想。
四、重视成果总结,提高科研品位。
1、每位课题研究教师都要有成果意识。在认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做到学以致用,努力把理论与自己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及时做好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成果总结,撰写一定数量且有较高质量的课题反思、论文,不断提高认识,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认识结构。课题研究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案例,每个学期不少于8篇,论文每人不少于2篇,学校每月都组织教学反思评优活动。
2、认真开展优秀论文的选送活动。对于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学校都将尽早通知每位教师,认真组织论文选送,加强对外推出的力度,争取论文发表和获奖率继续上升。
五、规范科研管理,做好日常工作。
1、继续完善和强化各项管理措施,加强对课题研究的指导,重视阶段性检查和评估,保证各课题按计划顺利实施。
2、开展课题成果展示活动,推广课题研究成果。每学年出刊教师教案集、教学反思集、课题论文集。
对照西丰县档案管理办法中的项目检查、我校科研材料积累比较齐全,分门别类规范管理。
六、取得成绩
1、校长万永昌同志2011年荣获西丰县教育学会先进个人。
2、副校长张海峰同志2011年被评为西丰县优秀科研室主任。
3、陶然小学在“十一五”期间被评为西丰县标准化科研室。
通过对照西丰县“十二五”期间标准化科研室考核评分标准,我校进行了认真的自查,最后得分91分。
丢分项目:教师开通教育科研博客情况;电子档案的建设等方面。
以上是我校科研室工作的自查报告,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科研工作的科学管理仍是工作的重点。再如自身还要加强学习,带领全体教师,围绕上级科研部门提出的要求,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的实践中,锐意创新,踏实工作,使学校教科研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的生长点、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的新的支撑点、营造学校特色的闪光点,真正落实科研兴校,使教科研向更自觉的理性水平跃进。
陶然小学科研室
2012年4月
学 校 标 准 化 科 研 室
自 查 报 告
陶然小学
2012年3月
第二篇:科研工作自查报告
公园路小学校科研工作自查报告
回顾几年来我校科研室成立以来的工作,我们首先坚持“科研为先、质量为重、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校本培训为依托,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同时进一步加强课题的有效研究与过程管理,积极开展校本教科研活动,力求做到“科科有课题,人人有专题”,使学校教科研工作“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精心打造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力争使教科研工作有新的发展,新的突破,新的高度。
在科研工作中主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服务意识: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改实践服务,为学生成长服务。
2、主体意识:教育科研植根于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广大教师应当成为教育科研的主力军,从事教科研工作,既是教育事业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
3、实效意识:经过这几年,我校的教育科研氛围逐步形成,具体自查结果如下:
一、重视学习,积淀底蕴。
学习是充满思想的劳动,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必定能更新观念、促进反思、修正行为、增强底蕴。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自觉地将学习视作自己职业生命的第一需求,让学习成为自己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教学研究能力。我们每学期开始和临近假期时为教师推荐学习参考书目、在期末和假期结束时上交读书笔记、汇报交流学习心得。
开展教科研的校本培训活动,进一步营造科研学习的良好氛围,丰富教师的科研理论知识。继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一方面向外聘请有关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另一方面继续外派教师参加各级教科研骨干培训班和各种教育研讨会,拓宽思路,放大眼界。
二、加强教研、科研整合,落实研究过程。
逐步将课题的日常研究纳入教研组的常规管理之中,全体教师要以全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创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新的课堂教学。几年来、学校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要求每一位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自身的专长结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选择每学期的个人研究专题。坚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使课题研究过程成为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
1、每位课题组老师树立“人人都是研究者”“上课就是研究”的新理念,在日常教学中加以研究,将理论层面与操作层面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在教育教学行动中捕捉、筛选、提炼、加工经验和做法,把研究成果作为一笔宝贵的智慧资源,并收集、整理成丰富的文本资料。
2、扎实做好各级课题的日常研究工作。
学校现有的立项课题,紧紧围绕课题研究方案,按照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的要求认真实施课题研究。及时制订研究计划,明确阶段目标,落实活动安排,不断改进课题研究的策略与方法,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各课题组对课题研究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对课题活动做到前有计划,中有记录,后有总结与评价。及时召开课题组成员专题会议,抓好研究方案的落实,密切关注、适时指导、加强监控,做到项项有人抓,时时有人问,过程研究与终结成果相联系,使其规范化、科学化。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努力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A、学期初根据实验方案的设计,分解本学期应完成的实验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制定课题研究学期计划,明确一学期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
B、根据学期计划的安排和课题研究的实际进程,每人每学期至少上好一节课题研究公开课,在研究课活动中必须充分体现学科教学与课题研究的整合。课题组内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工作,执教老师认真好撰写相关的教育反思。
C、完整地积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原始资料,如课题研究课设计理念、上课教案、教学反思等。
D、学期末根据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总结一学期的科研工作,说明课题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展望下阶段的实验设想。
三、重视成果总结,提高科研品位。
1、每位课题研究教师都要有成果意识。在认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做到学以致用,努力把理论与自己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及时做好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成果总结,撰写一定数量且有较高质量的课题反思、论文,不断提高认识,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认识结构。课题研究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案例,每个学期不少于8篇,论文每人不少于2篇,学校每月都组织教学反思评优活动。
2、认真开展优秀论文的选送活动。对于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学校都将尽早通知每位教师,认真组织论文选送,加强对外推出的力度,争取论文发表和获奖率继续上升。
四、规范科研管理,做好日常工作。
1、继续完善和强化各项管理措施,加强对课题研究的指导,重视阶段性检查和评估,保证各课题按计划顺利实施。
2、开展课题成果展示活动,推广课题研究成果。每学年出刊教师教案集、教学反思集、课题论文集。
对照龙沙区课题档案管理办法中的项目检查、我校科研材料积累比较齐全,分门别类规范管理。
以上是我校科研工作的自查报告,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科研工作的科学管理仍是工作的重点。再如自身还要加强学习,带领全体教师,围绕上级科研部门提出的要求,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的实践中,锐意创新,踏实工作,使学校教科研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的生长点、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的新的支撑点、营造学校特色的闪光点,真正落实科研兴校,使教科研向更自觉的理性水平跃进。
公园路小学科研室2007、4、11
公园路小学校科研工作
自查报告
公园路小学校
2007年4月11日
第三篇:平度双湖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自查报告
平度双湖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自查报告
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年年来紧紧围绕“自能高效课堂”改革这一重点工作,大力开展教育创新,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使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一、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全体教师的教科研意识。
我校多次组织教干教师学习教科研理论,学习了苏霍姆林斯的“给教师建议”后50条。通过组织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教法学习考试,转变了全体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增强了“科研兴校”的意识。我们根据“十一五”课题研究的需要聘请了教科研专家开展系列讲座,指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选题、从事课题的学习研究。以“自能高效课堂”课题组为单位,多次举行小型的研讨会,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
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们制度了“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方案”,围绕教师发展性评价,本着“年轻教师进步大,骨干教师出特色”的思想,对我校任课教师进行分层次培养,特别是对课题实验教师进行重点培养,达到分层培养,共同提高的目的。实施了书香校园工程,在全校教师中倡导读书学习活动,同时向老师推荐一些书目,鼓励老师们广闻博览。继续组织教师开展“每周一读”阅读活动,每周写好一篇有一定质量的读书笔记或教学后记。我们定期开展读书汇报会,交流读书学习体会,引导教师撰写教育科研论文,不断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
三、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交流学习。
为引导教师学习先进的课改、科研方法,改进和完善我校教育科研工作,我们组织部分课题实验教师到平度二小、河东区白沙埠中心小学、李官中心小学等多处学校参加学习,交流教育科研经验。我们以“自能高效课堂”的创建拉动教师的学习,提高了教师的课改热情。本学期重点学习了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特别是校本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学习。我们整理了课题实验教师的科研成果,编辑出版了《双月湖中心小学教育科研成果集》供大家交流与学习。
四、进一步推进了“青蓝工程”建设工作。
我们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课改实验教师的带头作用,倡导教师读一本好书,参加一项专题研究,写一篇优秀论文,写一篇优秀案例或反思,上一节优秀课,参加一项教学基本功的训练。让青年教师自动拜师,并签订了“帮扶协议书”,对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课堂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的提高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教科室对这项工作纳入期终评估积分中。
五、以“自能高效课堂”改革为突破口,扎实开展小课题的研究。我们以“自能高效课堂”改革为突破口,组织实际情况,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小课题的研究。我们组织了语文、数学、英语等课题团队和攻关小组,及时开展各课题小组的研讨活动,取得了阶段成果。涌现出了李向霞、周丽、崔晓静、魏可娟等一大批课改先进教师,我校成功举办了“罗庄区小学语文课改之星现场会”。通过一系列活动,努力增强了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提高了教科研工作水平。
六、围绕“生态校园建设研究”,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
我们以“启迪智慧、润泽生命,为学生终身幸福打造基础”为办学理念,全力打造优良的育人环境,以良好的环境培育人,以人性化管理塑造人,关注学
科研工作122
本文2025-01-09 02:06:07发表“自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13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