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简介
展开更多
《醉翁亭记》PPT课件11本文写作背景及作者介绍写作背景《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醉翁亭记》PPT课件11本文写作背景及作者介绍写作背景《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推行新政,而反对保守的吕夷简、夏竦之流。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亲戚中有人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汉族,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本文是作者被贬滁州时所作,他虽被贬,却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好他的地方官,为百姓做事。欧阳修江西永丰人。他4岁丧父,家境贫寒,母郑氏以荻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10岁能作诗赋,21岁中进士,其后任监察御史,因为同情范仲淹遭贬斥,写信切责高若讷被贬夷陵(今湖北宜昌)令。后回朝任太子中允、龙图阁直学士等职,以后又被贬知滁州、转知扬州等。回朝后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你能读准下面的词语吗?环滁林壑蔚然琅琊潺潺伛偻酒洌野蔌觥筹宴酣颓然阴翳疏通文意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环绕)(全,都)(山谷)(尤其,特别)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茂盛的样子)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拟声词,形容水声)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n.作状语,象鸟的翅膀一样)(靠近)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建造).........研读第一段1.醉翁亭的位置?环滁皆山—琅琊山—酿泉—有亭翼然2、“醉翁”是谁?谁给亭子起的名字?用什么做亭子的名字?3.请从文中找出说明“醉翁”由来的语句?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4、这段有一个名句,请将它找出来。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研读第三段1.第三段的段意是什么?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2.第三段包含几层意思?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人的活动:——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3.本段有两个成语,请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意思。前呼后应:写文章或做事情考虑周到,前面有伏笔,后面有照应。觥筹交错: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醉翁亭记》写作小结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命名由来(滁州城—琅琊山—酿泉—醉翁亭,由远及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破题)——“山水之乐”(一日之景、四时之景)——游山情形(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宴罢醉归(“醉能同其乐”揭示主旨)“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叙事、写景、抒情自然融合,骈句和散句巧妙运用,读来脍炙人口。小结成语:1、[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比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2、[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兴趣并不在于喝酒。形容人别有意图,言在此而意彼。3、[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苏轼在《后赤壁赋》中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之句。4、[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特殊句式判断句:1)环滁皆山也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倒装句:1)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2)微斯人,吾谁与归?体会“也”的不同语气环滁皆山也琅琊也酿泉也醉翁亭也太守也庐陵欧阳修也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故自号曰醉翁也滁人游也太守宴也众宾欢也太守醉也关键词:醉翁亭记教学课件,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八年级语文幻灯片课件下载,醉翁亭记PPT课件下载,.ppt格式