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学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深入推进干部交流心得体会(汇编)
第一篇:心得体会 -学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深入推进干部交流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学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深入推进干部交流心得体会1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再一次明确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长三角一体化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长三角,是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说她古老,是因为在长江入海处常年冲击下形成的三角洲,非一日之功;说她年轻,是因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从区域性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迄今不过一年有余。在如此短的时间里,长三角的三省一市以及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工作抓得紧,亮点不少,一体化发展新局面正在形成。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关键要抓住重点,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因此,三省一市和相关部门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两个关键词,主动作为,大胆突破,不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一体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最高形态。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都在思考并探索如何通过区域协调发展,让长三角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龙头。从城市间合作,到省级间联动,从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到政策措施的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逐步升级、步步向前。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长三角一体化更是按下了“快进键”,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了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未来,继续推进“一体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采取更精准的举措,使城市和乡村、平原和山区、产业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之间的差异逐渐弥合,让区域发展更加均衡。
“高质量”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发展质量往往检验着发展成效。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是贪求规模的发展,而是追求质量的发展。比如,要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又如,要集合科技力量,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早取得突破;还如,要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夯实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基础;再如,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一体化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无论是发展动能、创新能力、生态保护还是民生保障,都要把“高质量”作为衡量一体化的重要指标。
心得体会-学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深入推进干部交流心得体会2
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探索建立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干部交流机制。这为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命题,也为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乃至落实新发展理念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干部不定期“动一动”,有利于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创新创造的活力。不仅是长三角地区,放眼全国,现在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对干部综合能力素质和精神状态面貌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全面的要求。如果再像过去个别地方那样,干部几年都不交流甚至近十年在一个部门、一个岗位“安放”,既不利于工作的创新开展,也不利于干部的健康成长。从长远发展看,也不利于优秀人力资源的统筹利用。
干部交流是一门学问,需要加强研究、精准谋划、分类施策。交流的目的是更好地发挥党政人才的作用,需要突出专业化,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通过跨处室、跨部门交流,解决人岗不匹配、所学所用不一致等情况,让干部能有放手一搏的建功良机。行政机关层级不同意味着职权不同,推动干部在上下交流任职、挂职中交流,有利于开阔眼界视野、丰富经历阅历,完善干部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需要各级进一步完善遴选、基层挂职、第一书记等制度机制,让优秀干部人才在上下联动中提升整体素养。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岗位对干部的素质能力和培养定位大不相同,通过组织选配与个人志愿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干部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中跨编制交流任职,有利于让有一些有特长专长的干部找到更适合发挥作用的平台,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和业绩。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一些地方探索从“体制外”非公有制企业中考察行政管理人才,及时推荐或聘用到“体制内”任职,这种跨界交流总体上适应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和趋势,值得在实践中探索和完善。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选一个干部就是树一面旗帜。干部交流工作概莫能外,道理亦然。因此,推动干部交流也要坚持质量优先,不能降格以求。要严格把关,按照事业需要和择优选用原则,精心挑选人选,严格程序、规范方法,不能违规交流。要公开透明,定期征求干部交流意愿,统一发布交流通告或征求部门党组(党委)意见,对符合条件的人选及时公示,不能厚此薄彼、暗箱操作。要注重激励关爱,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对交流后表现优秀的及时褒奖激励,对交流后出现不适应情况的及时帮教指导,确实难以适应的及时进行再调整再交流,让每一名干部都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心得体会-学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深入推进干部交流心得体会3
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奋进新时代、建设新X必须抓紧抓牢的重大战略机遇。在融入长三角、服务一体化过程中,X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抢抓机遇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积极担当作为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努力以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务实业绩,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贡献X力量。
今年上半年,X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中有进、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1%、增速在全省和我国东部地区GDP过万亿元城市中均名列第一位,全市新增就业参保人数增长14.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2%,工业投资增长10.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5.1%,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4.9%,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自2017年2季度以来,X地区生产总值连续9个季度保持8%以上的增长,充分体现了X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稳中求进工作要求的决心,表明X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转型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也为X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坚决扛起“一盘棋”的政治担当
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指示和对X工作的谆谆嘱托,坚持从树牢“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加强理解和把握,切实当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深入参与者、有力推动者、积极贡献者。思想上深化共识。自觉树立“一盘棋”思想,站位全局谋划X发展、思考X作为,主动支持和服务上海发挥龙头作用,不断强化与兄弟省市、周边地区的战略协作,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全市上下凝聚形成支持一体化、参与一体化、共建一体化的强大合力。工作上明确坐标。对标长三角打造“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立足特点、发挥所长,提出X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三个目标定位”——争当驱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支点、推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支撑长三角国际化发展的门户枢纽。行动上密切跟进。成立市级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及实体化办公室,细化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赋予X的51项任务,落实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明确的重点工作和省委“六个一体化”部署,制定我市贯彻实施方案,推动工作计划和重点事项清单全面落地落细。
牢牢把握“高质量”的根本要求
围绕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的战略定位,发挥X资源禀赋优势,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助推长三角打造创新发展新高地、产业竞争新优势、集聚资源强磁场。聚力推进科技创新。积极参与区域性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实施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重大项目,高水平建设中科院X分院麒麟科技城。以组建新型研发机构为突破口,实行科技人员持大股、市场化运作,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探索经验。目前,全市已签约建设新型研发机构251家,孵化引进科技企业2000多家。致力强化载体支撑,高水平建设15个高新园区、60万平方米“城市硅巷”,打造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等平台。聚力推进产业创新。围绕“4+4+1”主导产业方向,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做好移栽大树、育苗造林、老树发新芽“三棵树”文章,台积电、阿里巴巴X总部、小米华东总部等一批旗舰型项目相继落户,区域性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2018年全市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278家、增长70%;今年以来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318家,全市独角兽企业达13家。聚力推进合作创新。面向全球集聚创新资源,15个行政区和国家级开发区赴2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对接合作,建设19个海外协同创新中心。成功举办首届“X创新周”,吸引9名诺奖及图灵奖得主、180多名中外院士参加,达成215项务实成果、签署880亿元合作协议。积极推动长三角科创圈建设,共同打造技术转移转化、科技资源共享、人才交流、科创企业证券服务“四大平台”。
积极开展“一体化”的务实探索
坚持“跳出X看X”,以战略视野和长远眼光,全方位服务一体化、助推一体化、融入一体化。构筑对外开放的“支点”。整体把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叠加机遇,重点抓好设施联通、创新合作、产能对接、贸易拓展、载体提升、人文交流“六大行动”。全力构建以各类口岸、园区、综合保税区为重点的开放合作平台,加快国家级江北新区建设,提升对外开放能级。举办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等重大活动,不断扩大综合影响力,加快城市国际化。建设互联互通的“节点”。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主动加强与兄弟城市协作,提升X综合交通枢纽功能。重点推进南沿江城际铁路、北沿江高铁、宁淮铁路、宁滁蚌亳城际、X北站等规划建设,助推形成全省“米”字型高铁网络;实施X禄口机场扩容升级,加密国际航线,优化换乘服务,提升空港能级;抓住用好长江下游12.5米深水航道通达X的机遇,做强X港江海转运主枢纽港功能;着力打通跨界“断头路”,推进国省干道快速化改造。打造辐射周边的“原点”。对内,大力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按照“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的总体架构,重点抓好江南主城、江北新主城建设,推动紫东地区、六合高淳南北两端等传导区域高质量发展,加快从倚重江南的“秦淮河时代”迈向拥江发展的“扬子江时代”;对外,以共建X都市圈升级版为突破口,统筹抓好宁镇扬同城化、沪宁产业创新带、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等工作,开展省际毗邻区域深度合作,探索共建宁淮特别合作区,在做强自身的同时,更好辐射带动周边发展。
共同推动“获得感”的有效提升
坚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与决胜高水平全面小康、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同步推进,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为国家战略作出生动注解。抓生态环境共保。聚焦生态这一X全面小康的最大短板,认真践行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以协同推进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三水共治”和大气污染联防联治为突破口,共同构建长三角城市间环保协作的有效路径,打造绿色美丽长三角。抓公共服务共享。在放大优质资源、推进均衡布局的同时,广泛应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互联等技术,加强与兄弟城市在社保、就医、养老、教育、文旅、出行、精准脱贫、社会治理、风险防控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完善优质公共服务一体化、标准化供给体系,合力提升长三角区域人居品质。抓统一市场共建。探索运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消除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形成自主可控的全方位统一开放市场,畅通区域经济循环。联动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不见面审批、预审代办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864”改革等创新做法。积极复制推广自贸区试点经验,大力提升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结合研究制定“十四五”规划,X将加快探索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内涵、动力机制、方法路径,推动江北新区、江宁区有力有序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省级试点,努力回答好“全面小康之后的路怎么走”这个重大命题,把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X的美好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第二篇: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的重要讲话指示,高瞻远瞩、总揽全局,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同志,我们要争当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先锋表率。
以“学”为本,筑牢理想信念“压舱石”。积极参加机关“周五学习日”活动结合个人自学,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市委十届十三次全会精神等,做到原原本本学。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及习近平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学。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在学习中勤思考,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理论学习同做好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联系实际学。
以“干”为要,锤炼干事成事“真本领”。2020年是艰难的一年,新年伊始的新冠疫情、入汛以来的特大洪灾,对我们无疑是一场又一场的大考。当全市居民自主在家隔离时,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成为一名在疫情中“逆行”的志愿者,参与五松卡口值守8次,志愿服务时长40小时,为进出卡口的居民测量体温、检查进出车辆通行证。积极参与抗疫捐款,为疫情防控工作奉献自己的爱心。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琐碎的工作中却也有着大大的学问。“党费怎么算、支部换届怎么做、党员关系转隶怎么办......”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要有不解决问题绝不罢休的信心和决心,以“钉钉子”的精神,瞄准问题关键,主动学习、刻苦钻研。通过查找文件、网络学习等方式,一步一个脚印把问题解决好,一点一滴积累经验、总结规律、提升能力。
以“德”为先,绷紧党规党纪“高压线”。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仔细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刻强化自我约束,始终坚持政治立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结合上半年开展的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以赵正永、张坚等反面案例为镜鉴,看看思想上有没有灰尘、行动上有没有差池、纪律上有没有松懈,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高度重视加强品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我们青年一代要着眼“新征程”、紧盯“新航标”、砥砺“新作为”、永葆“新姿态”,珍惜韶华,在大战大考中锤炼过硬本领,在改革发展中磨炼过硬本领,在服务群众中锻炼过硬本领,尽快成长成才,在激流中乘风破浪、奋勇担当!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2)
时隔四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安徽,作出重要指示,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全省的战略高度,为安徽发展把脉定向、科学指导,为美好安徽建设确定了新坐标、明确了新定位、赋予了新使命、描绘了新蓝图。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和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论坛会重要讲话精神,关键看责任担当。
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担当。我们要勇敢地背负起自己的责任担当,大步朝前迈去,才能在工作中实现自我的价值。将责任担当记在心上。在工作中,要将责任担当牢记心头,总书记教导我们,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民政人的使命,就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项目导向和创新导向,聚焦脱贫攻坚、特殊群体和群众关切,紧紧围绕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三项职能,让困难群体都有更深切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将责任担当扛在肩上。在工作中,要勇于扛起责任担当。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在现实生活中,缺乏责任担当意识的屡见不鲜。有的责任心不强,对工作不专心不认真。有的缩手缩脚,瞻前顾后。有的将工作标准讲究凑合,办事拖拉。扛起责任担当,就是要提高担当意识,认真负责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做到日常工作要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要勇挑工作重任,让为群众服务的责任意识融入血脉。将责任担当抓在手上。在工作中,要将责任担当付诸实践。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习总书记说,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要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做到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落实好责任担当,就是要主动作为,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坚持“马上就办”的做事态度,讲求做事的速度和效率,又要坚持“办就办好”的做事目标,追求做事的质量和成效,以高效率和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勇于争先、攻坚克难,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成为更优秀的民政人,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3)
“高质量”是近年来一直强调的关键词。“一体化”与“高质量”高度统一,既是目标,也是方法——以多措并举、统筹谋划的方式,开创协同发展、均衡协调的局面。对作为供给侧的基建行业,有三点启示:
1.强调区域性一体化发展。
各专业提供专业服务向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转变。提供全产业链的多专业融合服务,统筹谋划落地,将成为更加热门的服务模式。以供给侧服务方式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实现总体规划的协调性。淘汰过去以归口职能部门和所属专业类别划分清晰界限的方式,从项目定义阶段,就以“一揽子”方式落地。作为基建企业,与之相适应的区域性属地化经营模式将取代以往以业务板块划分的专业化经营模式。经营模式与生产模式的配套协调,会是基建企业管理层面临的新课题。
2.强调多要素一体化发展。
“互联互通”是交通强国战略中的一个关键词。未来不只是技术层面的互联互通,类似tod等新规划模式与cim等技术模式,会日渐成为热门。而且,新产业格局、新规划逻辑、新管理模式、新合同结构与新技术之间的协同性会更强,由各自成长转变为形成大生态。那么bim,gis等技术手段必然迎来一个新时代,会比以往更成为焦点,当然也大浪淘沙,把曾经蹭热点的假技术也就顺势淘汰。基建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从单一的业绩竞争转向综合服务能力和资源调配能力的竞争。
3.强调各地域一体化发展。
补短板是过去较为热门的话题,而随着扶贫攻坚战的全面收官,强亮点与补短板必然会处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战略性亮点会成为探索型项目的阵地,立足开创科学合理的城市模型。而抓住亮点项目,做好探索型工作,成为重中之重。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4)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在笃学深悟中养心性。8月18日至21日,总书记深入安徽阜阳、马鞍山、合肥等地考察调研,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讲话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他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坚战,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建设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这些重要指示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工作遵循。一要逐字逐句琢磨。要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著作加强学习,字斟句酌,细嚼慢咽,在反复阅读和钻研中坚定信仰、涵养忠诚、砥砺初心。二要领会核心要义。明确了“十四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安徽发展在党和国家全局中应该承担的使命、肩负的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引领安徽发展的总方针、总遵循。三要结合工作实际。紧扣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围绕“五个融合”目标,积极推进养老服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二是加强能力培养,在学用结合上花心思。总书记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是一日之功,我们既要有历史耐心,又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一是站稳人民立场。到养老科工作以来,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这里直面困难群众,时常会有老年人来咨询养老福利问题、会有社会人士来咨询开办养老机构问题、也会有失独或无子女的夫妻来咨询收养问题等等,这就需要我们站稳人民立场,切实帮助这些有需要的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或者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也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初心和使命的最好践行。二是强化业务能力。养老业务学无止境,新的方针政策、建设标准、管理办法层出不穷,我将继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深挖深学、读懂弄通,争取做到养老业务的行家里手。三是增强创新意识。结合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创建等工作实际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用足用活政策和机遇,坚持把创新作为工作的灵魂。
三是加强廉政意识,在修身律己上清心境。总书记视察安徽时强调,要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一线、向群众身边延伸,实现正气充盈、政治清明。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再一次提醒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用来服务人民群众的,必须树牢正确的权力观,把权力视为一种压力、一种责任,有权不骄纵、用权不任性,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守得住底线、经得起考验。一要筑牢思想防线。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慎独慎微慎初,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学会在反面案例中汲取教训,学会从小事小节上加强约束、规范自己。二要明确权力界线。养老科项目多、资金量大,要强化规矩意识,严格按照法定步骤、方式、方法、顺序、时限来开展工作,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三要严守法律红线。要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等基本法治观念,始终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底线不可触碰,自觉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
第三篇:心得体会 -学习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学习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指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这对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长三角区域合作已经走过了区域的布局合作和要素合作阶段,深化至体制机制的创新,长三角一体化进入了深层次阶段。在长三角一体化向纵深推进的同时,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城市功能定位与分工不明晰,同质竞争仍较普遍,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现实与隐形的壁垒,城际交通互联互通和一体化管理仍有较大差距,区域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长效联动机制尚未建立等。
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通过设立更高层级的协调发展机构,建立多领域、多层次的协调发展机制。通过开展长三角城市功能协同发展研究,形成有序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通过完善快速交通和同城化网络,构筑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体系。通过设立环境监管治理制度和生态建设专项基金,构建长三角生态协同治理机制。同时,要加强区域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联动实施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等重大战略,协同推进上海“四个中心”、全球科创中心、自由贸易区等重要功能区建设。在此过程中,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一员,需紧紧围绕顶层规划体系、产业分工协作、创新要素培育、区域交通一体、生态协同治理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积极主动对接和支持上海长三角龙头作用的发挥,加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积极融入长三角顶层规划体系
首先,瞄准长三角区域顶层规划设计。注重立足需求,统筹全局,突出重点,有序实施,积极深化实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呼应《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促进空间体系一体化发展。其次,加强与周边区域的无缝衔接。在涉及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维护时,要重视与上海及长三角其它地区的无缝衔接,为融合发展提供具有前瞻性、统一性、可操作性的发展蓝图。再次,提升内部功能板块的能级。为积极呼应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要继续提升城市群内部的发展层次和水平。加快落实“1+3”重点功能区战略,着力打造扬子江城市群经济增长极,推动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能级,实现区域发展由同质竞争向协同融合转变。
共建长三角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
首先,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在巩固传统制造业优势的基础上,加强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融合,提高传统产业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其次,培育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树立与新时代和本省实践相适应的思维方式,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实现先进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协同攻关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共建长三角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再次,加强区域间产业分工协作。利用上海的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和资源、产业链等外溢的机遇,结合自身优势,瞄准国家或长三角地区急需的重点产业领域,加强研究谋划,进行整体战略部署,坚持产业的分工协作、错位发展,打造区域特色产业,与上海及长三角其它地区形成合理分工、协作有序的发展格局。
打造长三角创新功能示范区
首先,加快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围绕经济发展高质量,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利用区域内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科创资源,借助上海科创中心和合肥国家科学城的建设机遇,加快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系统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其次,推进高层次创新平台建设。加大教育、科研投入力度,大力引进国内外科技创新人才和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团队,打通和长三角其它地区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联合建设区域高层次创新载体和研发服务平台,加强科技资源交流共享,开创长三角科技合作共赢新局面。再次,实现创新要素跨区域联动。瞄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通过打通与上海、浙江、安徽在创新要素流动上的界限,实现科创资源的协同创新。加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南京江北新区与上海张江、合肥科学城、G60科创走廊等国家级科学中心的联动,打造长三角创新集群重要连接点,合力建设长三角创新功能示范区,打造世界级创新经济发动机。
建设区域一体的交通网络体系
首先,加快交通干线骨架的建
心得体会 -学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深入推进干部交流心得体会(汇编)
本文2025-01-08 04:17:39发表“学习培训心得体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01500.html
- 9下试卷历史青海省2021年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青海省2021年中考历史试卷(原卷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