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浙江参加乡村振兴培训班心得体会感悟

栏目:学习培训心得体会发布:2025-01-08浏览:1收藏

赴浙江参加乡村振兴培训班心得体会感悟

人生虚度近X载,由组织集中安排外出学习的机会很多,频繁培训学习的日子大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无意识退出了记忆的门。而今年X月在浙江大学为期一周的乡村振兴培训学习,让我重拾一个久违的词——乡愁。

何为乡愁?第一次阅读余光中那首写于上个世纪X年代初的浓情短诗《乡愁》时,我正上初一,稚嫩的心仍是一片空白,认为年老的余老先生那是想家、想妈妈了。我的小学、初中都是在家乡的村办小学和附属初中度过的。

长居高山深壑,家乡的满山翠绿和羊肠小道总是让我感觉无比乏味,内心最大的期盼就是有一天沿着羊肠小道,如姑妈家表姐一样考上巴马师范,穿上“巴师”校服,讲话带点“街上音”,放假回来时,左邻右舍争先恐后烧一块五花腊肉、磨一厢土豆腐,像迎接干部一样请表姐过去吃饭,我们这群穿着补疤裤的小屁孩三五成群趴在漏风的篱笆墙上,留着口水看着主人热情地为表姐夹肉、夹豆腐,心里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表姐吃得少点,碗里留下几块五花腊肉,待表姐走后,我们能抢先下手打打牙祭,一解馋虫。那时候,乡愁,对我来说,就是对跳出“农门”的无限渴望,毫无眷恋。

这些年,奔波在所谓的前程路上,为生计忙活,看惯了都市霓虹;追逐着所谓的梦想,行走在追梦路上,厌倦了泛白的马路。心里满是浮躁和焦虑,多少年来,我一直在苦苦寻求产生负面情绪的根源,冥思而不得其道。在浙江大学学习期间,五位知名教授在讲授乡村振兴时,均提到一个关键词“乡愁”。我认真翻查资料,终于找到了余光中老先生以外的更能触动我灵魂深处的“乡愁”描述:

X年X月,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作为一项战略目标第一次被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提起。X年X月X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说:“一个地方的幸福很重要,要记得住乡愁,比如:小时候爱吃的东西。比如:贵阳的牛肉粉。”总书记提到的贵阳牛肉粉,就是老贵阳的一个特殊小吃。他说,每个地方都有让大家留念的东西,不要小看这种幸福感,因为这种幸福感能留得住人。

浙江,这个美丽的江南水乡,曾经不是因为山清水秀而闻名,而是因为强大的浙商实力而被世人知晓。总书记主政浙江后,首次提出“两山理念”,把绿水青山做成了金山银山。在X县横溪坞村的垃圾墙上,我看到了童年时候心里最渴盼拥有的录音机,在X县X村,我看见久违的织布机,在X古村,我体验了牛栏改造的咖啡馆,在X区X村,我感受了农家悠远的庭院深深……整个学习活动,实际上成为了我追忆童年,重拾童趣的过程。

残存记忆中爷爷的茅草屋、奶奶的针线笸箩、妈妈赶鸡用的“响篙”、上坡看牛使用的通花杆鸟叉、红米粑小米粥……一幕幕如放电影般浮现脑海,第一次感受到童年实际上是那么的幸福和亲切。学习期间,乡愁,对我来说,就是在异乡来一场儿时追忆,味道很甜。

时光如流,岁月不居,转眼从家乡的山弄中出来拼搏已经二十余年。在这些日子里,家乡不断向我传来“捷报”:“你家附近的百年小水池已经填平了,现在的路比以前宽了很多哩!”“爷爷原来的硬三柱房子已经拆了,你小叔现在原址建起了漂亮的水泥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赴浙江参加乡村振兴培训班心得体会感悟

赴浙江参加乡村振兴培训班心得体会感悟人生虚度近X载,由组织集中安排外出学习的机会很多,频繁培训学习的日子大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无意…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