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省异地培训心得体会

栏目:学习培训心得体会发布:2025-01-08浏览:1收藏

第一篇:赴**省异地培训心得体会

赴**省异地培训心得体会

根据学校统一安排,9月25日至9月30日,我们这期市厅班异地培训安排在**省,分两个部分进行,在**主要学习考察**省经济发展情况,在绩溪主要学习考察徽商历史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期间,**省科学技术厅创新办主任夏辑同志给我们探讨了《创新驱动发展有关问题》,**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给我们介绍了《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与对策》,参观了科大讯飞科技成果展厅,在绩溪博物馆、胡雪岩纪念馆、胡适故居、胡开文纪念馆组织了现场教学参观。虽然时间不长,但内容丰富,主题突出,收获颇丰,效果明显。

通过这次学习考察,一是对**省历史文化概况有了更多的了解。二是对**省当前的经济发展战略有了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三是对绩溪县历史、文化、名人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我个人来说,确实是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受到了启发,收获很大,深觉异地培训非常必要。

经过认真梳理思考,主要有三点启示。

启示一,要以特色优势来提升发展的竞争力。

**和**同为中部地区,有着相近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各有优势,各有所长。工业强省、区域协调、创新驱动、扩大开放、绿色发展等等这些基本经济发展战略是一致的,但如何推进这些战略落地见效,必须因地制宜、因情制宜,只有以自身的特色优势来推动才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如**就要绿色生态、有色金属、文化旅游等方面下功夫,求创新,求突破,见实效。根据各地市的区域特点和优势,规划区域发展战略,如高新科技产业区、国家旅游文化区、国家扶贫攻坚区、绿色生态农业区、有色金属产业区等,打造瓷都、药都、红都、水都、古都等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独一无二,使之成为精品品牌。

启示二,要以创新创业来激发发展的活力。

人类下一个时代是虚拟现实时代,是人工智能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走在时代前列,就必须是一个创新的国家。创新创业是各省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要求,关键是如何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创新驱动战略规划;如何借助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打造生态示范省的创新平台;如何发展高新园区和高校园区的创新平台,打造“创新高地”;如何完善制度机制,形成鲜明的创新文化,吸引更多的创新人才,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和局面。

启示三,要以改革开放来牵引发展的动力。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经验,是不变的国策,唯有改革才有发展,唯有改革才有生机。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本身就是创新,如何在新常态下,形成技术和产业创新支撑体系,打造新的金融和资本支撑体系,打造平台和企业创新支撑体系,打造创新的制度和政策的支撑体系,为加快发展、创新创业,构建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抓住发展机遇走在发展前列。

第二篇:党校学员赴异地培训心得体会

党校学员赴异地培训心得体会

赴XXX大学学习的一个星期时间转瞬即逝,最突出的感受就是相见恨晚:教授专家授课太过精彩、学习时间太过短暂、自己的感悟太少太少。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虽然有许多遗憾,但仍是不虚此行、大有收获。

一是找到了差距。来XXX大学学习前,自我感觉良好,总觉得自己态度还算端正,学习还算勤勉,工作还算努力,虽不能一览众山小,也能够出类拔萃。经过四天的学习,我才恍然大悟,可笑自己竟然坐井观天而犹不自知。不懂得领导和管理的区别、没掌握沟通的技能、缺乏提升心理资本的意识、对国家的历史、现状、未来都是一知半解等等,反正以前就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这次赴北大培训,无异于一场头脑风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找到了差距,就是好的开始。

二是坚定了信心。毛泽东同志讲: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自己没有那么高的境界,我的体会是:与自己斗其乐无穷。明白差距固然令人羞愧,但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呢XXX博士讲要改变心态,积极地迎接压力,提升心理资本。如果说国家的软实力是文化的自信,那么个人的软实力就应该是内心的强大。相信自己能行,知

耻而后勇。无他,因为明白了不足,不满足现在的状态,进而决心用不屈的斗志与自身的怯懦斗争不止。有这样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谨以此自勉。

三是找到了方向。王歧山讲: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对我而言,提高充实自己,永远在路上。怎么办?唯有学习,持之以恒的学习。我以为,此次赴北大学习重要的不是学到多少知识,而是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提升了境界。书山有路勤有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提高自身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与苦相伴、以苦为乐。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XXX教授讲:管理,首先要管控自己。斗室不扫,何以扫天下。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来寻找光明。越学习,越觉得自己无知,在追求光明的道路上,我愿一直走下去。

我怀着朝圣的心态,赴XXX大学学习一周,但结果仍然让我大吃一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古人诚不欺我。在中国最好的大学里,我的收获沉甸甸!感谢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给我们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感谢老师们的幸勤工作!

第三篇:赴苏州异地培训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学习苏州精神推动跨越发展

——赴苏州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日前,我们在省委组织部干部六处领导和省委党校老师的带领下,赴苏州开展为期5天的异地学习培训。培训期间,聆听了“苏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实践与思考”、“经济全球化与苏州外向型经济”等5次专题授课,实地参观考察了全国文明城市张家港、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国文明村蒋巷村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典型,亲身感受到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滚滚浪潮,感受到苏州人敢试、敢闯、敢为天下先的胆略和气魄。通过学习考察,给我很大的触动、很大的震撼,受益匪浅。

苏州这个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的地级市,全市面积8488平方公里,下辖5个县级市和7个区,户籍人口633万人,外来人口近600万人。2009年苏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40亿元、全国第5位,财政收入2018亿元、全国第4位,实际利用外资82亿美元、全国第1位,进出口总额2014亿美元、全国第3位,工业总产值23700亿元、全国第2位(仅次于上海)。苏州下属5个县级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市的前十名,全部被评为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苏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其地域优势和国家政策的因素,也有苏州人吃苦耐劳、头脑灵活、善于学习、外界联系广泛、1不盲从不排斥、崇尚实干巧干的文化内核,但更重要的是苏州市的历届党政领导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敢于突破旧的思维模式,善于抓住每一次发展机遇,在发展中不断解放思想、锐意进取,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思路。通过参观学习和实地考察,认真思考苏州发展的成功经验,我认为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好好的学习、思考和借鉴。

第一个方面就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苏州的发展经验证明,思想解放是经济发展的先导,经济的大发展、大转型,离不开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发展经济的实践中,苏州人始终牢记“发展就是硬道理”,抛除私心杂念,抛除“唯条件论”和狭隘的自我意识,敢于打破常规,敢于突破框框,善于把握每一次发展机遇。考察中,我们听到最多的几句话就是:“机遇在犹豫中消失,差距在等待中拉大”、“抓住机遇比政策优惠更重要”、“拿到批件是硬道理”。80年代初期,当全国大部分地区正在探讨乡镇企业能不能发展、怎么发展,并为资金、技术等问题困扰时,苏州人却不等不靠,发扬“四千四万”精神,没资源到全国各地去配置,没资金到各金融部门去融资,没技术和人才到上海请“星期日工程师”,创造出闻名全国的“苏南模式”。到80年代末期,苏州市乡镇企业产值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就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占全国二十分之一。九十年代初,正当全国许多地区沉浸在姓资姓社的探讨和困惑之中时,苏州人却不

犹豫、不彷徨,抓住国家实施浦东开发的战略机遇,确立了外向带动战略,建港口、修铁路、建立开发区。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全国上下一拥而上,经济过热,开发区限批时,精明的苏州人已远远走在了前面,5个国家级开发区、11个省级开发区,手续齐全,建设已初具规模,机会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本世纪初,当全国许多地区处于拼资源、拼环境、拼资金,大上“三高一低”项目之时,敏锐的苏州人开始了第三次创业:一方面鼓励市民创业,构建助推民营经济发展的7大平台,以解决发展外向型经济出现的“市强民不富”的现象。另一方面,实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腾笼换鸟”发展总部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他们再一次抢先抓住了国家实施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以苏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培育了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新苏州”正在茁壮成长。这几年我们也一直在强调解放思想,先行先试,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特别与苏州相比,我们还是落后了很多,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够,抢抓机遇意识还不强。当前,国务院提出的支持海西建设,特别是海峡两岸经贸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是我们又一个良好战略机遇期,时不我待,我们必须学习苏州精神,抢抓机遇,突破定势,充分灵活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对政策没有明确的事情,要大胆想、大胆试、大胆探索,把中央政策与地方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的效应。

第二个方面就是大胆突破,敢于创新。“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大胆创新、敢于争先又是苏州的成功经验之一。苏州人处处解放思想、敢于创新,他们学习中央文件既研究国家政策让干什么,怎样才能用好用足;更主要的是研究国家政策哪些方面没有禁止,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他们把中央比作设计师和高压线,把地方比作工程师和变压器,研究怎么施工,怎么变压,才能不碰高压线;把中央比作太阳,把地方比作地球,在做好地球(地方)围绕太阳(中央)公转的同时,研究在不违背公转的情况下,怎么进行自转。正是这种思想上的原动力,使他们在一轮又一轮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夺得先机,实现了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苏州的成功范例之一就是“昆山之路”,在昆山科技文化博览中心的图片展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创办全国第一个自费建设的开发区;兴办江苏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出让全省第一幅国有土地使用权;建立全省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创建全国第一个出口加工区;„„”这一个又一个“第一个”体现的是一种创新精神。正是依靠这种创新精神,昆山才走出了一条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时期昆山之路。再比如,蒋巷村原先是个既无交通区位优势,又无环境资源优势,人口仅800人的偏僻小山村,就是凭借着“天不能变,地一定要换”的创新意识,大胆试,大胆干,走出了一条“农业发家,工业富家,旅游旺家”的发展道路,成为全国文明村。但是当前,我们很多干部就是缺乏这种争先发展、敢于创新的精神,不敢“争第一”、不敢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做决策、干工作要先看看政策文件有没有规定,周边地区有没有在做,这样导致我们丧失了很多发展的机会。

第三个方面就是优化环境,善于借力。苏州人注重学习借鉴,全方位、宽领域、多行业地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借力发展,又是苏州又好又快发展的另一妙招。在苏州人的心目中,营造一个社会诚信、服务周到、环境优美、文明多彩的对外开放环境,比什么都重要。他们所倡导的“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已成为一笔重要的无形资产和环境品牌形象。在招商中,苏州人总结了“三要”的秘诀:“脸皮要厚,不怕吃闭门羹,不怕脸难看;嘴皮子要薄,能说会道;腿要勤,三天两头找上门,不达目的不走人”。正是依靠优良的服务环境和善于借力发展,苏州的外向型经济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全市现有外资企业达2.2万家,世界500强企业就有138家400个项目落户苏州,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台资企业落户昆山。此外,苏州在引进科技、人才、金融、物流等方面走出了一条筑巢引凤的新型模式,让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特别是苏州市政府善于结合本地实际,在中新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济发展和公共行政管理等方面,积极借鉴新加坡经验,累计派出公务员近1800人次到新加坡学习,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为苏州的快速、持续、和谐、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反观我们福建,福建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在对台方面应该讲比苏州更有优势,但是这几年我们在引进台资方面远远不如苏州、东莞等地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想主要还是在于我们的发展环境跟别人比有很大差距,亲商、安商的理念还未深入人心,外商到福建投资兴业还有所顾虑,这应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苏州改革开放30年最可宝贵的财富不是醒目的一堆数字,不是林立的高楼,也不是一个个响亮的称号,而是凝聚了“三大法宝”为核心内容的苏州精神。苏州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客观的物质发展上,而且主要体现在精神风貌上,更关键的是转化成发展的成果,从苏州之路到苏州精神,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历程。我们学习苏州,不是要学习苏州之路、苏州模式,而是要学习苏州精神的精髓和内涵;我们学习苏州,不是东施效颦、照搬照抄,而是寻找差距,借鉴提升,转变观念,开拓创新,把它转化为实际行动,锲而不舍,奋发有为,逐步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海西之路,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第四篇:赴苏州、嘉兴异地学习考察培训心得体会

赴苏州、嘉兴异地学习考察培训心得体会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党组织书记的理论水平、党性修养、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月 日至 日,市委组织部在苏州、嘉兴两地组织开展了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培训采取专家授课、经验介绍、实地考察和座谈讨论等形式,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系统学习了先进地区抓基层组织建设的先进理念;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富民兴村的成功做法;加强农村治理和社会管理的典型案例,有利于他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带领发展的素质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为加快推进幸福新枣庄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基本情况

(一)苏州、嘉兴两地基本情况

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铁路、公路和内河航运四通八达,是太湖水网平原水陆交通枢纽。辖五市七区。全市面积8488平方公里,2011年末户籍人口1176.91万,其中市区人口600万,2011年GDP达1050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1100亿元,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330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40元,三次产业占比:1.7 : 57.8 : 40.5,全市1030个村的平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3万元。

嘉兴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杭嘉湖平原,东邻上海,西连杭

州,北接苏州,南濒杭州湾,海岸线长121公里。嘉兴全市陆域面积3915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336万人,外来人口196万人,下辖南湖、秀洲2个区,平湖、海宁、桐乡3个县级市和嘉善、海盐2个县。区域发展均衡,综合实力列百强城市第58位,所辖5县(市)均进入全国百强县前32强。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668.06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4%和28%。社会发展水平连续五年居全省第3位。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52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6707元,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异是1.89:1,是全国、全省城乡差异最小的地区。

(二)学习考察基本情况

这次异地学习考察,共安排了十堂理论课,三天的参观教学。先后学习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理论与苏州实践》、《土地流转与村级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新思路新方法》、《如何当好村党组织书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嘉兴农村基层民主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嘉兴市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验与启示》等课程,参观太仓市东林村新型农民集中社区,考察社区管理情况;中国东部十佳小康村太星村,考察服务中心、农民别墅小区情况;吴中区经济第一村湖桥村,苏州最美山村旺山村,考察利用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土地流转异地发展工业的情况;省级文明村-海宁市盐官镇桃园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赴**省异地培训心得体会

第一篇:赴**省异地培训心得体会赴**省异地培训心得体会根据学校统一安排,9月25日至9月30日,我们这期市厅班异地培训安排在**省,分两个部…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